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讲座
- 格式:doc
- 大小:19.69 KB
- 文档页数:4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语言文字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语言文字规范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教师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校于近日开展了语言文字规范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加强教师对语言文字规范的认识,提高教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语言文字规范的认识,增强教师运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性。
2. 培养教师严谨治学的态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语言文字运用水平。
三、活动内容1.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讲座邀请专家为教师们讲解语言文字规范的基本知识,包括汉字、拼音、标点符号等方面的规范要求。
通过讲座,使教师们对语言文字规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语言文字规范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典型的语言文字不规范案例,让教师们进行分析讨论。
通过案例分析,使教师们认识到语言文字规范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提高教师的规范意识。
3. 语言文字规范竞赛组织教师参加语言文字规范竞赛,以检验教师们对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的掌握程度。
竞赛分为笔试和现场展示两个环节,考察教师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 语言文字规范经验交流邀请优秀教师在活动中分享自己在语言文字规范方面的经验和心得,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四、活动过程1. 专家讲座活动开始,专家为教师们详细讲解了语言文字规范的基本知识,包括汉字、拼音、标点符号等方面的规范要求。
教师们认真聆听,积极做好笔记。
2. 案例分析接下来,教师们分组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语言文字规范。
各组代表在会上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3. 竞赛环节竞赛环节分为笔试和现场展示两个部分。
教师们在笔试环节认真作答,现场展示环节则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展示出良好的风貌。
4. 经验交流在经验交流环节,优秀教师分享了他们在语言文字规范方面的经验和心得,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讲话稿5篇语言讲话稿文字规范化宣传讲话稿(篇1)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有56个民族、70多种语言、50多种文字。
不同民族、地区间的交流需要用到全国通用的语言文字,对外进行国际间的交流也需要用到代表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的语言文字,这就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从大处讲,是我们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从小处说,它是我们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与人沟通交流的需要。
我们中国的文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经历了上下三千年的历史,漫漫长河,倾注了多少人的努力,才有了今天这个珍贵的历史遗产。
一个个方块字交织在一起才有了今天的汉语言,这是何等的骄傲啊!现今,普通话和我们的祖国一样,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了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成为了世界人民争相学习的热门语言。
作为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我们,每天都在抑扬顿挫的语音中享受汉字的魅力,每天都在横平竖直的书写中得到艺术的浸染。
规范地使用普通话,写好汉字不仅可以提高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效果、提高大家的文明意识、美化校园育人环境,更可以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之情。
因此,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是我们每一位少先队员的责任,为此我想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以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为荣。
2、坚持使用普通话与老师同学交流,并能达到准确流利,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3、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口语发音,并且能与伙伴们互帮互助,相互督促,积极地纠正普通话的发音,使写规范字、说普通话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4、学习各种语言文字规范,确保我们的作业、试卷、班级板报等注音、用字和标点符号规范无误。
各个班级创办的板报、墙报、学习园地必须使用规范汉字,不写错字、别字、繁体字,发现错别字及时改正。
5、以校园为基点,在自己讲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同时,小手牵大手,走出校园、走出社区,积极参与社区各种语言文字活动。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语言文字规范培训,旨在提高大家的语言文字素养,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此,我非常荣幸能够担任本次培训的发言人。
一、培训背景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高度重视语言文字的使用,形成了独特的语言文字规范体系。
在新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语言文字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水平,我们有必要对全体员工进行一次语言文字规范培训。
二、培训目的1. 提高大家对语言文字规范的认识,增强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2. 帮助大家掌握语言文字规范的基本知识,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3. 促进大家在日常工作中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提高工作效率。
4. 为企业文化建设、品牌形象塑造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三、培训内容1. 语言文字规范概述(1)语言文字规范的定义语言文字规范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对语言文字的使用进行规范和指导的规则体系。
(2)语言文字规范的重要性语言文字规范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的重要保障,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
2.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1)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规范汉字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规范后的汉字,是现代汉字的基本形态。
3. 语言文字规范应用(1)书面语规范书面语规范主要包括语法、标点、用字、格式等方面。
(2)口语规范口语规范主要包括发音、用词、语法、语气等方面。
(3)网络用语规范网络用语规范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网络语言的使用进行规范,以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
四、培训要求1. 全体员工要高度重视语言文字规范,认真学习培训内容。
2. 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培训效果。
语言文字规范化讲座稿篇一:语言文字规范化讲座材料3 1语言文字规范化讲座材料办一次有中国特色的奥运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愿望,XX奥运会是属于我们这一代的,为奥运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任务。
为奥运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这就是人人都说普通话。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要求,但是作用却是非常巨大的。
人类自从告别混沌世界,走进文明社会,语言就成了传承文明的载体、交流感情的纽带、沟通思想的桥梁。
传承了巍巍中华上下五千年悠久灿烂文明的普通话,不但是中国各民族、各方言区之间进行交流的通用语言,还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我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都明确了普通话和“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要地位。
新世纪,我国提出了新的“推广普通话”工作目标,即:XX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备普通话的应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与口语表达关系密切的行业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达到相应的要求;21世纪中叶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
1文明的传承离不开语言,文明的开创离不开人类。
中国,正在向“全面小康”的目标迈进,正通过奥运这个平台向世界迈步,融入地球村。
这些都需要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建设者的共同参与。
推广普通话承担着提高国民文化素质、营造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相适应的良好语言环境的历史使命。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全球正在掀起“汉语热”,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与继往开来者,我们有责任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化素质;作为龙的传人,我们更有义务规范使用自己的母语。
那么,就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请讲普通话!用普通话化解隔阂,用普通话对接心灵!用普通话将自己融入社会,用普通话创造新的辉煌历史!2篇二: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国旗下讲话稿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XX—XX学年第一学期第三周国旗下讲话稿)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讲座——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历史文字是记录语言的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
二者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内外交流,增强民族团结,建设精神文明,都必然重因此,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古今中外任何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有明确记中国历史上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发端极早,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
绵延三千多年而不绝。
载的历史从西周开始,一直到当代,1046 ——1911 年)(公元前一、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年即主要集中在语音和文字两个方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有一个特点,西周语言以雅言为共面,后者通过编纂字典进行。
前者通过编制韵书进行,?6?1 “”)同语。
(子所雅言,《论语书、诗、执礼皆雅言也。
述而》:雅言是我国是当时西周东都洛阳所用的语言。
雅言即正言(王都之音为正),东周语言仍以雅言为共最早的民族共同语。
《史籀》,文字籀文)大篆(这本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并对词汇进行了规范,出现了《尔雅》同语,“”“”“”“”“”合近。
,的类义词典。
雅意为解释词语要近于雅正,即尔雅正尔即4300 19 每一类多条,乎规范。
全书以词义为纲编写,个类。
共收词分为“”通过分类将同义词以释~山、开头,~鸟等。
例如释诂,~水、~亲、——雅言为共同大篆收集在一起,然后用共同语加以解释。
语言以文字秦——“”西汉扬雄编写了《輏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语汉文字书同文,小篆其语音标准仍然是指通语,对方言词汇进行了整理。
也即共同语,绝代语,洛阳音。
他将同一个词在各地方言中的不同说法收集在一起,然后用通语解释。
9353 以小篆作为标准字体。
东汉许慎编写了《说文解字》,个汉字,共收入“”,汉灵帝刊于石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汉字规范字典。
昭定五经,汉末,北朝皆以洛魏、即《熹平石经》,以隶书为标准字体。
西晋、魏晋南北朝以洛东晋、共同语都是洛阳话。
南朝以南京为都,出现反切法,阳为都,,南朝梁朝的顾野王奉旨编纂《玉篇》阳音为标准音,统一了书面语的读音。
16917 , 陆法言编个字,以楷书为标准字体隋是我国第一部楷体字典。
收入12158 其直接目的是为了文以洛阳音为标准音。
个,收字写韵书《切韵》,学创作的需要,《切韵》唐《唐韵》修订,但实际上起到了正音字典的作用。
为“”用要考语音标准不变。
言利用科考推行共同语。
(口试,铨选(复试)“”唐太宗令大臣颜师古编写《五经定书写楷书)标准语)、(书法,两科。
改称《大和《字样》,皆以楷书为标准字体。
诏令重修《切韵》,本》宋语音标准皆洛阳音。
后又诏令编纂《集韵》。
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
22726 31319 ,皆以楷收字收字编纂《类篇》,诏令重修《玉篇》,个;个以洛阳音为标准音。
(一说以元书为标准字体。
周德清编《中原音韵》,元“”(洛大都即今北京音为标准音诏令编纂《洪武正韵》,)。
中原雅音明以33179 33419 字)(。
和民间编写了《字汇》(《正字通》阳音)字)为依据。
雍正诏令福以南京音(洛阳音)清为标准音。
康熙诏令编纂《音韵阐微》,“”命广东设立供官员和学生学习官话。
正音书院康熙诏令编纂字书,,建、47035 “”清末切音字运动字)。
名为《康熙字典》(字典这个名称由此产生。
1840 一古代的读书音虽然统一了,但广大人民群众的口语仍是方言。
年以后,奋起救国。
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中国的落后,他们看到西方以及日本, 1852——1910 “”(即拼音年间发起了一场的拼音文字简单易学切音字于是在, 28 1852 福建人李鼎臣发明了中国种拼音方案。
字)年,运动先后出现了采用汉字笔画作为符号,是用来拼写厦门方言人自己的第一个拼音文字方案,1892 福建人卢戆章的《一目了然初阶(中国切音新字。
后来流失的,年,这是第出版,但采用了拉丁字母作为符号。
厦腔)》也是拼写厦门方言的,1901 王照出版了《官话一个由中国人自己创制的字母式汉语拼音方案。
年,“”是当时影响最大的拼指北京话),合声字母》(采用汉字偏旁作符号,官话10 13 6 1904 袁世凯下令音方案。
年,年间传遍前后发行万多册。
省,这是清朝政府官员首次用行政命令推广官在保定学堂教授《官话合声字母》,1906 中将中国语言分为三类: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话的拼音方案。
年,“”他是第一个)、国文(文言文)、俗语(方言)。
普通话(各省通行之话“”1906 卢戆章在《北京切音教提出普通话年,这一概念并为之下定义的人。
“”, 1911 并主张以北京音作为标准音。
国语科书》的概念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8 10 通过了《统一国语方法案》,清政府学部召开中央教育会议,月日,年各门在学校增加国语课时,举办国语传习所,词典,提出要编写国语字典、.10 10 法案未月日)课程应用国语讲授等。
辛亥革命爆发,但是两个月后(及施行。
中华民国时期的语言文字规范化二、1912 1 1 5 月迁往北自月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同年年1949 38 38 这中华民国在大陆共延续了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京),年。
到 3 1 即先后经历了做了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年间,个政府,件事情,“”“新国发生了推行国语。
在此过程中,和围绕着国语的标准音问题,老国音”1912 8 7 由临时政府教育部召开的临时教育会议通过年之争。
,日音月会后筹建了《采用注音字母案》,统一国语。
决定先从统一汉字读音入手,1913 2 “”由特聘专家及各省代表采用读音统一会月年读音统一会。
开会,7000,,即后投票表决方式,多个汉字的读音审定了并由此产生了一个国音标准“”会议同时决定采用章太炎发明的简单汉字式的注音字母给老国音。
来所称的,“”,《汉语拼音方案》如中拉丁字母下面的符号就是注音字母丂汉字注音。
(“k”,“”“ou”1918 11 月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注音字母。
)表示又年表示1920 12 北洋政月,注音字母由此成为我国第一个法定的汉语拼音方案。
年“”7 千多字的基础上扩充编写的《国读音统一会府教育部又正式公布了在所审13000 “”南北但由于该字典所定音字典》(收字采取双重标准,多)。
国音所以招致反对,兼顾(如分尖团,并非任何一个省县的实际读音,有入声),“”1924 1 年。
最终成为一种没有人说的在此情况下,也难以推广,人造怪音“”1919 4 “”)取代了原来的国语统一筹备会月,(成立于月,读音统一会年“”决定以北京音为标准修订《国音字典》。
修改了制定的国音标准,读音统一会“”1932 5 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公布了作为《国新国音年这个标准俗称。
月,9920 ,皆以北京音为标准音。
共收字个音字典》,简缩本的《国音常用字汇》“”,获得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标准音的合法地老国音至此北京音才真正取代了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三、1949——1965 亲自(一)黄金时期(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高度重视,)学术界积极配合。
过问,1. 1951 6 6 发表社论《正确地使用年月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
修改。
该社论经毛泽东亲自审阅、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 4 连并从这天起,《人民日报》版),在版面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当时只有12 月连载完毕。
第二年成直到载吕叔湘和朱德熙合写的《语法修辞讲话》,1979 出修订版)。
书出版(2. 1952 2 5 成立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主管日,年成立机构。
月1954 12 31 “”全国文字工作的机构,改名为月)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日,。
3. 1952 6 5 教育部公布了《常用字表》(初发布标准方案。
日,月年1500 2000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发布的第一个文字方面的标后增至字,字),1955 1 7 中国文教育部,年对现代汉语的字量进行了规范。
月日,准,1955 10 15 全国文字月年字改革委员会发布《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日,开始了新中国汉字简化通过了《汉字简化方案》,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1955 12 22 1958 2 月工作。
日,月年年发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11 1963 2 22 《汉语拼音方案》月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批准了。
日,1964 5 发布《简化发布《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
日,年月,1965 1 30 发布《印刷通行汉字字形表》。
年月字总表》。
日,4. “” 1 1955 10 15 全(日,)定义,推广普通话。
年提出月普通话“以国文字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并决定推广通过了《汉字简化方案》,”2 1955 10 25 现代汉语规范问)月(年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日,。
“以北京语音为标题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提出”3 1956 2 6 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年准音月。
日,()“以北方话指出:汉语统一的基础已经存在了,这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这是首次完整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为基础方言,“”的定义。
地提出普通话1966——1976 1966—1976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停滞时期()年,(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陷于瘫痪。
命时期,1977—1984 1978 正式出版,(三)恢复时期(年,《现代汉语词典》)1982 12 24 全国月日,这是对普通话的词汇进行规范化的重要工具书。
年19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条规定其中第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4 9 25 ”,奠定了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法律地位。
月通话年中日,“”这是研究包括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国社会科学院设立,并制定标准的专门机构。
1985——至今)发展时期((四)1. 1985 12 16 “”“国更名为月日,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机构更名。
”“”其主要工作国家语委直属国务院领导,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简称标准化。
就是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2. 2000 10 31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月年制定法律。
日,2001 1 1 日开自年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月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有关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律。
始施行。
3. 1985 12 27 1986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月发布发布标准。
日,年10 10 1988 1 26 发布月《现年日,重新发布《简化字总表》。
月年日,1988 3 25 1988 。
代汉语常用字表》发布年日,。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月7 1 1990 3 22 发发布《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年日,月月日,年1997 4 7 布《标点符号用法》。
月《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
日,年发布2001 12 19 2009 1 12 日,月月年年日,发布《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
2009 8 12 日发表《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年月发表《汉字部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