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仿真实验
- 格式:docx
- 大小:793.27 KB
- 文档页数:11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实验操作指南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分析技术。
它通过将溶液在高压下通过固定好的柱子进行分离,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样品中的成分。
本文将介绍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实验操作指南,包括仪器和试剂准备、样品制备、色谱条件设定等。
首先,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实验前,准备好所需的仪器和试剂是必不可少的。
一般情况下,实验使用的仪器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仪、进样器、柱温箱等。
在使用前需要进行仪器的检查和校准,确保各项参数正常。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色谱柱、移液管、吸管、试剂瓶等实验所需的小工具。
对于试剂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需要选择适当的溶剂和试剂浓度。
其次,样品的制备是高效液相色谱实验中的重要一步。
样品的制备需要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进行。
一般情况下,可将样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并进行必要的稀释。
在样品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样品的溶解度、稳定性以及是否需要进行预处理等因素。
在进行实验时,色谱条件的设定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选择合适的柱子和移液管进行分离,根据需要设定流速和柱温。
其次,根据实验目的和需要,选择适当的流动相。
流动相的选择基于试剂的性质、溶解度以及对样品成分的分离效果等因素。
在色谱条件的设定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的优化,比如调整流动相组分和浓度、柱温等参数来提高分离效果。
在进行实验时,操作的细节也需要特别关注。
首先,在进行进样时,需要控制好样品的体积和进样速度,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另外,在进行分离时,需要注意观察波峰的形态和峰面积,以判断分离效果的好坏。
最后,在实验结束后,需要及时清洗仪器和柱子,并妥善保存。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实验操作指南不仅涵盖了仪器和试剂的准备,还包括了样品制备和色谱条件设定等方面的内容。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细节,并进行适当的优化和调整,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遵循实验操作指南,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实验技巧,为科研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促进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和发展。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实验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一种用于分离、检测和定量分析化学样品的分析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
在实验室中,HPLC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HPLC的实验原理、步骤及关键技术。
一、实验原理HPLC的原理是将混合物通过高压注射,经过固定相柱进行分离。
在HPLC中,固定相柱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可以根据样品之间的化学性质选择不同的固定相柱,如反相柱、离子交换柱、手性柱等。
在HPLC实验中,样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样,一种是自动进样器,另一种是手动进样。
进样器将样品注入进样站点后,通过高压泵将样品推入柱子中,样品在柱子中分离后,被通过光学检测器检测,进而得到分离的结果。
二、实验步骤1.样品准备:根据实验要求,准备需要进行分析的物质样品,将其溶解或稀释到适当的浓度。
2.选择柱子:根据样品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固定相柱。
例如,如果样品是极性的,则选择反相柱。
3.设定实验条件:根据样品的特征和实验需求,设置高压泵的流速、检测器、柱温等参数。
4.样品进样:将样品使用自动进样器或手动进样器进行进样。
5.柱子分离:开启高压泵,将样品推入柱子中。
样品将在柱子中根据化学性质进行分离。
6.数据检测和记录:通过光学检测器检测样品的峰值,并记录分离结果。
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7.清洗和重用:实验完成后,需要对HPLC仪器进行清洗和重置,以便下次使用。
三、关键技术1.换柱: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柱子需要定期更换。
柱子的寿命取决于样品的特性和使用情况。
2.校准标准品:在实验中使用标准品校准HPLC仪器,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3.优化实验条件:通过改变流速、温度、柱子等实验条件,可以优化分离效果。
4.检测器选择:根据样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检测器,例如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等。
5.数据分析:使用HPLC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和保存分析报告。
四、实验安全1.注意个人防护:在操作HPLC仪器时,应佩戴安全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仿真实验一、实验概述:以液体做流动相的色谱称为液相色谱。
人们把已经比较成熟的气相色谱理论应用于液相色谱,使液相色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随着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型的高压输液泵、高效的固定相和柱填充技术、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加上计算机的应用,使得液相色谱实现了高效率和高速度。
这种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的液相色谱称为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二、实验装置:Agilent(安捷伦)1100系列液相色谱系统简介:Agilent1100系列HPLC组件和系统,将Agilent长期的化学分析经验与领先的计算机技术结合,把网络技术引入了实验室。
从1996年以来,在全球已经安装了超过130,000台1100组件和55,000多套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成为目前单一型号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液相色谱系统。
本仿真软件是模拟用Agilent化学工作站的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样品分析和数据采集(色谱图)的过程。
注:本软件只是模拟分析的过程和内容,并不涉及其原理,所以实验中的参数调节对结果并没有影响,而真实实验结果是随参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实验主界面:化学工作站界面:三、实验操作:第一步:选取实验点击主菜单上的“实验选取”,会出现如下的对话框:用鼠标左键点中你要做的实验,此文件名会出现在对话框的“文件名”一栏的文本框中,在此实验文件上面双击左键或者点击“打开”按钮打开实验文件。
第二步:确认操作条件点击主菜单上的“操作条件”,会出现如下的操作条件列表:在实验调节过程中,请以此列表内的条件为准进行调节,否则不能正确输出色谱峰。
第三步:加入试剂点击仪器上的自动进样器部分(当鼠标移到仪器的各部分时会出现相应的说明),出现如下画面:点击下面的试剂小瓶,会自动放置到自动进样器的托盘中。
完成后,点击主界面上的电脑启动化学工作站。
第四步:编辑方法击主界面上的电脑启动化学工作站开始编辑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报告高效液相色谱法,基本原理为影响柱效的主要因素是涡流扩散和传质阻抗。
分为液固吸附色谱法,流动相为液体,固定相是固体吸附剂;液分配色谱法,固定相几乎全是化学键合硅胶,又称化学键合相色谱法等。
(二)塔板理论:塔板理论方程式(高斯方程式):理论塔板式数:理论塔板高度:(三)速率理论: h=a+b/u+cu影响塔板高度的因素:1、涡流扩散 2、纵向扩散 3、传质阻抗二、气相色谱仪:(1)色谱柱:固定相与柱管组成。
填充柱、毛细管柱;分配柱、吸附柱(2)紧固液:低沸点的液体,操作方式下为液态。
甲基硅油、聚乙二醇等选择原则:按相似性、按主要差别、按麦氏差别选择。
(3)载体:化学惰性的多孔性微粒(4)毛细管色谱柱:开管型、填充型(5)检测器:1、浓度型检测器:热导检测器和电子捕捉检测器2、质量型检测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中国药典对气相色谱规定:除检测器种类、紧固液品种及特定选定的色谱柱材料严禁任一修改外,其他均可适度发生改变,色谱图于30min内记录完。
第四节高效液相色谱法1、基本原理:影响柱效的主要因素就是涡流蔓延和传质电阻。
分类:1、液固吸附色谱法:流动相为液体,固定相是固体吸附剂。
2、液——液分配色谱法:紧固二者几乎全系列就是化学键再分硅胶,又称化学键再分相色谱法。
按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极性2又分:正相色谱法和反相色谱法正相色谱法:流动二者极性大于紧固二者极性的色谱法。
用作拆分溶有机溶剂的极性及中等极性的分子型物质,用作所含相同官能团物质的拆分。
极性强组分先流入反相色谱法:……………大于……………………… 用于分离非极性至中等极性的分子型化合物2、高效率液相色谱仪:1、高压输液泵2、色谱柱3、进样阀4、检测器:紫外稀释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热法折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中国药典对高效液相色谱法规定:除固定相种类、流动相组分、检测器类型不得任意更改外,其余均可适当改变,色谱图于20min内记录完毕。
第五节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和定量分析方法一、系统适用性试验1、色谱柱的理论板数:2、分离度:应大于1.53、重复性3、拖尾声因子:0.95-1.05之间二、定量测定法:1、内标法加较正因子测定供试品中某个杂质或主成分含量2、外标法测量供试品中某个杂质或主成分含量3、加较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不加较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饵料中是否掺假的实验设
计
试验目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饵料样品中是否掺假。
实验步骤:
1. 准备样品:收集一定量的饵料样品,并尽量选择具有较高可疑度的样品。
2. 样品准备:将收集的饵料样品进行粉碎或研磨,使其变为细粉状。
3. 提取样品:将约2g的饵料样品加入10 mL纯水中,并用搅拌器搅拌均匀。
然后将悬浮液过滤,并取得滤液备用。
4. 准备标样:准备一系列浓度已知的参比品或已确定组分的标准溶液,用于建立定量分析的标准曲线。
5. 样品分析:将提取的饵料样品滤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合适的色谱柱进行分析。
设置合适的流速、梯度条件等。
6. 数据处理:通过比对饵料样品的色谱峰与标样的色谱峰,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目标物质。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
注意事项:
1. 在准备样品和操作色谱仪时,需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以避免外来污染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 在选择标样时,需确保标样的纯度和稳定性,以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
3. 在进行样品分析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波长进行检测。
4. 需要注意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只能判断目标物质的有无和浓度范围,无法对样品中的其他非目标物质进行判断。
如需全面鉴定样品的成分,可结合其他分析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虚拟仿真实验心得
以液体做流动相的色谱称为液相色谱。
人们把己经比较成熟的气相色谱理论应用于液相色谱,使液相色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随著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型的高压输液泵、高效的固定相和柱填充技术,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加上计算机的应用,使得液相色谱实现了高效率和高速度。
这种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的液相色谱称为高效液相色谱。
在这个实验中,我得出的结论是:(1)在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测定与维生素D,含量的测定中,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适当调整流动相中甲酵含量,可以明显影响出峰的时间,当加大甲醇在流动相中的比例时,可使出峰时间大大缩短,当然这里不可过大调整甲醇的比例,因为可导致峰不完整;(2)在维生素D含量的测定中,添加极少量磷酸,可避免峰拖尾;(3)在叶酸含量的测定中,适当加大乙腈在流动相的含量,可使样品出峰时间大輻度缩短。
因此在样品的微量有机物含量的分析中,流动相成分里相似有机溶剂含量适当增加时,样品出峰大幅度缩短,而水或无机盐溶液多时,样品出峰时间加长。
但绝不是过多使用有机溶剂,或者单纯使用有机格剂。
在后来的未知样品成分检测中,利用这一经验,我调节甲醇或其他有机溶利的比例使出峰时间提前,并获得完整的峰面积,分辨
出未知样品的成分,并计算出含量。
在不影响样品峰的完整性的情况下,可以大大的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报告引言: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一种基于溶液动力学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药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HPLC技术,分离和鉴定复杂混合物中的化合物,并探究其分离机制。
实验方法:1. 样品制备:取一定比例的复杂混合物样品,将其溶解于合适的溶剂中,得到均匀的样品溶液。
2. 色谱柱选择:根据样品性质和分离目标,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和填料。
3. 流动相选择:根据样品溶解度和分离效果,选择合适的流动相组成和pH值。
4. 色谱条件设置:设置适当的进样量、流速和温度等参数,优化分析条件。
5. 样品进样:通过自动进样器将样品溶液注入色谱柱。
6. 梯度洗脱:通过调节流动相组成或浓度梯度,实现目标化合物的分离。
7. 检测器选择:根据样品性质和目标化合物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检测器。
8. 数据分析:利用色谱软件分析检测到的信号,得到峰面积和保留时间等参数。
实验结果:本实验以植物提取物为样品,以色谱柱A为分离柱,以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在室温下进行HPLC分析。
优化的分析条件为:进样量为10 μL、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
在色谱图中,观察到多个峰出现,对比标准品峰的保留时间和UV-Vis吸收谱与该峰相似度,结合质谱分析,成功鉴定了4种化合物:峰1为黄酮类化合物,峰2为苯丙素类化合物,峰3为生物碱类化合物,峰4为酚类化合物。
讨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看到HPLC技术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首先,HPLC可以对复杂混合物进行高效、准确的分离和定量分析,为后续鉴定提供了重要数据。
其次,HPLC操作简便,结果可靠,且可适用于不同种类的样品。
此外,优化实验条件对提高分析效果至关重要,需要通过不断试验和调整,找到最佳条件。
然而,HPLC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HPLC分析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耗材相对昂贵,需要较高的投资成本。
其次,样品制备和前处理过程可能引入误差,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联苯、甲苯、萘和菲以及它们混样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高效液相色谱相关仪器的操作流程。
3.通过谱图分析,掌握运用谱图数据处理目标物质的方法。
一、实验原理色谱分析是运用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它是一种分离技术,主要目的是对混合物中目标产物进行分离并定量分析的一种技术。
二、实验内容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联苯、甲苯、萘和菲以及四者混合物的色谱,熟练仪器的相关操作流程,能从检测的谱图中定性的指认四者峰的归属,并能定量的描述四者混合物中各自的相对含量。
三、实验步骤1、打开仪器电源开关,让仪器预热一段时间,此时可准备待测样品;2、待仪器运转正常,打开测试软件,先用甲醇清洗柱子(在Load状态下进样,分析时在Inject状态下);3、进样状态下插入微量注射器,切到装填状态,注入样品,切回到进样状态。
4、点击分析按钮,输入分析的样品名;5、数据分析,通过软件查看积分面积。
五、实验结果液相色谱图0.00.51.01.52.0 2.53.0 3.54.0 4.55.0 5.56.0min0.01.02.03.04.05.06.0mV(x100)Detector A:254nm1.722/156063.034/11168863.383/7097684.037/25429775.046/7069594(2)联苯0.01.02.03.04.05.06.07.08.09.0min0.00.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mV(x100)Detector A:254nm1.7312.5784.1475.2130.01.02.03.04.05.06.07.08.09.0min0.00.51.01.52.02.53.03.54.04.55.0mV(x10)Detector A:254nm1.7213.0433.4084.0845.152(4)甲苯0.01.02.03.04.05.06.07.0min0.00.51.01.52.02.53.03.5mV(x10)Detector A:254nm1.7213.0565.193(5)菲0.01.02.03.04.05.06.07.0min0.01.02.03.04.05.06.07.0mV(x100)Detector A:254nm1.7303.4065.075谱图分析:依据各个物种标样的色谱图可以知道他们各自的出峰时间大致为:菲:5.075min ;联苯:4.147 min ;萘:3.408 min ;甲苯:3.032 min ;故此可以判断混样中出峰位置所对应的物种,5.046 min 对应为菲,4.037 min 对应为联苯,3.383 min 对应为萘,3.034 min 对应为甲苯。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原理、构造和操作技术;2. 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在物质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中的应用;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一种基于液相的分离分析方法,它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差异,实现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分离。
实验中,样品溶液被高压泵送入色谱柱,在色谱柱内,各组分受到固定相的吸附、排斥和扩散等作用,从而实现分离。
分离后的各组分进入检测器,产生相应的信号,通过记录仪记录色谱图,从而实现定性和定量分析。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实验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流动相储备瓶、进样器、检测器、记录仪、色谱工作站等;2. 实验试剂:待测样品溶液、标准品、流动相(甲醇、水、磷酸等)、缓冲液等。
四、实验步骤1. 色谱柱的准备:将色谱柱安装在色谱仪上,连接好流动相系统,进行活化处理;2. 流动相的配置:根据实验要求,配置合适的流动相,并调节pH值;3. 样品的制备:根据实验要求,制备待测样品溶液,并进行过滤处理;4. 进样:将制备好的样品溶液通过进样器注入色谱柱;5. 色谱分析:启动色谱仪,根据实验要求设置色谱柱温度、流动相流量、检测器灵敏度等参数;6. 色谱图分析:观察色谱图,根据保留时间和峰面积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7. 数据处理:将色谱工作站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样品分离:根据色谱图,观察到待测样品中的各组分被成功分离,分离度符合实验要求;2. 定性分析:根据保留时间和峰面积,将待测样品中的各组分与标准品进行比对,确定其化学结构;3. 定量分析:根据标准品的浓度和峰面积,计算出待测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原理、构造和操作技术;2. 熟练掌握了高效液相色谱仪在物质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中的应用;3. 培养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LC20AT高效液相色谱仪验证方案设计为了验证LC20AT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的性能和可靠性,可以设计以下验证方案:1.仪器准备验证:首先确认LC20ATHPLC仪器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检查仪器是否完好无损,关键部件的性能是否正常,仪器是否校准和清洁。
2.色谱柱验证:选取一种合适的色谱柱,通过检查其尺寸、填充物、理论板数、分辨率和重复性等参数来验证色谱柱的性能。
3.峰对称性验证:选择一个相关的测试样品并进行注射,用于评估仪器在高效液相色谱过程中峰的对称性。
检查主峰和杂质峰的形状和峰宽,确保峰对称性符合规定要求。
4.峰面积准确性验证:使用一个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一系列稀释操作,然后使用LC20ATHPLC测定其峰面积。
通过比较实测峰面积和理论峰面积的差异,评估LC20ATHPLC的峰面积准确性。
5.精密度和重复性验证:使用相同的样品,连续进行多次测定,评估LC20ATHPLC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重复性。
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以评估仪器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6.线性范围验证:选择一个适当的标准物质,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使用LC20ATHPLC测定各个浓度的标样,并绘制峰面积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图。
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和回归方程来评估仪器的线性范围。
7.灵敏度验证:使用一个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逐渐提高浓度,并记录检测到的最低浓度。
通过计算信噪比和限制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来评估LC20ATHPLC的灵敏度。
8.方法适用性验证:进行一项适用性验证实验,使用LC20ATHPLC测定真实样品中的目标成分,并与已知方法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来评估该仪器的方法适用性。
9.数据系统验证:验证LC20ATHPLC所使用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软件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包括数据导入和导出、结果计算和报告生成等功能。
10.系统适应性验证:对LC20ATHPLC进行一系列系统适应性验证,例如温度影响、流速影响、流量调节等。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报告
根据实验任务要求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分析特定有机物的组分,以鉴定其结构组成。
实验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色谱技术,以分离混合物中的组分,并确定这些
组分的含量,其目的是测定混合物中的每个物质所占的比例。
它的基本原
理是:样品中的物质在其中一适当的溶剂中溶解,将其分成各种各样的表
观溶剂溶液,然后以合适的流动率、柱温和检测系统将溶液分流,分层分离,最后再以射频电压等信号检测检测器检测光谱信号,从而得到物质在
柱内的分离检测结果。
实验设备:
1.高效液相色谱仪。
2.检测器:可选择UV检测器或电压检测器。
3.柱:由于HPLC技术的特点,选择柱的大小、长度、型号和材料取
决于样品的组成。
4.样品:混合型有机物(比如药物)。
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样本:取适量样品,向它加入一定的溶剂,调制成其中一
种浓度的溶液。
2.柱装置: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上安装好柱,根据样品的组成选择合适的柱,将溶液放入柱内,调节柱温,以及流量等各项参数。
东方仿真液相色谱虚拟仿真操作手册一、介绍在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工作中,液相色谱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分离物质、测定成分、净化化合物等领域。
而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虚拟仿真技术也被应用于液相色谱实验中,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便捷、安全的操作方式。
本操作手册将带您深入了解东方仿真液相色谱虚拟仿真操作的流程和技巧,帮助您更好地掌握这一技术。
二、实验准备1. 确定实验目的:在进行液相色谱虚拟仿真操作前,首先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所需的结果,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操作。
2. 学习仪器设备:在进行液相色谱虚拟仿真操作之前,需要充分了解虚拟仪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熟悉各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3. 准备样品和试剂: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样品和试剂,准备好所需的物质,以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4. 创建虚拟实验环境:打开东方仿真液相色谱虚拟仿真评台,创建虚拟实验环境,设置实验参数和条件,准备进行实验操作。
三、操作步骤1. 样品进样:首先在虚拟评台上对样品进行进样操作,将待分析的样品载入进样器中,设置好进样参数。
2. 色谱柱平衡:根据实验要求,在虚拟评台上进行色谱柱的平衡操作,调节色谱柱的流动相和流速,使其达到平衡状态。
3. 梯度洗脱:根据实验要求,设置液相色谱系统的梯度洗脱程序,在虚拟评台上进行梯度洗脱操作,分离目标成分。
4. 数据采集和分析:在液相色谱实验过程中,及时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观察各组分的峰形、保留时间等参数,记录实验结果。
四、实验总结通过对东方仿真液相色谱虚拟仿真操作的实际操作,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这一技术的便捷性和可靠性。
虚拟仿真技术不仅能够模拟真实实验的操作流程,而且可以帮助实验者更好地理解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加深对液相色谱技术的理解。
五、个人观点在我看来,东方仿真液相色谱虚拟仿真操作手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实验学习方式。
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可以避免实验现场的安全隐患,提高实验效率,节约实验成本,是一种十分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技术手段。
虚拟实验《HPLC测定碳酸饮料中苯甲酸和山梨酸》实验指导☆目录: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观看实验操作视频四、虚拟实验操作五、思考题一、实验目的1.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
2.掌握测定饮料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基本原理及实验方法。
3.掌握样品处理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原理1.样品混匀超声除去二氧化碳和乙醇后,调节pH 至近中性,经0.45μm滤膜过滤后进高效液相色谱仪,经反相C18 色谱柱分离后,紫外检测器230 nm 波长处检测。
以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定性,利用色谱峰面积在一定范围内与浓度呈线性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三、观看实验操作视频通过观看实验操作视频,对整个实验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四、虚拟实验操作仪器:岛津高效液相相色谱仪主机和电脑(控制装置);电子天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超声震荡清洗器,pH计;电热板或电炉;纯水机;抽滤装置。
器材:50ml容量瓶;50ml烧杯;移液管;微孔滤膜(0.45μm);微量进样器。
试剂:稀氨水(1:1);苯甲酸标准();山梨酸标准();碳酸氢钠溶液;甲醇。
一、高效液相色谱实验室检测1.实验准备1.1标准品及所需试剂的配置:(1)稀氨水(1:1)(2)碳酸氢钠溶液:配置的浓度为20g/L,准确称取碳酸氢钠(分析纯)2.00g ,加水溶解至100.00mL。
(3)乙酸铵溶液(0.02mol/L):称取1.54g 乙酸铵,用超纯水溶解至1000mL,(4)甲醇(色谱纯)(5)苯甲酸标准储备液(5.0mg/mL):准确称取0.2500g 苯甲酸,加碳酸氢钠溶液25.mL,加热溶解,定容至50.00mL。
(6)山梨酸标准储备液(5.0mg/mL):准确称取0.2500g 山梨酸,加碳酸氢钠溶液25.mL,加热溶解,定容至50.00mL。
(7)标准混合使用液(含苯甲酸0.5mg/mL,山梨酸0.5mg/mL):准确吸取各标准储备液5.00mL,加水定容至50.00mL。
2.仪器准备2.1熟悉仪器液相色谱仪的构造主要包括进样系统、检测器系统、高压输液系统及色柱系统。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实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分析技术,被广泛用于判断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分析化学成分。
在分析过程中,液相色谱柱起着关键作用,能够分离出分子混合物中的单个化合物。
本文将介绍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实验的基本步骤。
1. 样品的制备样品的制备是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实验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首先,需要确定要测量的分析化学成分,并准备代表性样品。
在制备样品的过程中,可能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分离和纯化。
样品的进样是液相色谱分析实验中的核心步骤。
在进样前,需要对HPLC仪器进行调整,确保柱子、检测器、泵等零部件的状态良好。
主要有两种样品进样方式:手动进样和自动进样。
手动进样的优点是灵活性较高,自动进样则更加准确和可重复。
3. 色谱柱的选择和条件设置色谱柱用来分离化合物,并应该根据实验的需求进行选择。
通常情况下,更长的柱可以提高分离效果,但是也会影响分析时间。
色谱柱的条件设置涉及流速、温度、压力等多个参数的选择,这些参数应依据样品性质以及色谱柱的选择进行调整。
4. 分离和检测在液相色谱分析中,化合物混合物通过移动相分离,其中的各组分通过变化的吸附力被吸附在固定相上,因而产生分离效应。
这个过程会涉及多种检测器的应用,通常包括紫外线检查器、荧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等。
检测器能够检测到化合物分析中的各个部分,从而可以确定样品中各部分的浓度。
5. 结果的解读和分析最后,通过对分析数据的收集和整合,能够得出准确的分析结果。
这个过程中需要自己对数据进行解读和分析,并根据实验目标进行结果的总结和归纳。
这些解读和分析结果将被用于进一步改进实验和探索更加深入的实验方向。
总结综上所述,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实验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分析工具。
在实验中,样品的制备、柱子的选择、样品的进样、良好的条件设置和准确的检测均需要严谨仔细。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结果可以为抗菌剂的研究、药物发现、环境污染的控制和食品检测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参考。
分析实验报告高效液相色谱引言: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药物分析、环境检测等领域中的分析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固定相和液相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化合物的分离与定量分析。
本实验旨在通过操作高效液相色谱仪,掌握HPLC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
实验方法:实验所使用的仪器为Agilent 1260 Infinity II高效液相色谱仪,柱为C18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进行分离。
首先,使用样品溶液(如药物或化合物混合物)进行系统性能调试,包括柱温、流速、梯度洗脱程序等参数的优化。
根据实验要求,确定分离柱和流量。
然后,按照仪器操作手册的指导,进行初始条件设置、进样及洗脱等步骤。
最后,通过检测器检测到的信号,确定各组分的峰面积或峰高,以定量分析目标化合物的含量。
实验结果及分析:在实验中,我们以对硝基苯酚为目标化合物,进行了HPLC分离与定量。
首先,通过系统性能调试,确定了优化的柱温、流速和梯度洗脱程序等参数。
然后,按照仪器操作手册的指导,进行了初始条件设置、进样及洗脱等步骤。
最后,通过检测器检测到的信号,确定了各组分的峰面积。
在HPLC色谱图中,我们观察到了目标化合物对硝基苯酚的峰。
通过计算该峰面积,并与一系列标准溶液峰面积进行比较,可以确定目标化合物的含量。
分析实验结果,我们发现目标化合物对硝基苯酚在该条件下呈良好的分离,并且峰形较好。
根据峰面积的大小,可以定量分析目标化合物的含量。
而对于其他组分的峰,也可以据此进行进一步的鉴别和分析。
讨论:在本实验中,我们成功地运用了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化合物的分离和定量分析。
HPLC作为一种高效、灵敏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药物分析等领域。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例如,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柱堵塞、峰形畸变等问题,影响分离效果和数据准确性。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的实验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以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作为检测仪器的分析技术。
它是一种常规分离技术,在化学、生物和其他领域中被广泛应用,有助于提高分离精度,增强检测灵敏度。
本文主要介绍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制备实验步骤。
1.准备仪器。
用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所需的仪器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上样系统和样品管等。
在进行实验前,需要先检查仪器并完成校准。
2.准备样品。
根据实验要求从样品容器中取出适量的样品,然后按照标准浓度进行配置,实验者有必要采用准确的体积来取样。
3.设置实验条件。
对实验中所需的参数进行设置,包括柱型、柱温、检出器模式、流动相构成、流速等,并按需要定义实验的时间。
提前进行后台校准。
4.进行实验。
将样品配好的溶液输入HPLC,维持实验的参数,然后开始实验。
实验结束后,自动保存实验结果。
5.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对分析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实验所需的一些指标,分析实验结果。
以上就是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制备实验步骤,实验者在执行实验时应重视仪器仪表的使用与维护,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报告高效液相色谱实验报告引言: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HPLC技术分析某种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并探讨其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实验方法:1. 仪器及试剂准备:本实验采用Agilent 12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C18反相色谱柱。
试剂准备包括纯化水、甲醇、乙腈等有机溶剂,以及待测药物样品。
2. 样品制备:取待测药物样品10mg,加入10ml甲醇中,超声处理10分钟,离心沉淀,取上清液备用。
3. 色谱条件设置:流动相采用甲醇-水(60:40)的混合溶液,流速为1.0ml/min,柱温设定为25℃,检测波长为254nm。
4. 样品注射及分析:将样品注入进样器,设定注射体积为10μL,进行分析。
结果与讨论:通过HPLC分析,我们得到了待测药物中的有效成分的峰图,并计算出了其相对峰面积。
根据标准曲线的结果,可以进一步计算出待测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浓度。
在本实验中,我们发现HPLC技术对于药物分析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通过优化色谱条件,我们可以获得清晰的峰形和较低的噪音,从而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此外,我们还对样品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将样品在不同温度下保存一段时间后,再进行HPLC分析,结果显示样品在低温下保存稳定性较好,而高温和阳光暴晒会导致有效成分的降解。
在实际应用中,HPLC技术可用于药物质量控制、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
例如,通过HPLC分析药物中的杂质含量,可以确保药物的质量符合标准;通过HPLC分析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可以及时发现和监测环境污染情况;通过HPLC分析食品中的添加剂和残留物,可以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然而,HPLC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分析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操作技巧和经验,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高效液相色谱仪异常故障智能诊断仿真苑宁萍,顾艳丽(内蒙古医科大学计算机信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_)摘要:在色谱仪异常情况下,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存在诊断所需时间长、故障位置诊断准确率低等不足。
针对以上不足,提 出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仪异常故障智能诊断方法。
利用威布尔分布模型计算液相色谱仪故障率,并构建零部件故障率模型,通过该模型计算积累分布函数与可靠度函数。
对两个函数进行互换获取威布尔模型的线性回归方程,将线性回归中的散点 坐标画在威布尔色谱仪概率图,确定单一分布函数模型,根据该模型存在明显的拐点,对其进行改进获取双重威布尔分布模 型。
观察其模型分析威布尔概率图上若干个分散数据点,根据拟合曲线对其进行拟合,以此为基础获取故障发生时间拐点。
对故障发生点进行定位,通过相邻协作的故障检测算法完成最终故障与否的判断。
实验结果表明,所提诊断方法可以快速、 精确地诊断出高效液相色谱仪异常故障。
关键词:故障率模型;线性回归方程;拟合曲线;相邻协作算法 中图分类号:T P 393文献标识码:BHigh -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 AbnormalFault Intelligent Diagnosis Simulation第36卷第6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 机仿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9年6月文章编号:1006 -9348(2019)06 -0442 -04YUAN Ning - ping,GU Yan - li(I n n e r M o n g o l i o n 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C o l l e g e o f Computer a n d I n f o r m a t i o n ,Hu he haote I n n e r M o n g o l i o n 010000, China )A B S T R A C T : I n t h e a b n o r m a l s t a t e o f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i c i n s t r u m e n t ,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f a u l t d i a g n o s i s method l e a d s t o l o n g d i a g n o s i s t i m e a n d l o w d i a g n o s i s a c c u r a c y f o r f a u l t l o c a t i o n . T h e r e f o r e , a n i n t e l l i g e n t method t o d i a g n o s e t h e f a u l t o f h i g h - p e r f o r m a n c e l i q u i d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i c i n s t r u m e n t w a s p r o p o s e d . F i r s t o f a l l , W e i b u l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mo de l wa s u s e d t o c a l c u l a t e t h e f a i l u r e r a t e o f l i q u i d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 , and t h e n t h e model o f f a i l u r e r a t e o f c o mp on en ts an d p a r t s w a s c o n s t r u c t e d . Ba se d o n t h i s model , t h e c u m u l a t i v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f u n c t i o n a n d t h e r e l i a b i l i t y f u n c t i o n w e r e c a l c u l a t e d . Then , t w o f u n c t i o n s w e r e i n t e r c h a n g e d t o f i n d t h e l i n e a r r e g r e s s i o n e q u a t i o n o f W e i b u l l model . A f t e r t h a t , s c a t t e r c o o r d i n a t e s i n l i n e a r r e g r e s s i o n a r e p l o t t e d o n W e i b u l l p r o b a b i l i t y g r a p h o f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i c i n s t r u m e n t , s o a s t o d e t e r m i n e a s i n g l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f u n c t i o n model . B e c a u s e t h e r e w e r e c l e a r i n f l e c t i o n p o i n t s i n t h i s model , i t was ne c e s s a r y t o i m p r o v e t h e model , s o t h a t t h e d u a l W e i b u l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model was o b t a i n e d . I n a d d i t i o n , t h e model wa s o b s e r v e d an d s e v e r a l s c a t t e r e d d a t a p o i n t s o n W e i b u l l p r o b a b i l i t y g r a p h w e r e a n a l y z e d .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f i t t i n g cu rv e , t h e mo de l was f i t t e d . On t h i s b a s i s , t h e h a p p e n i n g t i m e i n f l e c t i o n p o i n t o f f a u l t was o b t a i n e d . Moreover , t h e f a u l t h a p p e n i n g p o i n t a s l o c a t e d . F i n a l l y , t h e a d j a c e n t c o o p e r a t i v e f a u l t d e t e c t i o n a l g o r i t h m was u s e d t o j u d g e f i n a l f a u l t . S i m u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p r o v e t h a t t h e p r o p o s e d d i a g n o s t i c me thod c a n q u i c k l y a n d a c c u r a t e l y d i a g n o s e a b n o r m a l f a u l t s o f h i g h - p e r f o r m a n c e l i q u i d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i c i n s t r u m e n t .K E Y W O R D S :F a i l u r e r a t e model ; L i n e a r r e g r e s s i o n e q u a t i o n ; F i t t i n g c u r v e ; A d j a c e n t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a l g o r i t h m基金项目: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髙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蒙药制 剂“森登-9”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0170899)收稿日期:2018-11 -09—442 —1引言液相色谱仪是指利用混合物在液-固或不互溶的两种 液体之间分配比的差异,对混合物进行先分离,而后分析鉴 定的仪器[>2]。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液相色谱的发展历史及最新进展。
2. 学习液相色谱的基本构造及原理。
3. 掌握液相色谱的操作方法和分析方法,能够通过HPLC分离和检测样品。
二、实验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利用高压泵将液体流动相输送至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根据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极性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再通过检测器检测各个组分,从而实现对样品的分析。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流动相储液体瓶、输液泵、进样器、检测器、记录器等。
2. 试剂:甲醇、磷酸、标准样品、待测样品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色谱柱:将色谱柱安装在色谱仪上,连接好各部件,调节好流速和温度。
2. 配制流动相:根据实验要求,将甲醇和磷酸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配制成流动相。
3. 进样:将待测样品溶解于流动相中,用进样器将一定量的样品注入色谱柱。
4. 分离:流动相通过色谱柱,根据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极性差异,将样品中的组分分离。
5. 检测:分离后的组分进入检测器,检测器将信号传输至记录器,记录各个组分的峰面积。
6. 数据处理:将记录器上的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样品分离:根据色谱图,可以观察到待测样品中各个组分的峰,证明液相色谱法可以将样品中的组分分离。
2. 线性关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样品浓度呈线性关系,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
3. 精密度:重复进样,观察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RSD越小,说明实验结果越稳定。
4. 灵敏度:通过减小进样量,观察峰面积的变化,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实现了待测样品的分离和检测,证明液相色谱法在样品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2. 液相色谱法具有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适用于多种样品的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仿真实验
一、实验概述:
以液体做流动相的色谱称为液相色谱。
人们把已经比较成熟的气相色谱理论应用于液相
色谱,使液相色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随着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型的高压输液泵、
高效的固定相和柱填充技术、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加上计算机的应用,使得液相色谱实现了
高效率和高速度。
这种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的液相色谱称为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e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
二、实验装置:
Agilent(安捷伦)1100系列液相色谱系统简介:
Agile nt1100 系列HPLC组件和系统,将Agile nt长期的化学分析经验与领先的计算机技术结合,把网络技术引入了实验室。
从1996年以来,在全球已经安装了超过130,000台1100组件和55,000多套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成为目前单一型号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液
相色谱系统。
本仿真软件是模拟用Agile nt化学工作站的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样品分析和数据采集(色谱图)的过程。
注:本软件只是模拟分析的过程和内容,并不涉及其原理,所以实验中的参数调节对结果并
没有影响,而真实实验结果是随参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实验主界面:
3 刮创制画宣
■ I ; 1 I ■
■ I ' rill
■■ IB III I I I 1 I
稠环芳S.VXE 回醇和醞的分折
J 监
&]窑无醉的仔高“貂 割有机绥的分离,T
胳
丈件名⑧:|稠环芳咗.孤£ 文件类型 ①:卜站仿宣实验丈祥
2.1狐)
三] 厂以貝读方式打开®
用鼠标左键点中你要做的实验,此文件名会出现在对话框的“文件名” 一栏的文本框 中,在此实验文件上面双击左键或者点击“打开”按钮打开实验文件。
三、实验操作: 第一步:选取实验
点击主菜单上的“实验选取”,会出现如下的对话框:
取消|
化学工作站界面:
第二步:确认操作条件
点击主菜单上的“操作条件”,会出现如下的操作条件列表:
邑谱
n週:25 1000 进样显:如I 木io«涪制乱申薛g 建动相潼
速;lal/Hiin
在实验调节过程中,请以此列表内的条件为准进行调节,否则不能正确输出色谱峰。
第三步:加入试剂
点击仪器上的自动进样器部分(当鼠标移到仪器的各部分时会出现相应的说明)
如下画面:
点击下面的试剂小瓶,会自动放置到自动进样器的托盘中。
完成后,点击主界面上的电脑启动化学工作站。
第四步:编辑方法
击主界面上的电脑启动化学工作站开始编辑方法。
所谓方法就是一个参数集,它包括分析一个样品所需要的所有的参数:数据采集参数、数据分析参数
和命令行或者宏指令。
点击菜单“方法T编辑方法”开始编辑方法(注意:此时不可以改变方法的参数,可改
,出现
然后会出现下面的窗口让你选择编辑方法的内容:
辑方袪
选择要编辑的项目M
17 OO;
17仗器/甑畫采集参数 17叛餐分析昜数 17运行肘伺表
开始方法编辑后,系统会根据你选择的内容分别依次显示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
点击“确
定”按钮进入下一部分,点击“取消”按钮终止方法编辑。
完成方法编辑后,系统会回到主操作界面, 此时色谱柱已经开始升温, 在图形界面中会 有显
示,如下图中红色圆圈标示区域所示:
确定|
取消|
用鼠标点击复选框选择要编辑的方法的内容,
消”按钮终止方法编辑。
然后点击“确定”按钮开始方法编辑,点击“取
变的参数将在下面特别说明)
-—~~9
文炖即isJEW (jj 论科(D 方准密库甥 a Ulffiqp
序止匕)Wib
(B >謁社
特别说明:
对于本实验要改变的参数,可以点击化学工作站软件界面中央的图示的进样器、 溶剂系
统、色谱柱、检测器等部分,会弹出各部分参数窗口,此时可以按照实验要求的参数进行调 节(实验参数可
以点击主界面上左边菜单中的“实验数据”按钮察看)。
进样器:
溶剂系统:
ftT-TUW
[.[□bl
序SI;
|DEF L :H 勺 |PEF_LC5
・ | il^jj 7.*
1 Afi'mri
igtfl 色ij 追|_开眉果纸]
耳詁劭祈》轟探,“
UH.OGE lr«
施:
DEF IX, I
■irntLr i
C ..\DATA\
U LU
色谱柱:
检测器:
编辑方法完成后,在启动系统之前,请返回液相色谱仪,打开二元泵系统,调节Purge阀, 观察使回路无汽泡。
第五步:调节Purge阀
点击仪器上的二元泵系统部分(当鼠标移到仪器的各部分时会出现相应的说明),出现如下画面:
图中蓝色方框部分就是 Purge 阀,此时是关闭的,用鼠标点击蓝色方框部分,会出现 阀的放大画面,然后点击 Purge 阀会自动逆时针方向旋转打开
Purge 阀。
打开Purge 阀后,右边的试剂瓶的导管当中会有气泡流出, 待没有气泡再流出之后, 再次点
击Purge 阀会自动逆时针方向旋转关闭 Purge 阀。
然后进行下一步"启 动系统”。
Purge
第六步:启动系统
完成方法编辑后,点击菜单“设备T 系统开”或者图中红色圆圈指示的按钮“开启系统”
启动系统后,在图形界面中会有显示,如下图中红色圆圈标示区域所示:
逋竹旌剧⑧
方摆叩 序知料 H 閔② 彎止虻■前⑪ 真狀
Ut4 a<tk*4
同时在色谱峰显示区域开始走基线, 开始的时候系统不稳定, 基线变化很厉害,等到基线走
平稳表示系统稳定后,可以开始进样运行方法。
第七步:进样、运行方法
等到状态指示栏显示“ Ready ”后,表明系统已经准备完毕。
点击菜单“运行控制宀运行方 法”开始进样和分析,或者点击图中红色圆圈所指示的“
Start ”按钮或者按“ F5”键:
色谱峰显示区域
方苗和匹冇程制
DEF_LCI ItFAILT P
匚…WATM
C:>1 OGB free
5»99序別:
«* DEF_LC. S
开始进样后,在图形界面中会有显示,如下图中红色圆圈标示区域所示:
待色谱图出完后,样品分析完毕。
样品外析芫毕?
第八步:完成实验报告
样品分析完成后,点击化学工作站界面上的红色方框部分, 的
或者点击主界面左边菜单中“实验数据”调出实验报告:
根据得出的保留时间、峰高、半峰宽等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分离度等相关参数。
如果计算机安装了打印机,可以点击右上角“打印报表”按钮打印实验报告。
第九步:实验完毕(仿真实验不作要求)
完成方法编辑后,点击菜单“设备T系统关”,系统就会自动关闭,不须人工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