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湿度 相对湿度和温度三者的关系
- 格式:docx
- 大小:7.11 KB
- 文档页数:1
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的关系
相对湿度=绝对湿度/饱和湿度×100%。
当温度不变时,绝对湿度越大,相对湿度就越大;反之,绝对湿度越小,相对湿度就越小,它们呈正比关系。
温度不变意味着空气含有水蒸气的饱和量不变。
相对湿度=绝对湿度/饱和湿度×100%。
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或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相同温度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绝对湿度之比。
也可表示为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与相同温度下水的饱和压力之比。
在一定的气压和一定的温度的条件下、单位体积的空气中能够含有的水蒸气是有极限的,若该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超过这个限度,则水蒸气会凝结而产生降水,而该体积空气中实际含有水蒸气的数值,用绝对湿度来表示。
水蒸气含量越多,则空气的绝对湿度越高。
饱和湿度是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单位容积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量的最大限度。
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多余的水蒸气就会凝结,变成水滴。
根据绝对饱和度相对饱和度和温度三者的关系根据绝对饱和度、相对饱和度和温度三者的关系1. 引言在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中,绝对饱和度、相对饱和度和温度是三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在研究大气变化和天气现象时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绝对饱和度绝对饱和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汽的最大量。
通常以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空气中的水蒸汽量来表示。
当空气中的水蒸汽达到绝对饱和度时,即使稍有温度变化或压力变化,也会发生凝结或沉降的现象。
在气象观测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湿度计上的温度和露点温度,来计算绝对饱和度。
绝对饱和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符合水蒸汽分子在气体状态下动能增加的规律。
3. 相对饱和度相对饱和度是指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实际含量与达到绝对饱和度所需水蒸汽的含量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相对饱和度越高,表示空气中含有更多的水蒸汽,相反,相对饱和度越低,则表示空气中的水蒸汽含量较少。
相对饱和度与温度、压力和绝对饱和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当相对饱和度接近100%时,空气中的水蒸汽含量接近绝对饱和度,可能会发生降水的现象。
4. 温度的影响温度是影响绝对饱和度和相对饱和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绝对饱和度和相对饱和度也会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水蒸汽分子的动能,使其更容易进入气态。
然而,当温度达到一定值后,绝对饱和度和相对饱和度可能会达到极限,不能继续增加。
这时,空气中的水蒸汽可能会形成云、雨等降水形态。
5. 结论绝对饱和度、相对饱和度和温度是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
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温度的升高会增加绝对饱和度和相对饱和度,直至达到一定的极限。
通过研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大气中水蒸汽的变化,进而预测天气现象。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理解绝对饱和度、相对饱和度和温度之间的关系有所帮助。
温度与相对湿度的关系
温度和相对湿度是气象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温度是指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速度,是衡量物体热量的物理量。
而相对湿度则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与该温度下最大水蒸气含量的比值,是衡量空气中水分含量的物理量。
温度和相对湿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就越大,相对湿度就越低。
反之,温度越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就越小,相对湿度就越高。
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达到饱和时,相对湿度就为100%。
此时,如果温度继续升高,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结成水滴,形成露水或雨水。
而如果温度继续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结成冰晶,形成霜或雪。
在日常生活中,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导致人体失水和中暑,而低温低湿的环境则容易导致皮肤干燥和呼吸道感染。
因此,了解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关系,合理调节室内温湿度,对于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温度和相对湿度是气象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了解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对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
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温度和相对湿度计算绝对湿度公式
通过温度和相对湿度计算绝对湿度的公式如下:
绝对湿度=此温度下的饱和状态水蒸气含量mg/L×相对湿度。
以温度为24摄氏度、相对湿度为70%为例,查表得到24摄氏度的饱和蒸
气压a,通过a计算出每升含有的水的重量b,代入公式即可:绝对湿度
=b×70%= mg/L。
此外,相对湿度=实际绝对湿度/饱和绝对湿度。
绝对湿度是水蒸气的质量(mH2O),被空气和水蒸气混合物(Vnet)相除的结果,可以以下公式来表示:AH=mH2O Vnet,简而言之,单位体积的气水(蒸汽)混合物的水质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关于绝对湿度的书籍或咨询气象学家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相对增湿度和温度的关系
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已经含有的水汽与该温度下最大可能含水量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数来表示。
而温度是指物体的热度,通常以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
相对湿度和温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随着温度的升高,空气中的水汽容易蒸发,相对湿度就会降低;反之,温度降低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凝结,相对湿度就会升高。
具体来说,相对湿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饱和水汽压和实际水汽压的比较来理解。
当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等于该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时,相对湿度为100%;而当实际水汽压小于饱和水汽压时,相对湿度就会相应地降低。
因此,当温度升高时,饱和水汽压也会相应地升高,而实际水汽压保持不变或略微增加,从而导致相对湿度的降低。
反之,当温度降低时,饱和水汽压也会相应地降低,而实际水汽压保持不变或略微减少,从而导致相对湿度的升高。
温度与相对湿度、绝对湿度、饱和湿度的关系绝对湿度 (1)定义或解释①空气里所含水汽的压强,叫做空气的绝对湿度。
②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叫做空气的绝对湿度。
(2)单位绝对湿度的单位习惯用毫米水银柱高来表示。
也常用l 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克数来表示。
(3)说明①空气的干湿程度和单位体积的空气里所含水蒸汽的多少有关,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空气中,水汽密度愈大,汽压也愈大,密度愈小,汽压也愈小。
所以通常是用空气里水蒸汽的压强来表示湿度的。
②湿度是表示空气的干湿程度的物理量。
空气的湿度有多种表示方式,如绝对湿度,相对湿度、露点等。
相对湿度 254Psu x =•(1)定义或解释①空气中实际所含水蒸汽密度和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汽密度的百分比值,叫做空气的相对湿度。
②在某一温度时,空气的绝对湿度,跟在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值,叫做当时空气的相对湿度。
(2)说明①实际上碰到许多跟湿度有关的现象并不跟绝对湿度直接有关,而是跟水汽离饱和状态的程度有直接关系,因此提出了一个能表示空气中的水汽离开饱和程度的新概念——相对湿度。
也是空气湿度的一种表示方式。
②由于在温度相同时,蒸汽的密度和蒸汽压强成正比,所以相对湿度通常就是实际水蒸汽压强和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汽压强的百分比值。
露点(1)定义或解释①使空气里原来所含的未饱和水蒸汽变成饱和时的温度,叫做露点。
②空气的相对湿度变成100%时,也就是实际水蒸汽压强等于饱和水蒸汽压强时的温度,叫做露点。
(2)单位习惯上,常用摄氏温度表示。
(3)说明①人们常常通过测定露点,来确定空气的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所以露点也是空气湿度的一种表示方式。
例如,当测得了在某一气压下空气的温度是20℃,露点是12℃那么,就可从表中查得20℃时的饱和蒸汽压为17.54mmHg ,12℃时的饱和蒸汽压为lO.52mmHg 。
则此时:空气的绝对湿度p=10.52mmHg ,空气的相对湿度.B=(10.52/17.54)×100%=60%。
温度与相对湿度、绝对湿度、饱和湿度的关系作者:不详来源:网上收集更新日期:2009-6-10 阅读次数: 1042四、相对湿度、露点温度转换的基本原理说明湿度研究对象是气体和水汽的混合物。
无论是对于自由大气中的空气而言,还是对密闭容器中的特定气体而言,但凡是气体和水汽的混合物,都可以作为湿度的研究对象,湿度研究的一般理论大多都是通用的。
湿度的表示方法很多,包括混合比、体积比、比湿、绝对湿度、相对湿度等等,虽然各单位之间的转换非常复杂,但其定义都是基于混合气体的概念引出的。
相对湿度是比较常用的湿度单位,是一个相对概念(所以,相对湿度是一个无量纲单位),主要有以下几种定义表达:压力为P,温度为T的湿空气的相对湿度,是指在给定的湿空气中,水汽的摩尔分数(或实际水汽压)与同一温度T和压力P下纯水表面的饱和水汽的摩尔分数(或饱和水气压)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实际水汽压与同一温度条件下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从相对湿度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相对湿度的计算,是通过混合气体的实际水汽压与同状态下(温度、压力)水汽达到饱和时其饱和水汽压相比得来的。
对于混合气体而言,其实际水汽压与总压力和混合比相关,但对于物质的量而言,是独立的,也就是无相关的。
但是,在保持混合气体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混合气体的饱和水汽压是与温度相关的。
在保持系统的混合比、总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混合气体的温度,能够降低混合气体的饱和水汽压,从而使得混合气体的饱和水汽压等于混合气体的实际水汽压,此时,相对湿度为100%,该温度,即为混合气体的露点温度。
基于上述解释,可以看出,只要测量得到了露点温度,通过温度to饱和水汽压的计算公式或者计算程序,即可计算出混合气体的在露点温度时的饱和水汽压,也就是正常状态下混合气体的实际水汽压。
同样,只要测量了当前混合气体的正常温度,就可以通过温度to饱和水汽压的计算公式或者计算程序,得到当前系统正常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实际水汽压除以饱和水汽压,就可以得到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与温度
相对湿度与温度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 RH)是指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实际水汽压与该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
而温度是空气分子运动的一个参数。
一般而言,相对湿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增加。
这是因为相对湿度是由实际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之比来计算的。
随着温度升高,空气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水汽分子更容易从液态转移到气态,从而增加了饱和水汽压。
相对湿度的分子变多,与饱和水汽压的比值下降,因此相对湿度会降低。
相对湿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相对湿度公式表示:RH = (实际水汽压 / 饱和水汽压) × 100%
需要注意的是,相对湿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气氛中的其它气体成分、地理位置等。
此外,湿度也会受到气压的影响。
因此,要全面准确地了解相对湿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相对湿度与绝对湿度的关系
相对湿度与绝对湿度是描述空气中水分含量的两个指标,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对湿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空气所含水蒸气的实际含量与该温度下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蒸气含量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绝对湿度则是指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的质量,通常以克每立方米(g/m³)表示。
在一定的温度下,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关系。
根据热力学原理,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蒸气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在一定的温度下,相对湿度越高,则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越接近该温度下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蒸气含量,因此绝对湿度也相应增大。
反之,当相对湿度下降时,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也随之减少,绝对湿度也会减小。
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的关系在气象、环境监测、工业生产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气象学中,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是描述大气中水分含量的重要指标,可以用于预测天气和气候变化。
在环境监测中,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可以用来评估空气质量,以及对室内外环境的监测和调节。
在工业生产中,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可以用来控制加工环境,保证产品质量。
相对湿度与绝对湿度的关系湿度是天气预报中经常报告的一个重要状态参数,它描述的是大气中湿气的含量。
气象学中,湿度指的是空气中湿气的相对量或绝对量,分别称为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
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湿气的水蒸气前面的比例,也就是空气湿度占满足的湿气的比重。
绝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实际含量,是水蒸气的质量。
因此,在气候学中经常讨论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之间的关系。
所谓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之间的关系,就是说空气温度不变时,随着水蒸气量的增加,相对湿度会随之增加;反之,绝对湿度减少时,相对湿度也会随之减少。
气象学家称这种关系为“湿度相关系数”,即表示空气中湿气的变化与空气温度的变化成比例,湿气的变化对空气温度的变化是有限的。
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的关系是温度的一个函数。
用数学计算的方法可以表示为:相对湿度=K(T-T0)其中:K是湿度相关系数,T是当前空气温度,T0是湿气最大含量时的空气温度。
当温度T大于T0时,表示空气湿气量减少,此时相对湿度就会减少;而当温度T小于T0时,表示空气湿气增加,此时相对湿度就会增加。
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之间也有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数学表达式定义:绝对湿度=0.622×相对湿度×e^(17.625T)/(243.04 + T)其中:e是自然常数,T是空气温度。
根据气象学的研究表明,在一定的空气温度和水蒸气压力情况下,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是成正比关系的。
如果空气温度不变,剩余的参数改变,则随着水蒸气压力不断增加,相对湿度会持续增加,而绝对湿度则随之增加。
如果空气温度不变,而水蒸气压力减小,则相对湿度会减少,而绝对湿度也会随之减少。
由此可见,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但也是成正比例的,两者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它们的变化可以交互影响。
从理论上讲,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是温度的一个函数,此函数由湿度相关系数和空气温度确定,所以可以通过湿度相关系数和空气温度来计算出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
相对湿度与温度的关系
相对湿度是指气体中,水汽的气压除以平衡水汽气压的百分比率.也就是绝对湿度与最高湿度之间的比,它的值显示水蒸气的饱和度有多高.在当前的气温之下,空气里的水分含量达至饱和,相对湿度就是100%.空气中相对湿度超过100%时,水蒸气一般会凝结出来.随着温度的增高空气中可以含的水就越多,也就是说,在同样多的水蒸气的情况下温度降低相对湿度就会升高.因此在提供相对湿度的同时也必须提供温度的数据.通过最高湿度和温度也可以计算出露点.
应用相对湿度常用于气象预测之中.它反映了降雨、有雾的可能性.在炎热的天气之下,高的相对湿度会让人类(和其他动物)感到更热,因为这妨碍了汗水的挥发.人类可以从而制定出酷热指数.香港天文台会因应温度和相对湿度,而发出“酷热天气警告”.
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温度没有高极点,只有理论低极点“绝对零度”.“绝对零度”是无法通过有限步骤达到的.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温标有摄氏温标(°C)、华氏温标(°F)、热力学温标(K)和国际实用温标.
温度是物体内分子间平均动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少数几个分子甚至是一个分子构成的系统,由于缺乏统计的数量要求,是没有温度的意义的.
大气层中气体的温度是气温,是气象学常用名词.它直接受日射所影响:日射越多,气温越高.。
湿度与空气的关系
湿度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量,通常用相对湿度或绝对湿度来表示。
空气中的湿度与空气的温度、压力和相对湿度有关。
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实际水蒸气含量与该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含量
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相对湿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饱和水蒸
气含量越高,相对湿度也就越低。
在相同温度下,相对湿度越高,空
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也就越高。
绝对湿度是指空气中实际水蒸气的质量与空气总体积的比值,通
常用克/立方米或千克/立方米表示。
绝对湿度与温度和压力有关,温
度越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蒸气量也就越多,绝对湿度也就越高。
压力越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蒸气量也就越多,绝对湿度也就越高。
空气中的湿度还与空气的流动和通风有关。
通风可以将潮湿的空
气排出,从而降低空气中的湿度。
相反,封闭的空间容易导致空气中
的湿度增加。
湿度与空气的温度、压力、相对湿度、绝对湿度、空气流动和通风等因素有关。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控制空气中的湿度,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温湿度计算
1.绝对湿度计算:绝对湿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质量。
计算公式为:绝对湿度=相对湿度×饱和水汽压/气体常数×温度。
其中,饱和水汽压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气体常数为定值。
2. 露点温度计算:露点温度是指空气在恒定压力下,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达到的温度。
计算公式为:露点温度=24
3.12×[ln(相对湿度/100)+((17.62×温度)/(243.12+温度))]/[17.62-ln(相对湿度
/100)-((17.62×温度)/(243.12+温度))]。
3. 湿球温度计算:湿球温度是指用湿度计测得的温度,即用带有湿度计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相减求得的差值。
计算公式为:湿球温度=干球温度-[(0.36×干球温度-30)×(相对湿度/100)]。
以上三种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计算,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温湿度计算的准确性和精度对于保证各种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环境的稳定也至关重要。
- 1 -。
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关系一、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定义空气湿度指空气中水汽的量,一般用相对湿度来表示;而温度是指空气的热度,一般用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
二、空气湿度与温度的关系1. 相对湿度与温度的关系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的含量占总含湿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相对湿度=100%×(水汽压/饱和水汽压)。
其中,饱和水汽压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饱和水汽压越大,而相对湿度随之降低。
因此,相对湿度和温度是成反比的关系。
2. 温度对水汽状况的影响温度对水汽的凝结、蒸发、扩散等过程都有影响。
当空气温度下降时,水汽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形成雾、霜或雪等气象现象;而当空气温度升高时,水汽蒸发增多,导致干旱和蒸发散失增加。
同时,温度也会影响空气中水汽的含量和分布,从而影响大气稳定度、天气变化等。
三、空气湿度和温度对人体的影响1. 湿度对人体的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过高的湿度容易引起潮湿、发霉、细菌滋生等,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和过敏反应;过低的湿度则会使皮肤失水、喉咙发干、口干舌燥,影响身体免疫力和呼吸道舒适度。
2. 温度对人体的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也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皮肤出汗散热不畅,出现中暑、热衰竭等症状;而过低的温度会使血管收缩、神经末梢麻痹等,引起冻伤、感冒等疾病。
四、如何调节空气湿度和温度?1. 调节空气湿度(1) 控制室内通风通气,保持空气流通。
(2) 安装加湿器或除湿器等设备,调节室内湿度。
(3) 使用植物、吸湿石、木炭等物品,吸附室内湿气。
2. 调节空气温度(1) 控制室内空调、暖气等设备,调节室内温度。
(2) 增加室内绝缘材料,减少室外温度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3) 控制室内阳光照射和采光,避免过度照射。
综上所述,空气湿度和温度是密切相关的,它们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了解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关系,对于人们的健康和舒适度有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恰当的方法调节室内湿度和温度,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相对湿度与温度的关系是什么?展开全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叫做空气的“绝对湿度”。
它实际上就是水汽密度。
它是大气干湿程度的物理量的一种表示方式。
通常以1立方米空气内所含有的水蒸汽的克数来表示。
单位为克/立方米或克/立方厘米。
水蒸汽的压强是随着水蒸汽的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的,所以,空气里的绝对湿度的大小也可以通过水汽的压强来表示。
由于水蒸汽密度的数值与以毫米高水银柱表示的同温度饱和水蒸汽压强的数值很接近,故也常以水蒸汽的毫米高水银柱的数值来计算空气的干湿程度。
空气中实际所含水蒸汽密度和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汽密度的百分比值,叫做空气的“相对湿度”。
空气的干湿程度和空气中所含有的水汽量接近饱和的程度有关,而和空气中含有水汽的绝对量却无直接关系。
例如,空气中所含有的水汽的压强同样等于1606.24PA(12.79毫米汞柱)时,在炎热的夏天中午,气温约35℃,人们并不感到潮湿,因此时离水汽饱和气压还很远,物体中的水分还能够继续蒸发。
而在较冷的秋天,大约15℃左右,人们却会感到潮湿,因这时的水汽压已经达到过饱和,水分不但不能蒸发,而且还要凝结成水,所以们把空气中实际所含有的水汽的密度ρ1与同温度时饱和水汽密度ρ2的百分比ρ1/ρ2×100%叫做相对湿度。
也可以用水汽压强的比来表示露点温度是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
形象地说,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露珠时候的温度叫露点温度。
露点温度本是个温度值,可为什么用它来表示湿度呢?这是因为,当空气中水汽已达到饱和时,气温与露点温度相同;当水汽未达到饱和时,气温一定高于露点温度。
所以露点与气温的差值可以表示空气中的水汽距离饱和的程度。
在100%的相对湿度时,周围环境的温度就是露点温度。
露点温度越小于周围环境的温度,结露的可能性就越小,也就意味着空气越干燥,露点不受温度影响,但受压力影响。
湿球温度的定义是在定压绝热的情况下,空气与水直接接触,达到稳定热湿平衡时的绝热饱和温度。
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
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是两种不同的湿度测量方式。
绝对湿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通常以克/立方米或克/升表示。
相对湿度则是指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百分比,即实际水蒸气含量与该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气含量的比值。
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饱和水蒸气压力来计算。
在相同温度下,空气中所容纳的水蒸气数量是有极限的,即饱和状态。
当空气中所含水蒸气数量等于饱和状态下该温度的水蒸气含量时,相对湿度为100%。
因此,当温度升高时,相对湿度会降低,而当温度降低时,相对湿度会升高。
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在气象学、工业、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制造和存储食品、药品等产品时,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可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气象学中,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也是预测天气和观测气象现象的重要参考指标。
- 1 -。
绝对湿度(juéduì shīdù)、相对湿度和温度三者的关系(一)当温度(wēndù)不变时,绝对温度与相对湿度的关系当温度不变时,绝对湿度(juéduì shīdù)越大,相对湿度就越大;反之,绝对湿度越小,相对湿度就越小,它们呈正比关系。
因为温度不变意味着空气含有水蒸气的饱和量不变,如果绝对湿度增大,说明(shuōmíng)它越接近饱和量,同时也说明它占饱和量的百分比越大,所以它的相对温度也必然越大。
如果绝对湿度小,那么它距离饱和量就远,占饱和量的百分比也就小,同时也说明它的相对湿度也越小。
(二)当绝对湿度不变时,温度(wēndù)与相对湿度的关系当绝对湿度不变时,温度上升相对湿度必然下降,而温度下降相对湿度必然上升,它们呈反比关系。
因为绝对湿度不变,即空气含有水蒸气的量不变,温度上升意味着空气含水蒸气的饱和量加大了,而实际含水蒸气的量并没有发生变化,这样实际含水蒸气的量占饱和量的比例就缩小了,所以相对湿度就下降了。
相反,如果温度下降意味着空气含有水蒸气的饱和量变小了,而实际含水蒸气的量没有变化,这样实际含水蒸气的量占饱和量的比例就加大了,因此,相对湿度就上升了。
(三)当相对湿度不变时,温度与绝对湿度的关系当相对湿度不变时,温度升高必然绝对湿度加大,温度降低必然绝对湿度减小,它们呈正比关系。
因为相对湿度不变,也就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量占它饱和量的百分比不变,如果温度升高意味着它的饱和量增大,那么它的绝对湿度也必然大。
反之,相对湿度不变时,温度低意味着它的饱和量小,绝对湿度也必然小。
内容总结(1)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和温度三者的关系(一)当温度不变时,绝对温度与相对湿度的关系当温度不变时,绝对湿度越大,相对湿度就越大(2)反之,绝对湿度越小,相对湿度就越小,它们呈正比关系(3)如果绝对湿度小,那么它距离饱和量就远,占饱和量的百分比也就小,同时也说明它的相对湿度也越小(4)反之,相对湿度不变时,温度低意味着它的饱和量小,绝对湿度也必然小。
湿度和温度有关吗?
简单的回答是:是,空气的湿度和温度有关.
空气的湿度分为:绝对湿度,相对湿度,湿度比
绝对湿度是指每单位容积的空气所含水分的重量,一般用mg/L (毫克/升) 作单位 14
相对湿度是指绝对湿度与该温度下最大可能湿度 (饱和状态水蒸气含量)的比,一般用百分比来表达.这是天气预报中使用的湿度.
湿度比 = 空气中的水分重量 / (空气 + 水分) 的重量,一般也是用百分比来表达.
随着温度的升高,空气中所能饱含的水分(即:饱和状态水蒸气含量)也增加.在有充足水源的情况下,温暖时比寒冷时的空气会更湿润一些.
在封闭的环境(如室内),或在水源稀缺的情况下(如沙漠),绝对湿度一般不会随温度升高而改变.随着温度的升高,最大可能的绝对湿度(饱和状态水蒸气含量)升高,相对湿度因此下降.所以,冬天在家里开暖气,会让人感觉很干燥.
如果相对湿度高(接近饱和状态),随着温度的降低,最大可能的绝对湿度也降低,空气中的多余水份会凝固成水,从而降低绝对湿度.这也是为什么空调同时也是空气干燥器.。
温度与湿度的关系
湿度影响温度,温度可以改变湿度;湿度高了温度低,温度高了湿度低;湿度即空气中的含水量。
湿度,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
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
扩展资料
湿度,也称为“相对湿度”,是指大气中的.水蒸汽含量,用空气可以包含的最多水蒸气的百分比来表示。
这个含量随着温度而变化,暖空气可以含有更多的水蒸气,而冷空气包含的更少。
完全干燥的空气不包含水蒸气,其相对湿度为0%,而饱和的空气则不能再吸收更多的水蒸汽,其相对湿度为100%。
温度和湿度两者不是一个概念,所以,在人工气候箱内将温度设定为55度时,相对湿度达不到最高值95%只有75%;将温度调低到40多度时,湿度就就能到最高值。
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和温度三者的关系
(一)当温度不变时,绝对温度与相对湿度的关系
当温度不变时,绝对湿度越大,相对湿度就越大;反之,绝对湿度越小,相对湿度就越小,它们呈正比关系。
因为温度不变意味着空气含有水蒸气的饱和量不变,如果绝对湿度增大,说明它越接近饱和量,同时也说明它占饱和量的百分比越大,所以它的相对温度也必然越大。
如果绝对湿度小,那么它距离饱和量就远,占饱和量的百分比也就小,同时也说明它的相对湿度也越小。
(二)当绝对湿度不变时,温度与相对湿度的关系
当绝对湿度不变时,温度上升相对湿度必然下降,而温度下降相对
湿度必然上升,它们呈反比关系。
因为绝对湿度不变,即空气含有水蒸气的量不变,温度上升意味着空气含水蒸气的饱和量加大了,而实际含水蒸气的量并没有发生变化,这样实际含水蒸气的量占饱和量的比例就缩小了,所以相对湿度就下降了。
相反,如果温度下降意味着空气含有水蒸气的饱和量变小了,而实际含水蒸气的量没有变化,这样实际含水蒸气的量占饱和量的比例就加大了,因此,相对湿度就上升了。
(三)当不变时,温度与的关系
当相对湿度不变时,温度升高必然绝对湿度加大,温度降低必然绝对湿度减小,它们呈正比关系。
因为相对湿度不变,也就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量占它饱和量的百分比不变,如果温度升高意味着它的饱和量增大,那么它的绝对湿度也必然大。
反之,相对湿度不变时,温度低意味着它的饱和量小,绝对湿度也必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