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辊硬度 轧制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1
辊身硬度辊颈抗拉强度
(肖氏 HS)(Mpa)铸铸钢30~70500~1000大、中型型钢开坯和粗轧机架,板带轧机粗轧机架,支承辊
钢半钢35~70300~700大、中、小型型钢中间及精轧机架,板带钢工作辊
轧石墨钢35~60500~900
大、中、小型型钢粗轧机架
辊高铬钢
70~80带钢粗轧后架,精轧前架,冷轧带钢工作辊工具钢(高碳高速钢)
80~90热轧带钢精轧机架,小型或线材精轧机架铸冷硬铸铁55~85150~220板材、线材、型材、管材精轧机架
铁无界(限)冷硬铸铁
55~85150~220板材、线材、型材、管材中轧、精轧机架,板带钢精轧机架
轧球墨铸铁35~80300~700
型材、线材、管材粗、中轧机架
辊高铬铸铁60~95小型型钢、线材轧机精轧机架,带钢预精轧机架
特殊铸铁75~95小型、线材、管材预精轧,精轧锻热轧辊35~60500~1100开坯,大型粗轧机架,板钢粗轧机架钢冷轧辊75~105700~1400冷轧带钢工作辊,型材、焊管成形辊
轧支承辊
40~70700~l400冷、热板带轧机
辊
锻造半钢及白口铁
35~70
500~1000
大、中、小型粗、中、精轧机架
轧辊分类
主要用途说明
各类轧辊主要分类和特点及用途对照表 制表人:朱丹青。
冷轧轧辊硬度一、引言冷轧轧辊是冷轧生产线上的重要设备之一,其硬度对于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冷轧轧辊硬度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二、冷轧轧辊硬度的定义冷轧轧辊硬度是指冷轧轧辊表面的硬度值,通常使用洛氏硬度计或布氏硬度计进行测试。
其单位为HRC或HB。
三、影响冷轧轧辊硬度的因素1.材料选择: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硬度特性,因此材料选择对于冷轧轧辊硬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目前常用的材料包括9Cr2MoV、86CrMoV7等。
2.热处理工艺:热处理工艺对于冷轧轧辊表面组织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包括淬火、回火等工艺。
3.表面处理:表面处理可以提高冷轧轧辊表面的抗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
4.使用环境:不同环境下的使用条件对于冷轧轧辊硬度有着不同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
四、冷轧轧辊硬度测试方法1.洛氏硬度测试法:该方法是通过在冷轧轧辊表面施加一定压力,测量压痕直径来计算洛氏硬度值。
2.布氏硬度测试法:该方法是通过在冷轧轧辊表面施加一定压力,测量压痕的深度来计算布氏硬度值。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1.冷轧轧辊表面出现裂纹:可能是由于材料选择不当或热处理工艺不当导致的。
应该重新选择材料或优化热处理工艺。
2.冷轧轧辊表面出现磨损:可能是由于使用环境恶劣或表面处理不当导致的。
应该改善使用环境或重新进行表面处理。
六、结论综上所述,冷轧轧辊硬度对于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该注意材料选择、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以及使用环境等因素,以保证冷轧轧辊的硬度符合要求。
对GB/T13313-1991《轧辊肖氏硬度试验方法》的修订说明伴随着我国理化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轧辊的硬度检测已由原来单一的肖氏硬度发展到里氏硬度、超声硬度、现场维氏硬度等多种试验方法,为轧辊生产厂家和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
我们力争通过此次修订工作,使轧辊硬度试验方法国家标准能体现当代轧辊硬度检测水平及发展方向,能正确引导并推进我国轧辊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
本次修订是在GB/T 13313-1991的基础上进行的,修订后的标准名称变更为《轧辊肖氏、里氏硬度试验方法》,格式按照GB/T1.1-2000的要求进行了调整。
1 范围1.1 根据GB/T 1.1-2000标准,修订了范围。
1.2 增添了里氏硬度的相关内容以及肖氏和里氏的硬度换算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2.1 补充调整了引用标准。
2.2不再使用GB4977《D型肖氏硬度计技术条件》和GB4978《标准肖氏硬度块》。
2.3增添了GB/T 17394-1998《金属里氏硬度试验方法》、JJG 346-1991《肖氏硬度计》、JJG 347-1991 《标准肖氏硬度块》、JJG 747-99《里氏硬度计》。
3 增添了里氏硬度的表示、测试方法及其相关要求随着轧制技术的发展,用户对轧材的板型、表面粗糙度的指标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轧辊具有更小的硬度范围和整体硬度均匀性。
而肖氏硬度由于其自身特点,已经逐渐不能满足这些要求。
由于理化检测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的现场硬度检测手段不断增加,为轧辊生产厂家和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性。
在这些新型硬度检测方法中,里氏硬度发展最为成熟。
它人为影响很小,并且可以多方向、多种冲击装置使用,能普遍适用于铸钢、铸铁和锻钢轧辊的硬度检测,在实际的轧辊硬度检测中具有很明显的优势,且为很多轧辊制造厂家和使用厂家认可。
甚至有很多轧辊使用厂家的订货合同中的硬度要求直接是里氏硬度。
目前,轧辊现场硬度检测的现状是肖氏硬度和里氏硬度并存,并且里氏硬度有逐渐发展的趋势。
101合金冷硬铸铁轧辊合金冷硬铸铁轧辊(辊环)是利用铁水自身的过冷度和模具表面激冷,同时添加Ni、Cr、Mo合金元素的办法制造的一种铸铁轧辊,辊身工作层基体组织内基本上没有游离态石墨,因而其硬度咼,具有优良的耐磨损性能。
此类材质可用静态复合浇注工艺生产大型规格轧辊,使辊身具有高的硬度而辊颈具有高的强韧性,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抗事故性。
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用途承制范围102合金无界冷硬铸铁轧辊合金无界冷硬铸铁轧辊(辊环),以其工作层中有细小的石墨析出物为特征而区别于冷硬铸铁轧辊。
石墨均匀分散在整个辊身截面,其数量和尺寸随深度而增加。
本公司提供的合金无界冷硬铸铁轧辊,由于添加了锰、铬、镍、钼等合金元素,加上少量细小石墨的存在,不仅提高了轧辊的抗剥落性、抗热裂性和抗磨损等性能,而且辊身工作层具有较小的硬度落差。
表面的微细石墨孔隙还能改善轧辊的咬入能力。
合金球铁轧辊合金球墨铸铁轧辊(辊环),以基体组织中的石墨呈球状为特征,通过调整镍、铬、钼合金元素和特定的热处理制度,可以制成普通球墨铸铁、大型合金球墨铸铁、珠光体球墨铸铁和针状球墨铸铁不同系列的轧辊(辊环)。
这些产品具有良好的强度、高温性能和抗事故性能,工作层硬度落差极小。
104高镍铬无界冷硬铸铁轧辊高镍铬无界冷硬复合铸铁轧辊是采用离心或全冲洗方法制造的高性能轧辊,通过提高镍、铬、钼等合金元素的含量,获得高的组织、碳化物显微硬度;配合特殊热处理得到组织均匀、致密及硬度落差小的工作层;同时含有少量游离石墨,从而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性、抗热裂、抗剥落及抗压痕性能。
外层厚度可适应需要而调整,芯部采用韧性灰口铸铁或高强度球墨铸铁,使芯部及辊颈具有满意的强韧性。
使用中充分水冷是必要的。
HS90_______ __ ________ I- _________ j …■■ ■1;:距表面距离(m m)用途:热带连轧精轧后段工作辊炉卷轧机工作辊宽、中厚板轧机粗轧、精轧机架工作辊高速线材轧机预精轧辊环热带(板)四辊平整机工作辊、支撑辊,横有色金属板材轧机工作辊切平整辊105高铬复合铸造轧辊高铬复合轧辊工作层含有6~22%勺铬合金,芯部为高强度球墨铸铁。
冷轧辊的硬度介绍冷轧辊是冷轧生产线中重要的设备之一,用于将热轧钢坯冷轧成薄板。
其硬度对于冷轧工艺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冷轧辊的硬度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冷轧辊的分类冷轧辊按材料可以分为铸铁辊和锻钢辊两大类。
铸铁辊铸铁辊是传统的冷轧辊材料,常用的铸铁辊有灰铸铁辊、变形性铸铁辊和合金铸铁辊等。
铸铁辊制造工艺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但硬度通常较低,且易发生疲劳断裂。
锻钢辊锻钢辊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材料,具有更高的硬度和较好的疲劳性能。
锻钢辊通常通过锻造、淬火和回火等热处理工艺制成,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适用于高速轧制。
冷轧辊硬度的意义冷轧辊的硬度对冷轧工艺和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
1.影响轧制力和轧制负荷:辊面硬度高,摩擦力减小,轧制力和轧制负荷减小,有利于提高轧制效率。
2.影响产品表面质量:辊面硬度高,能够更好地控制产品表面质量,减少缺陷和纹理。
3.影响辊径的稳定性:辊面硬度高,辊径稳定性好,能够降低辊弯曲和辊缺陷的风险。
4.影响冷轧辊的使用寿命:硬度高的冷轧辊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冷轧辊硬度的测试方法冷轧辊硬度的测试方法主要有硬度试验和非接触式硬度测试仪两种。
硬度试验硬度试验是通过对冷轧辊进行压痕试验,利用压痕的大小来间接评定辊的硬度。
常用的硬度试验方法有洛氏硬度试验、维氏硬度试验和布氏硬度试验等。
这些试验方法在冷轧辊硬度测试中都有一定的应用,选择适当的试验方法可以获得准确的硬度数据。
非接触式硬度测试仪非接触式硬度测试仪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测试设备,通过激光或超声波等非接触测量原理,可以准确快速地测试冷轧辊的硬度。
非接触式硬度测试仪广泛应用于冷轧辊的硬度测试中,在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度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冷轧辊硬度的控制冷轧辊硬度的控制是提高冷轧工艺和产品质量的关键。
辊体材料的选择选择合适的辊体材料是控制冷轧辊硬度的关键一步。
铸铁辊硬度较低,适用于中低速轧制;锻钢辊硬度较高,适用于高速轧制。
轧钢辊环执行标准
轧钢辊环执行的标准主要是国家铸钢轧辊标准GB/T1503-2008。
根据该标准,轧钢辊环的主要合金成分包括钒、镍、钨、钼、铌、钴等元素,其中碳含量应低于1.6%,磷含量控制在0.03%以下,铬含量低于5%,硫含量控制在0.03%以下。
这些控制要求使得轧钢辊环具有高的耐磨性能和抗冲击韧性,同时避免了微裂纹、掉块、爆环等问题的出现。
此外,轧钢辊环的硬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一般来说,轧钢辊环的HRC硬度达到83,属于高耐磨材料,被广泛应用在工程、机械等领域。
特别是在高速线材轧制中,轧钢辊环需承受高速轧制和冲击力,因此其硬度和耐磨性要求较高,以保证轧制工艺的稳定性和成品的高质量。
在轧钢辊环的使用过程中,损耗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损耗可分为正常损耗和异常损耗,正常损耗是由于轧制力和冲击力导致的辊环表面磨损,而异常损耗则与工况环境有关。
此外,辊环与锥套的配合公差也是一个关键的参数,需要保证辊环的中心孔与锥套的外圆接触良好。
在轧钢辊环的维护方面,需要注意预热问题。
在11月至次年4月使用期间,辊环和锥套上线前需要使用保温箱进行预热,以确保装
配时辊环、锥套及轧辊轴温度一致,避免温差导致的应力集中和裂纹等问题。
总之,轧钢辊环的执行标准涵盖了材料成分、硬度、损耗、配合公差等多个方面,需要在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守,以保证轧制工艺的稳定性和成品的高质量。
基本概述轧辊专用硬度计又叫轧辊硬度检测仪、轧辊专用硬度仪、轧辊硬度检测仪、便携式轧辊硬度计、轧辊硬度测量仪、轧辊硬度测试仪、轧辊专用硬度计价格、轧辊专用硬度计厂家、石墨硬度计、肖氏轧辊硬度计、轧辊硬度计是沧州欧谱采用岛津肖氏硬度计(HSD370003基准机)进行校准,并参阅欧洲、美洲轧辊行业硬度标准,修正肖氏硬度误差,是检测轧辊硬度理想产品。
此产品出现加快促进了国内轧辊行业硬度与之国际轧辊硬度标准接轨。
目录1、概述 (1)1.1 产品特点 (1)1.2 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 (1)1.3 品种规格 (3)1.4 工作条件 (5)2、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 (6)2.1 结构特征 (6)2.2 工作原理 (7)3、技术特性 (8)3.1 技术参数 (8)3.2 尺寸重量 (8)4、使用 (9)4.1 使用前的准备和检查 (9)4.2 测量 (10)5、特别提示 (11)6、操作详解 (12)6.1 开机 (12)6.2 关机 (12)6.3 测量 (12)6.4 菜单结构图 (14)6.5 测量条件设置 (14)6.6 打印功能 (17)6.7 存储管理器 (18)6.8 浏览界面 (20)6.9 系统设置 (21)6.10 软件信息 (22)6.11 软件校准 (22)6.12 背光 (23)6.13 自动关机 (23)6.14 电池的更换 (23)6.15 数据传输电缆连接 (23)7、故障分析与排除 (24)8、保养和维修 (24)8.1 冲击装置 (24)8.2 正常维修程序 (24)9、检定周期 (24)10、用户须知 (25)11、贮存条件、运输及注意事项 (25)1、概述1.1 产品特点●针对轧辊肖氏硬度测量设计独立的系统,测量系统支持轧辊专用和非轧辊专用两种状态,并可通过快捷键(右箭头)进行状态切换。
●采用128×64图形点阵液晶显示器,信息丰富。
●全中文显示,菜单式操作,操作简单方便。
轧辊硬度检测方法及结果差异分析文章介绍了常用几种硬度的检测方法,给出了不同检测方法在轧辊检测中的不同结果,分析了轧辊的基体硬度和残余应力产生的硬度差异及对轧辊使用的影响。
标签:硬度检测;转换;基体硬度;碳化物;残余压应力引言:在轧辊的设计、制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问需要思考和分析,如:森吉米尔轧机所使用的工作辊设计硬度一般为84-88HSD,所轧的板材多数是不锈钢、硅钢,所处的工况比较恶劣。
而我们通称的大轧辊所轧的板材以普碳钢为主,所处工况相对较好,但其工作辊设计硬度往往会达到95HSD以上。
为什么轧制不锈钢、硅钢的硬度会比轧普碳钢的硬度低呢?这就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1 常用硬度检测方法分析什么是硬度?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它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一般认为硬度越高,材料的强度就越高,材料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就越高。
轧辊生产中常用的硬度有维氏(HV)、洛氏(HRC)、肖氏(HS)和里氏(HL)四种表示方法。
(1)维氏硬度以120kg以内的载荷和顶角为136°;的金刚石方形锥压入材料表面,用载荷除以材料压痕的表面积,即为维氏硬度HV值(kgf/mm2)。
维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2)洛氏硬度(HRA、HRB、HRC)。
洛氏硬度是用一个顶角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9、3.18mm的钢球,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由压痕的深度得出材料的硬度。
洛氏硬度检测是现今所使用的几种普通压痕硬度试验之一。
HRA用于硬度极高的材料(如硬质合金等);HRB用于硬度较低的材料(如退火钢、铸铁等);HRC用于硬度很高的材料(如淬火钢等)。
维氏硬度和洛氏硬度均为压入式硬度,压入式硬度在表面留有压痕,会直接破坏轧辊的表面质量,需要重新修磨。
所以一般不直接应用于轧辊成品检测。
但是压入式硬度能真正反映轧辊的表面硬度,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小,稳定性好。
所以HV和HRC是轧辊初始设计时常用的硬度指标。
金属轧制工(中级+高级)理论复习题100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80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每题1分,满分80分。
)1、热轧钢的含义是()。
A、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轧制B、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轧制C、在A1线温度以下进行的轧制D、在A1线温度以上进行的轧制2、轧辊硬度通常是指轧辊表面的工作硬度,它决定轧辊的()。
A、耐热性B、耐磨性C、耐冲击性D、耐蚀性3、使轧件轧出轧机后往上翘的轧制方式是采取()。
A、上压力轧制B、下压力轧制C、等压力轧制D、差异轧制4、形状特殊的孔型在轧制过程中,迫使金属有较大宽展。
这种宽展称为()。
A、自由宽展B、限制宽展C、强迫宽展D、特殊宽展5、碳化钨辊环冷却时,水的PH值应()。
A、低于7B、低于5C、>=7D、只有等于76、坯料存在下列哪种缺陷时可能会导致轧件头部开裂()。
A、皮下汽泡B、表面汽泡C、表面结疤D、内部裂纹7、碳素钢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
A、强度降低而硬度提高B、强度提高而硬度降低C、强度和硬度均提高D、强度和硬度均降低8、随着轧制温度的变化,在同一调整条件下,轧辊之间的辊缝也有所不同,这是因为钢料的温度愈低,作用在轧辊的压力()。
A、愈大B、不变C、愈小D、先减小后增大9、加热温度偏高,时间偏长,会使奥氏体晶体粒过分长大,引晶粒之的结合力减弱,钢的机械性能变坏,这种缺陷称为()。
A、过烧B、热脆C、过热D、脱碳10、低合金钢、低碳钢在高线粗轧机最佳开轧温度分别为()。
A、900℃,900℃B、900℃,850℃C、850℃,850℃D、900℃,1050℃11、在轧辊调整范围较大的轧机上传动轴一般采用()。
A、万向接轴B、梅花接轴C、弧型齿接轴D、直型齿接轴12、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轧件尺寸与孔型尺寸相同B、轧制力与轧辊材质有关C、宽展量与压下量有关。
D、咬入角与摩擦系数有关13、凡是一切能引起轧件和轧辊间磨擦系数增大的因素,都能使宽展()。
冷轧轧辊硬度一、介绍冷轧轧辊是金属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用于将钢材、铜材等金属材料压延成薄板、薄带等产品。
轧辊的硬度是决定其使用寿命和加工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冷轧轧辊硬度的相关知识。
二、冷轧轧辊硬度的意义冷轧轧辊的硬度直接影响到加工件的表面质量、尺寸精度和产品性能。
合适的轧辊硬度可以保证产品的表面光洁度,提高尺寸精度,避免表面缺陷和气泡等问题。
同时,适当的轧辊硬度还能延长轧辊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三、影响冷轧轧辊硬度的因素1.轧辊材料:轧辊通常使用高速钢、合金工具钢、铸铁等材料制造,不同材料的硬度范围不同。
2.热处理工艺:轧辊经过热处理,如淬火、回火等过程,可以改变其硬度。
3.轧制工艺:轧制过程中的冷却方式、轧制力度等对轧辊硬度也有一定影响。
四、常用的冷轧轧辊硬度测量方法1.硬度计测量:利用硬度计对轧辊进行表面硬度测量,一般使用比较硬度计或压痕硬度计。
2.超声波测量: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特性,测量轧辊的声速,进而计算出其硬度。
3.磁力法测量:利用磁感应原理,通过测量磁性材料中的磁性变化来推测其硬度。
4.压痕法测量:通过在轧辊上施加一定的载荷,测量压痕的形状和尺寸,进而计算出轧辊的硬度。
五、常见的冷轧轧辊硬度指标1.布氏硬度(HB):用硬度计按一定的压力对轧辊表面进行硬度测量,以硬度计读数作为硬度值。
2.维氏硬度(HV):用硬度计按一定的压力对轧辊表面进行硬度测量,以硬度计读数与压头所印成的压痕平方值的比例作为硬度值。
3.石氏硬度(HR):用硬度计按一定的压力对轧辊表面进行硬度测量,以硬度计读数与压头所印成的压痕深度的比例作为硬度值。
4.Vickers硬度(HV):用硬度计按一定的压力对轧辊表面进行硬度测量,以硬度计读数与压头所印成的压痕对角线长度的平方值的比例作为硬度值。
六、冷轧轧辊硬度的控制方法1.合理选择轧辊材料:根据生产工艺和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轧辊材料,保证其硬度范围满足需求。
无缝钢管生产工艺流程及轧机轧辊的选用无缝钢管生产流程及几种主要轧辊工具的材质、硬度选用介绍如下:1无缝钢管生产工艺流程无缝钢管生产主要经过以下几道工序;管坯——切断——加热——穿孔——轧管——定(减)径——矫直——切头尾——检验——包装——入库。
而根据轧管方式的不同可将无缝钢管轧机分为自动轧管机组、连轧管机组(MPM两辊连轧管机组、PQF三辊连轧管机组)、Assel轧辊机组、Accu轧管机组、周期轧管机组等,新上的轧机以MPM连轧管机组、PQF三辊连轧管机组居多,比如天津钢管公司的Φ460、Φ258PQF连轧管机组、衡阳钢管的Φ273MPM连轧管机组、攀钢成都无缝的Φ340MPM连轧管机组、Φ159PQM连轧管机组、鞍山Φ170PQF连轧管机组等。
2穿孔机管坯穿孔是热轧无缝钢管生产中最重要的变形工序,它的任务是将实心管坯穿轧成空心毛管。
根据穿孔机的结构和穿孔过程的变形特点,可将现有的穿孔方法分为:斜轧穿孔、推轧穿孔和压力穿孔,而以斜轧穿孔应用最为广泛,斜轧穿孔机轧辊的形状有辊式、菌式(锥形)和盘式三种,辊式穿孔机轧辊应用于小型轧机,而大型的机组穿孔机采用菌式轧辊。
盘式穿孔机应用较少。
不论轧辊形状如何,为了保证管坯咬入和穿孔过程的实现都有穿孔锥(轧辊入口锥)、碾轧锥(轧辊出口锥)和轧辊轧制带(入口锥与出口锥之间的过度部分)组成。
穿孔机轧辊大多采用辊轴和辊套的组合结构,两者采用直接过盈组合或加键过盈组合。
这样,当轧辊报废后,辊轴可继续复用,以减小工具成本。
小型穿孔机辊轴材质多选用45或40Cr,调质处理。
大型的穿孔机辊轴多用42CrMo,调质处理。
轧辊材质目前各厂家选用较杂,有的厂家选用锻造45、55等优质碳素结构钢。
有的厂家选用50Mn、65Mn、70Mn、70Mn2Mo、60CrMnMo等合金铸钢或锻钢;硬度范围要求也不一致,有的要求HB180-220,有的要求HB220-260。
为了增加咬入性,大型穿孔轧辊一般在入口锥上加工有深度为0.8~1.2mm的网状花纹。
为什么要对冷轧薄板轧辊进行毛化1.在轧制中,由于毛化后的轧辊改变了辊与板之间的接触状态,由光面对光面转变成由毛面对光面,在轧制力的作用下摩擦系数明显提高,且激光毛化后的轧辊表面是通过激光溶化、造型、急冷形成,能使轧辊表面硬度高达1000HV左右,也就是说激光毛化技术不仅有毛化功能,还有强化功能,能明显提高轧辊的耐磨性。
具体表现在:①能提高轧制速度,降低轧制力。
②能减少打滑带来的划伤、边浪,有利于提高板型质量。
③由于轧辊耐磨性的提高,可延长换辊时间,使轧辊的寿命提高一倍以上。
④由于轧辊寿命的延长十分有利于提高轧机产量和稳定板面质量。
2.在罩式炉退火中,由于轧辊毛化后轧制的卷板,板表面有无数的凸台、凹坑,使卷板内板与板之间的缝隙及摩擦力明显增大,从而改善了气体在板面与板面之间的流动状态。
具体表现在:①由于缝隙大且均匀能有效防止板与板之间的粘贴现象,同时能提高软化效果。
②由于气体流动性好,更有利于挥发和还原板面的杂物,减少“黄”、“黑”斑,改善板面的外观质量。
③由于摩擦力增加,可有效防止塔卷(滑套)的产生,便于吊装及板卷在罩式炉火的堆放(有不少单位由于塔卷的产生及卷径不够,导致了罩式退火炉实际产能小于设计产能的要求,制约了轧机产能的发挥)。
④能节约一定的N2和H2及退火时间,并有助于板材软化效果的均匀性(由于H2的导热系数是N2的6倍,用全H2效果更佳)。
3.在后续加工中,由于激光毛化的轧辊轧制的板表面分布有许多均匀的互不相通的小凹坑,在后续机械加工中能形成一个个密密麻麻的小油池,十分有利于降低摩擦力、挤压力、拉伸力、剪切力。
在后续的深加工中由于激光毛化技术能有效控制板面的毛面和光面的比例,同时毛面能增大板面的表面面积(特别是凹坑带来的表面面积),具体表现在:①能延长用户的模具、刀具使用寿命,提高用户的产品合格率(特别是深冲和超深冲产品)。
②便于用户开发出不同的镜面板、漫发射板、防伪板等。
③能明显增加板面的附着力,有利于后续的镀珞、彩涂工艺。
高速钢轧辊的特点、制造、应用及研发趋势2013-12-19 09:46:001高速钢轧辊特点高速钢轧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碳化物硬度高。
以往使用的轧辊,其基体上分布的多为Fe3C型或M7C3型共晶碳化物,组织粗大,硬度较低。
高速钢轧辊一般采用高C、高V型高速钢,另外还含有较多的Cr、Mo、W、Nb和Co等合金元素,在凝固和热处理过程中,这些合金元素形成了一次和二次碳化物。
高铬铸铁轧辊碳化物是M7C3(2500 Hv)和M23C6(1600 Hv)。
无限冷硬铸铁轧辊中,碳化物是Fe3C(l300 Hv)。
而高速钢轧辊主要含有MC(3000 Hv)、M7C3(2500 Hv)和M6C(2000 Hv),它能替代一般轧辊,从而提高耐磨性。
另外,随着V含量增加,高速钢组织中骨骼状的M6C型碳化物向粒状的VC型转化。
2)热稳定性好。
高速钢轧辊中含有较多的W、Cr、Mo、V和Nb等元素,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研究发现,普通轧辊材质的硬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下降,而高速钢轧辊在600℃仍保持有500 Hv,这必将大大提高轧辊的耐磨性。
特别是当添加分布于基体组织的Co元素时,这种倾向更加明显。
3)使用中易形成氧化膜。
轧制过程中如在轧辊表面形成连续、致密、均匀、粘结性好的氧化膜,不但可降低轧辊与轧材间的摩擦系数,而且可提高轧材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普通轧辊使用初期由于无氧化膜保护,磨损较大。
高速钢轧辊使用中氧化膜能很快形成,氧化膜的出现,可降低带钢与轧辊表面的摩擦,防止轧辊粘钢,提高轧辊寿命。
同普通轧辊相比,高速钢轧辊的初期磨损较低,这对于提高高速钢轧辊耐磨性是十分有利的。
4)淬透性好。
高速钢轧辊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在室温下,工作层50mm范围内,从辊表面到芯部的硬度降小于3HS,可以确保轧辊从外到内都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5)优良的强韧性。
高速钢轧辊与一般的无限冷硬铸铁、高铬铸铁和半钢轧辊相比较,其基本机械性能抗拉强度和断裂韧性值均优于高铬铸铁轧辊和无限冷硬铸铁轧辊,与半钢轧辊接近。
轧辊入门知识问:什么是轧辊?轧辊是轧钢厂轧钢机上的重要零件,利用一对或一组轧辊滚动时产生的压力来轧碾钢材。
它主要承受轧制时的动静载荷,磨损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轧辊分热轧辊和冷轧辊两种。
常用冷轧辊中工作辊的材料有Cr3,Cr4,Cr5,9Cr,9Cr2,9Crv,8CrMoV等,冷轧辊要求表面淬火,硬度为HS45~105。
热轧辊常用的材料有55Mn2,55Cr,60Cr MnMo,60SiMnMo等,热轧辊使用在开坯,厚板,型钢等加工中。
它承受了强大的轧制力,剧烈的磨损和热疲劳影响,而且热轧辊在高温下工作,并且允许单位工作量内的直径磨损,所以不要求表面硬度,只要求具有较高的强度,韧性和耐热性。
热轧辊只采用整体正火或淬火,表面硬度要求HB190~270。
轧辊是冷弯型钢生产的主要部件工位,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产量和成本,优良的轧辊应具备以下特点:1、板型设计的合理适用以保证钢带顺利成型;2、高精度的加工尺寸以保证型材的要求;3、轧辊基体的高强度、优异的耐磨性及抗咬合性能,以确保其寿命。
目前国内制造轧辊的材料和热处理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1、GCr15等高碳低鉻轴承钢,常规淬火处理;2、Cr12高碳高鉻冷作模具钢,常规淬火处理;3、Cr12Mo1V1,优质冷作模具钢,常规淬火加表面氮化处理。
第一类因受材料淬透性的限制,常规淬火后轧辊的耐磨性达不到要求,且修复数次后,硬度阶梯性递减量大,寿命过低;第二类Cr12具有高淬透性,高耐磨性和热处理变形小等特点,因而广泛用来制作承载荷大,批量大的轧辊;第三类Cr12Mo1V1(或SKD11、D2)经常规热处理,氮化后,各项机械性能均优于Cr12钢种,且适用高精度冷弯异型材、不锈钢型材的生产。
在分析了上述情况、轧辊受力和损坏机理的前提下,采用Cr12、Cr12MoV表面合金化处理工艺制造轧辊。
应用基体等温淬火工艺,在保证基体(HRC60~62°)的同时,轧辊表面形成致密、均匀而又光滑的碳化物层,硬度值在HV2000~3500范围内。
轧辊硬度范围嘿,咱今儿就来聊聊轧辊硬度范围这档子事儿!你说这轧辊啊,就好比是咱家里的擀面杖,得有个合适的硬度才能把面擀得恰到好处。
太软了吧,那可不行,啥都压不起来,还不都得成了一滩软泥;太硬了呢,又容易磕着碰着,说不定还把机器给弄坏了。
就拿咱平时常见的钢材轧制来说吧,要是轧辊硬度不合适,那轧制出来的钢材能好吗?那不是厚一块薄一块,就是形状歪七扭八的。
这就好像你要做个蛋糕,模具软了蛋糕就不成形,硬了又没法把蛋糕弄出来,你说急人不急人!不同的轧制材料和工艺,对轧辊硬度的要求那也是各不相同。
就好像不同的菜得用不同的火候来炒一样,可不能一概而论。
有的需要硬度高一些,才能把那些硬骨头材料给降服喽;有的呢就得稍微软一点,才能和材料和谐相处,把活儿干得漂亮。
咱再想想,要是轧辊硬度范围没搞清楚,那会咋样?那不就跟盲人摸象似的,瞎碰乱撞呗!一会儿觉得这个硬度行,一会儿又觉得那个不行,到最后啥都没干成,还浪费了一堆时间和精力。
而且啊,这轧辊硬度可不是一成不变的。
就像人会变老一样,轧辊用久了也会有磨损,硬度也会慢慢变化。
这时候你就得时刻留意着,该调整就调整,该更换就更换,可不能马虎。
不然等出了问题再后悔,那可就晚啦!咱平时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情况啊。
比如说你穿鞋子,得选合脚的吧,大了小了都不舒服。
这轧辊硬度不就跟鞋子合脚一个道理嘛!只有选对了,才能让整个轧制过程顺顺利利的。
所以说啊,咱可得把这轧辊硬度范围给搞清楚喽,别小瞧了它,这可是关系到好多东西呢!你说要是因为这个没弄好,导致产品质量不行,那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咱可不能因小失大呀,是不是?这轧辊硬度范围,咱真得好好重视起来,就跟重视咱每天吃啥一样重要!反正我是这么觉得的,你们呢?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轧辊硬度(roll hardness)
衡量轧辊材料软硬程度的力学性能指标。
硬度并不是材料的基本性能,而只是一项实用的工程性能,用来对材料强度,热处理状态或加工硬化程度等实施简单的无损评估,根据其测试方法,硬度被定义为材料抗永久压痕的能力。
由于压头形状、压头尺寸和载荷不同,从而制造出了多种类型硬度试验机。
实际上,静态试验时,如布氏、洛氏、维氏或显微硬度等试验,其硬度值主要反映的是材料的剪切屈服强度;动态试验时,如肖氏或里氏硬度试验,其硬度值主要反映的是材料的弹性模量。
小轧辊的硬度可用台式的布氏硬度计和洛氏硬度计测量,而绝大部分轧辊的硬度则是在车间内用便携式的肖氏硬度计和里氏硬度计进行测量。
有的车间也配备大型的现场用的布氏硬度计或洛氏硬度计。
轧辊都要求耐磨,但由于测量难度较大,硬度便成了日常控制指标。
但硬度和耐磨性并非无条件统一的,依其随温度的变化率和结构特征,室温硬度较高的轧辊在热轧条件下不一定更耐磨,所以在选择轧辊时,除硬度外,还要看其成分、生产方法、组织结构、其他性能和残余应力。
此外,硬度越高,轧辊的抗事故性越差,所以在选择轧辊硬度时,还要看轧机条件、轧制条件、轧件品种和操作经验。
轧辊的硬度指标实际包括3部分内容,即平均硬度、硬度均匀性和硬度随深度的分布,它们都是统计值。
测量轧辊硬度时,测值精度取决于仪器精度、轧辊表面粗糙度、轧辊表面质量(氧化、脱碳和清洁程度)以及操作的稳定性。
统计平均硬度时,把轧辊硬度视为单一真值,此时,其准确性取决于粗大误差的识别方法、测点分配、测量次数和数据分组方法等。
统计轧辊硬度均匀性时,承认被测系统本身是不均匀的。
此时,其准确性取决于总体数据的统计方法和把测量误差从统计结果中分解出去的方法。
统计硬度随深度的分布时,须对应力的影响加以修正。
这是因为轧辊硬度的测值实际上是材料硬度和残余应力影响叠加的结果,而残余应力随深度有较大的变化。
残余应力主要是对动态测定的硬度值影响较大,对肖氏硬度影响最大,对里氏硬度次之,对静态测试的影响则很小,对维氏硬度几乎没有影响。
不同的硬度值之间可根据硬度换算表相互转换。
建立换算表时,一般是选定一种材料,将它热处理成一系列不同硬度的试块,然后由不同的硬度计进行测量,最后用插值方法整理成表。
由于不同的硬度计反映的是不同的力学性能组合,所以这样的转换只是近似值,并且只能用于与试块同类的材料。
改进的办法是用一系列轧辊代替这些试块,但工件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都不如试块,得到的关系仍然只能近似使用。
要想建立一个可在两种硬度值间普遍被接受的关系也许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