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自考-考核知识点)讲课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38.14 KB
- 文档页数:30
第十一章教师专业发展概述第一节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一个人历经职前师资培育阶段,到在职教师阶段,直到离开教职为止,在整个教职生涯过程中,都必须持续学习与研究,不断地发展专业内涵,以逐渐迈向专业成熟的境界。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包括了三个观点:把教师视为专业人员,把教师视为发展中的个体,把教师视为学习者与研究者。
以上概念表明了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连续性和动态性,强调了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学习、研究的过程,并指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根据以上界定,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自己主动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确认了教师是发展中的个体,是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
在教育史上,长期以来,教师都是作为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人出现在教育学中的,教师的职业知识和能力一经形成,就无所谓再发展和更新。
对教师作出杰出贡献的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大教学论》中,把教师视为使用各种办法将一切知识传授给一切人的人,教师显然处于教育活动的中心位置。
20世纪初期,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提出儿童中心的教育理论后,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确立起来。
杜威不仅将学生由原来的被培养、被塑造者提升、确认为主体,而且在谈到教师的作用时,杜威指出,与传统学校教育相比,教师并非不再发挥作用,区别在于教师应该如何发挥作用,从而在一定意义上注意到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2.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自身能力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提出与终身学习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
20世纪后半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指出: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一个“未完成的人”,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了更新教师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该报告认为,终身学习是进入21世纪的关键。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09277)课程考试说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时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
命题工作是自学考试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环节,按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工作手册》及全国统一命题课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1.按照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的统一要求,严肃认真,慎重对待,坚持质量标准,切实做好命题工作。
2.坚持课程标准,体现培养目标。
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指定教材为蓝本确定命题的内容;以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任意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
二、课程性质和考试目标《教师职业道德与发展》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义务教育专业(专科)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教师专业道德与专业发展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知识和常用方法,以便学习者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发展水平,使之成为一名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
具体内容包括:教师职业概述,教师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理想,教师的职业纪律,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的职业作风,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等。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考核,考生应达到全国自学考试义务教育专业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课程专科的结业水平。
三、命题的依据和范围1.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颁发的本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为考试依据。
2.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指定的统编教材《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范先佐编,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11月第一版)为考试必读教材。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本课程考试以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总分100分,60分为及格。
2.试卷内容结构考试大纲对教材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都属于考试范围。
3.试卷的能力结构本课程在试题中的能力层次要求分为“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层次。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第一节道德与职业道德道德是由一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伦理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职业道德与社会一般道德要相比,是社会一般道德要求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更直接地反映着社会道德的要求道德面貌。
一、道德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都会处于各种复杂的联系之中。
道德贯穿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凡是有人群和社会生活的地方就有道德。
所以道德这个词,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人们甚至经常把“道德”挂在嘴上。
当一个人做出高尚的行为,表现出崇高的品格时,人们会誉之为道德;当一个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其行为又未触犯法律时,人们会对他进行道德谴责,斥之为不道德。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因而它在阶级社会里是有阶级性的。
在阶级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和阶级利益。
由于人们在经济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因而阶级利益和阶级地位也就不同。
而不同的阶级利益和阶级地位,决定了不同阶级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和道德标准;而且代表各阶级利益的道德在社会中的实际地位也是不一样的,其中,有的居于支配地位,有的则居于被压抑的地位。
如果作一番纵向的历史考察,就不难发现,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奴隶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等剥削阶级的道德体系相继居于社会的统治地位,而奴隶、农民和无产者等劳动阶级的道德体系,则总是处于被压抑的地位,关键在于该阶级在当时的生产关系体系中居于什么地位。
尽管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阶级性,但马克思主义不否认在人类历史上,包括阶级社会在内,有一些各阶级共同承认的公共生活规则。
由于各阶级都生活在同一社会之中,彼此要进行交往,相互联系,所以就必然会有一些起码的、共同承认的道德准则。
遵守这些准则,是维护人们之间正常关系的需要,也是社会生产、生活能够正常进行的保证。
这类公共生活准则,虽然由来已久,流传广泛,但它们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同样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
理解与认同教师职业1.何为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师说》——韩愈)2.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如下图)①非专门化阶段(兼职教师)②专门化阶段(职业教师)③专业化阶段(专业教师)补:师范生就业,职业理想要先行,不能无奈选择教师行业,性格孤僻少言等也不要选择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3.教师的职业价值①社会价值:A.为社会发展培养英才B.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特别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C.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主力军。
习近平: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
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教师手里操纵着幼年人的命运,更操纵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陶行知2018年9.10全国教育大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习总书记说教育的定位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②个人价值:A.受人尊敬、受人爱戴B.在践行使命的过程中获得精神的愉悦(双倍的幸福--给予的幸福和收获的幸福)C.在职业实践中实现人格的升华正确认识和评价教师劳动的价值4.新时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使命教师职业责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
《教师法》第三条明确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岗位责任: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平等和创新发展:每个人都重要”“一个都不能少”,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3)国家责任: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
--2014年教师节习近平与北师大师生座谈讲话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创造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自考重点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是教师职业行为的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包括教师的职业操守、职业精神、职业责任、职业形象等方面。
教师职业道德的遵守,不仅是教师的职业要求,也是教师的社会责任。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的职业操守。
教师职业操守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教师职业操守包括教师的诚信、敬业、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公正、公平、公开等方面。
教师职业操守的遵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方面。
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等方面。
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积累教育教学实践经验。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教师职业道德的遵守是教师职业生涯中的基础,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方向。
教师需要在职业生涯中不断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积累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教师需要在职业生涯中不断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积累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修改版《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教学大纲Course Outline: XXX’ nal Ethics and DevelopmentCourse Code:Course Name: XXX’ nal Ethics and DevelopmentCredit Hours: 4Course Type: XXX MajorsPractical Hours: 2Experimental Hours: 3Other Hours: 1Total Hours: 32Prerequisite: NoneAssessment: XXXApplicable Majors: XXXCourse Writer: N/ACourse Reviewer:1.Course NatureXXX teachers’ nal ethics。
as well as the general XXX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fully understand the XXX’ nal ethics to form a good nal ethics n。
better meet the XXX。
enhance their nal abilities。
and master the basic XXX nal development。
This course will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XXX。
as well as the real XXX.2.Course ObjectivesObjective 1: XXX’ nal ethics and the XXX。
to grasp the n of teachers’ nal ethics and the basic meaning of teacher nal development。
to understand and recognize the XXX。
教师职业道德教案教案名称:教师职业道德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2. 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和要求;3. 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的准则和原则;4. 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和重要性;2.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和要求;3. 教师职业道德的准则和原则。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讨论一位优秀教师的特点。
然后让几个小组代表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第二步:讲解(15分钟)1. 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和重要性: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职业要求。
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行为准则,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保证。
教师职业道德对于保持教师形象、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和要求:(1)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师是培养未来的栋梁之材,肩负着重要的教育使命和社会责任;(2)师生关系的专业性:教师应保持适当的距离,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3)道德自律和修养:教师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修养,做到言行一致;(4)教书育人的能力和素质: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能够有效地教书育人;(5)教师团队的协作性和配合性:教师应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与教师团队共同合作。
第三步:探究(3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教育事故进行研究,并回答以下问题:1. 该教育事故涉及到哪些教师职业道德准则的问题?2. 该教育事故应该如何处理?3. 如何预防类似的教育事故发生?第四步:总结(10分钟)让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他们的调查结果和思考。
然后对教师职业道德进行总结归纳,明确教师职业道德的准则和原则。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小组活动,学生有机会进行思考和探究,培养了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合作能力。
引言概述: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当遵循的一系列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准则。
教师职业道德的合理运行是教师队伍正常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汇总与阐述,旨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提升。
正文内容: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1.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义与内涵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与要求2.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与作用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教师职业道德对学生的影响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的重要作用二、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观1.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良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念的统一公民道德与职业道德的互动关系2.构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制定与实施教师职业道德准则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行为准则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公正原则尊重原则服务原则自律原则2.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准则为人师表,言行一致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与同事合作,促进团队精神勤奋敬业,追求教育教学的卓越热爱学生,关注学生全面成长四、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与提升1.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渠道与途径专业素质培训与提升导师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研讨会与教学研究的推广2.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策略与方法优化教师培养方案建立激励机制,增强道德责任感加强道德案例教育,引导教师行为规范五、教师职业道德的监督与评价1.教师职业道德的监督机制与体系学校内部的职业道德监督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与指导2.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指标与方法学校评价体系中的道德评价社会评价与学生评价的补充作用总结: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核心价值观、基本原则与行为准则、培养与提升以及监督与评价等多个层面综合阐述,旨在引导教师遵循职业道德准则,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一章教师职业概述识记职业: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由于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相对稳定的社会活动。
教师职业:是指人们终身或长期从事的,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以培养人的能力和思想品德为目的的一种职业。
职业的基本特征:基础性、广泛性、同一性、时代性、差异性、层次性领会教师职业形成的影响和制约因素:教师职业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教育活动的出现和学校教育的存在是其前提条件,传授知识是教师的职业责任。
此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也都是教师职业形成的必要条件。
教师职业的特点:1.复杂性。
教师职业的复杂性由四个方面决定的:教师职业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劳动内容的复杂性、劳动过程的复杂性;劳动能力要求的复杂性。
2.创造性。
教师职业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教师传授知识需要具有创造性、教师培养学生需要具有创造性、教师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机智、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需要具有创造性。
3.示范性。
教师职业的示范性是由以下四点决定的:学生的“向师性”、学生的模仿性、教师品德言行的示范性、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的示范性。
4.长期性。
教师职业劳动是一个周期长、见效慢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长期性,即教师职业劳动培训人才的周期长,教师职业劳动见效慢。
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1.教师职业促进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教师劳动传递人类社会物质财富、教师为社会造就进行物质财富生产的人才。
2.教师职业促进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教师劳动传递人类社会精神文明、传播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再生产”人类社会精神文明、为社会造就进行精神财富生产的人才。
3.教师职业促进人类社会制度文明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教师通过自身的劳动,传播社会制度及文化,传递社会制度文明的思想,使人们对不同的社会制度产生一定的认识,从而形成评价社会制度优劣的能力;——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人类社会制度文明的思想凝结为个体的政治信仰,促使人们维护合理的现行社会制度;——在某种历史条件下,教师还可以塑造超越现行社会制度的信仰,推动人们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从而引导人们不断追求和创造人类社会的制度文明。
4.教师职业促进人类素质提高。
教师劳动在人的素质的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教师劳动开发人的智力资源、培养人的思想品德、促进人类的自我完善。
应用对教师职业的认识:认识:教师职业是“培养造就下一代”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含义:是指人们终身或长期从事的,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以培养人的能力和思想品德为目的的一种职业。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识记道德:是由一定的经济关系决定,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伦理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职业道德:一般地讲,职业道德就是指人们在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过程中,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也就是调整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
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态度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
它是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由于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紧密相连,因而,有着与其他职业道德不同的特点(较高的责任性、独特的示范性、高度的自觉性、鲜明的独特性、广泛的继承性。
)领会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含义: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或职能,是指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即教师道德对教师个人、对教师集体、对社会的作用。
所以,教师道德的功能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关于教师道德对教师个人、对集体,对社会有哪些价值的问题。
功能:是多方面的,其中调节功能、教育功能和示范功能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一部分,它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而且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对社会生活起影响和促进作用。
主要表现:——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促进作用;——对社会物质文明建设起推动作用;——对社会生活发挥着广泛的影响作用。
应用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基础:任何一种教师职业道德,都是在教育劳动实践基础上产生,既受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和阶级利益所制约而建立和发展,又是在批判继承历史上优秀教师道德遗产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由于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紧密相连,因而,有着与其他职业道德不同的特点(较高的责任性、独特的示范性、高度的自觉性、鲜明的独特性、广泛的继承性。
)第三章教师的职业理想识记理想:是指对未来事物的想象和希望,多指有根据的、合理的想象或希望。
理想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一种符合现实情况和需要的正确想象。
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工作部门和工作种类的向往,包括对未来职业将达到什么水平、什么程度的向往。
它是人们实现个人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手段并受社会理想的制约。
理想的特点:理想不同于幻想、空想,它具有客观必然性、社会生、阶级性等特点。
理想的分类:理想又是一种社会意识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种类。
——第一,按照理想所属的范围来划分,可以分为个人理想和群体理想;——第二,按照理想奋斗的时间为划分,可以分为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第三,按照理想的内容来划分,可以分为社会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素质理想等。
职业理想的特点:与其他理想不同,职业理想有其差异性、发展性、时代性等特点。
教师职业理想的内容:与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
领会职业理想的作用:具有向导作用、调节作用、激励作用、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
教师树立正确职业理想的途径:——确实榜样,自我激励——扎实业务,自我提升——坚定信念,迎接挑战教师职业理想的核心: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
教师职业理想的要求:1、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正确贯彻和落实教育方针,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必须明确教育事业的服务方向、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教育的总的培养目标,把握时代性,尊重教育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
2、切实遵循教育规律教育规律,通常是指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及教育活动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方能实现作为教师的职业理想。
3、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教书育人”,是教师职责的通俗说法。
在“教书育人”这个命题中,其核心是育人,为了育人的需要而教书,教书是为了育人。
领会认识怎样真正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教书育人”,是教师职责的通俗说法。
在“教书育人”这个命题中,其核心是育人,为了育人的需要而教书,教书是为了育人。
1、教师的根本职责是育人:要把育人的工作作好,首先,要认识到育人的重任;其次,育人要有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再次,育人要用心灵去塑心灵。
2、教书育人的基本途径:首先,每一位教师都要争当班主任,尤其是年轻教师,更应当如此;其次,教书育人的主渠道是每一节课、每一项教育教学活动;最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榜样作用在育人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第四章教师的职业纪律识记纪律:是纪律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一种集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条例的总和,是要求人们在集体生活中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职责的一种行为规则。
职业纪律:是职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劳动规则和劳动秩序,它是保证劳动者执行只务、履行职责、完成自己承担的工作任务的行为规则。
教师职业纪律:是指为保证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领会纪律的特征:具有历史性、阶级性和强制性的特征。
职业纪律的特征:具有职业业、安全性、自律性和制约性的特征。
教师职业纪律的作用:1、有利于规范办学行为;2、有利于维护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合法权益;3、有利于提高学校工作效率;4、有利于培育良好的校风;5、有利于学校改革的推进。
教师职业纪律的主要内容:1、遵守国家法律,依法执教;2、认真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为人师表;3、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对教师职业纪律的要求:1、树立起职业纪律意识;2、系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3、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4、提高依法从教的自觉性;5、教师不得做违反职业纪律的行为。
违反教师职业纪律的责任:违反教师职业纪律是指一切不符合现行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所要求的行为。
违反教师职业纪律的责任是违反者对违反行为必须承担的责任。
简单应用教师职业纪律的意义:具教师遵守职业纪律对约束自己的行为、履行职业责任、体现人民利益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教师职业纪律是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第二,教师职业纪律是体现人民利益的重要手段;第三,教师职业纪律是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第四,教师职业纪律是约束教师行为的重要准则;第五,教师职业纪律是履行职业责任的重要保证。
综合应用分析教师职业纪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2、歧视、排斥后进生;3、非法限制学生人身自由;4、对学生乱收费、乱罚款;5、侵犯这生隐私权。
第五章教师的职业素养识记素养:是指人们通过经常的努力学习、刻苦锻炼和自我修养取得的某种收获、成果或达到的水平和境界,它是从事某种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其实质是一个人的总体能力和倾向性。
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内在的要求,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职业素养具体量化表现为职商,体现一个社会人在职场中成功的素养及智慧。
教师职业素养: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一种职业品质。
有人认为,这包括三个方面:经师(教学生求知的素质)、人师(教学生做人的品质)和教育的有效性,即教师如何有效地教书育人的素质。
教师职业素养的主要内容:1、知识素养:牢固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
2、能力素养:教育教学能力素养、学习与科研能力素养,其中教育教学能力是其能力素养的核心部分。
3、人文素养: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就是人文素养,它决定着教师的职业意义和价值。
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
它表现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