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整理与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4.82 MB
- 文档页数:31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整理与复习》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对整数加、减法笔算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本单元所学知识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实际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和验算。
教学难点: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我学懂了哪些知识,是怎样学懂的?还有哪些不懂的?。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共2课时)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整理和复习》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的总结部分。
教材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等。
接着,教材以举例的形式对重点知识进行了梳理,如口算45 + 23 可以先算40 + 20 = 60,再算5 + 3 = 8,最后60 + 8 = 68;口算78 36 可以先算78 30 = 48,再算48 6 = 42。
对于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如380 + 250 可以先算38 + 25 = 63,再在末尾添一个0,即380 + 250 = 630;470 290 可以先算47 29 = 18,再在末尾添一个0,即470 290 = 180。
教材还安排了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方法。
学生能够正确计算本单元的各种练习题,提高计算准确性和速度。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方法。
提高计算准确性和速度。
2. 教学难点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情分析1. 已有知识基础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基本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也积累了一定的计算经验,如100 以内的加减法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整理和复习,让学生巩固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法运算规则2. 万以内数的减法运算规则3. 加法和减法运算中的进位和退位4. 加法和减法运算中的简便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和减法运算中的进位和退位,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2. 自主探究: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3.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练习题中的难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运算中的进位和退位。
5. 巩固练习: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反馈: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回答问题,与同学互动。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当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节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要求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保持专注和细心。
3. 鼓励学生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定期组织计算比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和复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掌握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回顾和复习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2. 新课导入:讲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验算方法:讲解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学会检查自己的计算结果。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加法和减法的实例,进行实际操作。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对于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我们需要详细补充和说明。
教学过程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导入环节的设计导入环节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展示实物、播放视频等多种方式导入新课。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计算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情况吗?”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案标题:4.9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2.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练习题。
3. 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2. 引导学生回顾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2.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规则。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运算规则和注意事项。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及时复习。
六、课堂延伸(5分钟)1.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2. 课堂练习的正确率。
3.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表现。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要求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保持准确和规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练习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详细补充和说明:在“4.9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与复习”这一教案中,课堂练习环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
这个环节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刚刚学到的知识,还能够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依据。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整理与复习》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对整数加、减法笔算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本单元所学知识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实际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和验算。
教学难点: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德育目标: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学准备:课件、喜羊羊图案教学过程:一、谈话引课师: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谁来说说我们学了哪些内容?生1:我们学习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生2:我们学习了估算还有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师:你们记的真牢,都学会了吗?生:学会了!师:好,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敢不敢?生:敢!二、练习1、口算52 + 35 47 + 33 23 + 69 70 – 26 86 – 34 62 - 18师:你能说说23+69你是怎样计算的吗?生3:个位上3+9=12,个位上写2,向十位进一,十位上2个十加6个十等于8个十,8个十进一个十等于9十,所以23+69=92。
师:62-18呢?生4:个位2-8不够减,从十位退一,个位变成12-8=4,十位6个十退了一个十,剩下5个十,5个十减1个十等于4个十,所以62-18=44。
2、笔算:口算做得不错,笔算呢?我们在做进位加和退位减的笔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出示:1、相同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算起;3、进位加: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退位减: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下面的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730+480= 440-150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生5:个位0+0=0,十位3+8=11,十位写1,向百位进一,百位7+4=11,再加1=12,所以730+480=1210。
师:说得怎么样?真棒,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440-150呢?生6:个位0-0=0,十位4个十减5个十不够减,从百位退一,变成14个十减5个十等于9个十,百位4退了一剩下3个百,3个百减1个百等于2个百,所以440-150=290。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整理与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及应用。
2.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的练习和复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及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2.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的应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讲解:详细讲解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应用: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的应用。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请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并举例说明。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进行点评和指导。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整理与复习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3. 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
4.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已学的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学习- 讲解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 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 讲解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掌握。
- 讲解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巩固练习- 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加深理解。
5. 课后作业-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七、教学资源- 教材- 练习题- 教学课件八、教学时间- 2课时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与复习(课件)(共19张PPT)-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共19张PPT)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和复习整体回顾你能把学过的知识整理成图表来表示吗?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口算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笔算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笔算用估算解决问题知识梳理知识点1: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35+34=30465优翼6939+44=40479优翼83不进位进位65-54=5041511优翼65-48=40825优翼17不退位退位知识梳理知识点2: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笔算650+340=+ 3 4 06 5 0999903 8 0优翼+5 5 0139380+550=930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满十向前一位进1。
知识梳理知识点3: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笔算840-560=- 5 6 08 4 082280.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当十。
知识梳理知识点4:用估算解决问题拿480元钱,买这套衣服够不够呢?(1)当只是判断够不够,而不要具体数值时,选择估算。
优翼(2)估算时,要根据问题和生活实际,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估大或估小)。
知识梳理把268看成270,把178看成180。
268”“<综合运用上都广播电视塔高405米,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高468米,广州塔高600米。
(1)广州塔比上都广播电视塔大约高几百米?分析:求“大约”可以进行估算。
把405估成400答:广州塔比上都广播电视塔大约高200米。
600-400=200(米)综合运用广州塔比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大约高多少米?把468估成470答:广州塔比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大约高130米。
600-470=130(米)(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综合运用学校买了一些故事书,分给二年级29本,分给三年级36本。
一共分了多少本故事书?分析:求一共分了多少本,也就是求29和36的和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和复习一、教学内容1. 加法运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2. 减法运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一再减。
3. 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性质。
4. 应用题:求两个数的和或差。
二、教学目标1. 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理解加减法的运算定律,能够运用定律简便计算。
3. 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加减法运算过程中,遇到满十进一和退一借一的情况。
2.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创设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商品的价格标签,引出加减法运算。
2. 讲解加法运算:讲解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的规则,并通过例题演示满十进一的情况。
3. 讲解减法运算:讲解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的规则,并通过例题演示退一借一的情况。
4. 讲解加减法的运算定律:通过PPT展示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减法性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5. 应用题练习:布置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六、板书设计1. 加法运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进一。
2. 减法运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退一借一。
3. 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性质。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习题,巩固加减法运算方法。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购物场景的引入,让学生掌握了加减法运算的方法,通过例题演示和实际应用题的练习,让学生加深了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
2.万以内加减法(一)整理和复习(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当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我知道今天我要做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
我拿起教材,翻到了三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三章——万以内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第三章的第一节内容——“万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法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准备了大量的实物模型和计算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了一袋苹果,告诉学生们,我有35个苹果,然后又拿出了23个苹果,问学生们,我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 例题讲解:我通过讲解实例,让学生们理解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我以35加23为例,讲解了计算的过程,让学生们明白,先从个位数开始相加,如果有进位要记得加到下一位上。
3. 随堂练习:我给出了几道类似的加减法题目,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练习,我则在旁边进行指导。
4. 计算器使用:我让学生们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以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让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步的计算过程。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几道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题目,让学生们回家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对于拓展延伸,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让学生们自己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时的计算,希望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选择了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果作为例子。
这个选择是基于这样的理解:学生的学习应该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这样能够增强他们对知识点的记忆和兴趣。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整理和复习桃庄河中心小学徐金录教案内容:复习万以内加减法教案目标:1、巩固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好习惯。
2、沟通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学习养成善于帮助别人的好习惯。
教案重点:单元知识总结梳理教案难点:知识梳理教案用具:多媒体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进行复习,大家根据自学提示,结合书本15——33页内容回忆梳理本单元的知识。
一、自学提示:1、在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2、在用竖式计算加法出现相加满十时,该怎么办?3、在用竖式计算减法出现不够减时,该怎么办?4、怎样验证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5、356-(150+160)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你能读出这道题吗?我们在梳理知识时考虑你所想的知识应该填在表的那个位置?让学生齐读后看课本,能够回忆起来的不需要看课本二、交流展示同学们,通过我和你们的接触,已经看到你们脸上充满自信,有的同学已经跃跃欲试,哪一位同学能够回答第一个问题呢?三、自我检测1、改错⑴、⑵2、计算3、解答一个长方形操场长70M ,宽45M ,小明绕操场走两周。
小明走了多少M ?357-150+170 4 3 5+ 2 7 66 0 1 9 0 5 - 8 37 7 3四、师生互补:师:我们继续看第一题?(个位上5加6满十应该向前一位进一,十位上的3加7加1也满十应该向百位进一。
)师:错的原因是什么呢?(列竖式计算加法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应向前一位进一。
板书“进1”)简单练习一下进一的写法。
师:你们都认真思考了,回答的很好。
前两题是加法,我们都能够轻而易举的回答出来,下面这道题是减法,我们能够找出错的地方吗?师:我们来看第二题错在什么地方呢?(个位上应该是15减7,他算成10减7)师:为什么是15减7而不是10减7呢?(个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也就是成了15减7,他用10减7,他忘记了加本位上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