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课后习题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54.07 KB
- 文档页数:3
第十四章人员配备一、教学要点1、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
2、外部招聘的概念及其优缺点。
3、内部晋升的概念及其优缺点。
4、管理人员选聘的标准。
5、管理人员的选聘程序和方法。
6、管理人员考评的目的和作用。
7、管理人员考评的内容。
8、管理人员考评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9、管理人员培训的目标。
10、管理人员的培训方法。
12、彼得现象的基本内容。
如何防止彼得现象的产生?13、关键名词:人员配备、因事择人、因材器使、人事平衡、外部招聘、内部晋升、贡献考评、能力考评、工作轮换、助理职务、代理职务、彼得现象二、习题(一)填充题1.人员配备的工作内容和程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员需要量的确定主要以设计出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依据。
3.管理人员选聘的标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管理人员的招聘程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测试和评估候选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借助___________或称_________的方法。
6.培养能力与改变态度的培训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7.管理人员培训的目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管理人员考评的程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9.为了得到正确的考评结果,首先要分析考评表的________________。
10. 人事考评首先是为了列出企业_________的清单,了解企业____________的基本状况。
[物理学14章习题解答]14-15 光源s 1 和s 2 在真空中发出的光都是波长为 λ的单色光,现将它们分别放于折射率为n 1 和n 2的介质中,如图14-5所示。
界面上一点p 到两光源的距离分别为r 1 和r 2。
(1)两束光的波长各为多大?(2)两束光到达点p 的相位变化各为多大?(3)假如s 1 和s 2 为相干光源,并且初相位相同,求点p干涉加强和干涉减弱的条件。
解 (1) 已知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λ,那么它在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的波长λ'可以表示为,所以,在折射率为n 1和n 2的介质中的波长可分别表示为和. (2)光传播r 的距离,所引起的相位的变化为,所以,第一束光到达点p 相位的变化为,第二束光到达点p 相位的变化为.(3)由于两光源的初相位相同,则两光相遇时的相位差是由光程差决定的,所以,点p 干涉加强的条件是,; 点p 干涉减弱的条件是, .14-16若用两根细灯丝代替杨氏实验中的两个狭缝,能否观察到干涉条纹?为什么?解 观察不到干涉条纹,因为它们不是相干光源。
14-17在杨氏干涉实验中,双缝的间距为0.30 mm ,以单色光照射狭缝光源,在离开双缝1.2 m 处的光屏上,从中央向两侧数两个第5条暗条纹之间的间隔为22.8 mm 。
求所用单色光的波长。
图14-5解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暗条纹满足,第5条暗条纹的级次为4,即,所以,其中。
两个第5条暗条纹的间距为,等于22.8 mm,将此值代入上式,可解出波长为.14-18在杨氏干涉实验中,双缝的间距为0.30 mm,以波长为6.0 102nm的单色光照射狭缝,求在离双缝50 cm远的光屏上,从中央向一侧数第2条与第5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
解因为第1条暗条纹对应于,所以第2条暗条纹和第5条暗条纹分别对应于和。
根据双缝干涉的规律,暗条纹的位置应满足.所以,第2条与第5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14-20在空气中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1.40的薄膜上的白光,若使其中的紫光(波长为400 nm)成分被薄膜的两个表面反射而发生干涉相消,问此薄膜厚度的最小值应为多大?解光从第一个表面反射要产生半波损失,但从第二个表面反射无半波损失,所以光程差应表示为,式中e为薄膜的厚度,此厚度应为最小值,干涉级次k最小应取1,因为当时,薄膜的厚度必须取零,上式才能成立。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博恩托温经济学考研交流群<<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第6版)第14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课后练习的详细讲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由盘问网独家编辑。
如果你需要更多关于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信息,你可以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
一、概念题2.平均收入a:平均收入是指制造商在销售一定数量的产品时,从每单位产品的平均销售中获得的货币收入,即总收入除以销售额。
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制造商的平均收入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由于单个制造商可以以市场价格销售任何数量的商品,因此制造商面临水平需求线(即平均收入曲线)。
此时,当市场达到长期均衡时,制造商的平均利润等于平均成本,因此制造商的利润为零,制造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
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制造商可以影响市场价格。
为了多销售一件产品,它不仅必须以低于原价的价格销售产品,还必须降低所有原价产品的价格。
因此,制造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即平均收入曲线)向右向下倾斜,表明制造商如果想销售更多产品,必须降低产品价格。
3.边际收益(marginalrevenue)(西北大学2021研)答:边际收益又称“边际报酬”,指新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销售量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这里的收益是指货币收益或销售收入。
边际收益存在递减规律,即在生产的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超过这一点之后,边际收益将出现递减的趋势。
《汽车机械基础》习题参考答案第14章液压传动概论1.什么叫液压传动?试叙述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答:液压传动是以受压的流体(油或合成液体)作为工作介质,利用液体的压力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一种传动方式。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其实就是利用液体在密闭容器中变化的压力来实现运动和动力传递的。
液压传动装置实质上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先将机械能转换为便于输送的液压能,然后又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做功。
2.试记述液压系统的组成。
答:液压传动系统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1)动力装置:是将电动机或发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为油液的液压能的装置,常为液压泵。
(2)执行元件:是将油液的液压能转换为驱动工作部件的机械能的装置。
实现直线运动的执行元件叫液压缸;实现旋转运动的执行元件叫做液压马达。
(3)控制调节装置:用以控制调节液压系统中油液的流动方向、压力和流量的装置,如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等。
(4)辅助装置:包括油箱、滤油器、蓄能器、热交换器、压力表、管件和密封装置等。
3.液压有哪些优、缺点?答:液压传动的优点:(1)可以在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而且调速性能良好;(2)传动装置工作平稳、反应速度快、冲击小,能快速启动、制动和频繁换向;(3)在相同输出功率的情况下质量轻、体积小、结构紧凑;(4)易于实现自动化,特别是电、液联合应用时,易于实现复杂的自动工作循环;(5)液压传动工作安全性好,易于实现过载保护,同时因采用油液为工作介质,相对运动表面间能自行润滑,故使用寿命较长;(6)液压元件已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便于设计、制造、维修和推广使用。
液压传动的缺点:(1)由于泄漏及流体的可压缩性,无法保证严格的传动比;(2)当油温或载荷变化时,往往不易保持运动速度的稳定;(3)液压元件制造精度要求高,使用维护比较严格;(4)系统的故障原因有时不易查明。
4.液压油的主要性质是什么?黏性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答:液压油的主要性质是可压缩性和黏性。
蔡继明《微观经济学(第2版)第14章公共选择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解释下列基本概念:私人选择、公共选择、投票交易、寻租。
答:略。
2.说明阿罗定理及其含义。
答: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是指试图找出一套规则(或程序),以从一定的社会状况下的个人选择顺序中推导出符合某种理性条件的社会选择顺序,一般是办不到的。
阿罗不可能定理包含两项重要假设:每个人的偏好是可以排序的;每个人的偏好次序是传递的。
阿罗首先定义了阿罗首先假定了从表面上看社会偏好应该服从的六个无可非议的公理:①所有的社会状态一定可以排序;②社会排序一定是可传递的;③排序与个人偏好正相关;④如果出现新的可行社会状态,不应该影响起初的社会状态排序;⑤不存在独裁,或者说个人不能把自己的偏好强加于社会;⑥没有与个人偏好无关的排序。
阿罗证明,尽管上述6公理从表面上看都是合理的,但并不存在同时服从上述6个条件的一般社会关系,即:社会偏好并不总是同时满足上述6公理。
此即阿罗定理。
阿罗证明了不存在一个选择规则或选择程序能够同时满足上面六个条件,这表明由个人选择合乎逻辑地转化为社会选择的过程包含巨大的困难。
根据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
同时,它还意味着不能从不同个人的偏好中合理地形成社会偏好。
换句话说,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福利函数并不存在,这表明,西方经济学没有能彻底的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3.说明中间投票人定理及其带来的问题。
答:中间投票人定理是指如果在一个多数决策的模型中,个人偏好都是单峰的,则反映中间投票人意愿的那种政策会最终获胜,因为选择该政策会使一个团体的福利损失最小。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第14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传统模型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为了简单起见,假设垄断者没有生产成本且它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由下式给定:150Q P =- (1)计算这一垄断者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产量组合,并计算该厂商的垄断利润。
(2)假设第二个厂商进入了市场。
令1q 为第一个厂商的产出,2q 为第二个厂商的产出。
市场需求由下式给出12150q q P +=-假设第二个厂商也没有生产成本,运用双头垄断的古诺模型,确定一下利润最大化时每个厂商的产出水平及市场价格,并且计算每个厂商的利润。
(3)怎样把(1)与(2)中结果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价格—产量组合相比较?画出需求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图形,并且指明需求曲线上的三个不同的价格—产量组合。
解:(1)因为150Q P =-,所以反需求曲线为150P Q =-,则该垄断者的利润函数为:()2150150PQ C Q Q Q Q π=-=-=-+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d 21500d Q Qπ=-+=,解得75Q =。
此时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为15075P Q =-=; 该厂商的垄断利润为21505625Q Q π=-+=。
(2)对于厂商1而言,其利润函数为:()11121150Pq C q q q π=-=--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112115020q q q π∂=--=∂,因而厂商1的反应函数为: 12750.5q q =- ①同理可得厂商2的反应函数为:21750.5q q =- ② 在古诺竞争均衡时,有①、②两式同时成立,因而可以解得古诺竞争均衡中两厂商的产量分别为:1250q q ==。
14-1解I 为传动轴,II 、IV 为转轴,III 为心轴。
14-2解圆整后取d=37 mm 。
14-3解14-4解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即:代入数值计算得:。
14-5解这两个轴都是心轴,只承受弯矩。
两种设计的简化图如下:图14.5 题14-5 解图图14.6 ( a )中,因为是心轴,故,查相关手册得:,则考虑到键槽对轴的削弱,直径再扩大 4 % 。
得:图14.6 ( b )中,14-6解故。
14-7解由题可知,,若不计齿轮啮合及轴承摩擦的功率损失,则(i = Ⅰ, Ⅱ,Ⅲ)设:,则,,14-8解1. 计算中间轴上的齿轮受力中间轴所受转矩为:图14.8 题14-8 解图2. 轴的空间受力情况如图14.8 (a )所示。
3. 垂直面受力简图如图14.8 (b )所示。
垂直面的弯矩图如图14.8 ( c )所示。
4. 水平面受力简图如图14.8 (d )所示。
水平面的弯矩图如图14.8 ( e )所示。
B 点左边的弯矩为:B 点右边的弯矩为:C 点右边的弯矩为:C 点左边的弯矩为:5. B 点和C 点处的合成最大弯矩为:6. 转矩图如图14.8 (f )所示,其中。
7 .可看出,B 截面为危险截面,取,则危险截面的当量弯矩为:查表得:,则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轴II 的直径为:考虑键槽对轴的削弱,对轴直径加粗4% 后为:14-9解该题求解过程类似于题14-8 。
在此略。
14-10解钢的切变模量,按扭转刚度要求计算,应使即14-11解1. 求该空心轴的内径空心轴的抗扭截面模量实心轴的抗扭截面模量令,即解得圆整后取。
2 .计算减轻重量的百分率实心轴质量=密度×体积空心轴质量空心轴减轻重量的百分率为42.12% 。
14.1.4 第2课时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0分)1.若中不含x的一次项,则m的值为A. 8B.C. 0D. 8或2.若与的乘积中不含x的一次项,则实数m的值为A. B. 2 C. 0 D. 13.如果,则p、q的值为A. ,B. ,C. ,D. ,4.已知,,则的值为A. B. 0 C. 2 D. 45.的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 B. C. D.6.使的乘积不含和,则p、q的值为A. ,B. ,C. ,D. ,7.若,则A. B. C. D.8.现有纸片:4张边长为a的正方形,3张边长为b的正方形,8张宽为a、长为b的长方形,用这15张纸片重新拼出一个长方形,那么该长方形的长为A. B. C. 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9.若,则______ .10.若,,则M与N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11.计算:的结果为______.12.若,则______.13.若,且,则______.14.如果q为整数,则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15.计算16.若中不含项,求b的值.17.已知,,求的值;已知,,求ab;已知,,,求x的值.18.计算:;.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19.若多项式和多项式相乘的积中不含项且含x项的系数是,求a和b的值.20.观察下列各式根据以上规律,则______ .你能否由此归纳出一般性规律:______ .根据求出:的结果.答案和解析【答案】1. B2. B3. A4. B5. B6. C7. D8. A9.10.11.12. 813. 1214.15. 解:原式;原式.16. 解:,由结果不含项,得到,解得:.17. 解:,,原式;,,得:,即;由,,得到,再由,得到原式.18. 解:原式;原式.19. 解:,又不含项且含x项的系数是,,解得.20. ;;【解析】1.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注意不含某一项就是说含此项的系数等于先根据已知式子,可找出所有含x的项,合并系数,令含x项的系数等于0,即可求m的值.【解答】解:,不含x的一次项,,解得:.故选B.2. 解:根据题意得:,与的乘积中不含x的一次项,;故选:B.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可表示为,计算即可.此题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3. 解:已知等式整理得:,可得,,故选A已知等式左边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利用多项式相等的条件求出p与q的值即可.此题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4. 解:,,.故选B.所求式子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计算,变形后,将已知等式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此题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5. 解:原式,故选根据整式运算的法则即可求出答案.本题考查整式运算,属于基础题型.6. 解:,,的展开式中不含项和项,解得:.故选:C.根据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计算,然后根据不含项和项就是这两项的系数等于0列式,求出p和q的值,从而得出.本题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法则,根据不含哪一项就是让这一项的系数等于0列式是解题的关键.7. 解:根据题意得:,则.故选D已知等式左边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计算,利用多项式相等的条件即可求出m的值.此题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8. 解:根据题意可得: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又,,长.故选A.根据题意可知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再对此多项式因式分解,即可得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本题考查了长方形的面积解题的关键是对多项式的因式分解.9. 解:,,,解得:,.故答案为:.已知等式右边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利用多项式相等的条件即可求出k的值.此题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0. 解:,,,,故答案为:.根据题目中的M和N,可以得到的值,然后与0比较大小,即可解答本题.本题考查多项式的减法、比较数的大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多项式减法的计算方法.11. 解:原式,故答案为:原式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此题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2. 解:已知等式整理得:,可得,解得:,则.故答案为:8.已知等式左边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利用多项式相等的条件求出m与n的值,即可确定出所求式子的值.此题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3. 解:,且,.故答案为:12.根据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把式子展开,再整体代入计算即可求解.本题主要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注意整体思想的应用.14. 解:,,,,,q为整数,,或,,此时;,或,,此时;故答案为:.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展开,即可得出,,根据p、q为整数得出两种情况,求出m即可.本题考查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的应用,能求出p、q的值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15. 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即可得到结果;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6. 原式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合并得到结果,根据结果中不含项,即可求出b的值.此题考查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7. 原式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整理后将已知等式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已知两等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相减即可求出ab的值;由已知等式求出与的值,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简后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8. 根据整式的乘法计算即可;根据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本题主要考查整式的运算,掌握相应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9. 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根据结果中不含项且含x项的系数是,建立关于a,b等式,即可求出.本题考查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根据不含项且含x项的系数是列式求解a、b的值是解题的关键.20. 解:根据题意得:;根据题意得:;原式.故答案为:;;观察已知各式,得到一般性规律,化简原式即可;原式利用得出的规律化简即可得到结果;原式变形后,利用得出的规律化简即可得到结果.此题考查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弄清题中的规律是解本题的关键.。
十四章 给水处理概论1、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成几类?了解各类杂质主要来源、特点及一般去除方法。
答:杂质无外乎两种来源:一是自然过程,例如地层矿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水中微生物的繁殖及其死亡残骸等;二是人为因素,即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及生活污水的污染。
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成三类:悬浮物:悬浮物尺寸较大,易于在水中下沉或上浮。
粒径大于0。
1mm 的泥砂去除较易,通常在水中很快下沉。
粒径较小的悬浮物,须投加混凝剂方可去除。
胶体杂质:尺寸很小,在水中长期静置也难下沉,水中所存在的胶体通常有粘土、某些细菌及病毒、腐殖质及蛋白质等。
有机高分子物质通常也属于胶体一类。
天然水中的胶体一般带有负电荷,有时也含有少量正电荷的金属氢氧化物胶体。
须加混凝剂方可去除.溶解杂质: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类.它们与水所构成的均相体系,外观透明,属于真溶液。
有的无机溶解物可使水产生色、臭、味。
2、了解《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各项指标的意义。
答:在《标准》中所列的水质项目可分成以下几类。
一类属于感官性状方面的要求。
浊度、色度、臭和味以及肉眼可见物等。
第二类是对人体健康有益但不希望过量的化学物质。
第三类是对人体健康无益但一般情况下毒性也很低的物质。
第四类有毒物质。
第五类细菌学指标,目前仅列细菌总数、总大肠菌数和余氯三项.3、反应器原理用于水处理有何作用和特点?答:反应器是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在反应器中所进行的过程,既有化学反应过程,又有物理过程,影响因素复杂.在水处理方面引入反应器理论推动了水处理工艺发展.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反应器只作为化学反应设备来独立研究,但在水处理中,含义较广泛.许多水处理设备与池子都可作为反应器来进行分析研究,包括化学反应、生物化学反应以至物理过程等。
例如,水的氯化消毒池,除铁、除锰滤池、生物滤池、絮凝池、沉淀池等等,甚至一段河流自净过程都可应用反应器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4、试举出3种质量传递机理的实例.答:质量传递输可分为:主流传递;分子扩散传递;紊流扩散传递.1)主流传递:物质随水流主体而移动,它与液体中物质浓度分布无关,而与流速有关.实例:在平流池中,物质将随水流作水平迁移。
第十四章黑盒测试1、在进行单元测试时,常用的方法是()(A)采用黑盒测试,辅之以白盒测试;(B)采用白盒测试,辅之以黑盒测试;(C)只使用黑盒测试;(D)只使用白盒测试。
答案:B2、黑盒测试、白盒测试是软件测试的两种基本方法,请分别说明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答题要点:黑盒测试的优点有:●比较简单,不需要了解程序内部的代码及实现;●与软件的内部实现无关;●从用户角度出发,能很容易的知道用户会用到哪些功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基于软件开发文档,所以也能知道软件实现了文档中的哪些功能;●在做软件自动化测试时较为方便。
黑盒测试的缺点有:●不可能覆盖所有的代码,覆盖率较低,大概只能达到总代码量的30%;●自动化测试的复用性较低。
白盒测试的优点有:●帮助软件测试人员增大代码的覆盖率,提高代码的质量,发现代码中隐藏的问题。
白盒测试的缺点有:●程序运行会有很多不同的路径,不可能测试所有的运行路径;●测试基于代码,只能测试开发人员做的对不对,而不能知道设计的正确与否,可能会漏掉一些功能需求;●系统庞大时,测试开销会非常大。
3、根据下面给出的规格说明,利用等价类划分的方法,给出足够的测试用例。
“一个程序读入三个整数。
把此三个数值看成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边。
这个程序要打印出信息,说明这个三角形是三边不等的、是等腰的、还是等边的。
”答题要点:可根据三角形的类别,设计三边的长度,设计等价类测试用例。
4、设要对一个自动饮料售货机软件进行黑盒测试。
该软件的规格说明如下:“有一个处理单价为1元5角钱的盒装饮料的自动售货机软件。
若投入1元5角硬币,按下“可乐”、“雪碧”或“红茶”按钮,相应的饮料就送出来。
若投入的是2元硬币,在送出饮料的同时退还5角硬币。
”(1) 试利用因果图法,建立该软件的因果图;(2) 设计测试该软件的全部测试用例。
答题要点:参照因果图法的步骤进行分析,最后将判定表中的每一列拿出来设计测试用例。
✓分析软件规格说明描述中的因果关系(输入与输出的因果关系)✓找出原因与结果、原因与原因之间的对应关系,画出因果图✓在因果图上标记约束或限制条件✓把因果图转化为判定表。
第14 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一、填空题1.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___________ 贬值、_______ 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2. 产生通货膨胀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流通,通货膨胀是其所特有的现象,但不能因此推断存在______________ 流通就必然产生通货膨胀。
3. _____ 是测度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主要标志。
4. 根据不同的标准,通货膨胀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按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和两大类;按物价上涨的幅度可分为、和;按通货膨胀的成因分为、、和。
5. 在实际操作中,西方大多数国家都同时编制和公布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在对通货膨胀进行测定和分析时,一般都是以为主,参考其他物价指数综合考虑。
6. ______________ 来度量通货膨胀,能在最终产品价格变动之前获得工业投入品及非零售消费品的价格变动信号。
7 .通货膨胀对社会成员的主要影响是改变了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比例。
8 .通货膨胀时期对于债务关系中的___________ 有利而对 ____________ 不利。
9 .凯恩斯主义的通货膨胀理论是____________ 。
他们强调引发通货膨胀的是_______ ,而不是货币量。
10. 后凯恩斯学派则用 _________ 解释通货膨胀。
把通货膨胀归咎于__________ 提高。
11. 货币主义学派则认为,通货膨胀完全一种 __________ 现象,是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
12. 马克思主义认为,通货膨胀表现在流通领域,根源于 __________ 和________ 。
13. 通过宏观紧缩政策控制社会总需求,各国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有:和______ 。
14. 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有以下三大对策 ___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___ 。
15. 国外学者普遍把通货紧缩定义为 ___________ 、 _______ 和 _____ 三者同时持续下降。
第14章 稳恒电流的磁场 一、选择题1(B),2(D),3(D),4(B),5(B),6(D),7(B),8(C),9(D),10(A) 二、填空题(1). 最大磁力矩,磁矩 ; (2). πR 2c ; (3). )4/(0a I μ; (4).RIπ40μ ;(5). μ0i ,沿轴线方向朝右. ; (6). )2/(210R rI πμ, 0 ; (7). 4 ; (8). )/(lB mg ; (9). aIB ; (10). 正,负.三 计算题1.一无限长圆柱形铜导体(磁导率μ0),半径为R ,通有均匀分布的电流I .今取一矩形平面S (长为1 m ,宽为2 R ),位置如右图中画斜线部分所示,求通过该矩形平面的磁通量.解:在圆柱体内部与导体中心轴线相距为r 处的磁感强度的大小,由安培环路定 律可得:)(220R r r RIB ≤π=μ因而,穿过导体内画斜线部分平面的磁通Φ1为⎰⎰⋅==S B S B d d 1 Φr r R I Rd 2020⎰π=μπ=40Iμ 在圆形导体外,与导体中心轴线相距r 处的磁感强度大小为 )(20R r rIB >π=μ因而,穿过导体外画斜线部分平面的磁通Φ2为⎰⋅=S B d 2Φr r I R Rd 220⎰π=μ2ln 20π=Iμ穿过整个矩形平面的磁通量 21ΦΦΦ+=π=40I μ2ln 20π+Iμ1 m2. 横截面为矩形的环形螺线管,圆环内外半径分别为R 1和R 2,芯子材料的磁导率为μ,导线总匝数为N ,绕得很密,若线圈通电流I ,求.(1) 芯子中的B 值和芯子截面的磁通量. (2) 在r< R 1和r > R 2处的B 值.解:(1) 在环内作半径为r 的圆形回路, 由安培环路定理得NI r B μ=π⋅2, )2/(r NI B π=μ 在r 处取微小截面d S = b d r , 通过此小截面的磁通量r b rNIS B d 2d d π==μΦ穿过截面的磁通量⎰=SS B dΦr b rNId 2π=μ12ln2R R NIbπ=μ (2) 同样在环外( r < R 1 和r > R 2 )作圆形回路, 由于0=∑iI02=π⋅r B ∴ B = 03. 一根很长的圆柱形铜导线均匀载有10 A 电流,在导线内部作一平面S ,S 的一个边是导线的中心轴线,另一边是S 平面与导线表面的交线,如图所示.试计算通过沿导线长度方向长为1m 的一段S 平面的磁通量.(真空的磁导率μ0 =4π×10-7 T ·m/A ,铜的相对磁导率μr ≈1)解:在距离导线中心轴线为x 与x x d +处,作一个单位长窄条, 其面积为 x S d 1d ⋅=.窄条处的磁感强度 202RIxB r π=μμ所以通过d S 的磁通量为 x RIxS B r d 2d d 20π==μμΦ通过1m 长的一段S 平面的磁通量为⎰π=Rr x RIx20d 2μμΦ60104-=π=Ir μμ Wb4. 计算如图所示的平面载流线圈在P 点产生的磁感强度,设线圈中的电流强度为I .解:如图,CD 、AF 在P 点产生的 B = 0x2EF D E BC AB B B B B B+++= )sin (sin 4120ββμ-π=aIB AB , 方向⊗其中 2/1)2/(sin 2==a a β,0sin 1=β∴ a I B AB π=240μ, 同理, a IB BC π=240μ,方向⊗.同样)28/(0a I B B EF D E π==μ,方向⊙.∴ aI B π=2420μaIπ-240μaIπ=820μ 方向⊗.5. 如图所示线框,铜线横截面积S = 2.0 mm 2,其中OA 和DO '两段保持水平不动,ABCD 段是边长为a 的正方形的三边,它可绕OO '轴无摩擦转动.整个导线放在匀强磁场B 中,B 的方向竖直向上.已知铜的密度ρ = 8.9×103 kg/m 3,当铜线中的电流I =10 A 时,导线处于平衡状态,AB 段和CD 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 =15°.求磁感强度B的大小.解:在平衡的情况下,必须满足线框的重力矩与线框所受的磁力矩平衡(对OO '轴而言).重力矩 αραρsin sin 2121gSa a a gS a M +⋅= αρsin 22g Sa =磁力矩 ααcos )21sin(222B Ia BIa M =-π=平衡时 21M M =所以 αρsin 22g Sa αcos 2B Ia = 31035.9/tg 2-⨯≈=I g S B αρ T6. 如图两共轴线圈,半径分别为R 1、R 2,电流为I 1、I 2.电流的方向相反,求轴线上相距中点O 为x 处的P 点的磁感强度. 解:取x 轴向右,那么有 2/322112101])([2x b R I R B ++=μ 沿x 轴正方向 2/322222202])([2x b R I R B -+=μ 沿x 轴负方向21B B B -=[2μ=2/32211210])([x b R I R ++μ]])([2/32222220x b R I R -+-μ若B > 0,则B 方向为沿x 轴正方向.若B < 0,则B的方向为沿x 轴负方向.P7. 如图所示.一块半导体样品的体积为a ×b ×c .沿c 方向有电流I ,沿厚度a 边方向加有均匀外磁场B (B 的方向和样品中电流密度方向垂直).实验得出的数据为 a =0.10 cm 、b =0.35 cm 、c =1.0 cm 、I =1.0 mA 、B =3.0×10-1 T ,沿b 边两侧的电势差U =6.65 mV ,上表面电势高.(1) 问这半导体是p 型(正电荷导电)还是n 型(负电荷导电)?(2) 求载流子浓度n 0 (即单位体积内参加导电的带电粒子数).解:(1) 根椐洛伦兹力公式:若为正电荷导电,则正电荷堆积在上表面,霍耳电场的方向由上指向下,故上表面电势高,可知是p 型半导体。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第14章 一个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模型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泰勒规则(Taylor rule )答:泰勒规则是常用的简单货币政策规则之一,由斯坦福大学的约翰·泰勒于1993年根据美国货币政策的实际经验,而确定的一种短期利率调整的规则。
泰勒认为,保持实际短期利率稳定和中性政策立场,当产出缺口为正(负)和通胀缺口超过(低于)目标值时,应提高(降低)实际利率。
泰勒规则的表达式如下:名义联邦基金利率=通货膨胀率+2.0+0.5×(通货膨胀率-2.0)+0.5×GDP 缺口 方程中第一个常数2%可以被解释为自然利率的估计值,第二个常数(通货膨胀率-2%)可以被解释为通货膨胀目标。
2.泰勒原理(Taylor principle ) 答:泰勒原理是以经济学家约翰·泰勒的名字命名的关于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一项准则,其主要结论是:为了稳定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必须通过上升名义利率来应对通货膨胀的上升。
也就是说,方程()()t t t t Y t t i Y Y ππρθππθ*=++-+-,即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规则方程中的参数πθ必须大于零。
如果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时不遵循这条准则,就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失控和无休止的增长。
二、复习题1.在一个仔细标记横轴和纵轴的图上作出动态总供给曲线。
解释为什么它的斜率是那样的。
答:动态总供给曲线如图14-9所示。
写出DAS 曲线的方程表达式:()1t t t t t Y Y v ππφ-=+-+从中可知DAS 曲线的斜率由φ决定。
第十四章 习题 14.1 求图示各二端口网络的Y 参数。
2(a)-+u -+2u(b)2(c)2-+u (d)图题14.114.2 一个互易网络的两组测量值如图题14.2所示。
试根据这些测量值求Y 参数。
j2V(a)(b)图题14.214.3 在线性RLC 二端口网络的端口1处接单位阶跃电流源, (a)端口2短路时算得:)(ε)e1(32231t u t a --=V , )(ε)e 1(21232t i t a --=A(b)端口2接上一个4Ω电阻时算得:)(ε)e1(76671t u t b --=V , )(ε)e1(72672t i t b --=A试在复频域内求该二端口网络的导纳参数矩阵Y(s)。
14.4 求图示各二端口网络的Z 参数。
(a)(b)(c)u 2(d)图题14.414.5求图示各二端口网络的A 参数。
(a)(b)(c):(d)图题14.514.6 图示二端口网络。
当开关S 断开时测得V 3,V 5V,9213===U U U ;开关S 接通时测得V 2,V 4V,8213===U U U 。
求网络N 的传输参数矩阵A 。
Ω6图题14.614.7 求图示各二端口网络的H 参数。
(a)2(b):(d)图题14.714.8 设二端口网络的阻抗参数Ω⎥⎦⎤⎢⎣⎡=5334Z 。
(1)求它的混合参数矩阵H ;(2)若A 101=i ,V 202=u ,求它消耗的功率。
14.9 试绘出对应于下列开路阻抗矩阵的任一种二端口网络模型。
(a)Ω⎥⎦⎤⎢⎣⎡2113; (b)Ω⎥⎦⎤⎢⎣⎡++s sss/23/2/2/41; (c)Ω⎥⎦⎤⎢⎣⎡-442314.10 证明给定Y 参数可以用图题14.10所示电路来等效,求等效电路参数。
-+U2图题4.10 图题4.1114.11 证明给定Z 参数可以用图题14.11所示电路来等效,求等效电路参数。
14.12 图示电路可以用来等效二端口网络。
第14章其他功能模块
练习题
【基础题】
1.什么是锁相技术与频率合成技术?
解答:
锁相技术就是实现相位自动控制的一门科学,利用它可以得到频带范围宽、波道多、稳定度高、精度高的频率源。
所谓频率合成技术,就是利用一个或几个具有高稳定度和高精度的频率源(一般由晶体振荡器产生),通过对它们进行加减(混频),乘(倍频),除(分频)运算,产生大量的具有相同频率稳定度和频率精度的频率信号。
2.把锁相环原理用于MCU中,对MCU有哪些有利之处?
解答:
把锁相原理用于MCU中,可以产生大量的具有高稳定度和高精度的频率源。
锁相环技术当中所用到得锁相环频率合成器的主要部件都易于集成,一般只加一个分频器和一个一阶低通滤波器,故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安装和调试简单等优点。
锁相环频率合成器在性能上逐渐接近直接频率合成器,所以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简要描述MC908GP32的CGM结构及外部连接。
解答:
MC908GP32的CGM结构中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晶体振荡电路,通过外接石英或陶瓷振荡器产生稳定不变的时钟信号CGMXCLK,CGMXCLK直接输出给系统集成模块SIM和AD 转换器,同时也输出到时钟选择模块,同时也经过缓冲后输出到锁相环频率合成器,作为PLL信号源。
(2) 锁相环频率合成器,PLL电路通过压控振荡器(VCO)产生CGMVCLK信号,输出到时钟选择电路。
(3) 时钟选择电路,将晶振电路产生的CGMXCLK信号二分频,也可以采用压控振荡器(VCO)产生CGMVCLK信号二分频进行输出。
在典型应用情况下,CGM模块需要9个外接器件,其中晶振电路中需要5个,PLL电路需要2到4个。
4.MC908GP32的CGM有哪些输入、输出,说明各个输出的用途。
解答:
输入:(1)V DDA V SSA;(2)OSC1;(3)CGMXFC;(4)SIMOSCEN;(5)OSCSTOPENB
输出:(1)OSC2:输出经过反向的输入信号; (2) CGMXCLK:向SIM、TIM、ADC输出频率;(3)CGMOUT:信号送入SIM模块后,SIM模块产生MCU的时钟信号
5.叙述MC908GP32的CGM模块有哪些编程寄存器,简要说明各自的作用。
解答:
(1) PLL控制寄存器(PLL Control Register,PCTL),控制PLL,包括PLL中断使能、PLL中断标志、PLL开关检测、CGM基时钟选择、预分频。
(2) PLL带宽控制寄存器(PLL Bandwidth Control Register,PBWC),包括自动带宽控制、Lock
指示位、获取模式。
(3) PLL倍频选择寄存器(PLL Multiplier Select Register,PMSH、PMSL),设置分频模块的分频系数。
(4) (4) PLL VCO范围选择寄存器(PLL VCO Range Select Register,PVRS),对VCO电路进行设置。
(5) (5) PLL参考分频因子寄存器(PLL Reference Divider Select Register,PRDS), 设置参考分频因子R。
6.设外接晶振频率为f RCLK= 32.768 kHz,请编程将总线频率设定为f BUS= 8MHz。
解答:
由书上的表14‐2,可知,由频率为32.768 kHz外接晶振,设定8MHz的总线频率,各项参数为:R=1,N=3D1,P=0,E=2,L=D0。
编程得:
CLR PCTL //①禁止PLL:清零PLL控制寄存器PCTL
LDA #01
STA PCTL //②将P,E写入PTCL
LDA #03
STA PMSH //③将N写入PMSH,PMSL
LDA #0xD1
STA PMSL
LDA #0xD0
STA PMRS //④将L写入PMRS
LDA #01
STA PRDS //⑤将R写入PRDS
7.看门狗电路有什么作用,应如何配置寄存器CONFIG2和CONFIG1使得看门狗电路发挥作用?若看门狗被置为有效,如何对看门狗计数器清零?
解答:
看门狗电路模块有一个自由运行的计数器,若在CONFIG1中设定COP允许后,用户程序必须周期地向COPCTL($FFFF,COP控制寄存器)写入任意值(使用指令STA COPCTL),以清除COP计数器。
若系统由于某种原因使软件工作不正常时,COP计数器就得不到周期地清零,那么当它溢出时便产生COP复位,以防止程序进入不可预料的操作。
在系统设置寄存器CONFIG1中可以利用D7位设置COP速率及D0位设置为0以允许COP 可以使得看门狗电路发挥作用。
用户程序必须周期地向COPCTL($FFFF,COP控制寄存器)写入任意值(使用指令STA COPCTL),以清除COP计数器。
8.简述MCU上电复位的过程。
解答:
上电复位(POR):是由V DD引脚上的电压从低到高跳变(正跳变)引起的内部复位。
上电复位的过程为:
① 使CPU和其他模块的时钟信号稳定地延时4096个CGMXCLK周期。
② 使RST引脚在振荡器稳定之前保持低电平。
③ 在振荡器稳定之后32个CGMXCLK周期内释放RST引脚。
④ 在振荡器稳定之后64个CGMXCLK周期内CPU开始从复位向量执行程序。
9.低功耗模式有哪几种?区分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解答:
低功耗模式有WAIT模式和STOP模式。
它们的相同点是:WAIT和STOP指令都是通过关闭内部时钟或外部时钟的方式减小微控制器的功耗。
它们的区别是:(1) WAIT模式的功耗比STOP模式大。
(2)在STOP状态下,关闭MCU 内部时钟,包括CPU的时钟和内部总线上的时钟,MCU内部一切操作停止。
而在WAIT模式下,内部CPU的时钟被关闭,但内部总线时钟并不停止,定时器仍然在工作。
MCU还可以执行和定时器相关的工作。
(3)只有外部复位及部分中断可以在STOP模式下“唤醒”MCU。
任何中断和外部复位均可将MCU从WAIT模式“唤醒”。
10.在什么情况下,复位以后必须对CONFIG2和CONFIG1寄存器初始化?
解答:
原来芯片并未家电(处于所谓冷状态),给芯片加电后,必须对CONFIG2和CONFIG1寄存器初始化。
【综合题】
11.编程区分复位方式:上电复位或热复位
解答:见工程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