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白芍、甘草的配伍意义
芍甘相配酸甘化阴(间接补阴 法),防止麻桂辛散发汗太过伤阴 之弊。
方歌 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 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临床应用
1、原方标准—表实肺饮,麻黄生用 2、变化
①表虚有汗 ②无汗气喘较重 ③无表肺饮 ④痰饮较重
3、现代:慢支、支喘、肺气肿、肺心病 4、使用注意: ①阴虚干咳无痰者
②荨麻疹(属风寒型) 麻桂各半汤+白鲜皮、当归、防风
1、具有双向调节体温、汗腺分泌、免疫功 能、肠道蠕动等作用。
2、有抗炎、镇痛、镇静作用。
3、能抑制幽门螺旋菌、幽门弯曲菌、金葡 菌、伤寒杆菌、结核杆菌;还能抗流感病毒。
4、有明显祛痰作用。
方歌 桂枝汤治太阳风, 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 表虚有汗此为功。
臣: 防风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苍术 发汗除湿,防湿内侵
佐: 细辛 白芷
散寒祛风 宣痹止痛
重在解表散风 寒,兼祛湿邪
川芎
生地、黄芩 清泄里热,又防辛温燥烈伤阴
使: 甘草 调和诸药
方解
君: 羌活 臣: 防风
苍术 佐: 细辛
白芷 川芎 生地
黄芩 使: 甘草
——太阳经 ——风药中之润剂 ——太阴经 ——少阴经 ——阳明经 ——厥阴经
使用注意
1、药后喝稀粥 2、保暖取微汗 3、汗出即停药 4、禁生冷、酒肉、酸、辛、臭恶等物
讨论
1.有汗为何还要发汗
此方证之出汗是病理的表现,称病 汗(有凉感),桂枝汤的发汗是治病的 方式,称药汗(有温感),桂枝汤发汗 是通过药汗来祛除病汗。如不发汗,则 邪气不去,自汗终不能止。而运用本方 发汗是药汗,它可使邪去正安、营卫得 和,自汗得止,故虽已自汗,仍应本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的原则微发 其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