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4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186.00 KB
- 文档页数:2
5力的分解基础巩固1.采纳如图所示的施力方式,使同一桌子先后沿某一水平地面匀速移动,其中桌子所受摩擦力最小的是()解析A和B两图中桌子受力相同,摩擦力和外力的大小相等,D图中F4有向下的分力,因为是粗糙的地面,所以摩擦力增大;相反,C图中F3有向上的分力,压力减小,摩擦力减小,所以C施力最小。
答案C2.重物G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将G分解为垂直斜面对下的力F1和沿斜面对下的力F2,则()A.F1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方向与F1相同,大小为G cos θC.F2就是物体受到的摩擦力D.物体所受静摩擦力方向与F1相同,大小为G cos θ解析F1、F2是重力的分力,其受力物体仍是物体,压力、摩擦力的受力物体是斜面;压力与F1等大、同向,大小都为G cosθ,但作用点不一样,选项A错误、B正确;摩擦力与F2等大、反向,不是同一力,选项C、D错误。
答案B3.(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 N的力可以分解成6 N和3 N的两个分力B.10 N的力可以分解成5 N和3 N的两个分力C.2 N的力可以分解成6 N和5 N的两个分力D.10 N的力可以分解成10 N和10 N的两个分力解析逆向思维法,依据两个分力的合力的取值范围来判定。
A项中2N不在6N和3N的合力范围内,B 项中10N不在5N和3N的合力范围内,C、D两项中的每个力均在其他两个力的合力范围内,故A、B 错误,C、D正确。
答案CD4.如图所示,质量为1 kg的物体静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的坐标原点,某时刻只受到F1和F2的作用,且F1=10 N,F2=10√2 N,g取10 N/kg,则物体的合力()A.方向沿y轴正方向B.方向沿y轴负方向C.大小等于10 ND.大小等于10√2 N解析如图所示,将F2正交分解,则F2y=F2cos45°=10N=F1,所以F1、F2的合力为F=F2x=F2sin45°=10N。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个力只能分解成惟一确定的一对分力B.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分力C.已知一个力和它的一个分力,则另一个分力有确定值D.已知一个力和它的两个分力方向,则两分力有确定值2.已知某力的大小为10 N,则不可能将此力分解为下列哪组力A.3 N、3 NB.6 N、6 NC.100 N、100 ND.400 N、400 N3.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重力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②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③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④重力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力F作用于物体上的O点,现要使合力沿着OO′方向,如图1—16所示,则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F′,如F和F′均在同一水平面上,则这个力的最小值为图1—16A.F cosθB.F sinθC.F tanθD.F cotθ5.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1—17所示,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是图1—17A.必定是OAB.必定是OBC.必定是OC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6.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图1—18所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F f图1—18 A. F f <μmgB. F f =μmg C .F f >μmgD.不能确定二、非选择题(共26分)1.(6分)把一个力F 分解成相等的两个分力,则两个分力的大小可在______到______的范围内变化,______越大时,两个分力越大.2.(5分)重力为G 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α的固定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与斜面垂直的压力F ,如图1—19所示,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大小为______.图1—19 图1—203.(6分)如图1—20所示,一半径为r 的球重为G ,它被长为r 的细绳挂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求:(1)细绳拉力的大小;(2)墙壁受的压力的大小.4.(9分)在一实际问题中进行力的分解时,应先弄清该力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然后再分解这个力,如图1—21所示的三种情况中,均匀球都处于静止状态,各接触面光滑.为了讨论各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应该怎样对重力进行分解?若球的质量为m ,将重力分解后,它的两个分力分别为多大?(已知斜面倾角为α)图 1—21参考答案一、.1.A 2.A 3.D 4.B 5.A 6.A二、1.2F ∞ 两分力间的夹角 2.F +mg cos α 3.(1)332G (2) 33G 4.甲:F 1=mg sin α F 2=mg cos α乙:F 1=mg tan α F 2=mg /cos α丙:F 1=mg F 2=0。
1.如图所示,一个重为5N 的大砝码,用细线悬挂在O 点,现在用力F 拉法码,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0°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所用拉力F 的最小值为A.5.0NB.2.5NC.8.65ND.4.3N 2. 如图2所示,当人向右跨了一步后,人与重物重新保持静止,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减小 B.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增大 C.人对地面的压力增大 D.人对地面的压力减小3. 如图所示是一个直角支架挂住重物G 的三种装置,其中水平棒AB 和绳AC 所受重力不计,三种情况下绳AC 与棒的夹角α>β>θ,如图所示,则绳AC 上拉力依大小的顺序排列是A.T a >T b >T cB.T c >T b >T aC.T b >T c >T aD.T c >T a >T b4.如图所示,一根木棒AB 在O 点被悬挂起来,AO =OC ,在A 、C 两点分别挂有二个和三个砝码,木棒处于平衡状态。
如在木棒的A 、C 点各增加一个同样的砝码,则木棒 A.绕O 点顺时针方向转动 B.绕O 点逆时针方向转动 C.平衡可能被破坏,转动方向不定 D.仍能保持平衡状态5. 如图所示,某人正通过定滑轮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将质量为m 的货物提升到高处。
已知人拉绳的端点沿平面向右运动,若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均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人向右匀速运动时,绳的拉力T 等于物体的重力mgB.人向右匀速运动时,绳的拉力T 大于物体的重力mgC.人向右匀加速运动时,物体做加速度增加的加速运动D.人向右匀加速运动时,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6. 两上相同的小球A 和B ,质量均为m ,用长度相同的两根细线把A 、B 两球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 ,并用长度相同的细线连接A 、B 两小球。
然后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 作用在小球A 上,此时三根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 线恰好处于竖直方向,如图。
《5. 力的分解》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力的分解的本质是力的合成的逆过程,实质上遵循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B、牛顿第二定律C、平行四边形法则D、牛顿第三定律2、如果一个力F被分解成两个相互垂直的分力F1和F2,已知F1的大小为20N,与F的夹角为30°,则F的大小为:A、10NB、20NC、30ND、40N3、将一个物体放置在斜面上,物体受到的斜面支持力的方向是:A. 垂直于斜面向下的B. 垂直于斜面向上的C. 平行于斜面向上的D. 平行于斜面向下的4、在力的合成中,将两个分力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如果合力方向与其中一个分力方向相反,则这个分力在合力方向上的分量为:A. 0B. 正数C. 负数D. 无法确定5、一个物体受到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在光滑水平面上产生了加速度a。
如果将此力分解成两个等大的分力,且这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为120度,那么每个分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原来的多少倍?A. 1/2B. 1C. √3/2D. 26、假设有一斜面,倾角为θ,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
若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为μ,为了使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移动,需要施加多大的水平推力F?A. mg sin(θ)B. mg cos(θ)C. mg (sin(θ) + μcos(θ))D. mg (cos(θ) - μsin(θ))7、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若将这两个力分别沿x轴和y轴方向进行分解,则分解后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A. 两个分力大小的和B. 两个分力大小的差的绝对值C. 两个分力大小的几何平均数D. 无法确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在力的分解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的分解是唯一的B、力的合成与分解均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C、分力一定小于合力D、同一个力可以分解成无数组力的矢量和2、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合力大小为50N,若F1大小为30N,F2大小为40N,则可能是下列哪些情况()A、F1与F2的夹角为0°B、F1与F2的夹角为90°C、F1与F2的夹角为120°D、F1与F2的夹角为180°3、以下关于共点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两个力的夹角为0°时,它们的合力等于其中的任一力,合力的方向与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B、当两个力的夹角为180°时,它们的合力等于这两个力的差,合力的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C、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适用于任意两个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D、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任意大小的两个分力。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241.A.B.C.D.2.已知某力的大小为10 NA.3 N 、3 NB.6 N、6 NC.100 N 、 100 ND.400 N 、 400 N3.A. ①②B.C.②③D.4.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力 F 作用于物体上的 O 点,现要使合力沿着 OO ′方向,如图 1— 16 所示,则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 F′,如 F 和 F图 1—16A. FcosθB.FsinθC.FtanθD.Fcotθ5.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 OA、OB、OC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 1— 17 所示,其中OB 是水平的, A 端、 B 端固定,若逐渐增加 C图 1—17A. 必定是 OAB. 必定是 OBC.必定是 OCD. 可能是 OB,也可能是OC6.一质量为 m 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 F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如图 1— 18 所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 F f图1— 18A. F f < μ mgB. F f =μmg C .F f > μmgD.二、非选择题(共261.(6 分)把一个力 F 分解成相等的两个分力,则两个分力的大小可在______到 ______的范围内变化,______越大时,两个分力越大 .2.( 5 分)重力为G 的物体放在倾角为 α 的固定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与斜面垂直的压力F ,如图 1— 19 所示,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大小为______.3.( 6 分)如图 图 1—191— 20 所示,一半径为r 的球重为 图 1—20G ,它被长为 r 的细绳挂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求:( 1( 2)墙壁受的压力的大小 .4.( 9 分)在一实际问题中进行力的分解时,应先弄清该力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然后再分解这个力, 如图 1— 21 所示的三种情况中,均匀球都处于静止状态,各接触面光滑 .为了讨论各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应该怎样对重力进行分解?若球的质量为 m ,将重力分解后,它的两个分力分别为多大?(已知斜面倾角为α图 1—21参考答案一、 .1.A 2.A 3.D 4.B 5.A 6.A二、1.F∞2.F+mgcos α22 3 G(2)3 3.(1)3 G34.甲: F 1=mgsin α F 2=mgcos α 乙: F 1=mgtan αF 2=mg/cos α丙: F 1=mg F 2=0。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试题1.(9分)质量为m=19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1)如图甲所示,对物体施加一个多大的水平力F1,可使物体在地面上匀速运动?(2)如图乙所示,如果对物体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上的力F2,则F2多大时才可使物体在地面上匀速运动?(已知sin37°=0.6,cos37°=0.8。
)【答案】(1)(2)【解析】(1)要使物体受到水平力F作用时,物体作匀速运动则(2分)(1分)(2)将分解为水平方向(1分)竖直方向(1分)据力平衡条件知:(2分)又(1分)可得(1分)【考点】本题考查了力的分解以及力的平衡点评:做此类型的题目时,需先画出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分析2.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50N,分力F1的方向与合力F的方向成30°角,分力F2的大小为30N。
则()A.F1的大小是唯一的B.F2的方向是唯一的C.F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D.F2可取任意方向【答案】C【解析】假设F方向水平,如果分力F1的方向与合力F的方向向上成30°,则分力F2垂直F1,大小为40N,如果分力F1的方向与合力F的方向向下成30°,则分力F2垂直F1,大小为40N,故F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了力的合成点评:做此类型的题目时,需要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3.(4分)已知一个力F=100N,把它分解为两个力,已知其中一个分力F1与F的夹角为600,则另一个分力F2的最小值为。
【答案】【解析】由平行四边形可知当F2与F1垂直时F2的值最小,为【考点】考查力的分解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已知合力大小和一个分力的方向,当两个分力互相垂直时,另一个分力最小,这是由平行四边形得到的结论4.(12分)如图所示,一轻质三角形框架B处悬挂一定滑轮(质量可忽略不计)。
一体重为500N 的人通过跨定滑轮的轻绳匀速提起一重为300N的物体。
高一物理 力的分解练习题一、选择题1.把力F 分解为两个不为零的分力,如下分解哪种是可能的:()A.分力之一垂直于FB.两分力在同一直线上,并与F 方向一样C.两分力都比F 大D.两分力都跟F 垂直 2.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时,下面哪种情况只能得到一组唯一的解:( ) A.两个分力的大小B.两个分力的方向C.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分力的方向D.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3.如下列图,将光滑斜面上的物体的重力mg 分解为F 1、F 2两个力,如下结论正确的答案是:〔 〕A .F 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F 2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B.物体受mg 、N 、F 1、F 2四个力作用C.物体只受重力mg 和弹力N 的作用、D.力N 、F 1、F 2三个力的作用效果跟mg 、N 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一样4.将一个有确定方向的力F =10N 分解成两个分力,一个分力有确定的方向,与F 成30°夹角,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6N ,如此在分解时:()A.有无数组解B.有两组解C.有惟一解D.无解5.如下列图,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斜向上的拉力作用,但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现将F 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力F 1和竖直向上的力F 2,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F 1是物体对水平面的摩擦力B.F 2是水平面对物体的支持力C.F 1与水平面给物体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F 2与物体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6.将一个大小为7N 的力分解为两个力,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为4N,如此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不可能是:() A.4N B.7N C.11N D12N7.在xOy ,平面内有一个大小为10N 的力作用于O 点,该力与x 轴正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与y 轴正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0°,现将它分解到x 和y 方向上,如此:() A .F x =5N,F y =5N B.N 35=x F ,F y =5NC.F x =5N,N 35=y FD.F x =10N,F y =10N二、填空题8.如下列图,质量为m 的木箱在推力F 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木箱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此水平面给木箱的支持力为____________,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_.三、计算题9.如下列图为一个悬挂重物的系统,其中AO、BO和CO都是最多能承受100N的细绳,BO处于水平位置,∠AOB=150°,如此所挂重物m的最大质量是多少,这一系统中的绳子不会断裂? (g取10N/kg)10.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放着一个质量M=2kg的物体A,由轻绳与质量为m的物体B相连,如下列图,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求B物体的质量为多大(g取10N/kg)参考答案1.答案:ABC2.答案:BD3.答案:CD(点拨:用分力来替代原来的力,其作用效果一样.力分解时不改变力的性质,不转移受力物体,题中F2应仍是斜面上的物体所受, F2是使得物体压紧斜面的力)4.答案:B5.答案:C(点拨:F2与重力方向相反,但大小一定小于物体的重力,因为物体受摩擦力作用,一定存在正压力)6.答案:D7.答案:B8.答案:mg+F sinθ;μ(mg+F sinθ)(点拨:木箱受的摩擦力不等于F·cosθ,因为木箱不一定是匀速运动)9.答案:将m对O点的拉力(大小为mg)分解为使O拉紧AO绳的力T A和拉紧OB绳的力T B, T A与AO绳对O的拉力相平衡,T B与BO绳对O的拉力相平衡,由力的分解图看出T A最大,说明当悬挂物重量增加时AO绳首先达到最大能承受的张力100N.所以重物的重力G=mg=T A cos60°=100×0.5N=50N,即物体的最大质量m=5 kg.10.答案:将A物体所受的重力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分力G A1和垂直斜面向下的G A2,如此G A1=Mg sin30°=2×10×0.5N=10N,它与绳子对A物的拉力T平衡,所以T=G A1=10N,对于物体B:绳子拉力T与重力G B=mg平衡,因此G B=T=10N,m=1kg.。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练习题1.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下滑的物体受到的力是( )A.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B.重力、下滑力和斜面支持力C.重力、下滑力和正压力 D. 重力、下滑力、支持力和正压力2.两个共点力F1、F2,F1=10 N,保持F1大小方向都不变,变化F2的大小和方向,发现合力F总等于10 N,则下列关于F2的取值可能是( )A.20 N B.10 N C.5 N D.25 N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一个2N的力能够分解为6N和3N的两个分力B. 一个2N的力能够分解为6N和5N的两个分力C. 若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不为零的分力,则两个分力都可与合力垂直D. 若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不为零的分力,则可能其中一个分力垂直于合力4.一重为G的物体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上下滑,受到斜面的弹力FN,如图所示,设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力为F1,则( )A.F1是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分力B.F1=GsinαC.F2物体对斜面的压力D.物体受到G、FN、F1和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力F2的作用5.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G可以分解使物体沿斜面向下滑的分力G1和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G2,当斜面倾角增大时()A. G1和G2都增大B. G1和G2都减小C. G1增大,G2减小D. G1减小,G2增大6.将一个竖直向下的4N的力分解为两个力,其中一个分力方向水平,大小为3 N,那么另一个分力大小为( )A.7N B.5N C.1 N D.2 N7.如图所示,用绳索将重球挂在墙上,不考虑墙的摩擦.如果把绳的长度增加一些,则球对绳的拉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A.F1增大,F2减小B.F1减小,F2增大C.F1和F2都减小D.F1和F2都增大8.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体用两根轻绳悬在空中,其中绳OA固定不动,绳OB在竖直平面内由水平方向向上转动,则在绳OB由水平转至竖直的过程中,绳OB的张力的大小将( )A.一直变大B.一直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9.如图所示,物体重G=100N,并保持静止.绳子AC与BC分别与竖直方向成30°角和60°角,则绳子AC 和BC 的拉力分别为多大?10.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有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用光滑挡板挡住,挡板A 沿竖直方向,挡板B 垂直斜面,求两挡板受到小球压力大小和斜面受到的两个小球压力 的大小?1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放在夹角为45°的墙壁和斜面之间,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对球的弹力为多大?墙对球的弹力为多大?12.甲、乙两人用绳子拉船,使船沿OO ’方向行驶,甲用1 000 N 的力拉绳子,方向如图所示.要使船沿OO ’方向行驶,乙的拉力至少应多大?方向如何?AB。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与合成》典型基础训练题力的分解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1.A.B.C.D.2.已知某力的大小为10 NA.3 N、3 NB.6 N、6 NC.100 N、100 ND.400 N、400 N3.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A.①②B.C.②③D.4.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力F作用于物体上的O点,现要使合力沿着OO′方向,如图1—16所示,则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F′,如F和F′均在同一水平面上,则这个力的图1—16A.F cosθB.F sinθC.F tanθD.F cotθ5.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1—17所示,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图1—17A.必定是OAB.必定是OBC.必定是OC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6.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图1—18所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F f图1—18A. F f<μmgB. F f=μmg>μmg D.C .F1.把一个力F分解成相等的两个分力,则两个分力的大小可在______到______的范围内变化,______越大时,两个分力越大.2.重力为G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α的固定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与斜面垂直的压力F,如图1—19所示,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大小为______.图1—19 图1—203.如图1—20所示,一半径为r的球重为G,它被长为r的细绳挂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1(2)墙壁受的压力的大小.4.在一实际问题中进行力的分解时,应先弄清该力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然后再分解这个力,如图1—21所示的三种情况中,均匀球都处于静止状态,各接触面光滑.为了讨论各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应该怎样对重力进行分解?若球的质量为m,将重力分解后,它的两个分力分别为多大?(已知斜面倾角为α力的合成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合力和分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力与合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B.分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时产生的效果与合力单独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C.几个力的合力就是这几个力的代数和D.合力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任一分力2.某同学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在下列四个选项中双臂用力最小的是()A B C DF、3.如图是“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示意图.图甲表示在两个拉力1F的共同作用下,将橡皮条的结点拉长到O点;图乙表示准备用一个拉2力F拉橡皮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实验时,两个拉力的大小应相等B.甲实验时,两个拉力的方向应互相垂直C.乙实验时,只须使橡皮条的伸长量与甲实验相等D.乙实验时,仍须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4.设有五个力同时作用于质点P,它们的大小和方向相当于正六边形的两条边和三条对角线,如图所示,这五个力中的最小力的大小为F,则这五个力的合力等于()A.3F B. 4F C.5F D.6F5.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F1、F2、F3,关于它们合力F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大小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F≤F1+F2+F3B.F的大小至少比F1、F2、F3中的某一个大C.若F1∶F2∶F3=3∶6∶8,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F为零D.若F1∶F2∶F3=3∶6∶2,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F为零二、填空题6.如图所示,表示合力F的大小与两分力夹角θ的关系图线,则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7.欧阳瑞雪同学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1)他的实验步骤是: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C.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E.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F.比较力F′与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试题1.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下滑的物体受到的力是()A.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B.重力、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C.重力、下滑力D.重力、支持力、下滑力和正压力【答案】A【解析】在光滑斜面上,物体受到重力和斜面支持力两个力的作用。
没有所谓的下滑力。
思路分析:重力在斜面上有两个分力,即沿斜面的下滑了,和垂直斜面向下的力,这两个力与重力是等效关系,不能同时存在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受力分析,切记合力与分力不能同时存在2.把力F分解为两个不为零的分力,下列分解哪种是可能的()A.分力之一垂直于F B.两分力在同一直线上,并与F重合C.两分力都比F大D.两分力都跟F垂直【答案】ABC【解析】力F必须是以两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或者与两分力在一条直线上。
因此两分力在一条直线上一定与力F也是同直线,即不能都与F垂直。
思路分析:力F必须是以两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或者与两分力在一条直线上。
因此两分力在一条直线上一定与力F也是同直线,即不能都与F垂直。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力与合力的方向关系,切记分力不能都与合力垂直3.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分力时,下面哪种情况只能得到一组唯一的解()A.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B.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分力的方向D.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答案】BD【解析】能以两分力为邻边组成唯一平行四边形的情况下都有唯一的解。
思路分析:当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时,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可确定两个分力的大小,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另一个分力也可以确定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分解的唯一解的情况,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是关键4.如图4-2-13所示,将光滑斜面上的物体的重力mg分解为F1、F2两个力,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图4-2-13A.F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F2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B.物体受mg、N、F1、F2四个力作用C.物体只受重力mg和弹力N的作用D.力N、F1、F2三个力的作用效果跟mg、N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答案】CD【解析】用分力来替代原来的力,其作用效果相同。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
1.
A. B. C.
D.
2.已知某力的大小为10 N
A.3 N 、3 N
B.6 N 、6 N
C.100 N 、100 N
D.400 N 、400 N
3.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①②
B.
C.②③
D.
4.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力F 作用于物体上的O 点,现要使合力沿着OO ′方向,如图1—16所示,则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F ′,如F 和F
图1—16
A.F cos θ
B.F sin θ
C.F tan θ
D.F cot θ
5.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 、OB 、OC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1—17所示,其中OB 是水平的,A 端、B 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
图1—17
A.必定是OA
B.必定是OB
C.必定是OC
D.可能是OB ,也可能是OC
6.一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F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物体与水平
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图1—18所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 F f
图1—18
A.F f <μmg
B.F f =μmg
C.F f >μmg
D.
二、非选择题(共26
1.(6分)把一个力F 分解成相等的两个分力,则两个分力的大小可在______到______的范围内变化,______越大时,两个分力越大.
2.(5分)重力为G 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α的固定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与斜面垂直的压力F ,如
图1—19所示,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大小为______.
图1—19 图1—20
3.(6分)如图1—20所示,一半径为r 的球重为G ,它被长为r 的细绳挂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求:
(1
(2)墙壁受的压力的大小.
4.(9分)在一实际问题中进行力的分解时,应先弄清该力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然后再分解这个力,如图1—21所示的三种情况中,均匀球都处于静止状态,各接触面光滑.为了讨论各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应该怎样对重力进行分解?若球的质量为m ,将重力分解后,它的两个分力分别为多大?(已知斜面倾角为α
图 1—21
参考答案
一、.1.A 2.A 3.D 4.B 5.A 6.A
二、1.2
F ∞ 2.F +mg cos α
3.(1)332G (2) 33G
4.甲:F 1=mg sin α F 2=mg cos α
乙:F 1=mg tan α F 2=mg /cos α
丙:F 1=mg F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