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土壤类型及3044
- 格式:ppt
- 大小:3.50 MB
- 文档页数:73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表(GB/T 17296-2000)1.1土壤系统划分依据土纲:不同发育阶段、物质移动累积而引起的重大属性差异亚纲:土壤形成的水热条件、岩性、盐碱的重大差异土类:成土因素、过程、土壤属性(剖面形态)亚类:次要或新成土过程土属:成土母质、岩性、区域水分条件等地方性因素土种:土体构型、发育程度(土层厚度)变种:表层质地1.2云南省主要土壤类型及特点1.2.1云南简介土地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有8个市,8个民族自治州,分辖128个县。
1.2.2主要土壤类型1.2.2.1铁铝土(1)砖红壤:在热带雨林季雨林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西南部海拔800米以下的河谷阶地,丘陵低山区和东南部海拔400米以下的河口等地。
砖红壤水热条件好,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千枚岩、片麻岩,砂页岩及老冲积红土层。
是发展橡胶、香料、南药、热带水果及经济林木的主要基地。
面积为66.95万公顷。
剖面一般为砖红色,PH为4.8~5.6呈酸性、强酸性反应。
土体构型如图。
成土过程:脱硅富铝化过程和以生物为主导的养分吸收富集过程。
(右图为砖红壤(2)赤红壤: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
分布在云南德宏及临沧地区西南部,是红壤与砖红壤之间的过渡类型,水热条件好,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
成土母质以各种母岩风化的残积物、坡积物为主。
赤红壤区是双季稻、杂交稻、玉米、柑橘、甘蔗、薯类等的主要生产区。
土壤剖面主要呈红色。
土壤PH一般低于5.5,呈酸性反应。
赤红壤面积为515.30万公顷。
成土过程:富铝化作用和生物积累作用。
备注:赤红壤区水土流失严重(3)红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混交林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广泛分布于北纬24º ~26 º之间海拔1500~2500米的高原湖盆边缘及中低山地,是云南分布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
成土母质主要是深厚的古红土和红色风化壳及岩石风化的残及物。
红壤分布区是云南优质烟叶、玉米、杂粮、薯类、小麦等作物的主要产地。
云南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全省共有土地面积5.91亿亩*,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1%。
通过卫星遥感(Remote sensing, RS)测定,全省总耕地面积为9282万亩。
其中,旱地在全省各地均有分布,约占总耕地面积的2/3;水田主要分布在滇中、滇西南一带,仅占总耕地面积的1/3(图1)。
耕地资源以思茅和曲靖最多,其次为文山、昭通和红河,迪庆、怒江两个州的耕地面积最少(表1-1)。
图1 云南水田、旱地分布图一、植烟土壤类型土壤是烤烟生长的基础,云南土壤类型多、分布广,为烤烟种植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资源。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不同生态区域的土壤理化性状有较大差异。
因此,弄清云南植烟土壤类型与分布对烤烟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
云南烟区的植烟土壤多为中性或微酸性的红壤、黄壤、石灰性土、紫色土和水稻土(图1-4)。
全省共有16个土类,占全国土类的1/4。
其中,红壤占全省土地面积的一半,故云南有“红土高原”、“红土地”之称,黄壤占20%,紫色土和石灰性土占9%。
坝区的旱地土壤主要为红壤,山区旱地的土壤主要为红壤和黄壤。
二、植烟土壤养分(一)红壤全省红壤多分布于海拔1300~2200m之间,质地中等,多为砂质粘壤土;土壤pH值在5.2~6.1之间,属微酸性土壤;有机质1.0%~3.0%,速效氮60~130mg/kg,速效磷5~15 mg/kg,速效钾70~120mg/kg,钙(Ca)含量适中,镁(Mg)、硼(B)含量较低。
(二)黄壤全省黄壤主要分布于海拔1700~2200m之间的温晾地区,质地较粘重;土壤pH值在5.7~7.1之间,多为中性;有机质1.5%~3.0%,速效氮60~90mg/kg,速效磷15~25mg/kg,速效钾70~100mg/kg,钙、镁含量较高,硼、锌含量较低。
图2 云南主要土壤类型分布图(三)紫色土紫色土属区域性土壤,质地较粘重,土壤pH值在5.5~6.7之间,属微酸性土壤;有机质较低,在0.6%~2.0%之间;速效氮50~80mg/kg,速效磷20~30mg/kg,速效钾150~230mg/kg,钙、镁含量较高,硼、锌、钼含量较低。
云南省标准教辅同步指导和综合 ) 土壤的类型
土壤是地球上最活跃的悬浮液,它是生物群落生长、繁殖的地方。
在云南省,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壤,它们共同为农业和森林经营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云南省土壤分为沙质土壤、砂质土壤、黏质土壤和壤质土壤。
沙质土壤是河流,湖泊沉积物形成的,主要成分是砂粒,粒度较大,有利于水分的排放,不利于水分的吸收。
砂质土壤则是河流,海洋,冰川搬迁或高山崩落形成的,主要成分是沙粒,具有较大的空隙,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
黏质土壤主要由来自有机物的泥炭变化而形成,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水土流失程度低,土壤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因此适合农作物生长。
最后,壤质土壤是风化、火山活动等作用形成的,主要成分是黏土,土壤质地较粘,表面活性物质较多,呈肥沃腐熟状态,可以有效地滋养作物。
各类固有土壤在云南省各地都有分布,可以为农业、林业提供有效的基础条件。
例如,砂质土壤具有好的透气性,有利于水分渗透,适合大面积种植农作物。
沙质土壤通常主要发现在浅滩河谷之中,适合种植果树和花卉。
黏质性土壤有良好的湿润性,因此适合葡萄、马铃薯等野生植物的生长繁殖。
壤质土壤中的有机物贡献了土壤饱满、肥沃的特性,因此有利于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因此,云南省土壤多样性丰富,能够适应当地气候和植被的变化。
政府应该采取各种措施以保护和改善这种宝贵的土壤资源,以便适应当地的气候变化和避免土壤流失,为云南省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