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4课《明朝的统治》习题 2(含答案)

第14课《明朝的统治》习题 2(含答案)

第14课《明朝的统治》习题 2(含答案)
第14课《明朝的统治》习题 2(含答案)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1.元朝末年,政治腐败。1351年,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领导的队伍逐步壮大,消灭东南各地群雄后向北进军。2.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朝。随后攻占元,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3.在地方,朱元璋取消行中书省,设立“”。在中央,废除了和,提升职权,还分散兵权。

4.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还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这两个机构合称“”,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知识点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5.明朝提倡。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6.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个部分组成,称为。

知识点四经济的发展

7.明代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甘薯、、花生和等。

8.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随堂巩固案

1.(荆州市中考)明朝的开国皇帝是()

A.朱元璋B.朱棣

C.朱允文D.朱标

2.(2015年福州市)我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废除于()A.秦朝B.汉朝

C.唐朝D.明朝

3.我国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发生了巨大变化。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A.“八股取士”

B.以诗词歌赋为主要内容

C.试题类型繁多

D.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

4.下列农作物传入我国的先后顺序是()

①胡萝卜②占城稻③甘薯

A.①②③B.③①②

C.①③②D.②①③

选择题

1.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统治的事件是()

A.红巾军起义爆发B.朱元璋攻占应天府

C.朱元璋建立明朝D.明北伐军占领大都

2.据史书记载,明初朱元璋为解决君相之争,对丞相胡惟庸抄家灭族,并对行政制度作了

重大改组。“重大改组”体现在()

①设立锦衣卫②设立军机处③设立驻藏大臣④废除宰相制度

A.①②③B.③④

C.②③④D.①④

3.(徐州市中考)如右图所示,从图一到图二政治制度的变革发生在()

A.秦朝B.汉朝

C.唐朝D.明朝

4.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

A.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B.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C.设立了锦衣卫、东厂

D.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5.《明史?选举志》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从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

B.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

C.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

D.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

6.我国的科举制度经历了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到束缚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的转变。这种转变始于()

A.设置进士科B.开创殿试和武举

C.设置明经科D.明朝“八股取士”

7.明朝时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有()

A.洛阳和长安B.开封和临安

C.北京和南京D.北京和洛阳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罢宰相不设,拆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司。帝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二明朝洪武(明太祖年号)年间,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中宴请宾客。第二天,明太祖问宋濂,昨天请了些什么人?做了些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如实回答。明太祖听后说:“你说的全对,没有欺骗我。”说完,拿出一张图。宋濂一看,是昨天家中宴请宾客的座位情况,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叙述的是何时之事?文中的“帝”指谁?

(2)该材料反映了明朝官制有哪些变化?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个部门?“帝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说明什么问题?

(3)材料一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这一做法有何作用?

(4)材料二中监视大学士宋濂的是什么人?这则材料说明了明朝统治的什么特点?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1.元朝末年,政治腐败。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壮大,消灭东南各地群雄后向北进军。

2.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3.在地方,朱元璋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在中央,废除了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还分散兵权。

4.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还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知识点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5.明朝提倡尊孔崇儒。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6.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称为八股文。

知识点四经济的发展

7.明代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8.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随堂巩固案

1.(荆州市中考)明朝的开国皇帝是(A )

A.朱元璋B.朱棣

C.朱允文D.朱标

2.(2015年福州市)我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废除于(D )A.秦朝B.汉朝

C.唐朝D.明朝

3.我国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发生了巨大变化。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A )

A.“八股取士”

B.以诗词歌赋为主要内容

C.试题类型繁多

D.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

4.下列农作物传入我国的先后顺序是(A )

①胡萝卜②占城稻③甘薯

A.①②③B.③①②

C.①③②D.②①③

选择题

1.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统治的事件是(D )

A.红巾军起义爆发B.朱元璋攻占应天府

C.朱元璋建立明朝D.明北伐军占领大都

2.(2015?汕尾市)据史书记载,明初朱元璋为解决君相之争,对丞相胡惟庸抄家灭族,并对行政制度作了重大改组。“重大改组”体现在( D )

①设立锦衣卫②设立军机处③设立驻藏大臣④废除宰相制度

A.①②③B.③④

C.②③④D.①④

3.(徐州市中考)如右图所示,从图一到图二政治制度的变革发生在(D )

A.秦朝B.汉朝

C.唐朝D.明朝

4.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

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 B )

A.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B.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C.设立了锦衣卫、东厂

D.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5.《明史?选举志》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从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 )A.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

B.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

C.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

D.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

6.我国的科举制度经历了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到束缚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的转变。这种转变始于(D )

A.设置进士科B.开创殿试和武举

C.设置明经科D.明朝“八股取士”

7.明朝时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有(C )

A.洛阳和长安B.开封和临安

C.北京和南京D.北京和洛阳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罢宰相不设,拆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司。帝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二明朝洪武(明太祖年号)年间,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中宴请宾客。第二天,明太祖问宋濂,昨天请了些什么人?做了些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如实回答。明太祖听后说:“你说的全对,没有欺骗我。”说完,拿出一张图。宋濂一看,是昨天家中宴请宾客的座位情况,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叙述的是何时之事?文中的“帝”指谁?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

(2)该材料反映了明朝官制有哪些变化?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个部门?“帝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说明什么问题?

中央撤销中书省和丞相之职,权分六部,设殿阁大学士为皇帝顾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全国的军政大权,都已集中到皇帝手里。

(3)材料一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这一做法有何作用?

一切权力都集中到皇帝手中。加强了君主集权。

(4)材料二中监视大学士宋濂的是什么人?这则材料说明了明朝统治的什么特点?锦衣卫。皇权空前加强(或实行特务统治)。

程序设计基础试题库

练习题一Visual FoxPro 基础 、选择题 1.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___c __________ A 显示、打印、制表B关联、更新、排序 C 选择、投影、连接D排序、索引、统计 2. 关系是指__b__。 A 属性的集合B元组的集合 C 实例的集合 D 字段的集合 3. 如果把学生看成实体,某个学生的姓名叫“杨波”,则“杨波”应看成是___b ______ 。 A)属性型B )属性值C )记录型D )记录值 4. 关系数据库系统中所使用的数据结构是 _______ d ___ 。 A)图B )树C )表格D )二维表 5. 对表进行水平方向的分割用的运算是 _______ b ___ 。 A)交B )选择C )投影D )连接 6. 下列数据库技术的术语与关系模型的术语的对应关系中_______ d _____ 是正确的。 A)实例与关系 B )字段与元组C )记录与属性 D )记录类型与关系模式 7. 下列关于数据库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_____ c _____ 。 A)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B)数据库系统只是比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更多 C)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D数据库系统避免了数据冗余 8. 关系数据模型 ______ d ___ 。 A)只能表示实体间的1:1联系 B)只能表示实体间的1:n C只能表示实体间的m:n D 可以表示实体间的上述三种联系 9. 在一个关系中如果有这样一个属性存在,它的值能惟一地标识关系中的每一个元组,称

这个属性为 _____ a____ 。 A)关键字B )主属性C )数据项D )主属性值 10.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元组是______ b ____ 。 A)关系中的垂直方向的列 B )关系中的水平方向的行 C属性或属性的组合 D )以上的答案均不正确 11. 从数据库的整体结构看,数据库系统采用的数据模型有_________ a __ 。 A)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B)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环状模型 C)网状模型、链状模型和层次模型 D链状模型、关系模型和层次模型 12. 设有属性A B、C D以下表示中不是关系的是___________ d__。 A)R( A) B )R( A, B)C )R (A, B, C, D) D )R (A X B X C X D) 13. 若实体间联系是M N的,则将联系类型_________ a___ 。 A)也转换为关系模型 B)属性加入任一个关系模式中 C)属性加入N端实体类型相应的关系模式中 D)属性加入M端实体类型相应的关系模式中 14.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为数据库、计算机硬件系统、用户和________ a ____ 。 A 数据库管理系统 B 操作系统 C 数据集合 D 文件系统 15. 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数据库划分原则是________ c ___ 。 A 文件大小 B 记录长度 C 数据之间的联系 D 联系的复杂程度 16. 在数据库设计中用关系模型来表示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关系模型的结构是 _____ d ___ 。 A 封装结构 B 层次结构 C 网状结构 D 二维表结构 17. 在关系模型中,实现“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元组”的约束是通过__a ________ 。 A 主键 B 超键 C 外键 D 候选键 18. 层次模型不能直接表示 ______ b __ 关系。 A 1:1 B m:n C 1:m D 1:1 和1:m 19. DBAS旨的是_____ d____ 。

数字电路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数字电路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整个数字钟由时间计数电路、晶体振荡电路、校正电路、整点报时电路组成。 其中以校正电路代替时间计数电路中的时、分、秒之间的进位,当校时电路处于正常输入信号时,时间计数电路正常计时,但当分校正时,其不会产生向时 进位,而分与时的校位是分开的,而校正电路也是一个独立的电路。电路的信 号输入由晶振电路产生,并输入各电路 方案论证:方案一数字电子钟由信号发生器、“时、分、秒”计数器、译码 器及显示器、校时电路、整点报时电路等组成。秒信号产生器是整个系统的时 基信号,它直接决定计时系统的精度,一般用555构成的振荡器加分频器来实现。 优点: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 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方案二秒、分计数器为60进制计数器,小时计数器为24进制计数器。 实现这两种模数的计数器采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74LS90构成。 优点:简单易懂,比较好调试。 1 设计原理数字电子钟由信号发生器、“时、分、秒”计数器、译码器及显示器、校时电路、整点报时电路等组成。秒信号产生器是整个系统的时基信号,它直接决定计时系统的精度,一般用555构成的振荡器加分频器来实现。将标 准秒脉冲信号送入“秒计数器”,该计数器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秒发出一个“分脉冲”信号,该信号将作为“分计数器”的时钟脉冲。“分计数器”也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分,发出一个“时脉冲”信号,该信号将被 送到“时计数器”。“时计数器”采用24进制计数器,可以实现一天24h的累计。译码显示电路将“时、分、秒”计数器的输出状态经七段显示译码器译码,通 过六位LED显示器显示出来。整点报时电路是根据计时系统的输出状态产生一

程序设计基础试题和答案解析二

《程序设计基础》考试试卷二 1.1966年,Bohra和Jacopini提出的三种基本程序设计结构是:________ A.if、while和for; B. switch、do-while和for; C.while、do-while和for; D.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 2.算法的特征不包括:______。 A.有穷性 B.可行性 C.确定性 D.有1个或者多个输入。 3.C语言源程序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 A.函数 B. 语句 C. 声明和语句 D. 文件 4.下列标识符中,只有______是合法的。 A.if B. 3ab C. Int D. A-4 5.下列常量中,只有______是合法的。 A.3e-0.3 B. ‘abc’ C. 02a1 D. ‘\377’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C语言中的for语句的三个表达式都可以省略,而且分号也可以省略。 B.宏替换比函数调用的执行速度慢。 C.实质上,C语言中的指针就是一个变量的地址。 D.C语言中的任何函数都可以由程序员命名。 7.C语言中,运算对象必须是整型的运算符是_______。 A./ B. % C. + D. - 8.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 A.C语句必须以分号结束 B.复合语句在语法上被看作一条语句 C.空语句出现在任何位置都不会影响程序运行 D.赋值表达式末尾加分号就构成赋值语句 9.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 A.调用printf函数时,必须要有输出项 B.使用putchar函数时,必须在之前包含头文件stdio.h C.在C语言中,整数可以以十二进制、八进制或十六进制的形式输出 D.调用getchar函数读入字符时,可以从键盘上输入字符所对应的ASCII码10.以下关于函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 A.每个函数都可以被其它函数调用(包括main函数) B.每个函数都可以被单独编译 C.每个函数都可以单独运行 D.在一个函数内部可以定义另一个函数 11.有以下程序段typedef struct NODE{ int num; struct NODE *next;

数电课程设计 数字电子钟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数字电子钟 指导老师: 小组成员:

目录 摘要 (3) 第一节系统概述 (4) 第二节单元电路设计与分析 (6) 第三节电路的总体设计与调试 (11) 第四节设计总结 (13) 附录部分芯片功能参数表 (14) 参考文献 (17)

摘要 数字钟是一个将“时”,“分”,“秒”显示于人的视觉器官的计时装置。它的计时周期为24小时,显示满刻度为23时59分59秒。一个基本的数字钟电路主要由秒信号发生器、“时、分、秒、”计数器、译码器及显示器组成。由于采用纯数字硬件设计制作,与传统的机械表相比,它具有走时准,显示直观,无机械传动装置等特点。 本设计中的数字时钟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的显示和调整。通过采用各种集成数字芯片搭建电路来实现相应的功能。具体用到了555震荡器,74LS90及与非,异或等门集成芯片等。该电路具有计时的功能。 在对整个模块进行分析和画出总体电路图后,对各模块进行仿真并记录仿真所观察到的结果。 实验证明该设计电路基本上能够符合设计要求! 关键词振荡器、计数器、译码显示器、Multisim

第一节系统概述 数字电子钟是由多块数字集成电路构成的,其中有振荡器,分频器,校时电路,计数器,译码器和显示器六部分组成。振荡器和分频器组成标准秒信号发生器,不同进制的计数器产生计数,译码器和显示器进行显示,通过校时电路实现对时,分的校准。 1.1实验目的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及数字逻辑电路系统的设计、安装、测试方法; 2).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电路布局﹑布线及检查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4).培养书写综合实验报告的能力。 1.2 主要内容 熟悉Multisim10.0仿真软件的应用;设计一个具有显示、校时、整点报时和定时功能的数字时钟,.能独立完成整个系统的设计;用Multisim10.0仿真实现数字时钟的功能。 1.3 系统设计思路与总体方案 数字时钟基本原理的逻辑框图如下所示:

《西方经济学》第十四章--习题答案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1.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A.右移10亿美元; B.左移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解答:C 2.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 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解答:B 3.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解答:A 4.假定货币需求为L=ky-hr,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会使LM()。 A.右移10亿美元; B.右移k乘以10亿美元; C.右移10亿美元除以k(即10÷k); D.右移k除以10亿美元(即k÷10)。 解答:C 5.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解答:A 6.怎样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解答: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国民收入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的作用。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了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会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汉森、希克斯这两位经济学家则用IS—LM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了较为完善的表述。不仅如此,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也是围绕IS—LM模型而展开的,因此可以说,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习题册(含答案)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 习 题 册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单选题 1.C++源程序文件的默认扩展名为A。 A) cpp B) exe C) obj D) lik 2.由C++源程序文件编译而成的目标文件的默认扩展名为C。 A) cpp B) exe C) obj D) lik 3.由C++目标文件连接而成的可执行文件的默认扩展名为B。 A) cpp B) exe C) obj D) lik 4.编写C++程序一般需经过的几个步骤依次是B。 A)编译、编辑、连接、调试 B)编辑、编译、连接、调试 C)编译、调试、编辑、连接 D)编辑、调试、编辑、连接 5.程序中主函数的名字为 A 。 A) main B) MAIN C) Main D) 任意标识符 6.下面四个选项中,均是不合法的用户标识符的选项的是C。 A) A p_o do B)float lao _A C)b-a goto int D)_123 temp INT 7.下列变量名中合法的是C。 A) B)C)Tom B) 3a66 C) _6a7b D) $ABC 8.存储以下数据,占用存储字节最多的是 D 。 A) 0 B) ‘0’ C) “0” D) 0.0 9.在C++语言中,字符型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形式是D。 A) 补码 B) 反码 C) 原码 D) ASCII码 10.若有说明语句:char c =’\072’;则变量c A。 A) 包含1个字符 B) 包含2个字符 C) 包含3个字符 D) 说明不合法,变量的值不确定 二、填空题 1.C++头文件和源程序文件的扩展名分别为.h和.cpp 。 2.C++语言规定,标识符只能由字母、数字、下划线三种字符组成,而且第一个字符必须是字母或下划线。 3.一条表达式语句必须以__分号_;___作为结束符。 4.用于从键盘上为变量输入值的标准输入流对象是___cin____;用于输出表达式值的标准输出流对象是__cout____。 5.在一个C++程序文件中,若要包含另外一个头文件或程序文件,则应使用以_#include___标识符开始的预处理命令

(完整版)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数字时钟

《数字时钟》技术报告 概要 数字钟是一个将“ 时”,“分”,“秒”显示于人的视觉器官的计时装置。它的计时周期为24 小时,显示满刻度为23 时59 分59 秒。一个基本的数字钟电路主要由秒信号发生器、“时、分、秒、”计数器、译码器及显示器组成。由于采用纯数字硬件设计制作,与传统的机械表相比,它具有走时准,显示直观,无机械传动装置等特点。 本设计中的数字时钟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 、“分”、“秒” 的显示和调整。通过采用各种集成数字芯片搭建电路来实现相应的功能。具体用到了555 震荡器,74LS90 及与非,异或等门集成芯片等。该电路具有计时和校时的功能。 在对整个模块进行分析和画出总体电路图后,对各模块进行仿真并记录仿真所观察到的结果。 实验证明该设计电路基本上能够符合设计要求! 一、系统结构。 (1)功能。此数字钟能显示“时、分、秒”的功能,它的计时周期是24 小时,最大能显示23 时59 分59 秒,并能对时间进行调整和校对,相对于机械式的手表其更为准确。 2)系统框图

系统方框图 1 (3)系统组成。 1.秒发生器:由555 芯片和RC 组成的多谐振荡器,其555 上3 的输出频率由接入的电阻与电容决定。 2.校时模块:由74LS03 中的4 个与非门和相应的开关和电阻构成。 3.计数器:由74LS90 中的与非门、JK 触发器、或门构成相应芯片串接得到二十四、六十进制的计数器,再由74LS90 与74LS08 相连接而得到秒、分、时的进分别进位。 4.译码器:选用BCD 锁存译码器4511,接受74LS90 来的信号,转换为7 段的二进制数。

5.显示模块:由7 段数码管来起到显示作用,通过接受CD4511 的信号。本次选用的是共阴型的CD4511 。 二、各部分电路原理。 1.秒发生器:555 电路内部(图2-1)由运放和RS 触发器共同组成,其工作原理由8处接VCC ,C1 处当 Uco=2/3Vcc>u11 时运放输出为1,同理C2 也一样。最终如图3 接口就输出矩形波,而形成的秒脉冲。 图 2-2 555 功能表 2.校时模块:校时模块主要由74LS03中的4个与非门构成(图2-3),由其功能图看得出只要有一个输入端由H 到L 或者从L 到H 都会使输出端发生高低变化。因此通过开关的拨动产生高低信号从而对时、分处的计数器起到调数作用。

第十四章机械波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十械波 一. 选择题 [C] 1.(基础训练1)图14-10为一平面简谐波在t = 2 s 时刻的波形图,则平衡位置在P 点的质点的振动方程是 (A) ]31 )2(cos[01.0π + -π=t y P (SI). (B) ]31 )2(cos[01.0π++π=t y P (SI) . (C) ]31 )2(2cos[01.0π+-π=t y P (SI). (D) ]3 1 )2(2cos[01.0π--π=t y P (SI). 【提示】由t=2s 波形,及波向X 轴负向传播,波动方程 })2[(cos{0 ?ω+-+ -=u x x t A y ,?为P 点初相。以0x x =代入。 [C] 2.(基础训练4)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某一瞬时,媒质中某质元正处于平衡位置,此时它的能量是() (A) 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B) 动能为零,势能为零. (C) 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 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提示】在波动的传播过程中,任意时刻的动能和势能不仅大小相等而且相位相同,在平衡位置,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 3.(基础训练7)在长为L ,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悬空细杆上形成驻波,则此驻波的基频波(波长最长的波)的波长为 (A) L . (B) 2L . (C) 3L . (D) 4L . 【提示】形成驻波,固定端为波节,自由端为波腹。波长最长, 4 L λ =。 [D] 4.(自测提高3)一平面简谐波以速度u 沿x 轴正方向传播,在t = t '时波形曲线如图14-24所示.则坐标原点O 的振动方程为 (A) ]2 )(cos[π + '-=t t b u a y . (B) ]2)(2cos[π -'-π=t t b u a y . (C) ]2 )(cos[π +'+π=t t b u a y . 图14-24

数电设计数字钟基于QUARTUS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实验报告 题目:数电课设——多功能数字钟 课程名称: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学院(系):电信学部 专业:电子与通信工程 班级: 学生姓名: *************** 学号:*************** 完成日期: 成绩: 2010 年 12 月 17 日 题目:多功能数字时钟 一.设计要求 1)具有‘时’、‘分’、‘秒’的十进制数字显示(小时从00~23) 2)具有手动校时校分功能 3)具有整点报时功能,从59分50秒起,每隔2秒钟提示一次 4)具有秒表显示、计时功能(精确至百分之一秒),可一键清零 5)具有手动定时,及闹钟功能,LED灯持续提醒一分钟 6)具有倒计时功能,可手动设定倒计时范围,倒计时停止时有灯光提示,可一键清零 二.设计分析及系统方案设计 1. 数字钟的基本功能部分,包括时、分、秒的显示,手动调时,以及整点报时部分。基本模块是由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等几部分组成。利用DE2硬件中提供的50MHZ晶振,经过分频得到周期为1s的时钟脉冲。将该信号送入计数器进行计算,并把累加结果以“时”“分”“秒”的形式通过译码器由数码管显示出来。 进入手动调时功能时,通过按键改变控制计数器的时钟周期,使用的时钟脉冲进行调时计数(KEY1调秒,LOAD2调分,LOAD3调时),并通过译码器由七位数码管显示。

从59分50秒开始,数字钟进入整点报时功能。每隔两秒提示一次。(本设计中以两个LED灯代替蜂鸣器,进行报时) 2. 多功能数字钟的秒表功能部分,计时范围从00分秒至59分秒。可由输入信号(RST1)异步清零,并由按键(EN1)控制计时开始与停止。 将DE2硬件中的50MHZ晶振经过分频获得周期为秒的时钟脉冲,将信号送入计数器进行计算,并把累计结果通过译码器由七位数码管显示。 3.多功能数字钟的闹钟功能部分,通过按键(KEY1,KEY2,KEY3)设定闹钟时间,当时钟进入闹钟设定的时间(判断时钟的时信号qq6,qq5与分信号qq4,qq3分别与闹钟设定的时信号r6,r5与分信号r4,43是否相等),则以LED灯连续提示一分钟。 4. 多功能数字钟的倒计时功能部分,可通过按键(LOAD7调秒,LOAD8调分,LOAD9调时)设定倒计时开始时刻。倒计时的时钟与数字钟的时钟相同,每迎到一个时钟上升沿,则计数器减一。计数器减至00时,分钟位、秒钟位恢复至59,时钟位恢复至23。倒计时结束时(即00时00分00秒),控制LED灯亮,表示倒计时结束。 本设计通过数据选择器控制译码器,使数码管独立显示,各功能之间互不影响。当LOAD4为高电平,则对秒表信号进行译码,数码管显示秒表数据;当LOAD4为低电平,LOAD5为高电平,则对闹钟信号进行译码,数码管显示闹钟数据;当LOAD4,LOAD5为低电平,LOAD6为高电平,则对倒计时信号进行译码,数码管显示倒计时信号数据;当LOAD4,LOAD5,LOAD6全为低电平,则对正常时钟信号进行译码,数码管显示时钟信号数据。 附图1:系统总体结构框图

量子试题与习题

量 子 力 学 习 题 第一章 绪论 1.1 由黑体辐射公式导出维恩位移定律:能量密度极大值所对应的波长λm 与温度T 成反比,即 λm T=b (常量); 并近似计算b 的数值,准确到二位有效数字。 1.2 在0K 附近,钠的价电子能量约为3eV ,求其德布罗意波长。 1.3 氦原子的动能是E=3kT/2(k 为玻耳兹曼常数),求T =1K 时,氦原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1.4 利用玻尔-索末菲的量子化条件,求: (1)一维谐振子的能量; (2)在均匀磁场中作圆周运动的电子轨道的可能半径。 已知外磁场H =10特斯拉,玻尔磁子M B =9×10-24焦耳/特斯拉,试计算动能的量子化间隔?E ,并与T =4K 及T =100K 的热运动能量相比较。 1.5 两个光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正负电子对。如果两光子的能量相等,问要实现这种转化,光子的波长最大是多少? 第二章 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 2.1 由下列两定态波函数计算几率流密度: (1) ψ1=e ikr /r , (2) ψ2=e -ikr /r . 从所得结果说明ψ1表示向外传播的球面波,ψ2表示向内(即向原点)传播的球面波。 2.2 一粒子在一维势场 中运动,求粒子的能级和对应的波函数。 2.3 求一维谐振子处在第一激发态时几率最大的位置。 2.4 一粒子在一维势阱 中运动,求束缚态(0V 0情形分别讨论。 2.9 质量为m 的粒子只能沿圆环(半径R )运动,能量算符2 2 222??d d mR H η-=,

第14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14章其他功能模块 练习题 【基础题】 1.什么是锁相技术与频率合成技术? 解答: 锁相技术就是实现相位自动控制的一门科学,利用它可以得到频带范围宽、波道多、稳定度高、精度高的频率源。 所谓频率合成技术,就是利用一个或几个具有高稳定度和高精度的频率源(一般由晶体振荡器产生),通过对它们进行加减(混频),乘(倍频),除(分频)运算,产生大量的具有相同频率稳定度和频率精度的频率信号。 2.把锁相环原理用于MCU中,对MCU有哪些有利之处? 解答: 把锁相原理用于MCU中,可以产生大量的具有高稳定度和高精度的频率源。锁相环技术当中所用到得锁相环频率合成器的主要部件都易于集成,一般只加一个分频器和一个一阶低通滤波器,故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安装和调试简单等优点。锁相环频率合成器在性能上逐渐接近直接频率合成器,所以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简要描述MC908GP32的CGM结构及外部连接。 解答: MC908GP32的CGM结构中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晶体振荡电路,通过外接石英或陶瓷振荡器产生稳定不变的时钟信号CGMXCLK,CGMXCLK直接输出给系统集成模块SIM和AD 转换器,同时也输出到时钟选择模块,同时也经过缓冲后输出到锁相环频率合成器,作为PLL信号源。(2) 锁相环频率合成器,PLL电路通过压控振荡器(VCO)产生CGMVCLK信号,输出到时钟选择电路。(3) 时钟选择电路,将晶振电路产生的CGMXCLK信号二分频,也可以采用压控振荡器(VCO)产生CGMVCLK信号二分频进行输出。 在典型应用情况下,CGM模块需要9个外接器件,其中晶振电路中需要5个,PLL电路需要2到4个。 4.MC908GP32的CGM有哪些输入、输出,说明各个输出的用途。 解答: 输入:(1)V DDA V SSA;(2)OSC1;(3)CGMXFC;(4)SIMOSCEN;(5)OSCSTOPENB 输出:(1)OSC2:输出经过反向的输入信号; (2) CGMXCLK:向SIM、TIM、ADC输出频率;(3)CGMOUT:信号送入SIM模块后,SIM模块产生MCU的时钟信号 5.叙述MC908GP32的CGM模块有哪些编程寄存器,简要说明各自的作用。 解答: (1) PLL控制寄存器(PLL Control Register,PCTL),控制PLL,包括PLL中断使能、PLL中断标志、PLL开关检测、CGM基时钟选择、预分频。 (2) PLL带宽控制寄存器(PLL Bandwidth Control Register,PBWC),包括自动带宽控制、Lock

程序设计基础练习题(全答案版)

《程序设计基础——C#.NET》练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https://www.doczj.com/doc/3b12361310.html,的目的就是将____A____作为新一代操作系统的基础,对互联网的设计思想进行扩展。A.互联网 B. Windows C. C# D. 网络操作系统 2.假设变量x的值为10,要输出x值,下列正确的语句是__C__。 A.System.Console.writeline(“x”) B. System.Cosole.WriteLine(“x”) C. System.Console.WriteLine(“x={0}”,x) D. System.Console.WriteLine(“x={x}”) 3.要退出应用程序的执行,应执行下列的_A___语句。 A. Application.Exit(); B. Application.Exit; C. Application.Close(); D. Application.Close; 4.关于C#程序的书写,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__D________。 A.区分大小写 B.一行可以写多条语句 C.一条语句可以写成多行 D.一个类中只能有一个Main()方法,因此多个类中可以有多个Main()方法 5. 在C#语言中,下列能够作为变量名的是__C__。 A.if B. 3ab C. b_3a D. a-bc 7. 能正确表示逻辑关系“a≥5或a≤0”的C#语言表达方式是__D__。 A.a>=5 or a<=0 B. a>=5|a<=0 C. a>=5&&a<=0 D. a>=5||a<=0 8.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___C_____。 A. 5 B. 4 C. 6 D. 不确定 9. If语句后面的表达式应该是__A___。 A.逻辑表达式 B. 条件表达式 C. 算术表达式 D. 任意表达式10.有如下程序:

数字电子钟课程设计报告-数电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所属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数字电子钟课程设计分院电信分院 专业班级10电信2班 学号20100210410201 学生姓名陈晓娟 指导教师徐涢基 20 12 年12 月18 日

目录 第1章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3) 第2章元器件清单及主要器件介绍 (5) 第3章原理设计和功能描述 (10) 第4章数字电子钟的实现 (15) 第5章实验心得 (17) 第6章参考文献 (18)

第1章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1.1 数字钟简介 20世纪末,电子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其推动下,现代电子产品几乎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现代电子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越来越快。数字钟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日用品。广泛用于个人家庭以及车站、码头、剧场、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带来极大的方便。由于数字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和采用了先进的石英技术,使数字钟具有走时准确、性能稳定、集成电路有体积小、功耗小、功能多、携带方便等优点。 因此本次设计就用数字集成电路和一些简单的逻辑门电路来设计一个数字式电子钟,使其完成时间及星期的显示功能。多功能数字钟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具有时间显示、走时准确、显示直观、精度、稳定等优点,电路装置十分小巧,安装使用也方便而受广大消费的喜爱。 1.2 设计目的 1.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及数字逻辑电路系统的设计、安装、测试方法;

2. 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电路布局,布线及检查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1.3 设计要求 1. 设计一个有“时”、“分”、“秒”(23小时59分59秒)显示,且有校时功能的电子钟。 2. 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电子钟,并在实验箱上进行组 装、调试。 3. 画出框图和逻辑电路图、写出设计、实验总结报告。 4. 整点报时。在59分59秒时输出信号,音频持续1s,在结束时刻为整点。

最新第十四章习题答案final

1、电子束入射固体样品表面会激发哪些信号?它们有哪些特点和用途? 答:具有高能量的入射电子束与固体样品表面的原子核以及核外电子发生作用,产生下图所示的物理信号: ①背散射电子 背散射电子是指被固体样品中的原子核反弹回来的一部分入射电子,其中包括弹性背散射电子和非弹性背散射电子。弹性背散射电子是指被样品中原子核反弹回来的散射角大于90°的那些入射电子,其能量基本上没有变化。非弹性背散射电子是入射电子和核外电子撞击后产生非弹性散射而造成的,不仅能量变化,方向也发生变化。背散射电子来自样品表层几百纳米的深度范围。由于背散射电子的产额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利用背散射电子作为成像信号不仅能分析形貌特征,也可用来显示原子序数衬度,定性地进行成分分析。②二次电子 二次电子是指被入射电子轰击出来的核外电子。二次电子来自表面50-500 ?的区域,能量为0-50 eV。它对试样表面状态非常敏感,能有效地显示试样表面的微观形貌。由于它发自试样表面层,入射电子还没有较多次散射,因此产生二次电子的面积与入射电子的照射面积没多大区别。所以二次电子的分辨率较高,一般可达到50-100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通常就是二次电子分辨率。二次电子产额随原子序数的变化不明显,它主要决定于表面形貌。 ③吸收电子 入射电子进入样品后,经多次非弹性散射,能量损失殆尽(假定样品有足够厚度,没有透射电子产生),最后被样品吸收,此即为吸收电子。入射电子束射入一含有多元素的样品时,由于二次电子产额不受原子序数影响,则产生背散射电子较多的部位其吸收电子的数量就较少。因此,吸收电流像可以反映原子序数衬度,同样也可以用来进行定性的微区成分分析。 ④透射电子 如果样品厚度小于入射电子的有效穿透深度,那么就会有相当数量的入射电子能够穿过薄样品而成为透射电子。一般用它对薄样品进行成像和衍射分析。样品下方检测到的透射电子信号中,除了有能量与入射电子相当的弹性散射电子外,还有各种不同能量损失的非弹性散射电子。其中有些待征能量损失ΔE的非弹性散射电子和分析区域的成分有关,因此,可以用特征能量损失电子配合电子能量分析器来进行微区成分分析。 ⑤特性X射线 特征X射线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以后,在能级跃迁过程中直接释放的具有特征能量和波长的一种电磁波辐射。发射的X射线波长具有特征值,波长和原子序数之间服从莫塞莱定律。因此,原子序数和特征能量之间是有对应关系的,利用这一对应关系可以进行成分分析。如果用X射线探测器测到了样品微区中存在某一特征波长,就可以判定该微区中存在的相应元素。 ⑥俄歇电子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习题册含答案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 计算机程序设 计基础_基础知识(一)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 绩 一、 单选题 习题册

1.C++源程序文件的默认扩展名为A。 2.A) cpp B) exe C) obj D) lik 3.由C++源程序文件编译而成的目标文件的默认扩展名为C。 4.A) cpp B) exe C) obj D) lik 5.由C++目标文件连接而成的可执行文件的默认扩展名为B。 6.A) cpp B) exe C) obj D) lik 7.编写C++程序一般需经过的几个步骤依次是B。 8.A)编译、编辑、连接、调试 B)编辑、编译、连接、调试 C)编译、调试、编辑、连接 D)编辑、调试、编辑、连接9.程序中主函数的名字为 A 。 10.A) main B) MAIN C) Main D) 任意标识 符 11.下面四个选项中,均是不合法的 用户标识符的选项的是 C。 12.A) A p_o do B)float lao _A C)b-a goto int D)_123 temp INT 13.下列变量名中合法的是 C。 14.A) B)C)Tom B) 3a66 C) _6a7b D) $ABC 15.存储以下数据,占用存储字节最 多的是 D 。 16.A) 0 B) ‘0’

C) “0” D) 17.在C++语言中,字符型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形式是D。 18.A) 补码 B) 反码 C) 原码 D) ASCII码 19.若有说明语句:char c =’\072’;则变量c A。 20.A) 包含1个字符 B) 包含2个字符 C) 包含3个字符 D) 说明不合法,变量的值不确定 二、填空题 1.C++头文件和源程序文件的扩展名分别为.h和.cpp 。 2.C++语言规定,标识符只能由字母、数字、下划线三种字符组成,而且第一个字符必须是字母或下划线。 3.一条表达式语句必须以__分号_;___作为结束符。 4.用于从键盘上为变量输入值的标准输入流对象是___cin____;用于输出表达式值的标准输出流对象是__cout____。 5.在一个C++程序文件中,若要包含另外一个头文件或程序文件,则应使用以_#include___标识符开始的预处理命令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_基础知识(二)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单选题 1.下列哪一个是C++语言中合法的变量 C A) 8ZSe B) ±A0 C) X0_2 D) ’x0’2.已知ch是字符型变量,下面不正确的赋值语句是A 3.A) ch='a+b' B) ch='\0'

数电课程设计数字电子钟说明书

数字电子技术电路课程设计题目:数字钟课程设计 学院:XXXXX 专业:XXXXX 班级:XXXX 姓名:XXXX 学号:XXXXX 指导老师:XXXXX

一、设计目的 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子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等各方面的优势,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此次设计数字电子钟是为了了解数字钟的原理,在设计数字电子钟的过程中,用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论和制作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深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学会使用Multisim电子设计软件。 二、设计要求 1.显示时,分,秒,用24小时制 2.能够进行校时,可以对数字钟进行调时间 3.能够正点报时(用555产生断续音频信号); 三、设计方案比较 方案一、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实现 采用集成逻辑电路设计具有能实现,时、分、秒计时功能和定点报时功能,计时模块采用时钟信号触发,不需要程序控制。 方案二:EDA技术实现 采用EDA作为主控制器外围电路进行电压,时钟控制、键盘和LED控制。但此方案逻辑电路复杂,外围设备多,灵活性较低,不利于扩展 方案三、单片机编程实现 此方案采用单片机编程来设计和控制。 综上,根据自身的知识和方案比较,采用方案一,因为方案一简便灵活,扩展性好,同时符合此次数子电子知识设计的要求。 四、设计过程和说明 1.数字电子钟计时和显示功能的实现 (1)采用两片十进制计数器74LS160N扩展连接,设计60进制的计数器,显示0到59,在59时采用置数的方法,将两片74LS160N同时置数至0,以循环显示0到59。(图)

(2)24进制亦采用两片十进制计数器74LS160N扩展连接,设计24进制的计数器,显示0到23,在23时采用置数的方法,将两片74LS160N同时置数至0,以循环显示0到23(图)

电子时钟课程设计_数电课程设计数字电子时钟的实现

电子时钟课程设计_数电课程设计数字电子 时钟的实现 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数字电子时钟的设计与实现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摘要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大大的扩展了原先钟表的报时。诸如,定时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功能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从原理上讲,数字钟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电路,其中包括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 因此,此次设计与制作数字钟就是为了了解数字钟的原理,从而学会制作数字钟,而且通过数字钟的制作进一步的了解各种在制作中用到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作用及使用方法。通过此次课程设计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各种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电路的原理与使用方法。通过仿真过程也进一步学会了Multisim 7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本次所要设计的数字电子表可以满足使用者的一些特殊要求,输 出方式灵活,如可以随意设置时、分、秒的输出,定点报时。由于集 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使数字电子钟具有体积小、耗电省、计时准确、 性能稳定、维护方便等优点。 关键词:数字钟,组合逻辑电路,时序电路,集成电路目 录摘要 (1) 第1章概述 (3) 第2章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4) 2.1设计任务 (4) 2.2设计要求 (4) 第3章系统设计 (6) 3.1方案论证 (6) 3.2系统设计 (6) 3.2.1 结构框图及说明 (6) 3.2.2 系统原理图及工作原理 (7) 3.3单元电路设计 (8) 3.3.1 单元电路工作原理 (8) 3.3.2 元件参数选择···································14 第 4章软件仿真 (15) 4.1仿真电路图 (15) 4.2仿真过程 (16)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5章波粒二象性原子与原子核第2讲原子和原子核课时作业含解析

第2讲原子和原子核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6分,共84分。其中1~11题为单选,12~14题为多选) 1.(2019·某某揭阳一模)如图所示,x为未知的放射源,L为薄铝片,若在放射源和计数器之间加上L后,计数器的计数率大幅度减小,在L和计数器之间再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计数器的计数率不变,则x可能是( ) A.α射线和β射线的混合放射源 B.纯α射线放射源 C.纯γ射线放射源 D.α射线和γ射线的混合放射源 答案 D 解析在放射源和计数器之间加薄铝片L后,发现计数器的计数率大幅度减小,说明射线中含有穿透能力弱的α射线,在L和计数器之间再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计数器的计数率不变,说明没有射线或剩下的射线不带电,即为γ射线,因此放射源x可能是α射线或它和γ射线的混合放射源,故A、B、C错误,D正确。 2.(2019·某某高三九校3月联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是在卢瑟福核式结构学说上引进了量子理论 C.天然放射现象中出现的α射线、β射线、γ射线都是高能量的电磁波 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答案 B

解析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故A错误;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是在卢瑟福核式结构学说的基础上引入了量子理论,故B正确;天然放射现象中出现的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其中α射线是氦原子核,β射线是电子流,只有γ射线是高能量的电磁波,故C错误;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有复杂结构,在此基础上,他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D错误。 3.(2020·某某省A10联盟高三摸底)据报道,香烟会释放一种危险的放射性元素“钋(210 84 Po)”,如果每天抽1.5包香烟,一年后累积的辐射相当于300次胸透的辐射。210 84Po发生一次α衰变和一次β衰变后产生了新核,新核的中子数比质子数多( ) A.38个B.40个 C.42个 D.44个 答案 B 解析210 84Po发生一次α衰变和一次β衰变产生的新核为206 83X,其中子数为206-83=123,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23-83=40,B正确。 4.(2020·某某省六校协作体高三上初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 B.玻尔的跃迁假设是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分析得出的 C.光电效应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具有波动性 D.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 答案 D 解析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靠,原子核越稳定,故A错误;为解释氢光谱,玻尔提出了轨道量子化假设与跃迁假设,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B错误;光电效应与康普顿效应都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故C错误;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故D正确。 5.(2019·某某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以下有关近代物理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放射性元素在发生α衰变时2个中子和2个质子结合为一个α粒子,设中子、质子和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则2(m1+m2)=m3

vfP程序设计基础习题集

VFP程序设计习题 习题一 一、判断题(1分/题,共20分,对打画√,错打×) 1.建立自由表分两步:定义表结构和输入数据。 2.表间的关系分三种:一对一关系、一对多关系和多对多关系。 3.若要使用多个表,就要使用多个工作区。 4.在应用程序中可以通过使用该工作区的表的别名来标识工作区。 5.对象具有属性,而属性只能在设计阶段设置。 6.引用对象的方法分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 7.表单集是指两个以上的表单同时输出,并且可以通过程序或鼠标交换输出权。 8.一条命令可分几行写,在行结束处用“:”表示一行未完,转入下一行。 9.VFP主要数据容器有:表记录、变量和数组。 10.报表包括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数据源和布局。 11.如果不想使用“报表向导”或“快速报表”设计报表,可以从空白报表布局开始,然后自己添加控件。 12.表选择查询输出的去向可以是浏览、报表或表单。 13.视图与查询相类似的地方是:可以用来从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表中提取有用信息。14:视图与表相类似的地方是:可以用来更新其中的信息,并将更新结果永久保存在磁盘上。15.在“数据库设计器”中,视图的显示方式与表在分层结构中的显示方式相同,所不同的是视图名代替了表名。 16.一个视图在使用时,将作为临时表在自己的工作区中打开。 17.如果打开基于本地表的视图,则在Visual FoxPro的另一个工作区中基表被同时打开。18.在视图中更新数据与在表中更新数据类似,使用视图还可以对其基表进行更新。19.VFP中的NULL表示未知数据,便于与含有NULL值的SQL数据库一起工作。20.索引是改变表的物理顺序,排序是排列表的逻辑顺序。 二、选择题(每个选择3分,共24分) 1.统计女生人数并将结果存放于变量X中的命令是() (A).COUNT FOR .NOT. 性别=”男” TO X (B).COUNT FOR ( 性别=”女”)=.T. TO X (C).SUM FOR ( 性别<>”男”)=.T. TO X (D).SUM FOR 性别=”女” TO X 2. 在已打开的表中,要永久删除当前记录位置开始的10条记录,可用() (A)先执行DELETE NEXT 10命令,后用PACK命令 (B)先执行DELETE RECORD 10命令,后用PACK命令 (C)先执行DELETE FOR RECORD> 10命令,后用PACK命令 (D)ZAP NEXT 10 3.按数值型字段”总分”进行索引,使其按降序排列的命令是() (A)INDEX ON -总分TO WP (B)INDEX ON 总分/A TO WP (C)INDEX ON 总分TO WP (D)INDEX ON 总分/D TO WP 4.下列操作后,不改变表记录指针的命令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