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新品种选育及制种技术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64.50 KB
- 文档页数:14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红萝卜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红萝卜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培养和细胞悬浮培养技术。
3. 学习红萝卜体细胞胚胎发生培养的方法,为后续的遗传转化和育种研究奠定基础。
二、实验材料与试剂1. 红萝卜:选用新鲜、健康、无病虫害的胡萝卜肉质根。
2. 培养基:MS培养基、1/2MS培养基、胡萝卜培养基母液。
3. 试剂:70%乙醇、氯化汞、无菌水、滤纸、镊子、剪刀、培养皿、培养箱等。
三、实验步骤1. 红萝卜外植体消毒与切割- 将红萝卜肉质根表面消毒后,用剪刀切成1cm×1cm的小块。
- 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放入70%乙醇中浸泡30秒,然后用氯化汞溶液消毒5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
2. 愈伤组织诱导- 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于诱导培养基(MS培养基+6-BA 1.0mg/L+NAA0.5mg/L)中。
- 将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在25℃、光照12小时/天条件下培养。
3. 继代培养- 当愈伤组织形成后,将其转移到继代培养基(1/2MS培养基+6-BA0.5mg/L+NAA 0.1mg/L)中。
- 每20天更换一次培养基,以保持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增殖。
4. 细胞悬浮培养- 将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转移到细胞悬浮培养基(MS培养基+6-BA0.5mg/L+NAA 0.1mg/L)中。
- 在摇床上培养,转速为100r/min,光照条件同继代培养。
5. 体细胞胚胎发生培养- 将细胞悬浮培养的愈伤组织转移到体细胞胚胎发生培养基(MS培养基+2,4-D 0.5mg/L+KT 1.0mg/L)中。
- 在光照条件下培养,待愈伤组织形成胚胎后,将其转移到固体培养基上培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愈伤组织诱导- 在诱导培养基中,红萝卜外植体在5-7天内开始产生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呈白色、半透明状。
2. 继代培养- 在继代培养基中,愈伤组织增殖速度较快,每20天可增殖1倍。
3. 细胞悬浮培养- 在细胞悬浮培养基中,愈伤组织逐渐形成细胞悬浮液,细胞悬浮液呈白色、半透明状。
胡萝卜生产栽培技术胡萝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促进身体健康,成为市场上的一种热门产品。
为了获得高产量和质量的胡萝卜,种植者需要掌握一些生产栽培技术。
一、土壤要求胡萝卜适宜生长在 pH 值在 6.0 到 6.8 之间的土壤中。
土壤应该有良好的排水性和透气性,并提供足够的营养素。
种植前应该对土壤进行测定和施肥,使土壤达到最佳状态,提高胡萝卜的生产力。
二、种子选育种子是胡萝卜生产的重要因素,种植者应该选择品种优良,品质一致的种子。
选择种子时应该关注以下几点:1. 选择适宜生长环境的品种,考虑种子的密度和栽植方式。
2. 选择耐病虫害的品种,以减少农药的使用。
3. 选择高产率和品质稳定的品种,以提高收益。
三、播种方法在播种前应该进行犁地和平整,然后根据胡萝卜品种和土壤条件进行选择适宜的栽培方式。
一般来说,胡萝卜的种植方式有直播、盆栽和移栽三种。
1. 直播直播是将种子直接撒于土壤中,然后用耙子或者压路机轻轻压实,保持足够的湿度。
直播的优点是节省人力、材料和时间,但是种子分布不均匀、育苗率较低、病虫害易传播。
2. 盆栽盆栽是将胡萝卜种子播种在育苗盆中,种子在盆中发芽生长,然后移植到田地中。
盆栽的优点是种子分布均匀、育苗率高、易于管理和病虫害易控制。
3. 移栽四、施肥方法胡萝卜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很高,因此需要定期施肥。
在播种前应该进行充分的施肥,包括基础施肥、追肥和叶面喷肥。
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肥料需求,选择不同品种和施肥方式。
1. 基础施肥基础施肥是在播种前进行的施肥作业。
施肥量应该根据土壤质量和胡萝卜品种进行调整,同时考虑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平衡补充。
2. 追肥追肥是在胡萝卜生长期间进行的施肥作业。
定期追肥可以提高胡萝卜的品质和产量,同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 叶面喷肥叶面喷肥是种植胡萝卜时比较有效的营养补给方式。
叶面喷肥可以补充胡萝卜所需的营养元素,同时有效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五、病虫害防治病害是胡萝卜生长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之一,病毒、霉菌和细菌等病原体都会对胡萝卜产生危害。
胡萝卜生长条件和种植技术随着胡萝卜市场需求的增加,种植胡萝卜的农户也变得越来越多。
对于胡萝卜种植新手来说,常常会问胡萝卜什么时间种植?下面一起来看看胡萝卜生长条件和种植技术吧!胡萝卜的生长条件胡萝卜喜欢冷凉气候,适宜生长温度是15—25度之间,喜欢强光的光照和相对干燥的空气条件,土壤要求干湿交替,水分充沛,并疏松、通透、肥沃。
需要较大的温差和充足全面的养分有利于肉质根的建设形式,同时保证较高的胡萝卜素茄红素的含量,胡萝卜比较耐旱,尤其是苗期,30—50%的土壤含水量能正常生长。
1、土壤条件:胡萝卜要求土壤具有一定形态质地和养分含量。
要具备灌溉条件,交通方便的地块,注意雨涝地块、玉米、胡麻用过除草剂地块、生荒地块不易种植胡萝卜。
2、温度条件:当土壤温度稳定在8度以上(5月10—15日)就能播种,在15度以上就开始萌芽,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白天23—25度,晚上12—15度。
温差大决定胡萝卜品质优胜,糖度增加。
3、水分条件:当土壤含水量在20%以上的时候,胡萝卜就能凭借强大的吸收能力进行吸水膨胀,为发芽做准备,但是在实际播种保证土壤含水量在60—70%(捏之成团,掂之即散)是比较合适的。
4、肥料条件:胡萝卜需要肥料元素主要有大量元素(氮、磷、钾)、中量元素(钙、硅)、微量元素(硼、锌、钼、镁、锰、铁)。
胡萝卜对肥料的要求是全面而充足的,广大农户种植胡萝卜必须对土壤肥力了解科学施肥,以达到丰收目的。
通过上述讲解,大家知道了胡萝卜生长习惯和规律,种植好胡萝卜,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科学地栽培,严格地管理才能收获希望,下面重点说明胡萝卜栽培管理技术。
胡萝卜的种植技术胡萝卜的生长和发育胡萝卜生长期主要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叶片生长盛期和肉质根生长盛期四个时期,历时90—110天。
1、发芽期:由播种到真叶(一对尖叶)露出,需要7—10天,胡萝卜种子发芽慢,发芽率低而且发芽不整齐。
因此胡萝卜发芽过程一般对条件要求较为严格,保持土壤细碎、疏松、透气,创造良好的温、湿条件是保证苗齐、苗全的必要条件。
萝卜的高产栽培技术萝卜(Raphanus sativus L.)又名莱菔,十字花科萝卜属。
一年、二年生草本植物。
我国是萝卜的故乡,栽培食用历史悠久,早在《诗经》中就有关于萝卜的记载。
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四季均有供应。
品种极多,常见有红萝卜、青萝卜、白萝卜、水萝卜和心里美等。
萝卜营养丰富,有很好的食用、医疗价值。
我们食用的部分是根,它既可用于制作菜肴,炒、煮、凉拌等俱佳;又可当作水果生吃,味道鲜美;还可用作泡菜、酱菜腌制。
萝卜作为我国主要蔬菜之一,种子含油42%,可用于制肥皂或作润滑油。
种子、鲜根、叶均可入药,功能下气消积。
生萝卜含淀粉酶,能助消化。
萝卜适应性很强、产量高、病害少。
它具有营养价值高、用途广、生产成本低等特点.是增加农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的首选品种。
一、萝卜的形态特征(一)植物学特性萝卜是直根系,大型萝卜播种85天后,主根深达178厘米,侧根展度达246厘米,但主要根群分布在20-40厘米疏松肥活的耕作层内。
萝卜肉质根由根头部、根颈部及真根部组成。
根头部由子叶以上的上胚轴发育而成,上面着生芽和叶片。
根颈部有子叶以下的胚轴发育而成,为肉质根的主要组成部分。
真根部由幼苗的初生根发育而成,上面着生两行侧根。
肉质根的大小差异也很大,小型萝卜如樱桃萝卜中根重仅十几克,大型萝卜,如国光萝卜单根重可以达到10千克。
萝卜是直根系作物。
小型萝卜的主根深入地下约60-150厘米,大型萝卜入土深达180厘米。
萝卜的肉质根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和颜色,有长圆筒形、长圆锥形、扁圆形等。
外皮有白色、红色、紫色、绿色等颜色。
肉质颜色有白色、绿色、红色、紫色等。
叶片为根出叶,叶的形状有板叶和羽状裂叶,叶的颜色有淡绿、深绿、墨绿等。
萝卜的茎在营养生长时期是短缩茎,进入生殖生长时期后抽生花茎。
花序是复总状花序,完全花,花瓣4片,有白色、粉红色、紫色等。
一般白萝卜多为白色花,青萝卜多为紫色花,红萝卜多为白色或粉红色花。
花为十字形,主枝上的花先开,每枝自下而上逐渐开放。
胡萝卜高产栽培技术胡萝卜原产于亚洲西部,根据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记载,元代传入中国,在中国新疆开始种植,胡萝卜又叫红萝卜,是伞型科胡萝卜属,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以及钾、钙、磷等,胡萝卜食法多样,是调节蔬菜周年供应的必不可少的蔬菜之一,近些年也是我国出口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地区出的主要蔬菜。
品种资源目前市场销售品种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常规种籽,另一种是杂交种籽。
常规品种:主要是适宜我区种植的品种,生育期在90—110天种植品种,繁种主要在新疆、青海地区,常见的有退毛和不退毛两种,有染色的种籽是经过包衣处理的种籽,其目的在于消毒、杀虫,提高种籽发芽率。
杂交品种:主要适于生育期120天以上地区,其特点是生育期长、品质好、产量高、出成率高,水肥条件好,管理精细,畦种较好,我区不易种植。
生长和发育胡萝卜生长期主要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叶片生长盛期和肉质根生长盛期四个时期,历时90—110天。
1、发芽期:由播种到真叶(一对尖叶)露出,需要7—10天,胡萝卜种子发芽慢,发芽率低而且发芽不整齐。
因此胡萝卜发芽过程一般对条件要求较为严格,保持土壤细碎、疏松、透气,创造良好的温、湿条件是保证苗齐、苗全的必要条件。
在良好的条件下胡萝卜发芽率为70%,条件差时发芽率仅为20%左右。
2、幼苗期:由真叶露心到5—6叶,需20天左右,这个时期的光合作用和根系吸收能力不强,地上生长较缓慢,确是地下生长放线的关键时期,此时期的放线长度决定胡萝卜一生长度,适宜生长温度23—25℃,胡萝卜对于生活条件反应比较敏感,应随时保证足够的营养面积和肥沃、湿润的土壤条件,不宜浇水过勤,视土壤见干见湿,确保土壤湿度适宜(土壤过湿,土壤中空气少,温度自然降低,萝卜易长成短尖小柱状),此期是间苗、除苗关键期,要准确掌握时机,不要错过。
3、叶生长盛期:从5—6片真叶到莲座期,叶面积不断扩大,肉质根开始缓慢生长,约需25天左右。
此期,以地上部分长叶为主,肥水供应不宜过大,对地上部分叶子管理要保持“促而不过旺”,注意增施叶面肥改善营养状况,防止叶片过早枯黄,同时还要防止水肥过盛,造成叶片徒长。
摘要:本文通过对胡萝卜遗传资源、遗传育种、生殖生物学、品质育种等方面的论述,在总结前人的研究结果和我们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对胡萝卜遗传育种工作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胡萝卜;遗传育种胡萝卜是一种高产蔬菜作物。
因其产量高、富含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较高p一胡萝卜素的存在,使其具有营养和保健双重功能,对抗癌和防治夜盲症有良好的作用,享有“小人参”的美誉,所以被世界各地广泛种植。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1年的统计,我国胡萝卜的种植面积从1994年的162万亩(约108 khm2)增加到目前的431万亩(约290khmz),世界一总收获面积的近1/3,排名第一位,胡萝卜已成为我国鲜食、加工和出口的重要蔬菜,也是世界胡萝卜的土要产区。
发达国家(美、日、俄罗斯、荷兰等)的胡萝卜育种旱己开始,今天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在进行胡萝卜育种和相关研究工作,而且由单纯的系统选育转向以杂交育种为主。
研究手段先进,同功酶位点( Westphal等1991)及RFLP和RAPD标记(Schulz等1994)也应用于胡萝卜的遗传分析。
在胡萝卜育种过程中,为防止近交衰退和缩短选育时间及其难度,组织培养也发展很快。
我国的研究I.作起步很晚,1962年江苏省农科院吴光远在美国品种Imperator(老魁)留种田中发现了褐药型雄性不育株,分别采收自然授粉种子,从1963年起,将不育株和可育株隔离杂交,共获得6个雄性不育系[fZl,但未见进一步的报道。
80年代初,山东莱阳农技中心、江苏扬州农科所、中国农科院蔬菜所等对胡萝卜的研究做了部分工作,但由于种原因一直未见杂交种推出。
90年代末期,北京蔬菜研究中心、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内蒙古农科院蔬菜所先后推出几个杂交种应用于生产。
其中利用的不育系均是通过回交转育国外引进的瓣化型不育材料而育成的,目前还没有我国自己育成的不育系间世。
但司家钢等利用原生质体非对称融合己获得胡萝卜种内胞质杂种本文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结果和我们的研究实践,对胡萝卜遗传育种工作进行了探讨.1遗传资源 Dauc二属含22个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地中海地区,在世界其它地区也发现一些种,而Daucuscarota包括栽培胡萝卜现已描述了15个以上亚种。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胡萝卜的生理特性,包括生长习性、营养需求、水分需求等。
2. 探讨胡萝卜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生长表现,为胡萝卜的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3. 研究胡萝卜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生理变化,为胡萝卜的育种和栽培提供参考。
二、实验材料1. 胡萝卜种子:选用优质胡萝卜种子,品种为红心胡萝卜。
2. 实验土壤:选用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3. 实验器材:培养皿、剪刀、电子秤、温度计、湿度计、光照计、水培装置等。
三、实验方法1. 种子发芽实验:将胡萝卜种子分别置于不同温度、湿度、光照条件下,观察发芽率及发芽时间。
2. 营养需求实验:将胡萝卜幼苗分别置于不同营养浓度的土壤中,观察生长情况。
3. 水分需求实验:将胡萝卜幼苗分别置于不同水分含量的土壤中,观察生长情况。
4. 育种实验:对胡萝卜进行杂交育种,观察后代的表现。
四、实验步骤1. 种子发芽实验:(1)将胡萝卜种子分别置于5℃、10℃、15℃、20℃、25℃、30℃的恒温培养箱中,保持相对湿度为60%。
(2)每隔24小时观察种子发芽情况,记录发芽率及发芽时间。
(3)将发芽的幼苗移至适宜的生长条件,进行后续实验。
2. 营养需求实验:(1)将胡萝卜幼苗分别置于不同营养浓度的土壤中,分别为低浓度、中浓度、高浓度。
(2)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包括株高、叶片数、根系长度等。
(3)每隔一周记录数据,持续观察4周。
3. 水分需求实验:(1)将胡萝卜幼苗分别置于不同水分含量的土壤中,分别为低水分、中水分、高水分。
(2)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包括株高、叶片数、根系长度等。
(3)每隔一周记录数据,持续观察4周。
4. 育种实验:(1)选择优良品种的胡萝卜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育种。
(2)观察后代的表现,记录株高、叶片数、根系长度、胡萝卜素含量等数据。
(3)对优良后代进行进一步选育。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种子发芽实验:通过实验发现,胡萝卜种子在20℃、相对湿度为60%的条件下发芽率最高,发芽时间为3-4天。
胡萝卜生产栽培技术胡萝卜别称红萝卜、红根、丁香萝卜、金笋等。
属伞形科胡萝卜属野胡萝卜种胡萝卜变种,两年生草本植物。
胡萝卜喜欢凉爽的环境条件,病虫害少,适应性及广,在全国各地都能栽培。
食用部分为肥大的肉质根,胡萝卜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
1 胡萝卜生物学特性胡萝卜属伞形花科二年生草本生植物。
肉质根富含蔗糖、葡萄糖、淀粉、胡萝卜素以及钾、钙、磷等。
每100克鲜重含1.67-12.1毫克胡萝卜素,含量高于番茄5-7倍,食用后经肠胃消化分解成维生素A,可防止夜盲症和呼吸道疾病。
可炒食、煮食、酱渍、腌制等。
耐贮藏。
分布在世界各地,中国南北方均有栽培,产量占根菜类第二位。
胡萝卜根系为直根系,主要根系分布在20-90厘米土层内,深180-250厘米,直根上部包括少部分胚轴肥大,形成肉质根,其上着生四列纤细侧根。
叶丛生于缩短茎上,三回羽状复叶,叶柄细长,色浓绿,面积小,密生茸毛。
肉质根贮藏越冬后抽苔开花,先发生主苔,再发生侧枝,复伞形花序。
种子种胚很小,常发育不良或无胚,出土力差,发芽率低达70%左右。
胡萝卜阶段发育属绿体春化型,春季播种过早,苗龄达到一定大小后,会因接受较长低温而先期抽苔。
营养生长时期为90-140天,发芽期约10-15天,幼苗期约25天,叶生长期约30天,其后是肉质根生长期30-70天。
种子在4-6度能萌发,最适发芽温度为20-25度,叶部生长有较强的适应性,直根膨大期要求13-23度,夜温13-18度。
土壤要求砂质土壤,PH5-8,要求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60-80%。
2 品种特征特性2.1 适合河西种植的胡萝卜品种根据不同气候条件与播种季节选择适宜品种。
春播宜选耐抽薹,冬性较强的早熟品种,如北京蔬菜中心选育的京红五寸、春红五寸1号、日本的春时五寸、春时金港等;夏播选用生长期短、耐热、耐旱品种,如夏时五寸、京夏五寸等;秋播对品种的冬性强弱没有严格要求,一般选高产、优质、外观漂亮的柱形品种就可以,如京红五寸、新黑田五寸及石河子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新胡萝卜1号。
胡萝卜原产于亚洲西部及中亚、西亚等地,食用方便且加工多样,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胡萝卜可以生吃或熟食,也广泛用于脱水蔬菜、饮料加工等,栽培较普遍。
胡萝卜属两年生草本植物,半耐寒性,杂种优势明显,国内外主要利用雄性不育系杂交制种。
胡萝卜新品种超级红芯是利用胡萝卜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三系配套技术选育的1代杂种。
播种100d 后可收获,适合早春保护地以及晚春与夏秋季露地播种;抗抽薹,耐病性强;肉质根长圆柱型、整齐度好,尾部钝圆、收尾早;着色膨大快,皮、肉、芯呈浓鲜红色,三红率高;表皮光滑、有光泽,歧根与裂根少;芯部细小、口感好,胡萝卜素高,是适合鲜食与加工的理想品种;产量高[1]。
1 播种育苗1.1 育苗准备 育苗地块可选择小麦地,小麦收割后旋耕收茬,每667m 2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底肥30kg ,充分晒田、镇压;育种田预备3.5m 3河沙备用。
每667m 2按育苗播种量300g 称取种子,并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将种子与锯末按质量1∶20~30混合均匀。
1.2 播种 根据品种特性在7月上中旬将锯末与胡萝卜种子的混合物分多次重复均匀地撒播到镇压后的育种田中,覆盖0.5cm 左右的细河沙,浇透育苗水。
父母本播种面积比例为1∶2,育苗面积与制种栽培田面积比例为1∶10。
注意父母本要严格分区播种,禁止串水灌溉,避免混杂。
1.3 幼苗田间管理 遮阳 河西地区7月中下旬最高气温可达37℃以上,而胡萝卜种子细小,幼苗河西地区胡萝卜杂交制种技术赵文渊(甘肃酒泉职业技术学院,酒泉735000)摘要:河西地区海拔适中,昼夜温差大,生产的胡萝卜杂交种发芽率高,种子饱满,深受国内外客户欢迎。
胡萝卜属两年生草本植物,半耐寒性,杂种优势明显,主要利用雄性不育系杂交制种,制种胡萝卜早熟品种海拔要求为1500~1600m ,中晚熟品种海拔要求为1300~1450m 。
从播种育苗、种株收获贮藏、定植、田间管理、清杂、病虫害防治、采种等环节系统地介绍了胡萝卜杂交种子的生产技术。
胡萝卜制种技术的改良量较低,种子质量较差,成本较高,制种效益低,难以扩大制种面积。
笔者经过长期实践,对胡萝卜制种增产增效摸索出了一些改良技术,在生产中应用效果颇佳。
应用面积达到400公顷。
脱毛籽芽率由过去的70%左右提高到90%以上。
667平方米产净籽量由70kg提高到140kg,产值在1500元以上,种子千粒重稳定在1.5g以上。
现将有关技术改良要点总结如下:1)改成株制种为半成株制种。
半成株在后期生长较成株健壮,不易患病,而且节省育苗用地、用工。
半成株制种浪费鲜菜量也相对较少。
播种育苗时间较鲜菜生产播期晚7--10d(天),汉中地区一般在8月上旬。
667平方米用原种0.5kg,采用平畦,将地整平后,暗水播种,播后覆1薄层细筛土,以种子不外露为度,不可过厚。
覆土后可再盖1层薄麦糠保墒;也可利用稀植的玉米遮荫,提高成苗率。
齐苗后主要工作是防除杂草。
间苗以轻间为宜,保证667平方米留苗8万--9万株。
进入11月中旬,将胡萝卜种株收获集中,淘汰歧根、裂根、粗芯及其他不符合品种特征性状的种株。
用消毒后的利刀切去肉质根根尖部分的1/3;切去叶片上半部分,只保留1/3叶柄,为6--8cm,备用。
胡萝卜种株露地不能越冬的地区,则应按当地的方法贮藏越冬至翌春,定植时再切去根、叶,以防腐烂。
2)改稀植为密植。
传统上667平方米只定植3500株左右。
根据胡萝卜的生物学特性及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667平方米栽植1万--1.2万株较为适宜。
定植时间汉中地区在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进行。
每定植4行,形成1畦,杂交制种则按5行1畦,父本、母本按1:4栽植。
畦与畦之间留操作行40cm宽,行间距26--28cm,株距18--20cm。
定植深度以肉质根根肩与地面平齐为宜。
需强调的是,因为制种胡萝卜生长期较长,而且改为密植后,需肥量也较大,所以应增加基肥施用量。
667平方米用350kg饼肥,或3000kg农家肥,以满足其生长所需。
一、项目信息表
二、申请人信息
三、项目组、主要参加人员及协作单位情况
四、申请单位信息
五、项目经费预算
1、经费来源预算单位:万元
2、经费支出预算单位:万元
六、资金保证评价
七、研究开发的目的、意义:(1000字以内)
八、国内外相关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1000字以内)
九、用途和应用领域:(500字以内)
十、项目研究内容、总体目标、关键技术内容、需解决的技术瓶颈、创新
点和知识产权情况:
十一、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工艺、流程)、成果或知识产权应用、转化、
转移的方案:(1300字以内)
十二、与现有技术或工艺比较所具有的优势特点:(500字以内)
十三、关键技术突破后对所属领域产业的作用与影响:(500字以内)
十四、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等相关措施:(500字以内)
十五、已具备的研究开发条件
十六、项目考核指标
十七、项目预期指标可行性分析
十八、项目的年度计划及年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