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0.76 KB
- 文档页数:15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名称、作用和注意事项。
(2)学会使用基本的化学实验仪器,并能正确进行操作。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化学实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名称、作用和注意事项。
(2)基本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3)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2. 教学难点:(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熟练掌握。
(2)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提高操作技能。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仪器:试管、烧杯、量筒、胶头滴管、酒精灯等。
2. 实验药品: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铜等。
3. 教案、PPT、实验报告模板等教学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基本操作的作用。
2. 知识讲解:讲解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名称、作用和注意事项,以及基本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3.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演示,展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步骤和技巧。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
5. 注意事项讨论: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8. 课后反思:六、教学内容1. 液体的取用:如何正确使用滴管、移液管等仪器取用液体。
2. 固体的取用:如何正确使用药匙、镊子等仪器取用固体。
3. 物质的溶解:如何正确进行物质的溶解操作。
4. 加热操作:如何正确使用酒精灯等加热仪器。
5. 冷却和搅拌:如何正确进行冷却和搅拌操作。
七、教学步骤1. 液体的取用:a. 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滴管、移液管取用液体。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教案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教案三篇篇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学习目标】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2.通过粗盐提纯实验,进一步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练习蒸馏、萃取等分离方法。
3.通过实验中杂质离子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的讨论,加深对提纯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重点: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难点:物质检验试剂的选择,蒸馏、萃取的操作,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化学实验安全(一)、避免实验事故,进行实验应注意的问题1.遵守______________。
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认真阅读并牢记实验室的安全规则。
2.了解____________。
了解危险化学药品在存放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着火、烫伤和化学灼伤的处理、如何防止中毒、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以及灭火器材、煤气、电闸、报警电话等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等。
3.掌握________________。
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
4.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答案:1.实验室规则2.安全措施3.正确的操作方法(二)、基本实验操作及应注意问题1.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用________取用;块状药品:用________取用。
(2)液体药品少量液体:用____________吸取;一定量液体:用________量取;较多量液体:可____________。
2.加热(1)给液体加热时,可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固体加热时,可使用________或________。
(3)加热时,容器外壁不能有水,底部不能与灯芯接触。
烧得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或直接放在冷桌上以防止骤冷炸裂。
3.收集气体的方法根据被收集气体的性质的不同,可选用不同的收集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基本实验的教案
实验目的:
1. 观察不同金属与盐酸反应的现象;
2. 探究金属与酸之间的化学反应。
实验材料:
1. 锌片、铁片、铜片(或其他金属片);
2. 盐酸溶液(浓度约为1 mol/L);
3. 试管、试管架、试管夹;
4. 酒精灯或Bunsen燃烧器;
5. 灭菌棉球、玻璃棒。
实验步骤:
1. 将三根试管编号为A、B、C,并放入试管架中;
2. 在试管A中加入少量盐酸溶液,然后放入铁片;
3. 在试管B中加入少量盐酸溶液,然后放入锌片;
4. 在试管C中加入少量盐酸溶液,然后放入铜片;
5. 观察每个试管中发生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分析:
1. 铁片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并放出热量,产生气泡和沉淀;
2. 锌片与盐酸反应同样生成氢气,并放出热量,产生气泡和溶液变色;
3. 铜片与盐酸无法反应,不产生氢气和沉淀。
实验总结:
1. 金属与酸发生化学反应时,通常会生成金属盐和氢气;
2. 不同金属与盐酸反应的现象和速度有所不同,可通过实验观察和比较;
3. 实验中需要注意操作安全,避免盐酸溶液溅到皮肤或眼睛。
拓展实验:
1. 用其他金属来重复实验,比较它们与盐酸的反应性;
2. 尝试用不同酸溶液(如硫酸、醋酸等)进行实验,观察不同酸对金属的影响。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掌握实验操作要领。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遵守实验纪律,注重实验安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要领的掌握和实验安全。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试管、烧杯、量筒、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NaOH、HCl、NaCl等。
3. 实验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操作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2. 讲解与示范:讲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如试管加热、液体取用、试剂称量等,并进行示范操作。
3.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实验总结:学生分享实验操作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
2. 学生对实验操作要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仪器识别和使用方法。
2.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3.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要领。
2. 使用演示法,展示实验操作过程。
3. 利用练习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实验技能。
八、教学步骤1. 介绍实验仪器:讲解各种实验仪器的名称、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2. 演示实验操作:示范实验操作步骤,强调操作要领和安全注意事项。
3. 学生实验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九、教学活动与学生互动1. 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和困惑。
2. 教师解答: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讨论: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实验心得和经验。
十、教学评价与反馈1. 学生实验操作评价: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性和正确性。
3. 学生反馈意见: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
实验名称:溶解度的测定
实验目的:
1. 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 了解溶解度的概念;
3. 掌握测定溶解度的方法。
实验原理: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质量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量,常用单位为克/100g 水。
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压强等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
1. 三种不同晶体状物质;
2. 试管;
3. 压力计;
4. 温度计。
实验步骤:
1. 取三个试管,分别装入等量水;
2. 将三种不同物质的晶体状物质分别加入到三个试管中,并摇匀;
3. 观察观察各试管内溶解度的差异;
4. 利用压力计和温度计测定水的溶解度的变化;
实验注意事项:
1. 切勿直接将试管热放入火焰中加热,应使用水浴进行加热;
2. 温度计的读数要准确;
3. 操作前认真阅读实验步骤,了解每一步操作的注意事项。
实验结果分析:
1. 观察实验结果,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差异;
2. 分析压力和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的操作,我们学到了测定溶解度的方法,了解了溶解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验中,我们要继续加强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掌握大学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2)熟悉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提高学生的科学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遵守实验纪律、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实验目的:(1)熟悉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3)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技巧。
2. 实验内容:(1)实验仪器的使用:量筒、滴定管、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滴定管夹、锥形瓶等。
(2)基本操作:药品的取用、加热、仪器的洗涤、滴定操作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2. 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化学实验知识,提出疑问。
(二)实验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使用实验仪器。
(2)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3)注意实验安全。
(三)实验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经验。
2. 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和解答。
(四)实验报告1. 学生根据实验过程,撰写实验报告。
2. 实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步骤。
(4)实验数据。
(5)实验结果分析。
(6)实验心得体会。
(五)总结1. 教师对本次实验进行总结,强调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2. 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
3. 学生对实验的参与度和兴趣。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大学化学实验》2. 实验仪器:量筒、滴定管、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滴定管夹、锥形瓶等。
新沂市第六中学备课纸课时总编号:备课组别化学上课日期第1课时课型主备教师课题:专题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教学目标熟悉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熟悉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使用方法熟悉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操作注意事项熟悉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和要求重点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使用方法难点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使用方法教法教具教学基本环节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活动目标和要求指导自学一、试管(可直接加热)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1:用作少量试剂反应容器。
2:用于少量气体发生器。
3:收集少量气体。
二、蒸发皿(可直接加热)用作蒸发液体,浓缩溶液,干燥固体。
【注意】1:可以加热,加热时用试管夹,夹持中上部2: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
3:加热时,能有外部不能有水,不能骤冷,防止炸裂。
4:液上固下。
5: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注意】1:瓷质仪器。
外部要擦干。
2:加热液体时,不超容积的2/3,便于搅拌。
3:固定铁架台上,均匀受热,不断搅拌,当液体量少或粘稠时,下加石棉网。
4:当出现固体较多时,停止加热。
5:耐高温,不易骤冷,莫用手取,坩埚钳夹取。
指导自学三、烧杯(不可直接加热)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配制溶液、大量试剂反应容器。
【注意】1:只能给液体加热。
2:加热时下面放石棉网,使之均匀受热。
3:用作反应时液体不超过2/3;加热时液体不超过1/2。
交流展示四、广口瓶细口瓶1: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2:细口瓶用于盛放液体。
五、集气瓶六、天平【注意】1:使用前,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零刻度,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称量使用称量纸,左物右码。
3:用镊子取砝码,先大后小。
取下时,先小后大。
七、量筒用于称量液体的体积。
八、漏斗用于过滤和向小口径容器内注入液体的仪器。
【注意】不能加热,使用时应与滤纸相匹配。
九、长颈漏斗用于装置反应器的漏斗。
具有添加液体方便,能防止气体逸出。
【注意】使用时末端应插入液面以下。
【注意】1:避光保存的用棕色瓶。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素养。
2. 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包括仪器的使用、试剂的取用、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等。
3. 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设备,安全地进行化学实验。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概念与重要性。
2. 实验室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 试剂的取用原则及方法。
4.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方法。
5. 化学实验安全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实验室仪器的使用方法,试剂的取用原则及方法,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方法。
2. 教学难点:实验室仪器的正确操作,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实验室仪器的使用和试剂的取用。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实验室仪器的使用方法、试剂的取用原则及方法、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方法。
3. 演示:展示实验室仪器的使用和试剂的取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方法。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操作。
5.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7.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评估学生对实验室仪器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对试剂取用原则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3. 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数据的记录与处理能力。
4. 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安全意识和规范性。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实验室专业人员为学生进行实地讲解和演示,加深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了解实验室的布局和各类仪器设备。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5篇学校化学试验基本操作教案5篇化学是以试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在讨论元素化合物的有关化学性质,进行物质的分别与提纯、鉴别与鉴定等定性定量分析,但是化学试验操作考察的是同学对化学学问点的把握,然而却总有许多同学在简洁的学问点上“摔跟头”。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学校化学试验基本操作教案5篇,盼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学校化学试验基本操作教案1学习目标:1、把握托盘天平、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铁架台等常用仪器的用途和使用留意事项2、初步学会物质的称量、过滤等基本操作学习重点、难点:1、把握托盘天平、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铁架台等常用仪器的用途和使用留意事项2、初步学会物质的称量、过滤等基本操作导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托盘天平只能粗略称量固体物质的质量,能称准到___________克。
〈1〉称量方法:① 称量前先把___________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___________。
若指针偏右,可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调。
①称量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用镊子夹取砝码,先加___________,再加___________,最终移动________,直至天平平衡为止,读取砝码和游码的质量。
物质的质量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称量完毕,应将砝码放回_____________,把游码移回_________________处。
〈2〉留意事项:为防止天平受到污染和损坏,应特殊留意:① 称量干燥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______________,然后把药品放在其上称量。
①易潮解的药品,必需放在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里称量。
2、量筒的使用:量筒用来量取肯定体积的液体。
〈1〉选择的依据: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会使用常用的化学仪器和工具。
(3)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2)学会使用常用的化学仪器和工具。
2. 教学难点:(1)理解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2)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讲解法,讲解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采用演示法,演示实验操作的过程。
(3)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实验技能。
2. 教学手段:(1)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操作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2)使用实验室仪器和工具,进行实验操作演示和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化学实验基本概念。
(2)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2. 讲解与演示:(1)讲解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演示实验操作的过程,包括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步骤。
3. 学生动手实践:(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互相交流实验操作的心得和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2)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学会使用常用的化学仪器和工具,并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解答,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严谨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内容:(1)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基础化学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了解实验室常用的基本器材和仪器,并能正确使用。
2.了解实验室常见的实验操作和基本操作技能,并能熟练掌握。
3.培养实验室安全意识和实验操作的严谨性。
二、实验内容1.实验器材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技能。
2.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的学习和实践。
三、实验步骤1.实验器材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技能。
(1)熟悉实验中常用的基本器材,如试管、烧杯、容量瓶、量筒等。
(2)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热源设备,如酒精灯、燃气灯等。
(3)了解仪器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如PH计、电子天平等。
(4)学习如何进行溶液的配制和稀释操作。
(5)学习如何进行常见的化学反应,如置换反应、络合反应等。
2.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的学习和实践。
(1)学习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如实验室内禁止吸烟、禁止饮食等。
(2)学习如何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3)了解实验室中常见的安全标志和紧急处理措施。
(4)学习如何正确处理实验产生的废弃物和化学品储存的方法。
四、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前要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并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2.实验中要注意实验室的清洁和整齐,保持良好的实验环境。
3.实验操作时要小心谨慎,防止溅溢和烧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4.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和仪器,并妥善处理实验产生的废弃物。
五、实验评价1.实验中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仪器,并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2.实验中能够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注意安全防护措施。
3.实验结束后能够自觉清理实验器材和仪器,并正确处理实验产生的废弃物。
六、实验扩展1.可根据学生的实验经验和兴趣进行实验室小研究,如调查实验器材的使用和操作技巧的发展趋势等。
2.可开展化学实验的创新设计,如设计新型实验器材或开展新颖的实验操作方式。
七、实验反思在实践中,学生应根据实验操作的特点和要求,合理选择实验器材和仪器,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实验操作时,要注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并始终保持实验室的清洁和整齐。
实验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1、复习初中学过的部分仪器的使用方法。
2、进一步练习初中学过的部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经过实验培育学生察看能力,着手能力和思想能力。
4、实验中感觉研究科学的态度、方法和精神。
实验重点在制取氧化铜和氧气的详细实验中训练称量、溶解、加热、蒸发、过滤、采集气体、仪器连结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难点能否有勇于实验的精神和必定的实验操作技术。
实验用品试管、试管夹、烧杯、漏斗、量筒、玻璃棒、蒸发皿、集气瓶、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水槽、铁架台、药匙、滤纸、玻璃片、托盘天平、研钵、火柴、酒精灯、木条、剪刀、胶头滴管CuSO4?5H2O晶体, KClO3粉末,饱和NaOH溶液实验形式单人单组实验过程[引入 ][ 幻灯 ]托盘天平、过滤装置、蒸发装置。
[ 发问 ] 这三套装置的名称和用途是什么?[ 回答 ]托盘天平——用于称量物质的质量(粗称)。
过滤装置——用于固液混淆物的分别。
蒸发装置——用于蒸发溶液的溶剂而获得固体溶质。
[ 发问 ] 如何使用托盘天平?应注意什么问题?[ 重点 ]1 、称量前先调零点。
2、称量时,左物右码,不行颠倒。
3、取用法码,使用镊子,增添法码由大到小。
4、不可以直接称量热的物质。
5、不同意把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上,可垫两张大小同样的同种纸,而后把称量物放在纸上称量。
湿润或拥有腐化性的药品一定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6、称量完成,法码归盒,游码归零。
[ 发问 ] 制作过滤器和过滤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重点 ]1 、滤纸与漏斗应紧贴无气泡。
2、滤纸边沿低于漏斗边沿,滤纸液面低于漏斗边沿。
3、漏斗颈紧贴烧杯内壁,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烧杯靠在玻璃棒上使液体沿玻璃棒流下。
4、假如滤液污浊应再次过滤。
[ 发问 ]进行蒸发操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重点 ] 蒸发皿中液体量不超出其容积的2/3 ,加热过程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免得溶液局部过热,造成溶液飞溅。
靠近蒸干前(析出大批固体)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了解实验过程中安全注意事项。
2.学会正确使用实验器材,规范实验操作步骤。
3.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概述2.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3.实验安全注意事项4.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熟悉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
2.难点:规范实验操作步骤,确保实验过程安全。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教师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进行讲解和演示。
2.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互相学习。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已学知识,引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重要性。
2.讲解和演示:教师讲解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概述,并演示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
3.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进行指导,纠正错误。
4.讨论与总结:学生分组讨论实验过程中的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六、教学评估1.学生自评:学生自我评价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2.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3.课堂反馈: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和提问,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分析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对教学中的难点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
3.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了解学生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指导。
化学基本操作实验教案教案标题:化学基本操作实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2. 掌握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和试剂的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观察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教学内容: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a. 熟悉实验操作手册,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
b. 检查实验室设备和试剂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c. 制定实验计划,安排实验步骤和时间。
2. 实验操作步骤:a. 穿戴实验室服装和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b. 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
c. 按照实验手册的要求,依次进行实验步骤。
d. 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如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避免吸入有毒气体等。
e. 注意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3. 实验结果的处理:a. 整理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图表绘制。
b.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实验现象的解释和结论的得出。
c. 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和结论等。
4.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a. 熟悉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b. 注意实验室设备和试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c. 避免接触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
d.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现场和归还实验设备。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化学实验的步骤和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
3. 实验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实验观察能力。
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的处理方法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要点,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写作能力。
评估方法:1. 实验操作评估:根据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的遵守情况进行评估。
2. 实验报告评估:评估学生的实验报告撰写质量,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和结论等方面。
3. 实验结果评估:评估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的理解程度。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教案(共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教案关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教案实验目的1、认识滴定管和容量瓶,了解其规格、构造和用途。
2、熟练掌握滴定管和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3、通过动手练习,训练操作技能。
4、在实验中培养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方法和精神。
实验重点练习滴定管和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实验难点滴定操作技能的形成。
实验用品量筒、滴定管、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滴定管夹、锥形瓶。
实验形式单人单组实验过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练习两种新仪器的使用方法。
之前,复习一下量筒的知识。
量筒的用途是什么使用量筒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仔细观察,注意其刻度。
量筒:用于粗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最小刻度为,不估读,使用时应注意:1、使用时,应选合适的规格,观察刻度时量筒要放平,使视线、刻度及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同一水平。
2、不能在量筒中配制溶液和进行化学反应,不能加热。
3、量筒内残留的液体为“自然残留液”,不应洗涤后再转移。
4、量筒刻度由下而上,无“0”刻度。
实验时,有时要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这时量筒不能满足需要,那么用什么仪器呢?现在给大家介绍一种。
一、滴定管的使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酸、碱式滴定管的结构、规格、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滴定管是内径均匀、带有刻度的细长玻璃管,下部有用于控制液体流量的'玻璃活塞(酸式滴定管)或由橡皮管、玻璃球组成的阀(碱式滴定管)。
规格有25mL、和50mL。
滴定管主要用于精确地放出一定体积的溶液,可估读到。
使用滴定管时应注意什么问题?1、使用前应检验滴定管是否堵塞或漏水。
检验滴定管是否堵漏,方法是:用自来水充满,夹在滴定台架上,静止约2分钟,观察有无水滴渗出。
将活塞旋转180度,再检查一次,若前后两次均无水渗出,活塞转动也灵活,即可使用。
漏水应重新涂凡士林,条件好的学校可更换;还要检验是否堵塞,堵塞应擦净凡士林并把小孔中的凡士林用滤纸和细丝除掉,涂凡士林的方法是:将活塞取出,用滤纸及干净布将活塞及活塞槽内的水擦干净。
化学初中基本操作教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基本设备和器材。
2. 掌握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重点:
1. 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基本设备和器材的名称和用途。
2. 基本操作技能,如称量、加热、混合、搅拌等。
教学难点:
1. 学生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常见设备和器材的用途。
2. 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准备:
1. 实验室设备和器材。
2. 实验室安全规定。
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介绍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技能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展示:展示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基本设备和器材,让学生了解其名称和用途。
三、讲解:讲解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技能,如称量、加热、混合、搅拌等。
四、示范:教师进行化学实验的操作示范,让学生观察并模仿。
五、练习: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练习,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六、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实验室安全规定。
七、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也提高了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意识。
九年级化学教案化学实验基本操作9篇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认识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
2.激发学生严肃认真科学的态度.重点: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难点: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讲述、演示。
实验准备:各种常用化学仪器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自然学科为题,导入新课。
二.授新课:1.结合课本P191内容,讲解、强调化学学生实验的要求。
2.结合实物,讲述一些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和注意事项:⑴试管⑵试管夹⑶玻璃棒⑷酒精灯⑸胶头滴管与滴瓶⑹铁架台⑺烧杯⑻量筒⑼集气瓶⑽漏斗⑾长颈漏斗⑿锥形瓶⒀蒸发皿⒁导气管⒂其它仪器三、简要进行课堂小结。
四、巩固练习:对照课本图3、图4,说出这两个实验中所用到的各种仪器的名称。
第二课时课题:药品的取用教学目标:1.了解取用药品的注意事项, 学会正确取用药品的基本操作.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重点:固体药品与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难点:滴管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实验实验准备:固体药品、液体药品、药匙、镊子、小纸槽、滴瓶、胶头滴管、教学过程:一.教师授新:(一)药品的取用:1. 讲解要注意的事项;三不原则;节约药品原则;用剩药品的处理方法。
2. 操作原理(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取用粉末状固体的正确方法;取用块状固体的正确方法;取用液体药品的正确方法;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正确方法;[1][2][3][4]下一页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认识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
2.激发学生严肃认真科学的态度.重点: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难点: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讲述、演示。
实验准备:各种常用化学仪器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自然学科为题,导入新课。
二.授新课:1.结合课本P191内容,讲解、强调化学学生实验的要求。
化学初中基本操作教案
目的:教授学生化学实验室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增强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
时间:3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正确使用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2. 掌握实验室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如称量、搅拌、加热等;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
1. 仪器和设备的介绍:试管、量筒、烧杯、分液漏斗、玻璃棒、热水浴、酒精灯等;
2. 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称量固体物质、滴定、搅拌溶液、加热物质等;
3. 实验室安全知识:穿戴实验室服装、戴上防护眼镜、注意避免化学物品接触皮肤等。
教学步骤:
1. 仪器和设备介绍(30分钟)
a. 演示各种实验室仪器和设备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b. 学生分组实践操作不同仪器和设备;
c. 老师示范正确的操作技巧。
2. 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60分钟)
a. 示范称量固体物质,让学生练习;
b. 示范滴定操作和搅拌溶液的方法;
c. 示范如何正确加热物质,注意安全防范。
3. 安全知识教育(30分钟)
a. 老师介绍实验室常见的安全事故和预防措施;
b. 学生讨论并总结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
c. 进行模拟实验室安全演练。
评估方法:
1. 观察学生在实验室操作时的技能和操作方法;
2. 考核学生对仪器和设备的认识和正确使用;
3. 老师对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室安全操作情况进行评估。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掌握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为日后更复杂的实验打下基础。
需要不断重复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
梳理初中化学基本操作教案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力,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和实验态度。
二、实验内容:
1. 熟悉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
- 化学玻璃仪器的使用方法;
- 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2. 掌握操作实验的基本步骤:
-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 操作实验的步骤;
- 实验后的清洁工作。
3. 学习基本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器材和试剂:
1. 化学玻璃仪器:烧杯、试管、量筒、滴定管等;
2. 电子天平;
3.试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等。
四、实验步骤:
1. 熟悉仪器:
- 学生观察化学玻璃仪器的外形和用途;
- 学生实际操作化学玻璃仪器。
2. 实验操作:
- 将一定质量的物质称量到烧杯中;
- 使用电子天平称量质量准确。
3. 实验观察:
- 观察反应过程中出现的现象;
- 记录实验结果。
4. 清洁仪器:
- 实验结束后,将仪器进行清洁并妥善保管。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在实验中要保持实验台面整洁;
2. 操作实验时要戴好实验眼镜,穿好实验服;
3. 操作实验要认真细心,注意安全,禁止恶作剧和打闹。
六、实验评价:
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验表现和实验结果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认真对待实验,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以上是初中化学基本操作教案范本,希望对您有帮助。
祝您的教学工作顺利!。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
课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第一课
时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认识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
2.激发学生严肃认真科学的态度.
重点:
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
难点:
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讲述、演示。
实验准备:各种常用化学仪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自然学科为题,导入新课。
二.授新课:
.结合课本P191内容,讲解、强调化学学生实验的要
2.结合实物,讲述一些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和注意事项:
⑴试管
⑵试管夹
⑶玻璃棒
⑷酒精灯
⑸胶头滴管与滴瓶
⑹铁架台
⑺烧杯
⑻量筒
⑼集气瓶
⑽漏斗
⑾长颈漏斗
⑿锥形瓶
⒀蒸发皿
⒁导气管
⒂其它仪器
三、简要进行课堂小结。
四、巩固练习:
对照课本图3、图4,说出这两个实验中所用到的各种仪器的名称。
第二课时
课题:药品的取用
教学目标:1.了解取用药品的注意事项,学会正确取用药品的基本操作.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重点:固体药品与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难点:滴管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实验
实验准备:固体药品、液体药品、药匙、镊子、小纸槽、滴瓶、胶头滴管、
教学过程():
一.教师授新:
(一)
药品的取用:
1.
讲解要注意的事项;
三不原则;
节约药品原则;
用剩药品的处理方法。
2.
操作原理(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取用粉末状固体的正确方法;
取用块状固体的正确方法;
取用液体药品的正确方法;
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正确方法;
滴管的使用方法;
浓酸浓碱的使用注意事项;
二、学生操作练习:
.练习用小纸槽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
2.练习用镊子将块状固体装入试管中,
3.用50mL量筒取45mL水;
三、简要进行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课题:物质的称量与加热
教学目标:1.掌握称量化学物质的方法;了解物质加热应注意的事项。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重点:
天平的使用。
难点:
物质加热的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演示实验、讲析法
实验准备:托盘天平、试管、酒精灯、试管夹、蒸发皿、烧杯、石棉网
教学过程():
一.复习:1.使用量筒时,应怎样读数?
2.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怎样处理?
二.授新课:
(一)物质的称量
.讲解托盘天平的结构。
2.讲解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调节平衡;两盘垫纸;左物右码;读数;复位。
(强调)加砝码的顺序:先大后小,最后移游码。
对易潮解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纸上称量,应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物质的加热:
.讲解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点燃与熄灭的方法;
添加酒精的方法;
酒精在桌面上着火燃烧的处理方法;
两个绝对禁止.
2.加热的方法:
使用外焰加热;
正确选用仪器;
防止加热过程中仪器的破裂;
给固体物质加热的方法;
给液体物质加热的方法.
三、简要进行课堂小结。
四、巩固练习:
.某同学在称量固体物质时,读数为9.4克,称量后发现错把物体与砝码的左右顺序放颠倒了,已知1克以下用游码,则被称量物的实际质量为
克.
2.在下列情况下,应怎样继续操作?
调节天平平衡的过程中,若发现指针偏左,.
;
在称取5克食盐的的过程中,若发现指针偏左,.
;
在称量某未知物质质量的过程中,若发现指针偏左,.
.
第四课时
课题:气密性检查、过滤、蒸发、仪器的洗涤
教学目标:1.了解仪器的连接和洗涤的基本知识,掌握气密性检查、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2.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重点:过滤和蒸发
难点:过滤和蒸发的操作要点
教学方法:边演示边讲解
实验准备:一套制取气体的装置;过滤及蒸发实验装置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加热碱式碳酸铜的实验,谈话导入新课。
二.授新课:
(一)仪器的连接:
.把玻璃管与胶皮管连接的方法;
2.把玻璃管插入橡皮塞的方法;
3.把橡皮塞塞入容器口的方法;
(二)检查气密性的方法:
(三)过滤和蒸发:
.过滤器的制作:
2.过滤操作的基本要点:“一贴、二低、三靠”滤纸紧贴漏斗壁;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
漏斗中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倾倒液体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的下端轻靠滤纸的三层处;
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
3.蒸发:
加热过程中要不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而飞溅;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四)仪器的洗涤:
水洗——振荡的方法、使用试管刷刷洗的方法。
碱洗——洗涤油污;
酸洗——洗涤不溶性盐或氧化物。
三、简要进行课堂小结。
四、巩固练习:
1.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应先
;后。
2.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作用是;当时,即停止加热。
4当试管内壁上附有难于水的盐或氧化物时,怎样洗涤?
当试管内壁上附有油脂时,怎样洗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