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20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2答案44633
- 格式:rtf
- 大小:8.42 KB
- 文档页数:4
(单选题)1: 楷书成熟于
A: 魏晋
B: 隋唐
C: 明初
D: 清末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2: 司马迁被誉为
A: 中国历史学集大成者
B: 中国历史学之父
C: 中国历史学之楷模
D: 纪传体之父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3: 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医学著作《脉经》的作者A: 王叔和
B: 皇甫谧
C: 孙思邈
D: 李时珍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4: 佛教在中国的衰落阶段是
A: 东汉魏晋时期
B: 东晋南北朝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宋元明清时期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5: 隶书的成熟期是在
A: 秦
B: 汉
C: 隋
D: 唐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6: 中国古代科技的两大特点是
A: 现实性与理论性
B: 系统性与世界性
C: 综合性与广泛性
D: 实用性与整体观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7: 孔子十分重视教育,认为“立国”的三大要素是A: 人口、财富、教育。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近代史上第一次讨论传统文化何去何从的高潮是在( B )。
[A] 五四运动[B] 洋务运动[C] 新中国成立[D] 戊戌变法2、1965年发现的元谋人距今约(B )。
[A] 400万年[B] 170万年[C] 80万年[D] 5万年3、三国时期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是(A )。
[A] 钟繇[B] 张华[C] 陆机[D] 陆云4、中国传统文化以哪个时期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C )。
[A] 魏晋[B] 南北朝[C] 唐末[D] 明清5、秦时通用的文字是( D )。
[A] 楷书[B] 金文[C] 甲骨文[D] 小篆6、隋唐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 (C )。
[A] 太师、太傅、太保[B]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C] 尚书、中书、门下[D] 太尉、太常、太仆7、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中,提出“中庸”这一价值原则的是(D )。
[A]老子[B]庄子[C]墨子[D]孔子8、现存顾恺之代表绘画作品是(B )。
[A] 《洛神赋图卷》[B] 《女史箴图卷》[C] 《三天女图》[D] 《中兴帝相列像》9、老子认为,取法“自然”,就需要( C )。
[A]“治身”[B]“治人”[C]“治心”[D] “治学”10、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表现为:语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象,又是文化的( A )。
[A] 载体[B] 媒体[C] 整体[D] 全体二、【多项选择题】11、“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ABCD )。
[A] 《大学》[B] 《中庸》[C]《论语》[D]《孟子》12、商周时期的文字主要包括(BD )。
[A] 小篆[B] 甲骨文[C] 隶书[D] 金文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0年确定的历史上五条连接中西文化交流之路,其中包括( ABCD )。
2020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卷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著名的话本小说集“三言”、“二拍”产生于()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参考答案】:C2、西汉董仲舒所提出的“五常之道”是指()A、天、地、君、亲、师B、仁、义、礼、智、信C、恭、宽、信、敏、惠D、温、良、恭、俭、让【参考答案】:B3、“中体西用”论的雏形最早出现于()A、冯桂芬《校邠庐抗议》B、沈寿康《匡时策》C、张之洞《劝学篇》D、孙家鼐奏折【参考答案】:A4、古代最宽的道路是()A、畛B、路C、涂D、道【参考答案】:B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事象的是()A、词盛行于宋代B、行业禁忌C、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D、文学上所说的建安风骨【参考答案】:A6、把法、术、势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法家集大成人物的是()A、商鞅B、慎到C、韩非子D、申不害【参考答案】:C7、全盘西化论的核心内容是()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现代化一西方化C、中国文化复兴一儒学现代化D、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参考答案】:B8、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是()A、净土宗B、禅宗C、律宗D、天台宗【参考答案】:B9、汉代实行的选官制度是()A、分封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参考答案】:B10、我国手工行业传说的代表作是()A、鲁班传说B、黄帝传说C、伏羲传说D、李耳传说【参考答案】:A11、我国发明的最初的指南针——司南是在时期。
()A、战国B、秦朝C、汉朝D、魏晋【参考答案】:A12、现在北京的许多地名对原地名改进所用的方式是()A、谐音B、删字C、拆字D、缺笔【参考答案】:A13、杂剧《窦娥冤》的作者是()A、汤显祖B、关汉卿C、王实甫D、洪昇【参考答案】:B14、中国的诗歌传统是讲求韵律,这一点,不论是民歌还是魏晋、唐宋的文人诗词,以至近现代的白话诗,以不同的形式保持这种传统的,都被认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A、文化传统B、传统文化C、民族文化D、国别文化【参考答案】:A15、王安石变法时期,对变法主张进行猛烈批判和抵制的“旧党”领袖是()A、苏轼B、欧阳修C、范仲淹D、司马光【参考答案】:D16、周代的“三公”指的是()A、丞相、太尉、御史大夫B、太师、太傅、太保C、司徒、司马、司空D、尚书、中书、门下【参考答案】:B17、西晋灭亡后,北方出现了许多政权迭立并混战的局面,旧史通称这些政权为()A、五代十国B、春秋五霸C、五胡十六国D、三国鼎立【参考答案】:C18、“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0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2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共14 道试题,共56 分)1.“画圣”是指A.欧阳询B.苏东坡C.吴道子D.颜真卿答案:C2.隶书的成熟期是在A.秦B.汉C.隋D.唐答案:B3.古汉字与今汉字的分水岭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答案:D4.中国伦理思想的抽象发展和大一统、封建化的阶段大约在A.隋唐时期B.秦汉时期C.汉唐时期D.宋明时期答案:C5.佛教在中国的衰落阶段是A.东汉魏晋时期B.东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明清时期答案:D6.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魏源B.林则徐C.孙中山D.陈天华答案:B7.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从夏初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A.部落的代兴B.部族的代兴C.族群的代兴D.方国的代兴答案:C8.《古兰经》是哪个教派的经典A.佛教B.道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答案:C9.宗法制度瓦解的时期是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秦朝D.汉朝答案:B10.世界上最早的测天仪是中国古代创制的A.浑仪B.简仪C.六合仪D.三辰仪答案:A11.“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
”这句话出自()的著述。
A.谭嗣同B.康有为C.梁启超D.黄宗羲答案:C12.在周代,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B.井田制C.察举制D.分封制答案:D。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次作业及答案题目1根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西周时期设在周天子王都的大学和小学,总称为()选择一项:a. 国学b. 官学c. 乡学d. 都学正确答案是:国学题目2中国古代人名一般比较繁复,以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取名为例,姓柳名永,字耆卿;排行老七,故称柳七,因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称柳屯田,以下说法错误的有()选择一项:a. “永”指长久的意思,“耆”指老年高寿的意思,所以他的名和字意义是相近的b. “卿”为字,是寓意希望在仕途上有所作为c. 柳屯田是以事务为名d. 柳七是以排行次第为名正确答案是:柳屯田是以事务为名题目3以下四项中,不属于道教神袛的是()选择一项:a. 关公b. 玉皇大帝c. 孔夫子d. 九天玄女正确答案是:孔夫子题目4以下历史人物中,不属于散文“唐宋八大家”的是()选择一项:a. 苏轼b. 柳宗元c. 司马光d. 王安石正确答案是:司马光题目5春秋时期,儒墨两家成为显学,在教育思想上,墨家不同于儒家的主张是()选择一项:a. 轻视科技教育b. 轻视礼乐教育c. 重视文史教育d. 重视道德教育正确答案是:轻视礼乐教育题目6喇嘛教是佛教传入中国西藏地区经过本土化的宗教,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组织和传教制度。
以下关于西藏喇嘛教的说法错误的有()选择一项:a. 由西藏著名的昆氏家族创立的萨迦派,其第五代首领罗追坚赞首开西藏政教合一之先例b. 公元7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信仰佛教并大力推行,使佛教在西藏获得重大发展c. 在现存的西藏佛教支派中,戴红帽子的僧人应当属于葛当派,即古老的西藏佛教派别d. 格鲁派是迄今为止势力最大的一派,其教义体系完整,强调严格的戒律和寺院制度,最早受封的达赖和班禅都来自于此派正确答案是:在现存的西藏佛教支派中,戴红帽子的僧人应当属于葛当派,即古老的西藏佛教派别题目7中国佛教尊崇四大菩萨,根据他们分别在中国境内的四个地方显灵的说法,形成佛教四大名山。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课后答案
一、单选题
1.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
A. 传统文化
B. 现代文化
C. 儒家文化
D. 孔子文化
答案:C. 儒家文化
2. 中国文化的特点是()
A. 强调个人主义
B. 强调集体主义
C. 强调实用主义
D. 强调理想主义
答案:B. 强调集体主义
3. 中国文化的根源是()
A. 古代文化
B. 中国传统文化
C. 中国现代文化
D. 中国近代文化
答案:A. 古代文化
4. 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有()
A. 宗教文化
B. 政治文化
C. 经济文化
D. 社会文化
答案:D. 社会文化
5. 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是()
A. 和谐统一
B. 兼容并蓄
C. 强调个人主义
D. 强调集体主义
答案:B. 兼容并蓄
二、多选题
1. 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有()
A. 宗教文化
B. 政治文化
C. 经济文化
D. 社会文化
E. 文学文化
答案:A. 宗教文化 B. 政治文化 C. 经济文化 D. 社会文化 E. 文学文化
2. 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有()
A. 和谐统一
B. 兼容并蓄
C. 强调个人主义
D. 强调集体主义
E. 强调实用主义
答案:A. 和谐统一 B. 兼容并蓄 D. 强调集体主义 E. 强调实用主义
三、判断题
1. 中国文化的根源是古代文化。
答案:正确
2. 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强调个人主义。
答案:错误。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业二第三、四、五章一、填空1、孔子“仁”的内涵是,“仁”的基本原则是。
2、管仲把“礼、义、廉、耻”定为国之。
3、董仲舒把仁、义、礼、智、信列为“五常之道”,把、、列为“三纲,三纲五常成为封建道德的核心内容。
4、中国原始宗教的主要崇拜形式有自然崇拜、灵物崇拜、、、和灵魂崇拜。
5、我国唯一的土生土长的系统宗教是。
6、佛教是前后传入中国的。
7、佛教的主要宗派有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和。
8、被称为“汉代孔子”的是9、朱子读书六法:、、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10、颜元在教育目的上,提倡培养人才。
二、选择题1、推崇自然人性,倡导任其自为的人生观是的思想。
A、儒家B、墨家C、魏晋玄学D、佛教2、宣称人生苦海无边,宣扬善恶因果、灵魂三世轮回等教义,主张过禁欲主义的人生,是的主张。
A、儒教B、道教C、佛教D、伊斯兰教3 在道德修养上倡导奉行“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A、魏晋玄学B、宋明理学C、明清实学D、乾嘉学派、4、把真实存在或者幻想出来的历史人物加以神话作为崇拜的对象,这是。
A、图腾崇拜B、祖先崇拜C、英雄崇拜D、灵魂崇拜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起源论是教的根本信仰。
A、儒教B、佛教C、道教D、基督教6、佛教里有大乘佛教,小乘佛教等派别,只注重个人解脱,是A、大乘佛教B、小乘佛教C、禅宗D、华严宗7、皇帝御书“万事师表”悬于孔庙大成殿。
A、唐太宗B、康熙C、乾隆D、汉武帝8、《论衡》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的著作A、王充B、王安石C、王守仁D、黄宗羲9、以性三品为基础,把人性分为上品、中品、下品,阐述其教育理论及教育主张。
A、董仲舒B、韩愈C、朱熹D、颜元10、黄宗羲的是中国史学界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断代哲学思想史巨著。
A、《明儒学案》B、《明夷待访录》C、《三经新义》D、《五经正义》三、名词解释1、传统道德规范: 一般来说,传统道德规范有两种:一种是有理论形态的,是指伦理学家概括出来的,或者是由统治阶级提倡并上升为理论的道德规范;另一种是习俗形态的,是指那些虽然未能在理论上体现或表述出来,但在世俗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与奉行的道德规范。
(单选题)1: “画圣”是指
A: 欧阳询
B: 苏东坡
C: 吴道子
D: 颜真卿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2: 隶书的成熟期是在
A: 秦
B: 汉
C: 隋
D: 唐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3: 古汉字与今汉字的分水岭是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4: 中国伦理思想的抽象发展和大一统、封建化的阶段大约在
A: 隋唐时期
B: 秦汉时期
C: 汉唐时期
D: 宋明时期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5: 佛教在中国的衰落阶段是
A: 东汉魏晋时期
B: 东晋南北朝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宋元明清时期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6: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 魏源
B: 林则徐
C: 孙中山
D: 陈天华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7: 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从夏初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
中国文化概论平时作业(1)一、判断题1、“文明”与“文化”……对2、广义的“文化”……对3、目前学术界……错4、地球上的一切……错5、宗谱,又称祠堂……错6、中华民族的人文……错7、法家学派的先驱……对8、作为兵学鼻祖的孙子……对9、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对10、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多元一体……对11、“天人合一”源于……错12、董仲舒认为“天”的性质……错13、佛儒分歧的焦点是……对14、中国传统人本主义坚持……对15、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神之间……错16、中国文化具有贵和尚中的精神……错17、西方文化强调通过斗争……对18、所谓六经……对19、董仲舒“军权神授”……对20、宋明理学自宋代……对二、简答题1、简述文化的主要功能。
答:文化的主要功能:1、传承功能。
2、教化功能。
3、凝聚功能。
4、调试功能。
2、简要分析宗法制的影响。
答:宗法制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1、看重家庭,孝敬祖辈。
2、推崇伦理,尊重传统。
3、父系传承,家国同构。
宗法制多中国文化的影响:1、非宗教化。
2、忠君恤民。
3、道德人生。
4、法古循道。
5、服膺政治。
3、简述崇德利用的建构意义。
答:1、注重个人的德性养成。
2、养成崇高气节的人生境界。
3、树立内圣外王得道德人生。
4、构架中国文化的理性传统。
5、完善全面务实的民族精神。
6、追求“大同”的人类最终目标。
4、简述宋明理学兴起于宋代的原因。
答:1、宋代的政治特点。
2、宋代经济、文化的发展。
3、与思想史自身进程密切相关。
三、论述题1、简要论述文化的特征。
答:文化的特征有:1、是一个综合统一体。
2、体现了人类集体创造的意志和力量。
3、具有内在的稳定性与创新性。
4、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
5、具有同一性和时代性。
2、简要论述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评价。
P52答:首先,天人合一就其理论和实质而言,是关于人和自然的统一问题。
其次,天人合一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再次,天人合一推动了对自然科学的关注以及艺术的发展。
20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4 道试题,共 56 分)
1.“画圣”是指
A.颜真卿
B.苏东坡
C.欧阳询
D.吴道子
该题正确选项为:D
2.隶书的成熟期是在
A.隋
B.秦
C.汉
D.唐
该题正确选项为:C
3.古汉字与今汉字的分水岭是
A.隶书
B.金文
C.甲骨文
D.小篆
该题正确选项为:A
4.中国伦理思想的抽象发展和大一统、封建化的阶段大约在
A.隋唐时期
B.秦汉时期
C.汉唐时期
D.宋明时期
该题正确选项为:C
5.佛教在中国的衰落阶段是
A.隋唐时期
B.宋元明清时期
C.东汉魏晋时期
D.东晋南北朝时期
该题正确选项为:B
6.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魏源
B.陈天华
C.林则徐
D.孙中山
该题正确选项为:C。
科目名称:20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2
学校名称:奥鹏-北京语言大学
一、单选题 (共 14 道试题,共 56 分)
1.“画圣”是指
A.颜真卿
B.苏东坡
C.欧阳询
D.吴道子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D
2.隶书的成熟期是在
A.隋
B.秦
C.汉
D.唐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C
3.古汉字与今汉字的分水岭是
A.隶书
B.金文
C.甲骨文
D.小篆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A
4.中国伦理思想的抽象发展和大一统、封建化的阶段大约在
A.隋唐时期
B.秦汉时期
C.汉唐时期
D.宋明时期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C
5.佛教在中国的衰落阶段是
A.隋唐时期
B.宋元明清时期
C.东汉魏晋时期
D.东晋南北朝时期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1.王羲之行书天下第一,其代表作为A.《兰亭集序》B.《颜勤礼碑》C.《古诗四帖》D.《乐毅论》【参考答案】: A2.中国古代音乐形成的独自特色是A.旋律优美B.节奏粗犷C.声情并茂D.理性精神【参考答案】: D3.司马迁被誉为A.中国历史学集大成者B.中国历史学之父C.中国历史学之楷模D.纪传体之父【参考答案】: B4.戏曲的角色分行有A.文、武、丑、净B.红、白、黑、花C.丑、净、旦、生D.显、隐、单、偶【参考答案】: C5.隶书的成熟期是在A.秦B.汉C.隋D.唐【参考答案】: B6.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A.清朝康熙年代B.明朝万历年间C.清朝乾隆年间D.明朝永乐年间【参考答案】: B7.近代流行的旗袍、马褂是从()人那儿学来的服装样式A.藏族B.蒙古族C.满族D.苗族【参考答案】: C8.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等书的著名道士是A.寇谦之B.丘处机C.孙思邈D.葛洪【参考答案】: D9.宋明之后的许多思想家把宋明理学的宗教色彩概括为A.儒表道里B.儒表佛里C.儒佛合一D.儒佛道合一【参考答案】: B10.“诚信知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所谓“诚”,其基本含义是A.诚恳待人B.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C.诚实做人做事D.真诚讲信誉【参考答案】: B11.东汉的许慎,系统提出了汉字的六种结构,学术称为A.“造字之本”B.“六用”C.“六体”D.“六书”【参考答案】: D12.“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其阐述者是A.荀子B.孔子C.孟子D.老子【参考答案】: A13.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的特点有A.统一性B.现实性C.广泛性D.世界性【参考答案】: BCD14.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包括A.民族凝聚功能B.精神激励功能C.整合创新功能D.说理教化功能【参考答案】: ABC15.高、大、深、庄是中国古宫殿的四大特色。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16.大教育观一直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鲜明特色。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习题与答案(含普及、提高与深化三种类型)第一类别:普及层次习题一、填空题1.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______和______等积极作用。
2.在国家形成以前,黄河流域分布着两大文化圈,一是以_____为精神支柱的农牧氏族集团______,一是以______为精神支柱的游猎氏族集团______。
3.宗法制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4.除了黄河流域之外,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都是中华文化的摇篮。
5.汉唐之际,汉族与其他民族交流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政策和“____”政策。
6.人类初始集团指的是____。
7.在西周宗法制发展的全盛时期,国家政治中的____统治序列与____统治序列,是合二为一的。
8.“多子分继财产制”渊源于汉武帝时颁布的______。
9.秦以前的宗族属于____宗族,秦以后的宗族则属于____宗族。
10.“二千年之政,秦政也”。
这里的“秦政”指的是_____。
11. 中国人有机论的过程性思维导致____的习惯产生。
12. 整体型思维注重研究事物的____,分析型思维则注重研究事物的____。
13. 北宋哲学家是把______当作____问题进行讨论的第一人。
14. 墨子用于推理的工具是他提出的“三表法”,包括__、___和___。
15. “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了庄子的______思想。
16. 中国古代系统观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四种主要的系统关系。
17.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系统内通常会保持稳定的机制,其构成来自两方面,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8. 中国传统宗教观带有很浓厚的现世实用的味道,表现在⑴_________;⑵________。
19. 以朝代为顺序,评述因史事件始末,并独立成篇的史书体裁,叫做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