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文化概论专科作业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4.66 KB
- 文档页数:6
客观题共50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第1题(已答). 明代莆田人()善画人物,美国哈佛大学高居翰教授将他的一些作品与十七世纪初传到中国的一些西洋版画对照,认为他的画必然受到西洋画的影响,其作品如《仙山高士图》、《文杏双禽图》等。
A.边景昭B.李在C.吴彬D.宋钰【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2题(已答). 惠安石雕名作《鹰蛇搏斗》属于()。
A.圆雕B.浮雕C.沉雕D.影雕【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参照书本第3题(已答). 基督教在明代福建得到广泛传播,其影响最大的是称被为西来孔子、开教福建第一人的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
A.艾儒略B.白多禄C.颜珰D.雅禆理【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4题(已答). 福建闽越人图腾()A.蛇B.鸟C.猴D.狗【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5题(已答). 由于()对闽学有重要贡献,人称他为闽学干城。
A.蔡元定B.黄干C.陈淳D.真德秀【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6题(已答). 《鼓山志》较有特色的是()。
A.明代长乐人谢肇淛等编撰的十二卷本B.明代鼓山住持元贤重修的十二卷本C.清代黄任修纂的十五卷本D.清陈祚康续修三卷【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参考书本第7题(已答). 宋代福建作家()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著有《乐章集》。
A.王迈B.萧德藻C.黄公度D.柳永【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8题(已答). 福州从孩子出生到周岁,每一阶段都以喜称并有活动,其中以()规模最大。
A.汤饼之喜B.弥月之喜C.坐舆之喜D.做晬之喜【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9题(已答). 清末洋务派在福州办起了(),直接聘请洋教习,使用洋课本,按洋式课程设置和教学法教学。
A.宗学B.番学C.外文书塾D.福建船政学堂【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10题(已答). 福建的方形土楼也称方楼,闽西俗称四方楼,闽南俗称四角楼,这是一种以长方或正方形造型的土楼。
闽西规模最大、主楼最高的方楼是永定的( )。
客观题共50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第1题(已答). 明代晋江人()对肖像画有独到贡献,能突破成法,创造出一种新的表现方法,人称凹凸法。
A.周文靖B.郑文林C.郭汉D.曾鲸【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2题(已答). ()年画则往往与乡间民俗结合在一起,如李福记堂印制的《累积资金》图,以墨、绿、黄、红四色套版印制。
A.泉州B.漳州C.福安D.福鼎【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3题(已答). ()福建出现了以收精炼气为主的炼养派和以役使鬼神为主的符箓派,一些著名道士都分属这两大派。
A.唐五代B.宋代C.元代D.明代【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4题(已答).宋代福建人位居宰辅之职的有18人,名列全国()。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参照书本第5题(已答). 由于()对闽学有重要贡献,人称他为闽学干城。
A.蔡元定B.黄干C.陈淳D.真德秀【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6题(已答). 清代( )主持的《古今图书集成》,是中国现存完整的一部类书,共一万卷。
A.何秋涛B.陈梦雷C.李光地D.林侗【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7题(已答). 近代(),字枚如,长乐人,曾主江西白鹿洞书院、福州致用书院,诗歌大多表现鸦片战争前后社会现实,其《赌棋山庄词话》论词不囿成说,敢于置疑,在词话史上有重要价值。
著有《赌棋山庄全集》。
A.陈宝琛B.谢章铤C.薛绍徽D.林直【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参考书本第8题(已答). 闽南每年寿诞之日早晨,全家老少都先食(),表示托长辈之福,儿孙自能长寿。
之后,儿孙辈开始向过寿者祝寿。
A.甜寿面B.甜寿饼C.寿桃(面制品)D.寿龟(面制品)【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9题(已答). 为了保证族人能受教育,福建各家族都采取了许多措施。
在经费上,不少家族都置有学田,即书灯田。
如清()《问俗录》中所记:书灯田,祖父分产之始,留田若干亩,为子孙读书之需,后有入学者收其租,捐纳者不得与其租。
《闽文化概论》开放专科模拟试卷一、填空(10分)1、闽文化具有__________、难融性、__________、不平衡性和易移性等特点。
2、北宋仁宗时期“闽中四先生”是指陈寰、郑穆、__________和周希孟。
3、北宋末南宋初“南剑三先生”是指、和李侗。
4、福建史学家和著名史学著作有:袁枢的__________,郑樵的__________。
5、福建寺庙兼有几种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流通经书功能。
6、福建道教传入于东汉初年,最盛于__________,衰微于清代。
二、名词解释(20分)1、建白2、《临汀志》3、三坊七巷4、寿山石雕三、简答(40分)1、试述闽学特点2、试述闽籍史学家著述特点3、试述南音被称为“活的音乐历史”和“音乐化石”的原因4、试述福建雕版印刷的特点四、论述题(30分)结合教材上的有关知识,谈谈你所熟悉的福建某个区域的文化特色,并进行评述。
(不少于300字)答案:一、填空1、多元性双向性2、陈烈3、杨时罗从彦4、《通鉴纪事本末》《通志》5、官驿功能书院功能6、宋代二、名词解释1、建白:元明间德化窑的白釉器俗称“建白”,滋润明亮,滑腻坚实,洁白中微见淡黄,纯净无瑕,光洁如绢。
胎、釉浑然一体,温润晶明,无需任何色彩和装饰,却典雅隽永,饶有余韵,美如脂玉,又似奶油、象牙。
在光线映照下,通体呈乳典或牙红半透明,故又被称为“奶油白”、“象牙白”、“中国白”,为当时中国白瓷的代表作品。
2、《临汀志》:为赵与沐于1259年编撰,共15卷,临汀是宋代汀州的别称。
此志横排纵叙,临汀古今人、事、物等,皆有详尽记载,是一部研究宋以前闽西社会的珍贵史料。
3、三坊七巷:是福州城内由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
“三坊”指的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指的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三坊七巷”起建于西晋晚期,是中国历史文化古城中坊制典型代表和中国南方现存较为完整的古街区之一。
客观题共50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第1题(已答).清代上杭人华岩()描绘一只画眉鸟栖止在秋树干上,引吭高鸣,表现出不畏秋霜的气派,下面的坚石和劲竹进一步强化和深化了这种豪迈气氛。
小鸟和秋树以“没骨法”画成,别有一种柔和、蕴藉、闲逸的韵味。
A.《鸟鸣秋树图》B.《山水图》C.《春水双鸭图》D.《红叶画眉图》【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参照书本第2题(已答).()年画则往往与乡间民俗结合在一起,如李福记堂印制的《累积资金》图,以墨、绿、黄、红四色套版印制。
A.泉州B.漳州C.福安D.福鼎【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3题(已答).五代闽国,福建佛法独盛于其时,其主要原因是()。
A.经济繁荣B.人民生活安定C.外省高僧大量入闽D.统治者的重视和提倡【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4题(已答).明代()其因独特的地理条件,逐渐成为东南沿海最大的走私贸易港口。
民间海商用多种方式隐蔽走私,参与走私者与日俱增,大小商船穿梭月港,该地一时成为闽南的一大都会,被誉为“小苏杭”。
A.福州港B.泉州港C.厦门港D.龙海月港【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5题(已答).()不是关闭在书斋里的学者,他关注国家民族兴亡,关心民间疾苦,强调当官要廉洁奉公,认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字,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
A.罗从彦B.真德秀C.朱熹D.黄道周【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6题(已答).明代长乐人()的《五杂俎( 十六卷)》记录了明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材料,是研究明末社会的重要史料。
A.谢肇淛B.蔡保桢C.宋端仪D.余文龙【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7题(已答).()的《沧浪诗话》是一部体系完密而具有多方面建树的诗歌理论专着,是宋代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
A.严羽B.魏庆之C.蔡襄D.郑思肖【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8题(已答).天上圣母也称为妈祖海神,原名林默,相传她逝世后经常显灵护佑过往船只,救助海难,因此被渔民视为()A.航海保护神B.健康保护神C.妇女保护神D.和平保护神【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9题(已答).清末洋务派在福州办起了(),直接聘请洋教习,使用洋课本,按洋式课程设置和教学法教学。
2013秋闽文化概论作业1答案第 1 大题: ( 得 38 分 ) 单项选择题1 . ( 应得2 分,实得 2 分 ) 福建年画产地主要集中在泉州、漳州、福安、福鼎等地,其中以()年画最为有名,它既有北方年画之粗犷,又兼有江苏年画之秀丽。
A . 泉州B . 漳州C . 福安D . 福鼎正确答案:B .2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在“闽中四先生”中,()最为重要。
A . 陈襄B . 郑穆C . 陈烈D . 周希孟正确答案:A .3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由于()对闽学有重要贡献,人称他为“闽学干城”。
A . 蔡元定B . 黄干C . 陈淳D . 真德秀正确答案:A .4 . ( 应得 2 分,实得 0 分 ) 清代福建最著名的两个画家为()A . 上官周、华嵒C . 华嵒、黄慎D . 翁陵、华嵒正确答案:C .5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元代最著名的福建画家是由南宋入元的连江人(),其《墨兰图》画兰而不画土,寓意国土被异族践踏,兰花不愿生长其上。
“露根兰”由此成为一种绘画流派,在福建一直盛行到清末。
A . 郑思肖B . 林希逸C . 章友直D . 吴激正确答案:A .6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清代( )主持的《古今图书集成》,是中国现存完整的一部类书,共一万卷。
A . 何秋涛B . 陈梦雷C . 李光地D . 林侗正确答案:B .7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明代莆田人()善画人物,美国哈佛大学高居翰教授将他的一些作品与十七世纪初传到中国的一些西洋版画对照,认为他的画必然受到西洋画的影响,其作品如《仙山高士图》、《文杏双禽图》等。
A . 边景昭B . 李在C . 吴彬D . 宋钰正确答案:C .8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明代晋江人( )的《国史唯疑》,通记历朝人物遗事,后半卷专记闽事,可补史传不足。
A . 郑鸿逵B . 王忠孝C . 黄景昉D . 谢杰正确答案:C .9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天主教第一位中国籍神父和主教为福安人(),1634年由方济各会西班牙籍传教士利安当施洗入教,后赴马尼拉在多明我会主办的圣多玛斯学院半工半读,之后偕西班牙籍传教士多人回闽传教,并曾任南京教区主教。
一、单项选择题(2题,每分已).傩舞是一种)表演的舞蹈,流行于闽北地区A.宗B.手持藤C.甩彩D.头戴面【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已).剪纸在)被称为铰花,它以鸳鸯、龙凤、牡丹、鱼草、蝙蝠、鹿组成鞋花、肚围花、猪头花,表示吉祥如意A.泉B.【答案解析已).明代统治者厉行海禁二百年之久但位的月港依然帆樯如栉海客商汇聚,成为全国最大的走私港A.晋B.龙C.厦D.东【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已).)不是关闭在书斋里的学者,他关注国家民族兴亡,关心民间疾苦强调当官要廉洁奉公,认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字,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A.罗从彦B.真德C.朱D.黄道【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已).《临汀志》为赵与沐于开庆元(125编撰,1卷,是一部研究以前)社会的珍贵史料A.闽B.闽C.闽D.闽【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参考书已).,字意洞,闽县人,为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长于著述,外文,写有小说、散文等,其参加起义前夕写给爱妻的《绝笔书》最为后人所推崇A.林觉B.郭柏C.刘存D.林【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参考书已).同安一带盛行在迎神赛会上进行套宋江游艺。
套是模仿、表演的意思这是一种)的表演A.戏曲艺B.舞蹈艺C.杂技艺D.武打艺【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已).为了保证族人能受教育,福建各家族都采取了许多措施。
在经费上,少家族都置有学田,即书灯田。
如清《问俗录》中所记:书灯田,祖父分产之始留田若干亩,为子孙读书之需,后有入学者收其租,捐纳者不得与其租A.罗从B.林希C.陈盛韶D.徐文【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1已).闽西最大的圆形土楼是永定( ,由于建筑规模宏大,故有姑嫂夸楼故事某村一次婚宴上两个年青女子在同桌吃饭时都极力夸耀自己的楼屋如何之大等到双方问清自己所夸之楼时,才知道都住在同一楼,且为姑嫂A.承启B.深远C.齐云D.二宜【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1已). ( ,福建经济高度发展,人口急剧增长,山区被大规模开发,农业上行精耕细作,经济作物如葛麻、甘庶、茶、荔枝等都得以大规模种植;手工业中,以船业、制瓷业为最A.唐末五B.宋C.元D.明【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1已). ( 在技术上有三个首创,即:筏形基础,种蛎固础法,浮运架梁法A.泉州洛阳B.福州万寿桥.【答案解析1已).流传在)一带的儿歌《天乌乌,妙趣横生,余味无穷A.闽B.C.闽D.闽【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1已).明代)曾任侍读学士,其诗大多是写山水、题画和唱酬之作,但时在写旅途所见时也真实描写了社会现实在形式上注重摹拟盛唐音调后人称其“兼唐宋诸体”,著有《翠屏集A.张以宁B.蓝C.蓝D.王【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参考书1已).近代,字枚如,长乐人,曾主江西白鹿洞书院、福州致用书院诗歌大多表现鸦片战争前后社会现实,其《赌棋山庄词话》论词不囿成说,敢于置疑在词话史上有重要价值。
闽文化概论专科作业参考答案《闽文化概论》专科作业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简述闽文化的成因?答: 闽文化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时间, 其过程是极为复杂的。
从总体上看, 它的成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古越文化的遗风; ②中原文化的传入; ③宗教文化的传播; ④海外文化的冲击; ⑤台湾文化的交融; ⑥领域文化的渗透。
2、闽文化的特点哪些?答: 闽文化的独特形成过程使闽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 ①多元性; ②难融性; ③双向性; ④不平衡性; ⑤延伸性; ⑥易移性。
3、闽学特点有哪些?答: 闽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①闽学从其产生到终结, 始终是呈动态, 是不断发展的; ②包容性; ③注意节义, 勤政爱民;④勤于著述, 并轻训重义理; ⑤注重收徒讲学, 热衷于教育。
4、简述闽学在历代的发展状况?答: 闽学是福建最大的哲学学派, 北宋仁宗时期是闽学的萌芽阶段。
代表人物如: 陈襄, 郑穆, 陈烈, 周希孟等”闽中四先生”注重对儒学经典研究。
北宋末和南宋初是闽学的创始阶段, 代表人物如”南剑三先生”杨时, 罗从彥, 李伺。
此阶段洛学入闽得到很好的传播和阐发。
南宋绍兴至康熙年间, 是朱熹思想形成的时期, 也是闽学成熟发展阶段, 靠天时地利, 闽学进一步发展, 明代, 由于统治者提倡和推崇, 朱熹学说在全国曾极为盛行,嘉靖初年出现王明阳学说后, 朱熹学说由盛趋衰。
但闽学在福建不但长盛不衰, 还有创造性的发展。
清代福建理学更为盛行, 乾隆皇帝曾称福建为理学之乡。
5、简述闽籍史学家著述特点?答: 闽籍史学家著述其主要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著述面广泛, 各种体制, 无所不包; ②体制上突破创新, 开一代风气; ③提出新颖的史学思想, 表现出卓越的知识。
6、福建史学兴盛的原因?答: 原因是除了刻书业发达, 重科举, 读书蔚然成风, 教育普及等原因外, 还在于福建地外一隅, 战乱较少波及, 书籍相对保存完好, 不少闽人以藏书为乐, 使史学家有书可查。
1 . 在“闽中四先生”中,()最为重要。
A . 周希孟B . 陈烈C . 郑穆D . 陈襄2 . 元代最著名的福建画家是由南宋入元的连江人(),其《墨兰图》画兰而不画土,寓意国土被异族践踏,兰花不愿生长其上。
“露根兰”由此成为一种绘画流派,在福建一直盛行到清末。
A . 吴激B . 章友直C . 林希逸D . 郑思肖3 .明代莆田人()善画人物,美国哈佛大学高居翰教授将他的一些作品与十七世纪初传到中国的一些西洋版画对照,认为他的画必然受到西洋画的影响,其作品如《仙山高士图》、《文杏双禽图》等。
A . 宋钰B . 吴彬C . 李在D . 边景昭4 . 清代( )主持的《古今图书集成》,是中国现存完整的一部类书,共一万卷。
A . 林侗B . 李光地C . 陈梦雷D . 何秋涛5 . ()流行于龙岩、三明及龙溪等地,因其主要声腔属弹腔南北路,故称“乱弹”;又因其声腔来自外省,亦称“外江戏”。
A . 闽西汉剧B . 大腔戏C . 平讲戏D . 词明戏6 . 流行于连江城关一带的《茶篮鼓》,是一种形式活泼、充满吉祥气氛的()。
A . 高跷B . 武舞C . 球舞D . 灯舞7 .明代统治者厉行海禁二百年之久,但位于( )的月港依然帆樯如栉,海外客商汇聚,成为全国最大的走私港。
A . 东山B . 厦门C . 龙海D . 晋江8 . 在台湾十八个地方戏曲中,()是唯一产生于本土的剧种,它发祥于台湾宜兰县,源自闽南的锦歌,经过台湾艺人不断加工、提高,终于成为完整的大戏,后又由台湾传入闽南。
A . 竹马戏B . 梨园戏C . 歌仔戏D . 高甲戏9 . 北宋末与南宋初,是闽学()。
A . 创造性发展B . 进一步发展C . 成熟发展阶段D . 创始阶段10 . 基督教在明代福建得到广泛传播,其影响最大的是称被为“西来孔子”、开教福建第一人的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
A . 雅禆理B . 颜珰C . 白多禄D . 艾儒略11 . ()历经八百多年而保存完备,殿宇飞檐交错,门廓壁上浮雕精美绝伦,殿内盘龙石柱,彩绘描金,集宋元明清建筑、绘画、雕塑、书法艺术于一炉,有“闽南故宫”之誉。
客观题共50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第1题(已答). 明代晋江人()对肖像画有独到贡献,能突破成法,创造出一种新的表现方法,人称凹凸法。
A.周文靖B.郑文林C.郭汉D.曾鲸【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2题(已答). ()年画《小上坟》取材于民间传说:刘禄敬入京应试中举后未归,其妻肖素贞疑已亡为其上坟,后刘任县令返家途中遇一孝服女子哭祭于荒冢间,审之才知是妻。
图中刘禄敬戴团纱,穿官家,肖素贞穿大襟清装,头扎素巾,手举香烛祭盘,后有二衙役,绘刻精美,为年画中孤本妙品。
A. 福鼎B. 泉州C.厦门D.龙岩【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参照书本第3题(已答). 中国第一部道藏刻版完成于宋代()。
A. 福州于山九仙观B. 泉州玄妙观C.莆田江口东岳观D.武夷山冲佑观【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4题(已答). 北宋时,()成为国际贸易港,被称为涨海声中万国商,与三十六个岛国有贸易关系。
A. 福州B. 漳州C.泉州D.厦门【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5题(已答). 由于()对闽学有重要贡献,人称他为闽学干城。
A. 蔡元定B. 黄干C.陈淳D.真德秀【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6题(已答). ()是现存的第一部福建全省性的地方志。
A. <福州府志>B. <八闽通志>C.<闽大记>D.<全闽记略>【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7题(已答). (),字惟度,福清人,诗多反映兵乱和哀叹人民生活困苦,充满隐逸情调,著有《枕江堂集》。
A. 陈常夏B. 谢亦骥C.林佶D.魏宪【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参考书本第8题(已答). ()有著名的柚子宴,宴席上点柚灯、喝柚茶、吃柚果和柚皮蜜饯。
A. 漳州B. 泉州C.厦门D.龙岩【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9题(已答). 宋代()从事教育五十多年,提出了七大教学原则,其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对整个封建社会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福建省电大在线作业闽文化概论第一次答案第 1 大题: ( 得 38 分 ) 单项选择题1 . ( 应得2 分,实得 2 分 )福建各种木偶头中,以( )最为出色。
A . 泉州木偶头B . 石码木偶头C . 漳州木偶头D . 龙岩木偶头正确答案:A .2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宋代福建作家( )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著有《乐章集》。
A . 王迈B . 萧德藻C . 黄公度D . 柳永正确答案:D .3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唐代高僧长乐人( )在《禅院规式》(又称《丛林清规》、《百丈清规》)中制定了一整套不同于大小乘戒律的丛林制度,进一步促进了佛教中国化,在中国禅宗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A . 慧海B . 怀海C . 希运D . 灵祐正确答案:B .4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是现存的第一部福建全省性的地方志。
A . 《福州府志》B . 《八闽通志》C . 《闽大记》D . 《全闽记略》正确答案:B .5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云笈七签》卷二十七《洞天福地》载( )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中的“第十六洞天”,名“真升化玄洞”。
A . 太姥山B . 霍童山C . 武夷山D . 冠豸山正确答案:C .6 . ( 应得 2 分,实得 0 分 )清代福建作家( )山水诗尤佳,著有《左海诗集》、《左海文集》等。
A . 陈梦雷B . 叶娇然C . 黄任D . 陈寿祺正确答案:C .7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全真道南宋五祖之一为闽清宋代人( ),他提出以精、气、神为核心的内丹理论,将内丹与雷法并传,强调“内炼成丹,外炼成法”,被后世学者称为“道教南宋正统,丹鼎派中最杰出之才”。
A . 黄舜申B . 白玉蟾C . 徐知常D .彭耜正确答案:B .8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 )是元代福建颇有名气的作家,被称为元四大家之一,其诗歌理论著作为《诗法家数》。
电大《闽文化概论》形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闽文化具有_多元性__、难融性__双向性__、不平衡性和易移性等特点。
2、北宋仁宗时期“闽中四先生”是指_陈寰__、_郑穆__、__陈烈_和周希孟。
3、北宋末南宋初“南剑三先生”是指_杨时__、_罗从彦_和李绸。
4、福建史学家和著名史学著作有:袁枢的__《通鉴纪事本末》_,郑樵的_《通志》_。
5、福建寺庙兼有几种功能:_官驿功能__、__书院功能__、流通渠道、经书功能。
6、福建道教传入于东汉初年,最盛于_宋代__、衰微于清代。
7、台湾本土艺术输入福建,最有代表性的有台湾的_“歌仔戏”输入福建_。
8、闽国文化的最大特点有三:一是文学兴盛,此内容“文学”章已有论及,此不赘述。
二是_佛教繁荣__;三___沟通海外___。
9、福建地方文献极为丰富,以地方志为例,据有关专家统计,目前可以看到的福建志书(不包括专志),超过300种,保存至今最古老的福建方志,是宋代的《三山志》、《仙溪志》、《临汀志》。
10、柳永,福建崇安人,北宋词人,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慢词独多。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著名词作有:《雨铃霖》、《八声甘州》、《望海潮》等。
诗仅存数首,_《煮海歌》__描写盐民贫苦生活,甚痛切。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1、建白:元明间德化窑的白釉器俗称“建白”,滋润明亮,油腻坚实,洁白中微见淡黄,纯净无瑕,光洁如绢。
胎、釉浑然一体,温润晶明,无需任何色彩和装饰,却典雅隽永,饶有余韵,美如脂玉,又似奶油、象牙。
在光线映照下,通体呈乳典或牙红半透明,故又被称为“奶油白”、“象牙白”、“中国白”,为当时中国白瓷的代表作品。
2、天上圣母天上圣母也称始祖海神,原名林默,是五代闽督林愿的第六个女儿。
相传她逝世后经常显灵护佑过往船只,求助海难,因此被渔民视为航海保护神,在民间被称为妈祖、娘妈。
客观题共50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第1题(已答). 明代晋江人()对肖像画有独到贡献,能突破成法,创造出一种新的表现方法,人称凹凸法。
A. 周文靖B. 郑文林C. 郭汉D. 曾鲸【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2题(已答). 福建各种木偶头中,以()最为出色。
A. 泉州木偶头B. 石码木偶头C. 漳州木偶头D. 龙岩木偶头【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3题(已答). 中国第一部道藏刻版完成于宋代()。
A. 福州于山九仙观B. 泉州玄妙观C. 莆田江口东岳观D. 武夷山冲佑观【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4题(已答). 北宋时,()成为国际贸易港,被称为涨海声中万国商,与三十六个岛国有贸易关系。
A. 福州B. 漳州C. 泉州D. 厦门【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5题(已答). ()不是关闭在书斋里的学者,他关注国家民族兴亡,关心民间疾苦,强调当官要廉洁奉公,认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字,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
A. 罗从彦B. 真德秀C. 朱熹D. 黄道周【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6题(已答). 《三山志》因是宋淳熙九年(1182年)成书,故也称《淳熙三山志》,为泉州人()主修,陈傅良参与编撰。
A. 梁克家B. 林世程C. 郑文宝D. 郑思肖【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参考书本第7题(已答). 唐五代福建作家(),文长于叙事抒情,名篇如《南阳孝子传》、《与郑伯义书》等。
A. 陈陶B. 欧阳詹C. 薛令之D. 林蕴【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8题(已答). 新娘出女家时,()有的地方有一对带路鸡,两棵连尾蔗之俗,即要伴娘护送一只即将下蛋的母鸡和一只刚会啼的公鸡做带路鸡到男家,新娘入洞房后,将带路鸡放进床下,然后往地下撒米。
A. 闽西B. 闽北C. 闽南D. 闽东【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9题(已答). 宋代福建的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读书蔚然成风,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指的是()的读书风气。
客观题共50题(满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第1题(已答).刘念兹在《南戏新证》中指出,( )剧本之多,全国以至全世界,还没有别的剧种可以与之相 比。
它是迄今收藏世界戏剧艺术作品最丰富的一个图书馆和博物馆。
* A.莆仙戏B. 闽剧C. 芗剧D. 梨园戏【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2题(已答).清代宁化人黄慎( )为减笔”之作,作者以枯笔干墨,以的老诗人,左手捋着胡须,聚精会神地沉浸在构思中,人物形象简练生动。
D.《驴背诗思图》【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参照书本第3题(已答).福建曲艺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影响最大、最古老、最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是(【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柴笔描'画法,描绘了一个骑在驴背上 )。
A. 《醉眠图》B. 《苏武牧羊图》A. 南音B. 锦歌C. 南词D. 评话第4题(已答).()是寿山石雕的鼎盛期,各种艺术流派争奇斗艳,或纯朴深厚、或精巧玲珑,精品多为宫廷所收藏。
A. 唐代' B.宋代C.元明' D.清代【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参照书本第5题(已答).()年画《小上坟》取材于民间传说:刘禄敬入京应试中举后未归,其妻肖素贞疑已亡为其上坟,后刘任县令返家途中遇一孝服女子哭祭于荒冢间,审之才知是妻。
图中刘禄敬戴团纱,穿官家,肖素贞穿大襟清装,头扎素巾,手举香烛祭盘,后有二衙役,绘刻精美,为年画中孤本妙品。
A. 福鼎B. 泉州' C.厦门ZO D.龙岩【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参照书本第6题(已答).福建年画产地主要集中在泉州、漳州、福安、福鼎等地,其中以()年画最为有名,它既有北方年画之粗犷,又兼有江苏年画之秀丽。
A. 泉州* B.漳州E—C.福安D.福鼎【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7题(已答).基督教在明代福建得到广泛传播,其影响最大的是称被为西来孔子、开教福建第一人的稣会传教意大利耶士()。
* A.艾儒略B. 白多禄' C.颜珰D.雅裨理【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8题(已答).中国第一部道藏刻版完成于宋代( )。
第 1 大题: ( 得 40 分 ) 单项选择题1 . ( 应得2 分,实得 2 分 )在“闽中四先生”中,()最为重要。
A . 陈襄B . 郑穆C . 陈烈D . 周希孟正确答案:A .2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宋代蔡襄撰写的( )不仅为我国第一部果树志专著,也是流传下来的世界上最早一部果树栽培学著作。
A . 《荔谱》B . 《荔枝话》C . 《茶录》D . 《荔枝谱》正确答案:D .3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在表现事理的谚语中,讲求稳妥第一的谚语“马背没有牛背稳”出自( )。
A . 武夷山B . 龙岩C . 石狮D . 晋江正确答案:A .4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福建经济高度发展,人口急剧增长,山区被大规模开发,农业上实行精耕细作,经济作物如葛麻、甘庶、茶、荔枝等都得以大规模种植;手工业中,以造船业、制瓷业为最。
A . 唐末五代B . 宋代C . 元代D . 明代正确答案:B .5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明代()将其离经叛道思想引进史学研究中,其《藏书》、《续藏书》、《史纲评要》等史学著作,表现出力主解放,不囿传统的史学观。
A . 李贽B . 谢肇淛C . 曹学佺D . 赵弼正确答案:A .6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宋代福清人()善画龙,其《云龙图》右下角自题四行三言六句,这种三位一体的再现形式和手法,在南宋文人画中已开始出现,但为数很少,其开元代及以后普遍化先河。
A . 惠崇B . 徐竟C . 曾世贤D . 陈容正确答案:D .7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从时间上看,可以认为闽越人是生活在( )的福建土著先民。
一般认为,闽越人体质强壮,身体较矮、面短、须发少,鼻形广,眼睛圆大,有双重眼脸。
这与中原汉人是不一样的。
A . 远古时代B . 商周时代C . 春秋战国至汉武帝时代D . 魏晋南朝时代正确答案:C .8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北宋时,()成为国际贸易港,被称为“涨海声中万国商”,与三十六个岛国有贸易关系。
《闽文化概论》专科作业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简述闽文化的成因?答:闽文化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其过程是极为复杂的。
从总体上看,它的成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古越文化的遗风;②中原文化的传入;③宗教文化的传播;④海外文化的冲击;⑤台湾文化的交融;⑥领域文化的渗透。
2、闽文化的特点哪些?答:闽文化的独特形成过程使闽文化具有以下特点:;①多元性;②难融性;③双向性;④不平衡性;⑤延伸性;⑥易移性。
3、闽学特点有哪些?答:闽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①闽学从其产生到终结,始终是呈动态,是不断发展的;②包容性;③注意节义,勤政爱民;④勤于著述,并轻训重义理;⑤注重收徒讲学,热衷于教育。
4、简述闽学在历代的发展状况?答:闽学是福建最大的哲学学派,北宋仁宗时期是闽学的萌芽阶段。
代表人物如:陈襄,郑穆,陈烈,周希孟等“闽中四先生”注重对儒学经典研究。
北宋末和南宋初是闽学的创始阶段,代表人物如“南剑三先生”杨时,罗从彥,李伺。
此阶段洛学入闽得到很好的传播和阐发。
南宋绍兴至康熙年间,是朱熹思想形成的时期,也是闽学成熟发展阶段,靠天时地利,闽学进一步发展,明代,由于统治者提倡和推崇,朱熹学说在全国曾极为盛行,嘉靖初年出现王明阳学说后,朱熹学说由盛趋衰。
但闽学在福建不但长盛不衰,还有创造性的发展。
清代福建理学更为盛行,乾隆皇帝曾称福建为理学之乡。
5、简述闽籍史学家著述特点?答:闽籍史学家著述其主要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①著述面广泛,各种体制,无所不包;②体制上突破创新,开一代风气;③提出新颖的史学思想,表现出卓越的知识。
6、福建史学兴盛的原因?答:原因是除了刻书业发达,重科举,读书蔚然成风,教育普及等原因外,还在于福建地外一隅,战乱较少波及,书籍相对保存完好,不少闽人以藏书为乐,使史学家有书可查。
宋代福建藏书家多集中在闽中和闽北。
闽中以莆田为多,闽北以建安、崇武、邵武、建阳、顺昌等为多,这与闽北印刷业繁荣和理学兴盛有关,明代福建藏书家喜欢筑楼藏书,并多给书室取名,一时成为风气。
清代福建藏书人数剧增,藏书者以此为乐,如侯宫人冯缙一赴礼闱,即不复出,家藏书万卷,日以自乐。
二、论述题1、试论述闽文化研究的现状和意义?答:闽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其它区域文化研究相比,闽文化研究显然还较为沉寂,还不是那么热火,也没有形成某种阵势,但九十年代以来有了很大的进展。
闽文化研究的意义:第一,有利于进一步发掘福建民间工艺。
如德化瓷业科研人员将古瓷重放异彩,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二,有利于进一步开发旅游文化资源,推出有文化特色的旅游专业。
如“93福建山水风光游”,“94福建文物古迹游”,“95福建民俗风情游”等。
第三,有利于进一步采撷福建民风。
如建瓯排幡等曾被称为“华夏绝艺”“天下第一”。
第四,有利于开发闽地精神文化资源。
如近代侯宫文化中敢为天下先,以身许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当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
第五,有利于进一步发挥闽地艺术优势。
如文化部曾先后任命福建的龙海、同安、晋江、莆田、漳平新桥、诏安、建瓯等为“书画之乡”,可由此推动书画在农村的普及。
第六,有利于建立海峡西岸文化走廊。
海峡西岸的闽东南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发这些资源,有利于闽东南的建设。
第七,有利于沟通与台湾关系。
台湾80﹪为福建人,闽台同属一个文化区,闽台血缘相亲、地缘相近、语言相通、民俗相同。
第八,有利于增强海外侨胞对闽地的凝聚力。
福建省旅居海外乡亲有1030万人,各种同乡会、联谊会活动的开展加深了与福建的联系。
2、试述为什么在学《闽文化概论》这门课?学习后对自己有什么启发和帮助?答:学习《闽文化概论》这门课是因为我是福建人,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较充分地了解闽文化的源流和特点。
.对福建史学、哲学、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经济、科技等闽文化的构成部分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同时对闽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各方面福建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历代名人等产生强烈的自豪感。
为自己是一名福建人而感到骄傲。
学习了这门课程后,不但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而且充分了自己的精神资源。
所以我觉得闽文化的学习十分有利于开发闽地精神资源。
提高闽人素质。
另外,我觉得《闽文化概论》的学习也是十分有利于沟通与台湾的关系。
闽文化与台湾文化可以说是同根同源的。
研究闽台文化,促进两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缓和两岸的紧张局势大有帮助,有重大意义。
这门课程可以让更多人来学习,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和贡献。
《闽文化概论》作业2参考答案1、简述福建文学的特点?答:在闽文化的熏陶下,福建文学形成了自己香茗的特点:长于文论,是福建文学第一特点,擅长写山水诗,是福建文学的第二个特点。
2、简述福建历代作家创作情况?答:福建在唐初还没有完全开发,由于地处偏远和闭塞,与中原各地蓬勃兴荣的文学盛况相比,福建前期几乎没有出现作家。
唐中宗时期,福建进士第者络绎出现,唐统治者的诗赋取士制也使福建文人开始活跃。
唐五代福建较为著名的作家如:欧阳詹,字行周,晋江人,贞元八年(792年)进士,与韩愈为好友,文学上也是同道。
他为古文运动推波助澜,韩愈称其“志在古文”(《题欧阳生哀辞》)。
词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为柳永和张元干。
诗歌理论方面,严羽的《沧浪诗话》是一部体系完整而具有多方面建树的诗歌理论专著,在各领域都作出贡献的最具代表性的刘克庄,一代名医蔡襄著有《蔡忠惠公文集》,明代福建著名的作家有林鸿为影响广泛的“闽中十才子”之首,著有《鸣盛集》。
近代福建作家在全国享有盛誉的有陈衍,著有《石遗室诗话》等。
还有著名翻译家林纾,一生翻译了四十余种世界名著。
3、福建民间舞蹈产生和形成的原因?答:①产生于本地的劳动生活中;②外地传入;③脱胎于戏曲;④宗教的影响;⑤多方面的影响。
4、简述福建五大地方戏剧种名和所在区域?答福建最主要的五大剧种是: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芗剧。
①闽剧俗称福州戏,流生于福州方言地区及宁德、建阳、三明等地;②莆仙戏主要流行于莆田、仙游两县及邻县的兴化方言区;③梨园戏流行于泉州等闽南方言区;④高甲戏流行于闽南方言区,渊源于明代泉州地区民间街头妆扮游行;⑤芗剧也称“歌仔戏”流行于闽南漳州地区。
5、福建石雕的特点有哪些?答:福建最著名的石雕是惠安石雕和寿山石雕。
惠安石雕包括建筑装饰、人物、动物、用具等,包罗万象。
共分四大类:①圆雕。
②浮雕。
③沉雕。
④影雕。
寿山石雕艺术特色是“石”,即根据石质、石及、石形和石色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题材,也称“因势造型”有“一相抵九江”之说。
6、简述福建各地剪纸特点?答:福建剪纸较突出的如泉州、漳浦、柘荣、浦城等地,泉州剪纸相传始于唐代而盛于宋代,春节时流行刻“几笺”,漳浦剪纸在北宋时就流传于民间,被称为“铰花”,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情趣,内容多取之于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
柘荣剪纸风格粗犷而抽象,鞋帽花是柘荣剪纸中常见的形式,剪纸明朗、简洁。
浦城剪纸样式多样,大小不拘,常常是画中有物,物中有字,具有独特的风格。
二、论述题1、试述福建地方戏的主要特点?答:福建地方戏的主要特点有五个方面:①保存了全国最多的南戏剧目和中原古剧,被称为“南戏遗响”和中原古剧的“活化石”。
特别是莆仙戏、梨园戏在传统剧目、音乐曲牌、脚色行当等方面都与南戏关系密切。
梨园戏不仅保留了大量宋元南戏剧目,在音乐和演奏上也都保留了唐代古乐的结构特点和演奏遗风。
②剧种的形成过程复杂,汲取营养丰富。
福建戏曲所以难以明显区别外来剧种、本地剧种则因为它所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是各种艺术、各种剧种互相融汇的结果。
如潮剧传统剧目《荔镜记》曲文即以泉州方言杂潮语写成的。
③保留不少稀有剧种。
这是福建的封闭所致。
如过去许多戏剧史家们认为。
“四平腔”作为一个独立的剧种已以绝灭。
④赴东南亚演出频繁。
剧种为高甲戏、闽西汉剧、莆仙戏、戏园戏,闽剧、芗剧等。
赴外演出时间之久,戏班次数之多、剧种之多,为全国地方戏中所不多见。
⑤演出习俗繁多。
福建各剧种演出习俗之多、之细、之繁,实为罕见。
开演前、演出中、演出后各剧种都有一种详尽种序。
总之,福建戏曲以其独到的表演艺术而令人赞叹。
·2、你所在地域有哪些民间文艺样式,试述之?答:我所在地域是福州,福州的民间文艺是十分多姿多彩的。
如音乐方面:福州比较流行水上渔歌,充满豪情,节奏整齐。
结构均称。
福州流行的民间器乐最具代表性的是“福州十番”,曲目有万余卷,曲调来源分为:曲牌、小调、哗牌、打击乐四类。
舞蹈方面:福州的民间舞蹈也是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如连江城关一带流行跳“灯舞”还有族舞蹈,宗教舞蹈等。
戏曲方面:福州最流行的就是闽剧了,俗称福州戏。
传统剧目丰富多达1500多个,青乐曲调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绘画艺术方面:福州也是人才辈出,有元代最著名的福建画家是由南宋入元的连江人郑思尚,代表作《墨兰图》使“露根兰”成为一种绘画流派,在福建一直盛行到清末。
·《闽文化概论》作业3参考答案1、简述福建佛教特点?答:①福建佛教自唐代后,虽然发展不平衡,但从全省范围上看,至近代的持入不变;②福建许多著名高僧或开宗立派,或持一家之说,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产生了深远影响;③外省高僧与福建关系密切,他们或云游福建,或是长期驻锡弘于福建,有的成为开山祖师,大大促进了福建佛教的兴盛与发展;④与海外交往密切;⑤寺庙兼有其它功能;⑥独特的出家形式;⑦寺藏佛学经典法繁。
2、简述佛教对福建经济文化的影响?答:①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寺院经济在福建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②寺院承担了种种徭役和较多社会公益事业;③对福建士大夫的思想产生了几位深远的影响;④寺院成为读书讲学之处,推动了教育的普及;⑤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⑥保存了许多稀世石雕佛像;⑦留下了许多与佛教有关的诗词和楹联;⑧建造了许多有特色的寺庙和佛塔;⑨对福建的音乐、舞蹈、戏曲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⑩推动了福建刻书业的发展。
3、简述福建伊斯兰教特点?答:①穆斯林来源广泛;②居住分散;③文化程度较高;④同中有异的区俗民情。
4、简述历代福建道教发展概况?答:道教正式形成于东汉,传入福建时间很早,福建道教在唐五代有很大发展,福建道教在宋代达到鼎盛。
宋代统治者追封大批道教神庙和民间信仰神庙,福建极多,推动了道教在福建的普及。
元明时期,福建道教虽然不以宋代那么鼎盛,但由于元代统治者对道教两大教派的支持,明代统治者对道教采取推崇和利用控制相结合的方法,使福建道教道教依然久盛不衰。
清代,福建道教开始衰微,不仅新建道观少,以往大部分重要道观因得不到维修而久久湮没,著名道士也寥若晨星。
5、简述福建民俗丰富多姿的原因?答:①各种文化的兼容并蓄;②地处偏僻的自然环境;③极强的家庭观念。
·二、论述题1、论述道教对福建民间文化的影响?答:道教在福建的久盛不衰,对福建民间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影响表现:①产生了一大批道家金石和书籍,进一步丰富了福建地方文化史料和道家经文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