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点+习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801.54 KB
- 文档页数:19
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压强同步练习(答题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 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中,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①温度②浓度③催化剂④压强⑤反应物本身的性质A. ①②③④⑤B. ⑤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2. 下列事实能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是反应物本身性质的是()A. Cu能与浓硝酸反应,而不与浓盐酸反应B. Cu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快C. N2与O2在常温、常压下不反应,放电时可反应D. Cu与浓硫酸能反应,而不与稀硫酸反应3. 设C+CO22CO,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2。
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A. 同时增大B. 同时减小C. v1增大,v2减小D. v1减小,v2增大4. A、B在溶液中发生反应:A+B C。
现将A、B两种反应物进行以下五个实验,其中①~④在20 ℃时进行,⑤在40 ℃时进行,实验刚开始时,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①20 mL 0. 2 mol·L-1 A+20 mL 0. 2 mol·L-1 B②50 mL 0. 5 mol·L-1 A+50 mL 0. 5 mol·L-1 B③10 mL 1 mol·L-1 A+10 mL 1 mol·L-1 B+30 mL H2O④20 mL 1 mol·L-1 A+60 mL 0. 4 mol·L-1 B⑤30 mL 0. 6 mol·L-1 A+30 mL 0. 6 mol·L-1 BA. ②④⑤①③B. ⑤④②③①C. ④②⑤①③D. ③⑤④②①5. 对于反应M+N P,如果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加为原来的2倍,在10℃时完成反应的40%需要60 min,将温度提高到40℃完成反应的40%需要的时间为()A. 2 minB. 4 minC. 6 minD. 7. 5 min6. 20 ℃时,将0. 1 mol·L-1 Na2S2O3溶液10 mL和0. 01 mol·L-1 H2SO4溶液10 mL混合,2 min后溶液中明显出现浑浊,已知温度每升高10 ℃,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50 ℃时,同样的反应要看到同样的浑浊,需要的时间是()A. 40 sB. 15 sC. 48 sD. 20 s*7. 某些金属氧化物粉末和Al粉在镁条的引燃下可以发生铝热反应。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v(B)=2v(A)、2v(C)=3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 2A+3B===2CB. 2A+B===2CC. A+2B===3CD. A+B===3C2. 反应4A(g)+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1。
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A. 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s)B. 分别用B,C,D表示反应速率,其比值是3∶2∶1C. 在2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mol/(L·min)D. 在2min内的反应速率,用C表示是0.3mol/(L·min)3. 在2A+B⇌3C+4D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υ(A)=0.5mol·L−1·s−1B. υ(B)=0.3mol·L−1·s−1 C. υ(C)=0.8mol·L−1·s−1D. υ(D)=1mol·L−1·s−14.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B. 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s)是指1秒钟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1C. 化学反应速率可以表示一个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就越明显5. 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1L密闭容器中进行,2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A. v(NH3)=0.01mol·L−1·min−1B. v(O2)=0.02mol·L−1·min1C. v(H2O)=0.225mol·L−1·min−1D. v(NO)=0.03mol·L−1·min−16. 反应A(g)+3B(g)=2C(g)+2D(g),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v(D)=0.4mol/(L·s)B. v(C)=0.5mol/(L·s)C. v(B)=0.9mol/(L·s)D. v(A)=0.15mol/(L·s)7. 在N2+3H2⇌2NH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了0.6mol·L−1,在此时间内用NH3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mol·L−1·S−1。
1.如何正确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答案】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对于同一反应,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其比值一定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涉及反应物、生成物等多种物质,因而定量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是用哪一种反应物或哪一种生成物来表示。
无论是用某一反应物表示还是用某一生成物表示,其化学反应速率都取正值,而且是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不是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在一定温度下,对于固体和纯液体物质来说,其单位体积里的物质的量不会改变,即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常数,故一般不用固体或纯液体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
计算反应速率时,若给出的是物质的量的变化值,不要忘记转化为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值。
2.某一化学反应在第5 s时的反应速率是0.2 mol·L-1·s-1的说法正确吗?【答案】不正确。
通常所说的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段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3.一个化学反应的速率可以用任何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来表示吗?【答案】由于Δc表示的是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而固态物质和纯液态物质的浓度在一定温度下是常数,所以这种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不适合固态物质和纯液态物质。
4.一定温度下,向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6 mol H2,反应2 min后,测得容器中NH3的物质的量为0.8 mol。
用N2、H2和NH3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是否相等?其数值大小有何关系?【答案】依据三段式计算得由计算结果可知三者速率不相等,速率之比为v(N2)∶v(H2)∶v(NH3)=0.1∶0.3∶0.2=1∶3∶2,符合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5.如何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答案】同一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数值可能不同,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不能只看数值大小,还要进行一定的换算,换算成同一物质、同一单位表示,再比较数值大小。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详解1、化学反应速率(v)⑴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⑵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⑶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⑷影响因素:①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决定因素)②条件因素(外因):反应所处的条件(点击图片,查看大图)(1)参加反应的物质为固体和液体,由于压强的变化对浓度几乎无影响,可以认为反应速率不变。
※注意:(2)惰性气体对于速率的影响①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但是各分压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②恒温恒体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化学平衡1、定义:化学平衡状态: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更组成成分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的特征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应)等(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动(动态平衡)定(各物质的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3、判断平衡的依据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和依据4、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4-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2)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3)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也减小,V正减小,V逆也减小,但是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大的方向移动。
4-2、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讨论一个化学反应的原理,其中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是A.反应进行的方向B.反应的快慢C.反应进行的限度D.反应物的多少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可用任何一种反应物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来表示B.化学反应速率为0.1 mol∙L−1∙s−1是指1秒钟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1 mol∙L−1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就越明显3.反应A+3B=2C+2D,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mol·L-1·s-1B.v(B)=0.6mol·L-1·s-1C.v(C)=0.4mol·L-1·s-1D.v(D)=0.45mol·L-1·s-14.在2A(g)+B(g)=3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mol/(L·s)B.v(B)=0.3mol/(L·s)C.v(C)=0.8mol/(L·s)D.v(D)=1.0mol/(L·s)5.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一定能改变反应速率C.只能减慢反应速率D.不一定影响反应速率6.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发生反应:3A(g)+bB(g)cC(g) △H=-QkJ·mol-1(Q>0)。
12s时反应达到平衡,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0.8mol,反应过程中A、B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12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5mol·L-1·s-1B.12s时,A的消耗速率等于B的生成速率C.化学计量数之比b:c=1:2D.12s内,A和B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2QkJ7.某小组探究实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并记录结果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实验△△可知,反应速率v与()I c-成正比B.由实验△△可知,对速率的影响程度上,浓度大于温度O氧化过程中,H+只是降低活化能C.I-在被2D.由实验△△可知,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慢8.一定温度下,X、Y、Z三种气体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其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对反应2A(g) + B(s) 3C(g) + 4D(g) 来说 下列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0.5mol/(L ·min)B .v(B)= 0.01mol/(L ·s )C .v(C)=1.0mol/(L ·min)D .v(D)=1.2mol/(L ·min)2.对于化学反应()()()()2A g B g 3C g 4D g +=+ 下列化学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A 3C v v = B .()()1B C 3v v =C .()()C 4D v v =D .()()1D A 2v v =3.为探究Fe 3+和Cu 2+对H 2O 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 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图2所示的实验。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图1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B .若图1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 则一定说明Fe 3+比Cu 2+对H 2O 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好 C .用图2装置比较反应速率 可测定在相同状况下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D .若比较Fe 3+和Cu 2+对H 2O 2分解的催化作用 应选用Fe 2(SO 4)3(aq)和CuSO 4(aq)或FeCl 3(aq)和CuCl 2(aq)。
如果选用FeCl 3(aq)和CuSO 4(aq) 虽然加入FeCl 3(aq)的反应速率快 但两溶液的阴离子不同 不能得出结论。
4.室温下 H 2O 2与氢碘酸(HI)反应: H 2O 2+2HI =I 2+ 2H 2O 已知 c(H 2O 2)=0.1 mol/L c (HI)= 0.l mol/L 20s 后测得H 2O 2的浓度为0.08 mol/L 则用HI 表示反应速率为( ) A .0.001 mol · L -1· s -1 B .0.002 mol · L -1· s -1C.0.003 mol· L-1· s-1D.0.04 mol· L-1· s-15.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MB.t1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平衡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t1时 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6.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3H22NH3经2min后N2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了0.4mol·L-1则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0.4mol·L-1·s-1B.0.2mol·L-1·min-1C.0.6mol·L-1·min-1D.0.4mol·L-1·min-17.对于可逆反应4HCl(g)+O2(g)2H2O(g)+2Cl2(g) 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HCl)=0.3mol·L-1·min-1B.v(O2)=0.2mol·L-1·min-1C.v(H2O)=0.2mol·L-1·min-1D.v(Cl2)=0.3mol·L-1·min-18.对水样中M的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第1课时 化学反应速率课后篇素养形成必备知识基础练1.对于反应CaCO 3+2HClCaCl 2+H 2O+C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HCl 和CaCl 2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不同,但所表示的意义相同B.不能用CaCO 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但可用水来表示C.用H 2O 和CO 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相同D.用CaCl 2浓度的减小表示其反应速率2.在2 L 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g)和6 mol B(g),发生反应:4A(g)+6B(g)4C(g)+5D(g),若5 s 后剩下的A 的物质的量是2.5 mol,则用B 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 )A.0.45 mol·L -1·s -1B.0.15 mol·L -1·s -1C.0.225 mol·L -1·s -1D.0.9 mol·L -1·s -1内A 减少的物质的量为4 mol-2.5 mol=1.5 mol,故A 的浓度变化量为1.5mol2 L =0.75 mol·L -1,所以v (A)=0.75mol ·L -15 s=0.15 mol·L -1·s -1;对于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 (B)=64×0.15 mol·L -1·s -1=0.225 mol·L -1·s -1。
3.对于反应3Cu+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在测量化学反应速率时,以下相关性质不可以利用的是( )A.气体的体积和体系的压强B.溶液颜色的深浅C.固体物质的体积D.H +浓度的变化,包括能够直接观察的某些性质(如释放出气体的体积和体系压强),也包括必须依靠科学仪器才能测量的性质(如颜色的深浅),故A 、B 、D 三项可以利用。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与比较同步练习(答题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某一时刻、某种反应物的瞬时反应速率B. 化学反应速率为0. 8 mol·L-1·s-1是指反应1 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 8 mol·L-1C.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推知化学反应的快慢D.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来说,其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2. 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密闭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xC(g),若经2 s后测得A物质的量为2. 8 mol,C的浓度为0. 6 mol·L -1,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①2 s内用物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 3 mol·L-1·s-1②2 s内用物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 6 mol·L-1·s-1③2 s时物质B的转化率为70%④x=2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③④3. 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X、Y、W、Q四种物质,经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物质的上述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能是()A. X+2Y=2W+2QB. 3X+Y+2W=2QC. X+3Y+2Q=2WD. X+2Y+3Q=2W4. 在N2+3H22NH3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0. 6mol/L,在此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 45mol/(L·s),则所经历的时间是()A. 0. 44秒B. 1秒C. 1. 33秒D. 2秒5. 将6 mol CO2和8 mol H2充入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温度保持不变)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ΔH<0。
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图中字母后的数字表示对应的坐标)。
一、选择题1.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在硫化氢水溶液中加入碱有利于S2-的生成B.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的氧化反应C.高压有利于合成氨反应D.500℃左右比室温更利于合成氨反应2.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2Z(g),ΔH<0。
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 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正催化剂⑥分离出Z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⑥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其他条件不变,增大某一反应物浓度,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都增大B.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体积缩小,体系中各气体的浓度一定增大C.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改变压强使平衡向右移动,生成的气体的浓度一定增大D.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右移动,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大4.在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H2和I2蒸气各0.5摩,发生反应H2+I22HI,达到平衡时,生成HI 0.8摩,若其它条件不变,开始充入的H2为2摩,则达到平衡时生成的HI可能是下列中的()A 1.1摩B 0.87摩C 0.8摩D 0.5摩5.下图是可逆反应A+2B 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若A、B是气体,则D是液体或固体C.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A、B、C、D均为气体6.在体积相同的A和B两个带活塞的玻璃容器中,如分别注入1/4容积颜色相同的NO2和Br2(气),然后将活塞同时向外拉到1/2处(快速),过一会儿可以看到()A.A中颜色比B中浅B.A中颜色比B中深C.A、B中颜色深浅一样D.A、B中颜色都比开始时深7.密闭容器中的平衡体系H2+I2(g) 2HI(g)+Q,欲使HI浓度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A.缩小体积B.升温C.降温D.加催化剂8.在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n A(g) +m B(g) p C(g)+Q处于平衡状态(又知n+m>P,Q<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升高温度时,[B]/[C]的比值减小②降温时体系内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③加入B,A的转化率变大④加入催化剂,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⑤充入C,则A、B的物质的量增大( )A.③④B.①②⑤C.②③⑤D.全部9.下列变化过程中,ΔS<0的是A.氯化钠溶于水中B.NH3(g)和HCl(g)反应生成NH4ClC.干冰的升华D.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10.一定条件反应N2+3H22NH3达平衡,当单独改变下述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A.加催化剂,v(正)和v (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B.加压, v (正)和v (逆)都增大,且v (正)增加倍数大于v (逆)增加倍数C.降温, v (正)和v (逆)都减少,且v (正)减少倍数大于v (逆)减少倍数D.增加N2的浓度, v (正)和v (逆)都增大,且v (正)增加倍数大于v (逆)增加倍数11.常温下的定容容器中,建立如下平衡:3NO2+H2O NO+2HNO3,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往容器中通入少量的氧气后、原体系将会发生的变化是()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NO的物质的量可能不变C.NO的物质的量一定会减少D.NO2增加的物质的量是通入O2的物质的量的2倍12.在密团容器中充入1molCO和1molH2O(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生成了2/3mol CO2(反应为CO+H2O(g) CO2+H2),当其他条件不变,充入的水蒸气改变为2mol时,平衡时生成CO2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0.5mol B.0.95mol C.1mol D.2/3mol13.可逆反应m A(g)+n B(g) p C(g)+q D(g),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改变某一条件后,正反应速率增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转化率增大B.平衡向逆向移动C.平衡没有移动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4.由可逆反应测绘出图象如下图,纵坐标为生成物在平衡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下列对该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物中一定有气体B.生成物中一定有气体C.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D.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15.已知反应A2(g)+2B2(g)2AB2(g)的△H<0,下列说法正确的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16.对于反应A(g)+2B(g) 2C(g)+Q(Q>0),下面各图能正确反映在这一反应中,反应时间t,温度T与平衡混合物中C的百分含量关系的是()17.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 mol·L-1·s-1B.v(B)=0.3 mol·L-1·s-1C.v(C)=0.8 mol·L-1·s-1D.v(D)=1 mol·L-1·s-1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19.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气)+B(气) 2C气+D(气)。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四、习题参考(一)参考答案1.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
例如1 mol H2 (g)燃烧,生成1 mol H2O(g),其反应热ΔH=-241.8 kJ/mol。
2.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二)补充习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不需加热即可发生B.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除了热能外,也可以是光能、电能等C.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D.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多少有关2.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
该现象说明了()。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C.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难以发生反应D.生成物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3.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
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445 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4.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c <0 B.b>d>0 C.2a=b<0 D.2c=d>0参考答案1.A;2.B、C;3.C;4. C。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四、习题参考(一)参考答案1. 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
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
2. 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
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如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
化学反应的速率[知识梳理]一、化学反应速率1.表示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
(1)计算公式:v(A)=Δc(A)Δt。
(2)常用单位:mol·L-1·s-1或mol·L-1·min-1。
2.意义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这些数值所表示的意义相同。
3.规律对于同一反应,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其比值一定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如对于反应:m A(g)+n B(g)p C(g)+q D(g),v(A)∶v(B)∶v(C)∶v(D)=m∶n∶p∶q。
【自主思考】1.甲、乙两容器都进行A→B的反应,甲每分钟减少4 mol,乙每分钟减少2 mol,甲中的反应比乙中快吗?提示不一定。
因为容器的体积不确定。
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实验探究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探究(2)2.【自主思考】2.实验室进行化学反应时,通常把一些固体物质溶于水配成溶液再进行反应。
原因是什么?提示固体物质溶于水后,增大了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化学反应速率。
[效果自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2)由v=ΔcΔt计算平均速率,用反应物表示为正值,用生成物表示为负值()(3)同一化学反应,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4)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1·s-1是指1 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1()(5)升温时不论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反应速率都增大()(6)一定量的锌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为减慢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生成H2的量,可向其中加入KNO3溶液()(7)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过程中,再增加CaCO3固体,反应速率不变,但把CaCO3固体粉碎,可以加快反应速率()答案(1)×(2)×(3)√(4)×(5)√(6)×(7)√2.在下列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的速率?(1)集气瓶中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瓶外点燃镁条时发生爆炸: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是:a) mol/Lb) s/Mc) g/Ld) mol/L·s答案:d) mol/L·s2. 下列哪种情况会增加化学反应速率:a) 降低温度b) 增加反应物浓度c) 增加反应容器体积d) 减小物质的表面积答案:b) 增加反应物浓度3. 当反应速率为常数时,说明:a) 反应速率不受温度影响b) 反应速率不受反应物浓度影响c) 反应速率不受催化剂影响d) 反应速率不随时间变化答案:d) 反应速率不随时间变化4. 下列哪种情况会降低化学反应速率:a) 增加催化剂的浓度b) 提高反应温度c) 减小反应物浓度d) 增加物质的表面积答案:c) 减小反应物浓度二、填空题1. 对于反应速率为 v = k[A]²[B] 的反应,其反应级别为 ______。
答案:22. 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_______。
答案:增加3.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可用 _______ 方程表示。
答案:速率方程4. 反应速率的测量单位是 _______。
答案:mol/L·s三、解答题1. 已知反应速率方程为:v = k[A]²[B],试回答以下问题:a) 当反应物 A 和 B 的浓度分别为 0.1 M 和 0.2 M 时,求反应速率。
b) 当浓度 A 增加到 0.2 M,而浓度 B 保持不变时,求反应速率的变化比例。
答案:a) 反应速率 = k(0.1 M)²(0.2 M) = 0.002k M²/sb) 反应速率的变化比例为 (0.2)²/(0.1)² = 42. 已知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方程为:v = k[C],当浓度 C 为 0.2 M 时,反应速率为 0.1 M/s。
求当浓度 C 为 0.4 M 时,反应速率为多少。
答案:根据给定的反应速率方程,可以得到 k = v/C = 0.1 M/s / 0.2 M =0.5 1/s当浓度 C 为 0.4 M 时,反应速率为:v = k[C] = 0.5 1/s * 0.4 M =0.2 M/s总结:本文主要讨论了高中化学中与化学反应速率相关的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3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第1课时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带答案)1.面粉厂必须严禁烟火的主要原因是( )。
A.防止火灾发生B.防止污染面粉C.吸烟有害健康D.面粉颗粒极小,当其扩散在空气中与空气充分接触,一旦引发反应,极易发生爆炸【答案】D2.可逆反应2SO 2+O22SO3,如果υ(SO2)=0.05 mol/(L·min),用一定的SO2和O2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则2 min后SO3的浓度为( )。
A.1 mo1/L B.0.9 mol/L C.0.2 mol/L D.0.1mol/L【答案】D3.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N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3 s末的υ(H2)=0.3 mol/(L·s),则3 s末NH3的浓度为( )A.0.45 mol/L B.0.6 mol/L C.0.9 mol/L D.1.2 mol/L【答案】B4.实验室用锌粒与2mol/L硫酸溶液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用锌粉代替锌粒B.改用3mol/L硫酸溶液C.改用热的2mol/L硫酸溶液D.向该硫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答案:D点拨:2mol/L的硫酸溶液已经是稀H2SO4,再稀释后不会增大反应速率。
5.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v(C)=0.04mol·(L·s)-1B.v(B)=0.06mol·(L·min)-1C.v(A)=0.15mol·(L·min)-1 D.v(D)=0.01mol·(L·s)-1答案:A点拨:化为用同一种物质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后再比较,具体方法可参照本课的变式训练2。
6.在2 L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发生N2+3H22NH3的反应。
现通入4mol H2和4mol N2 10s 内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2mol/(L·s),则10s后容器中N2的物质的量是()A.1.6mol B.2.8mol C.3.2mol D.3.6mol答案:C点拨:v(H2)=ΔcΔt⇒Δc=0.12×10=1.2mol/LN2+3H2 2NH3起始42=242=2 010s后2-0.4=1.6 2-1.2=0.8变化0.4 1.2∴10s的N2的物质的量为:1.6×2=3.2mol7.反应4A(s)+3B(g)===2C(g)+D(g),经2min后B的浓度减少0.6 mol/L。
高中化学重要理论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知识点归纳与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知识点归纳1.化学反应速率(1)公式:v=ΔcΔt=ΔnΔt·V(2)对于反应a A+b B c C+d D,有v(A)∶v(B)∶v(C)∶v(D)=a∶b∶c∶d。
(3)无论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还是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压强、温度同样适用。
(4)若参加反应的物质同等倍数地增加(或减少)各物质的量,先分析所给条件是压强一定还是容积一定。
压强一定,化学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容积一定,若同等倍数地增加(或减少)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当于加压(或减压)。
(5)若向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先分析所给条件是压强一定还是容器一定。
若恒压下充入稀有气体,各物质的浓度减小,相当于增大容器体积,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则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若容器容积不变,充入稀有气体,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则平衡不移动。
2.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1)K的变化趋势与反应热的关系。
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2)K与化学方程式书写形式的关系。
①若将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变为原来的12,则K2=K121;②若两化学方程式相减得第三个化学方程式,则K3=K1 K2;③若两化学方程式相加得第三个化学方程式,则K3=K1×K2。
(3)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平衡常数不一定改变(如浓度、压强引起的平衡移动),但当化学平衡常数改变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二、专项练习题1.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②升高温度③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④不断分离出生成物⑤加入催化剂MnO2A.全部B.①②⑤C.②D.②③解析若增加固体的质量,反应速率不变;升高温度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改变非气体反应的容积,反应速率不变;分离出固体或纯液体生成物,不改变反应速率;催化剂有一定的选择性,MnO2不能改变所有反应的反应速率。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一、知识回顾1.表示方法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及单位v =Δc Δt ,单位为mol·L -1·min -1或mol·L -1·s -1。
3.规律同一反应在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可能不同,但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这些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深度思考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2)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 (3)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 -1·s -1是指1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 -1( ) (4)由v =ΔcΔt计算平均速率,用反应物表示为正值,用生成物表示为负值( )(5)同一化学反应,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 ) (6)根据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 解析:×××√√二、课堂练习题组一 “v =ΔcΔt”的应用1.一定温度下,在2L 的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从反应开始到10s 时,v (Z)=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079mol·L -1·s -1 (2)X(g)+Y(g)2Z(g)解析(1)Δn(Z)=1.58molv(Z)=1.58mol2L·10s=0.079mol·L-1·s-1。
(2)Δn(X)∶Δn(Y)∶Δn(Z)=0.79mol∶0.79mol∶1.58mol=1∶1∶2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2Z(g)。
2.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O2,在电火花作用下发生反应N2+O2===2NO,经测定前3s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mol·L-1·s-1,则6s末NO的浓度为()A.1.2mol·L-1B.大于1.2mol·L-1C.小于1.2mol·L-1D.不能确定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意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能力。
前3s 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mol·L-1·s-1,即用N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2mol·L-1·s-1,如果3~6s的反应速率仍为0.2mol·L-1·s-1,则NO的浓度为1.2mol·L-1,由于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应小于1.2mol·L-1。
题组二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3.已知反应4CO+2NO2N2+4CO2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CO)=1.5mol·L-1·min-1B.v(NO2)=0.7mol·L-1·min-1C.v(N2)=0.4mol·L-1·min-1D.v(CO2)=1.1mol·L-1·min-1答案 C解析转化为用相同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进行比较,B项v(CO)=1.4mol·L-1·min-1;C项v(CO)=1.6mol·L-1·min-1;D项v(CO)=1.1mol·L-1·min-1,C项反应速率最快。
4.对于可逆反应A(g)+3B(s)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mol·L-1·min-1B.v(B)=1.2mol·L-1·s-1C.v(D)=0.4mol·L-1·min-1D.v(C)=0.1mol·L-1·s-1答案 D解析本题可以采用归一法进行求解,通过方程式的计量数将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折算成同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进行比较,B项中的B物质是固体,不能表示反应速率;C项中对应的v(A)=0.2mol·L -1·min-1;D项中对应的v(A)=3mol·L-1·min-1。
题组三“三段式”模板突破浓度、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5.可逆反应a A(g)+b B(g)c C(g)+d D(g),取a molA和b molB置于V L的容器中,1min后,测得容器内A的浓度为x mol·L-1。
这时B的浓度为______mol·L-1,C的浓度为______mol·L-1。
这段时间内反应的平均速率若以物质A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应为__________。
答案bxacV-ca x v(A)=(aV-x)mol·L-1·min-1解析a A(g) +b B(g)c C(g)+d D(g)起始量ab00(mol)转化量(a-Vx)a-Vxa·ba-Vxa·ca-Vxa·d(mol)1min时Vxb-a-Vxa·ba-Vxa·ca-Vxa·d(mol)所以此时c(B)=b-a-Vxa·bV mol·L-1=bxa mol·L-1,c(C)=a-Vxa·cV mol·L-1=(cV-cxa)mol·L-1,v(A)=(a-Vx)molV L·1min=(aV-x)mol·L-1·min-1。
1.计算速率时易忽略体积,用物质的量变化值除以时间。
2.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方法由于同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数值可能不同,所以比较反应的快慢不能只看数值的大小,而要进行一定的转化。
(1)看单位是否统一,若不统一,换算成相同的单位。
(2)换算成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再比较数值的大小。
(3)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即对于一般反应a A+b B===c C+d D,比较v(A)a与v(B)b,若v(A)a>v(B)b,则A表示的反应速率比B的大。
3.对于较为复杂的关于反应速率的题目常采用以下步骤和模板计算(1)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找出各物质的起始量、转化量、某时刻量。
(3)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式计算。
例如:反应 m A + n B p C起始浓度(mol·L -1) abc 转化浓度(mol·L -1) x nx m px m某时刻浓度(mol·L -1) a -xb -nx m c +px m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一、知识回顾1.内因(主要因素)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3.理论解释——有效碰撞理论 (1)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 ①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②活化能:如图图中:E 1为正反应的活化能,使用催化剂时的活化能为E 3,反应热为E 1-E 2。
(注:E 2为逆反应的活化能)③有效碰撞:活化分子之间能够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
(2)活化分子、有效碰撞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深度思考1.按要求填空(1)形状大小相同的铁、铝分别与等浓度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铁______铝(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对于Fe+2HCl===FeCl2+H2↑,改变下列条件对生成氢气的速率有何影响?(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①升高温度:________;②增大盐酸浓度:__________;③增大铁的质量:__________;④增加盐酸体积:____________;⑤把铁片改成铁粉:____________;⑥滴入几滴CuSO4溶液:____________;⑦加入NaCl固体:____________;⑧加入CH3COONa固体:____________;⑨加入一定体积的Na2SO4溶液:____________。
(3)若把(2)中的稀盐酸改成“稀硝酸”或“浓硫酸”是否还产生H2,为什么?答案(1)小于(2)①增大②增大③不变④不变⑤增大⑥增大⑦不变⑧减小⑨减小(3)不会产生H2,Fe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常温下,Fe在浓硫酸中钝化。
2.一定温度下,反应N2(g)+O2(g)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回答下列措施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__________;(2)恒容充入N2:__________;(3)恒容充入He:__________;(4)恒压充入He:__________。
答案 (1)增大 (2)增大 (3)不变 (4)减小 3.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ΔH 也会发生变化( ) (2)温度、催化剂能改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 (3)对于反应A +BC ,改变容器体积,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发生变化( )(4)改变温度,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一定改变( )(5)由于固体物质的浓度视为常数,所以固体反应物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一定不会发生变化( ) 解析:× √ × √ × 反思归纳气体反应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不参与反应)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恒容: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物质浓度不变(活化分子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2)恒压: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物质浓度减小(活化分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三、课堂练习题组一 浓度与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对反应A +BAB 来说,常温下按以下情况进行反应:①20mL 溶液中含A 、B 各0.01mol ②50mL 溶液中含A 、B 各0.05mol ③0.1mol·L -1的A 、B 溶液各10mL ④0.5mol·L-1的A 、B 溶液各50mL四者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 A .②>①>④>③ B .④>③>②>① C .①>②>④>③ D .①>②>③>④答案 A解析 ①中c (A)=c (B)=0.01mol 0.02L =0.5mol·L -1;②中c (A)=c (B)=0.05mol 0.05L =1mol·L -1;③中c (A)=c (B)=0.1mol·L -12=0.05mol·L -1;④中c (A)=c (B)=0.5mol·L -12=0.25mol·L -1;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所以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②>①>④>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