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腹腔镜下可调节胃束带去除术
- 格式:ppt
- 大小:286.00 KB
- 文档页数:44
短篇报道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治疗巨型肥胖症(附2例报告)钱 东 秦明放 赵宏志 曹占国(天津市南开医院外三科 天津微创外科中心,天津 300100) 中图分类号:R656.6+1;R589.2 文献标识:D 文章编号:1009-6604(2008)06-0572-02 外科微创减肥手术已经成为治疗肥胖症的热点。
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laparoscop ic adjust able ga stric banding,LAG B )于1993年问世于欧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与改进,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目前,L AG B 已经成为国际上治疗肥胖症的主要外科减肥方法之一。
在我国,已经有少数医疗单位开展了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治疗肥胖症,但多数肥胖症患者的体重指数(BM I)介于33~45。
对B M I >50的巨型肥胖患者,由于手术难度明显增大,在亚洲也属罕见。
2006年,我们成功对2例BM I >50的巨型肥胖症患者施行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随访1年减肥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例1,男33岁,体重242.5kg,身高182cm,BM I 73.2;例2,女25岁,体重158kg,身高170cm ,BM I 54.7。
术前血甘油三酯分别为7.32、7.14mmol/L,血糖分别为9.4、11.2mmol/L 。
腹部超声均提示脂肪肝。
均合并膝关节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日常进食量为常人的3倍左右,曾多次行节食、运动、药物及针灸等减肥方法,效果不理想。
经内分泌科室检查诊断为单纯性肥胖症。
1.2 治疗方法患者体位(图1):患者采用头高脚低仰卧位,头端抬高约30°~45°,以便最大限度利用体位暴露手术操作区域,双下肢分开约20°~25°,下肢以绷带固定。
图 手术体位医生站位:术者位于患者两足之间,扶镜者位于病人左足侧,一名助手位于患者左腰侧,另一名助手位于患者右腰侧,器械护士位于病人右足处。
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在肥胖及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摘要腹腔镜可调胃束带手术(lagb)是一种限制性减重手术,主要依靠可调式束带有效降低胃容积来减少摄食量,从而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由于该手术具有可调节性、可逆性和创伤小等优点,且不改变正常消化道,因此一经批准就很快得到了广泛应用,常作为肥胖减重及糖尿病的辅助治疗。
关键词腹腔镜可调胃束带手术减重手术重度肥胖肥胖是由多种因素作用于机体,从而导致体内脂肪(主要是三酰甘油)蓄积所形成的病理状态。
世界范围内(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肥胖的发生率不仅在成人中以惊人的速度上升,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的发生率也让人担忧[1]。
近年来我国肥胖人口上升速度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儿童肥胖,在过去20年间呈快速增长趋势[2]。
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肥胖判定依据是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其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m) 2,根据亚太地区人群的特点将肥胖分为超重(bmi为23.0~24.9)、ⅰ度肥胖(25.0~29.9)、ⅱ度肥胖(30.0~34.9)和ⅲ度肥胖(>35)。
对于ⅲ度肥胖(也称重度肥胖)及以上的患者,减重手术是唯一具有长期减重效果的治疗手段[3]。
根据2007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肥胖病外科治疗指南》,目前常用的减重手术主要有腹腔镜可调胃束带手术(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lagb)、腹腔镜胃旁路手术(laparoscopic roux-en-ygastric bypass, lrygb )和腹腔镜袖带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等,其中lagb由于具有可调节性、可逆性、创伤小及不改变消化道结构等优点,因此近年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快速发展[4]。
1lagb简要介绍lagb是一种限制性减重手术,主要依靠可调式束带有效降低胃容积来减少摄食量,从而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腹腔镜可调节捆扎带胃减容术的手术配合和心理护理【关键词】胃减容术;腹腔镜;手术配合;心理护理肥胖症是全球的高发病之一,可引起高血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并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病密切相关。
腹腔镜可调节捆扎带胃减容术(LAGB)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减重手术,也是目前最流行的减肥术之一[1]。
我院2006年3月应用LAGB治疗3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2006年3月实施腹腔镜可调节捆扎带胃减容术3例,均为单纯肥胖患者,均为女性,均无关节疾病一般情况见表1。
表13例患者一般情况病例年龄(岁)身高(m)体重(kg)BMI(kg/m2)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一441.679032.3+-++患者二181.557631.6---+患者三381.649836.4++++根据WHO1989年制定的肥胖分类标准,本组Ⅰ度肥胖2例,Ⅱ度肥胖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都曾节食,服用过减肥药物,效果不佳。
1.2 手术基本原理限制食物摄入和减少食物吸收。
捆扎带内置硅胶内囊,并与埋入皮下的调节泵连接,术后可通过调节泵的抽水(或注水)来调节内囊的口径,从而实现对输出口大小的调节,从而无需再次手术即可满足不同减重目标或特殊情况(如怀孕)的需要[2]。
再取出捆扎带后可使胃基本恢复正常。
1.3 国内减肥手术适应证:1.3.1 排除内分泌失调的单纯性肥胖症;1.3.2 BMI≥33 kg/m2或虽BMI<33 kg/m2,但同时存在退行性关节病、原发性高血压、高血脂、胰岛素抵抗性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下肢静脉淋巴阻塞、肥胖相关性肺型高血压等合并症中的2个合并症者;1.3.3 经过正规内科治疗失败者;1.3.4 年龄已能耐受手术为准,最好在60岁以下。
此外,有明确家族史的20岁以下年轻肥胖患者,虽尚未出现合并症,也可作为手术的初选者[1]。
肥胖患者腹腔镜可调节胃绑带术的手术护理王婷婷;胥娟;龚春霞;王晓艳;阮晓茹【摘要】目的探讨肥胖患者腹腔镜可调节胃绑带术(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LAGB)的护理方法及手术配合特点.方法总结2003年6月至2008年12月间166例接受LAGB肥胖患者的手术护理体会.结果本组16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全组减重(15.13±9.88)kg,无营养不良并发症出现.结论术前精心的物品、器械准备以及术中熟练的配合,是顺利完成腹腔镜可调胃绑带术和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期刊名称】《解放军护理杂志》【年(卷),期】2010(027)003【总页数】2页(P201-202)【关键词】肥胖;腹腔镜;可调节胃绑带术;护理【作者】王婷婷;胥娟;龚春霞;王晓艳;阮晓茹【作者单位】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麻醉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麻醉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麻醉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麻醉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麻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2.3体重超重已经成为一种全球范围的流行病,而手术治疗是使重度肥胖患者获得长期而且稳定减重效果的重要手段[1]。
腹腔镜可调节胃绑带术(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 ,LAGB)是一种通过限制摄入以达到减重目的的手术方式,是目前所有减重手术中创伤最小、最安全、最简单的减重术式[2]。
我院于2003年6月在国内率先开展 LAGB术,至2008年 12月共完成166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66例肥胖患者,男57例,女109例;年龄22~47岁,平均(28.5±6.62)岁;术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38.41±9.73)kg/m2。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操作指南(完整版)气腹建立和术前准备在手术室内,将患者置于仰卧位,双手放于体侧,双腿自然弯曲。
在肚脐下方注射局麻药后,进行套管穿刺,建立气腹。
随后进行术前准备,包括消毒、穿刺、固定和准备手术器械等。
第二步:解剖和切除胃大弯侧的附属组织在手术器械的协助下,进行胃大弯侧的解剖和切除。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胃的血管和神经,避免出现出血或损伤的情况。
第三步:制作袖状胃在胃大弯侧切除后,需要将胃小弯侧制作成袖状或管状胃。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技巧,确保袖状胃的大小和形状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第四步:缝合袖状胃和胃底在制作袖状胃后,需要将袖状胃和胃底进行缝合。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缝合的技巧和缝合的质量,避免出现漏气或其他并发症的情况。
第五步:术后处理和观察术后需要进行处理和观察,包括止血、排气、拔管等。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治疗。
三、结论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减重手术,可以明显改善肥胖相关代谢综合征。
本操作指南的编写旨在规范和标准化该手术的操作步骤,为临床医生提供标准规范的操作指导,促进该手术的应用和发展。
在手术前,患者需要仰卧,根据医生的惯,可以采用分腿位或并腿仰卧位,术者站在不同的位置。
如果采用分腿“大字位”,术者站在患者两腿之间,扶镜手站在患者右侧,另一助手站在患者左侧,器械护士则位于左下肢外前方。
主监视器应置于患者头侧,另一监视器则置于患者右侧(非必备)。
如果采用并腿仰卧位,则术者站在患者右侧,助手和扶镜手则站在患者左侧。
为符合人体工程学,建议至少使用两台监视器,均置于患者头侧,一台偏左侧供主刀术者使用,另一台偏右侧供助手及扶镜手使用。
摆好体位后,双下肢需要使用间歇加压泵或者弹力袜/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以预防双下肢静脉血栓(图1)。
在套管穿刺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包括身高、腹壁厚度、术者站位和操作惯等情况、腹腔镜管的长度等,可以在脐部用尖刀切开一1 cm纵切口。
腹腔镜下可调节胃束带术及多学科综合治疗重度肥胖症及其合并症于健春;康维明;马志强;古应超;刘燕萍;朱惠娟;于康【摘要】目的评估腹腔镜下可调节胃束带术(LAGB)及多学科(MDT)综合治疗重度肥胖症及其合并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LAGB及MDT综合治疗的16例重度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减重及合并症改善情况.结果 16例患者中,15例完成术后3个月回访,平均体重(P=0.000)和BMI(P=0.000)均明显低于术前,额外体重减轻百分比(%EWL)为(25.7±7.4)%.13例完成术后6个月回访,术后6个月平均体重(P=0.001)和BMI(P=0.001)明显低于术前,与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P=0.053);术后6个月的%EWL为(37.0±14.7)%,明显高于术后3个月的(29.1±6.8)%(P=0.042).6例完成术后12个月回访,术后3个月平均体重明显低于术前(P=0.007),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术后12个月明显低于术后6个月(P=0.007);术后3个月的平均BMI明显低于术前(P=0.005),术后6个月明显低于术后3个月(P=0.045),术后12个月明显低于术后6个月(P=0.013);术后3、6、12个月的%EWL分别为(29.6±6.8)%、(42.4±14.0)%、(60.4±12.6)%,术后6个月明显低于术后3个月(P=0.028),术后12个月明显低于术后6个月(P=0.001).9例术前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术后自觉症状均明显缓解.16例术前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中,10例术后病情得到明显改善.9例术前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中,7例术后停用降压药物,血压恢复正常;1例减少药量,1例改用更缓和的降压药物.8例术前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7例术后停用降糖药物,血糖恢复正常;1例降糖药物剂量减少.结论 LAGB及MDT综合治疗病态肥胖及其合并症安全有效、切实可行.%Objective To assessthe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 (LAGB) and a 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 approach in the treatment of morbid obesity and its complications.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of 16 patients who underwent LAGB and MDT approach in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espital from October 2009 to February 2011. Results Of these 16 patients, 15 patients completed the 3-month follow-up; their body weight and body mass index (BMI)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reatment (both P= 0. 000 ), with an percentage of excess weight loss ( %EWL) of (25.7 ± 7.4)%. Thirteen patients completed 6-month follow-up; their body weight and BMI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preoperative levels (both P= 0. 001 ) , while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ird- and sixth-month measurements ( P =0. 103 and P =0. 053, respectively); % EWL of 6 months after ope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3 months after operation [ ( 37.0 ± 14.7 ) %vs. ( 29.1 ± 6.8 ) %,P=0. 042 ]. Six patients completed 12- month follow-up; their body weight and BMI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the first 3 months after operation ( P =0. 007 and P= 0. 005, respectively) and at the second 6 postoperative months ( P =0. 007 and P =0.013, respectively); the BMI of 6 months after ope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3 months after operation ( P= 0. 045 ) ,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body weight between the third and sixth month after operation (P= 0. 065 ); meanwhile, the % EWL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in the second 3 postoperative months from (29.6 ± 6.8 ) %to (42.4 ± 14.0) % ( P = 0. 028 ), and also within the second 6 postoperative months ( 60.4 ± 12.6 ) % ( P =0. 001 ). In 9 patients with pre-operative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the symptom was remarkably resolved in all these 9 patients 3 months after the treatment. Of 16 patients with preoperative metabolic syndrome, the condition was obviously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in 10 patients. Of 9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preoperatively, the blood pressure returned to normal level after the withdrawal of antihypertensive agents in 7 patients; in addition, one patient had his dose dcreased and one patient switched to a milder antihypertensive agent. Of 8 patients accompanied with type 2 diabetes, 7 had their antidiabetic drugs withdrawn after the blood sugar returned normal and one patient had his dose decreased. Conclusion LAGB combined with MDT approach is effective, safe, and feasible for treating morbid obesity and its complications.【期刊名称】《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3)003【总页数】7页(P265-271)【关键词】腹腔镜下可调节胃束带术;多学科工作团队;重度肥胖症;安全性;可行性【作者】于健春;康维明;马志强;古应超;刘燕萍;朱惠娟;于康【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3.14;R656.61肥胖是指身体脂肪异常或过度沉积。
腹腔镜可调节捆扎带胃减容术治疗肥胖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肥胖是指因体内热量摄入大于消耗,造成脂肪在体内积聚过多,导致体重超常的病症,其中无明显内分泌代谢病病因的,称之为单纯肥胖症。
我院自2005年8月~2009年10月应用腹腔镜可调节捆扎带胃减容术(LAGB)治疗了15例肥胖患者,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肥胖患者中男6例,女9例。
年龄19~55岁,平均32.7岁。
维吾尔族11例,汉族4例。
平均体重指数为47.77kg/m2,超重病史12~30年。
15例均伴发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症。
1.2手术方法气管内插管全麻后患者平卧,头抬高20°~30°,两腿分开约30°。
术者位于患者两腿之间,常规穿刺充气建立气腹。
先用超声刀或电刀在脾上极及贲门连线中点处切开浆膜,形成一小窗;以可旋转分离钳自胃小弯侧进入胃后壁,轻柔向胃大弯侧推进,从胃大弯侧小窗处穿出,建立胃后壁;将排空空气的捆扎带由主操作孔导入腹腔放置在胃后隧道中,并将捆扎带两端对接上扣,使捆扎带在胃周形成环绕;以2-0不可吸收线缝合将捆扎带固定于胃壁上以防止滑脱;将硅胶管自主操作孔引出,调整适当的长度,与注水泵连接,将其埋植固定在左上腹腹直肌前鞘浅面。
检查穿刺孔无出血,操作区放置腹腔引流管,解除气腹,缝合切口。
1.3结果1.3.1手术结果1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及术中并发症,术后出现套管感染、饭后呕吐各1例,经对症处理均治愈。
1.3.2随访结果术后2例随访2年,术后1、2年减重分别为9kg 及15kg;7例随访3个月,术后1、3个月减重分别为6~11kg及9~14kg。
15例患者均未出现营养不良症状。
2护理2.1手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责任护士应当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以降低患者紧张程度,使其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手术。
向患者讲解手术的风险,使其做好心理准备。
腹腔镜可调剂胃束带术医治肥胖症的近期成效孙作成柳林许加友郑成竹【摘要】目的观看腹腔镜可调剂胃束带术医治肥胖症的临床成效。
方式依照病人的体质量指数(BMI)对5例肥胖症病人行腹腔镜可调剂胃束带术医治。
结果 5例手术均获成功,1例发生并发症,病人术后显现轻度恶心、呕吐病症,经保守医治治愈。
术后随访6个月,减肥成效良好。
结论腹腔镜可调剂胃束带术医治肥胖症有效,具有平安微创、可调剂、可恢复等特点。
【关键词】肥胖症;腹腔镜检查;减肥手术;人体质量指数[ABSTRACT]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icacy of 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 (LAGB) in the treatment of obesity. Methods Five patients were enrolled for LAGB based on their body mass index. Results All the operations succeede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mild nausea and vomitting were encountered in one patient and recovered aft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The weight reduction was good during a follow-up of six months. Conclusion With the advantages of safety and minimal invasiveness, LAGB is adjustable, retrievable, and effective for obesity therapy.[KEY WORDS] Obesity; Laparoscopy; Bariatric surgery;Body mass index肥胖症已成为一种严峻危害病人健康的社会公共医疗问题。
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减容术治疗肥胖症的护理体会钟丽君;刘宏涛;吴祖光【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减容术(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 LAGB)治疗肥胖症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09年8月我院3例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减容术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3例手术均顺利进行,手术时间75 min、100 min、170 min,出血量20 ml、30 ml、70 ml,术后住院3 d、4 d、8 d,1例出现套孔管感染,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根据需要调节捆扎带、控制减重速度,1例随访7月,体重减轻36 kg,1例随访14月,体重减轻40 kg,1例随访22月,减重减轻60 kg,无体重反弹及营养不良病例.结论通过术前良好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对提高LAGB质量肥胖症的疗效是非常重要的.【期刊名称】《岭南现代临床外科》【年(卷),期】2010(010)005【总页数】3页(P385-387)【关键词】肥胖;腹腔镜;胃减容术;护理【作者】钟丽君;刘宏涛;吴祖光【作者单位】514031,广东梅州,梅州市人民医院普外二科;514031,广东梅州,梅州市人民医院普外二科;514031,广东梅州,梅州市人民医院普外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6.3目前肥胖症已成为全球流行病,肥胖所引发的一系列疾病,可导致诸多不良后果。
肥胖给病人带来了身体、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压力,易患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影响女性生育等[1]。
采用非手术方法,很难达到持续的减重效果,而多种不同的减肥手术已被证实能够有效地减重,同时可以治疗和预防肥胖引起的并发症。
LAGB术可谓最简单、安全的减肥手术方式,是当前全世界每年手术量最多的减肥术式在欧洲及澳洲最流行[2]。
我科于 2007年 10月-2009年8月为3例肥胖症患者行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减容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腹腔镜下行可调节捆扎带胃减容术治疗肥胖症患者的护理【摘要】总结2例经腹腔镜下行可调节捆扎带胃减容术(LAGB)治疗肥胖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探索腹腔镜下行可调节捆扎带胃减容术(LAGB)治疗肥胖症患者的护理方法。
护理内容包括术前应作好患者的生理与心理状况的评估,术后应注意观察有无出血、肩背部疼痛、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的发生,作好注水泵的管理,同时给予科学的饮食指导,可以避免患者术后出现营养不良。
【关键词】肥胖症;腹腔镜手术;护理肥胖是全球高发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
减肥手术是治疗病态肥胖(morbid obesity,MO)的一种长期有效方法。
腹腔镜下行可调节捆扎带胃减容术(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 barding,LAGB)是20世纪90年代在瑞典兴起的一种新的减肥手术,也是目前欧洲最流行的减肥术式之一[1]。
国内部分省市有开展该手术的报道,本院普外科于2007年8月开始在福建省内率先应用瑞典可调节捆扎带对肥胖症患者施行LAGB,现已治疗2例肥胖症患者,效果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典型病例患者女,32岁,13年前产后短时间出现体质量持续上升,体型肥胖,由产前50 kg剧增至入院时113 kg,身高163 cm,BMI 42.53,腰围107 cm,臀围133 cm,WHR 0.81。
食欲正常,食量略大,每顿吃2~3碗米饭。
患高血压病5年。
入院后排除了继发性肥胖,考虑单纯性肥胖,查各项术前检查未见明显禁忌证,于2007年8月11日在全麻下行LAGB,术顺,术中出血5 ml,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术后20 h拔除胃管,进流质饮食,术后第3天顺利出院。
随访5个月,术后第1月体质量减轻8 kg,第2月减轻3 kg,第3月减轻6 kg,术后5个月体质量共减轻22 kg。
2 手术方法全麻,患者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气腹针穿入脐部腹腔后注入二氧化碳12 L,压力15 mm Hg,拔出气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