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张衡传》 (4)
- 格式:ppt
- 大小:983.00 KB
- 文档页数:30
《张衡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知识。
(2)明确传记的基本特点: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3)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
过程与方法(1)通过提前预习,小组探讨,教师答疑的方式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质疑的意识。
(2)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3)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通过填写表格,掌握读传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张衡宝贵的精神品质,明确读传记的目的——传承精神。
学情分析学生处在高二下学期,已阅读积累了一些名人传记,能从这些传记中总结规律,尝试写传记。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本文重要文言知识;通过梳理文章内容,填写表格,掌握读传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读传记的方法。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教师用自传《林薇传》进行自我介绍,并且引出今天的教学主题:传记。
学生活动听教师自我介绍时,思考这篇介绍的文体特征。
设计意图巧妙导入,让学生自然地、自主地进入课堂的探究性学习中。
活动2【导入】回忆旧知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学过的传记,归纳传记的特点: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学生活动回忆自己接触过的传记,思考并归纳传记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旧知带动新知,引出今天的探究主题:张衡传是不是一篇典型的传记?活动3【讲授】初读文章教师活动要求学生齐读文章,纠正读错字音。
学生活动初读文章,注意读音和断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读文章的熟悉程度判断其预习情况,及时纠正发音等问题。
活动4【活动】合作探究教师活动检查学生导学案第一板块“基础过关”,解答学生有疑惑的问题。
学生活动分小组对照检查导学案“基础过关”,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无法解决的问题向老师提出。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落实对本文重要文言知识的掌握。
活动5【练习】自主学习教师活动提出要求:再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小组合作,填写导学案上的表格。
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A.璇.机(xuán)骸.骨(hái)河间相.(xiànɡ)B.属.文(zhǔ) 蟾蜍.(chú) 连辟.公府(bì)C.逾侈.(chǐ) 卷帙.(yì) 合契.若神(qì)D.伺.机(sì) 驿.站(yì) 骇.人听闻(hài)【解析】“帙”读zhì。
【答案】 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好交接..俗人交接:与……交往B.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C.辄积年不徙.徙:调动官职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看、视察【解析】“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答案】 D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泣.孤舟之嫠妇B.吾得兄.事之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解析】C项,“羞”与例句用法相同,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A项,“泣”是使动用法,“使……哭泣”;B项,“兄”是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D项,“负”是使动用法,“使……背负”。
【答案】 C★4.(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7题)下列加点词语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公车..特征拜郎中B.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D.不好交接..俗人【解析】B项,“不轨”古今义都指违反法纪;A项,“公车”,古义为“官署名”,今义为“公家的车”;C项,“方面”,古义为“方向”,今义为“相对的或并列的人或事物中的一方或一部分”;D项,“交接”,古义为“结交”,今义为“移交和接管”。
【答案】 B5.下列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D.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解析】A、C、D三项都是状语后置,B项为宾语前置。
【答案】 B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张衡传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知识及相关文化常识。
2、通过分析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了解张衡的科学成就。
3、整体把握课文,全面学习张衡身上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知识及相关文化常识。
2、学习张衡,并联系现实中的科学家,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语:袁隆平至今仍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扎在水田里研究超级水稻;李爱珍数十年如一日呆在实验室里搞研究,如果不是因为她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恐怕还不为社会所知;饶毅则是出了名的“敢讲话”,研究之余还在自己的博客和国内外媒体上撰文,批评中国科技体制的弊端、教授不听讲座的浮躁学风等。
他们都是默默无闻、潜心治学、为国为民的伟大科学家。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是一位大约2000年前,同样了不起科学家——张衡。
二、知识回顾(一)、翻译句子1、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2、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3、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4、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二)、文化常识1、下列选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A“五经”是指《诗》《书》《易》《礼》《》,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都是儒家经典著作。
B六艺是指礼、乐、射、御、诗、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C经、传:“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D 豪右,右指右族,即豪族。
秦汉史,豪族住在城的右边,故称“豪右”。
2、下列选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A《汉书》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B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C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
与此对应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D通史;断代史。
与此对应例如:《史记》《汉书》3、下列选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A《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
两都、二京都指两个都城,即西汉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B孝廉是指被地方官向中央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C公府是指三公的官署。
王欢欢[知识与能力]⒈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⒉使学生对张衡有深入的全貌认识。
[过程与方法]1.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2.在学生对课文获得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开展思维活动,做到“形散神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张衡成为世界史上罕见的才华横溢的伟人的原因,引导学生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范晔《后汉书》中的《张衡传》一文,来了解和认识一位被郭沫若学生称为“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属罕见”的古代科学家张衡。
1、作为传记,它的一般写法是怎样的?本文史怎样写的?分析:按照传记的体例,开头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等都史。
本文也是开头介绍传主的姓名、籍贯,结尾写到传主逝世的年代。
所以本文史完全按照一般传记体例的写法来写的。
2、记虽史记述一个人的生平,但是否意味着要将传主的一切事无巨细地写进文章里呢?分析:传记记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等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地都写进文章中,而只能史记述人物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同时显示出这个人的品格特点。
3、朗读课文,思考本文是怎样处理人物材料的?并且列出它的结构提纲。
分析:文章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生中最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
文章这样处理材料,就使得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结构提纲:第一部分(1):介绍张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才能。
第二部分(2――4):介绍张衡辉煌的科学成就。
①张衡的潜心科研②张衡的不慕名利③张衡的重大发明第三部分(5――6):介绍张衡杰出的政治才干。
二、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对张衡有深入的全貌认识。
1、文学才能①善属文(写文章),游于三辅,因入京师(副词,于是),观太学(省略句),遂通五经,贯六艺②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精思傅会,十年乃成③《思玄赋》⒉科学成就第二段:疏通文意,把握重点实词,归纳语法知识。
《张衡传》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词句知识和表示古代官职任免调动的词语;2.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概括张衡各方面成就;3.学习张衡从容淡静、勤勉谦虚等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掌握古代官职任免调动的词语,学习张衡优秀品质,初步尝试人物传记写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自主、合作、探究法、提问点拨法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一些文言常识积累不足,人物传记接触不多,必修四第三单元开始涉及,学生阅读鉴赏人物传记的能力在教学中应得到提高。
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整体感知,掌握重点字词1.请同学齐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和断句。
2.检查重点字词的解释、特殊句式的判断。
课件出示。
3.作者简介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
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
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4.文体的特点“传”:传记 . 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
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文史专名(1)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2) 六艺:①礼、乐、射、御、书、数。
( 学问和技能 )②《诗》《书》《礼》《义》《乐》《春秋》(说经的经文和传文)(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舒心:“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
(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9)通史;断代史。
(例如:《史记》;《汉书》)(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1、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一等奖说课稿亲爱的老师、同学们:我今天带来的说课题目是《张衡传》。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展示我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课文讲授的考虑,特别要解决为什么重点讲这篇文章,怎么讲这篇文章,为什么这样讲这篇文章这三个问题。
一、说教材首先是《张衡传》的地位和作用,《张衡传》是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4第13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单元目标是学习古代人物传记。
而我将这篇课文进行了进一步定位。
《张衡传》是必修课本唯一一篇标准的人物传记。
其次,《张衡传》这种传记模式是高考文言文考察的最普遍的形式。
这就是《张衡传》这篇课文的特殊性和他的价值所在,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既要弄懂张衡传本身,还要利用这篇范文介绍读基本古代人物传记和高考文言文的基本考察的入手点,达到课标所要求的“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提高”这就是为什么重点讲这篇文章。
二、学情高二上半年或高一下半年,经过三本必修的学习,同学们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知识系统和方法尚未系统化,可以适当介入课外知识和高考的适当内容。
三、教学过程首先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我划分了三个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疏通文意,掌握古代官职调度的术语。
2、了解张衡一生的经历、性格特征及其评价3、学习并学会使用三要素法读古代人物传记,使学生明确读古代人物传记和高考文言文的入手点。
关于重难点前两点作为教学重点,最后一点作为教学重点。
关于教学方法回答法(训练学生推测并确定词义和特殊句式的能力)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张衡生平、评价的.梳理)演示法(通过张衡传的解读演示阅读古代人物传记的基本方法)下面我将结合具体教学过程阐述这几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本节课,我将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节课,简单导入,介绍张衡和范晔《后汉书》,时间约在5分钟左右然后带领学生疏通课文,这里就采用回答法,给出问题有同学回答,为了解大多数同学的掌握情况要求同学采用一条龙式依次作答,推测词义判断句式,并解释原因,就是训练学生推测并确定词义和特殊句式的能力,同时避免单纯讲解或看注释的枯燥。
编制人: 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 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 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 日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翼大家下载后,能够匡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味、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middle school lesson plans, teaching activities, comments, messages, speech drafts, work plans, work summary, experience,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want to know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这是张衡传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