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第1课时
- 格式:pptx
- 大小:49.15 MB
- 文档页数:29
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第1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本节内容是对前两节内容的拓展和延伸。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特征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完整而又合理的知识体系。
本节内容是后面学习化学反应限度概念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1) 通过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及分析探究能力;(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原因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
(2)通过同组合作实验和全班共同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交流分享的精神。
(3)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学习中渗透辩证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四、教学方法1.实验法:课堂探究实验:实验2-5和实验2-6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6-7人一组,多媒体教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必修Ⅱ第2章第3节化学反应的速率》第1课时【课标要求】1、会描述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方法、表达式及其单位。
2、会用化学反应速率进行简单的计算。
3、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尝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1、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理解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新课导学】1、列举一些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或日常生活中有关化学反应快慢的例子。
2、物理课本上是怎样衡量宏观物体的运动快慢的呢?化学反应快慢又应该怎样衡量呢?一、化学反应的速率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来表示。
2、表示方法:3、数学表达式:V= 。
4、常用单位:或。
【例】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1.0 mol/L,经过10S后,它的的浓度变成了0.2mol/L,求在这10S内它的反应速率为多少?【例】在一定条件下N2 + 3H3 的反应中,起始C(N2) 为2mol/L,C(H2)为5mol/L,反应到2分钟时,测得 C(NH3 )为0.4mol/L.请分别用N2 、 H2、 NH3 表示反应速率?V(N2) ===; V(H2)===; V(NH3)===。
注意事项:(1)在同一化学反应里,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数值不一定,但表示的意义,故在反应时应指明物质来表示。
(2)无论是用反应物表示还是用生成物表示,其化学反应速率都取值,化学反应速率可表示某一时间段内的速率,而非速率(填平均或瞬时)。
(3)同一反应中,不同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不一定,但表示的意义,故在反应时、应指明哪种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各物质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之比。
例如:ν(A):ν(B):ν(C):ν(D) = 2:3:1:4(4)固体或气体反应中的液体物质,反应在其表面进行,它们的“浓度”是变的,因此一般用固体、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
主要原因2、外因:。
外界条件①温度对化学速率的影响【实验2—5】结论: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
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3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第1课时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带答案)1.面粉厂必须严禁烟火的主要原因是( )。
A.防止火灾发生B.防止污染面粉C.吸烟有害健康D.面粉颗粒极小,当其扩散在空气中与空气充分接触,一旦引发反应,极易发生爆炸【答案】D2.可逆反应2SO 2+O22SO3,如果υ(SO2)=0.05 mol/(L·min),用一定的SO2和O2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则2 min后SO3的浓度为( )。
A.1 mo1/L B.0.9 mol/L C.0.2 mol/L D.0.1mol/L【答案】D3.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N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3 s末的υ(H2)=0.3 mol/(L·s),则3 s末NH3的浓度为( )A.0.45 mol/L B.0.6 mol/L C.0.9 mol/L D.1.2 mol/L【答案】B4.实验室用锌粒与2mol/L硫酸溶液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用锌粉代替锌粒B.改用3mol/L硫酸溶液C.改用热的2mol/L硫酸溶液D.向该硫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答案:D点拨:2mol/L的硫酸溶液已经是稀H2SO4,再稀释后不会增大反应速率。
5.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v(C)=0.04mol·(L·s)-1B.v(B)=0.06mol·(L·min)-1C.v(A)=0.15mol·(L·min)-1 D.v(D)=0.01mol·(L·s)-1答案:A点拨:化为用同一种物质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后再比较,具体方法可参照本课的变式训练2。
6.在2 L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发生N2+3H22NH3的反应。
现通入4mol H2和4mol N2 10s 内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2mol/(L·s),则10s后容器中N2的物质的量是()A.1.6mol B.2.8mol C.3.2mol D.3.6mol答案:C点拨:v(H2)=ΔcΔt⇒Δc=0.12×10=1.2mol/LN2+3H2 2NH3起始42=242=2 010s后2-0.4=1.6 2-1.2=0.8变化0.4 1.2∴10s的N2的物质的量为:1.6×2=3.2mol7.反应4A(s)+3B(g)===2C(g)+D(g),经2min后B的浓度减少0.6 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