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经济增长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87.00 KB
- 文档页数:5
宏观经济学课件(叶德磊)第一章引言1.1宏观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规律的经济学分支。
它关注的是整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增长等方面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政府、企业、家庭等经济主体的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企业、家庭)的行为和决策,而宏观经济学关注整个国民经济总体的运行规律。
两者之间的联系在于,微观经济学的结论可以为宏观经济学提供理论依据,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又可以指导微观经济学的实践。
1.3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周期等。
这些问题涉及到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对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经营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1国民收入的构成国民收入(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国民收入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四个部分构成。
2.2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描述了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凯恩斯消费函数认为,消费取决于收入,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长幅度小于收入的增长幅度。
2.3投资函数投资函数描述了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投资取决于预期收益和成本,其中利率是投资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利率降低时,投资会增加,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2.4总需求与总供给总需求(AD)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总和。
总供给(AS)是指在同一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国民经济达到均衡状态。
第三章货币供求与通货膨胀3.1货币供求理论货币供求理论研究了货币市场的均衡状态。
货币供应量由央行控制,货币需求取决于人们的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
当货币供应量等于货币需求量时,货币市场达到均衡。
3.2通货膨胀的原因与影响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第四章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发展理论的影响,熟悉线性阶段模型,为以后的分析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哈罗德-多马模型索洛-斯旺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新剑桥增长模型新增长理论制度内生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经济增长阶段理论教学时数 6第一节哈罗德-多马模型及其对发展理论的影响一、H-D Model1.哈-多模型的基本思想2、基本理论特征是对凯恩斯理论的长期化和动态化。
二、哈罗德-多马模型对发展经济学的影响(一)积极影响(二)H-D模型的局限性第二节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一、Solow等人对HD模型缺陷的分析二、Solow-Swan Model1.基本假定(1)资本与劳动存在着替代关系,即K-L比率和资本-产出比率是可变的。
(2)产出的增长主要由K和L两种生产要素来推动,但K与L的边际生产率都呈递减趋势。
(3)市场价格机制起着主要的调节作用,市场存在完全竞争。
因而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分别决定工资和利润,资本和劳动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4)不存在技术进步。
2. 模型⎪⎭⎫⎝⎛∆+⎪⎭⎫⎝⎛∆=∆=LLKKYYGβα3、结论经济的增长率等于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乘以它们各自的产出弹性系数之和。
由于投入要素的价格和比例是变动的,资本与劳动可以互相替代,因而经济增长可以消除内在的不稳定性(通过资本-劳动比例的调节来改变资本-产出比例,以增加经济增长率的可调节性和稳定性,克服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刃锋”问题。
或:其中:knkkf s)(δ+∆+=)(s = 储蓄率,n = 人口增长率,δ是用于固定资产的折旧,k = K/L = 人均(劳均)资本量,△k = K的增加量,f(k)= Y/L = y =人均(劳均)产量。
人均储蓄的去向(1)人均资本k的增加,每个人所配备的资本设备更多,这被称为资本的深化Capital-Deepening(2)每一增加的人口所配备的人均应该得到的资本和用于弥补固定资产损耗的资本(n+δ)k,这被称为资本的广化。
Capital-Widening经济含义模型表明,一个经济社会在单位时间内(比如一年)按人口平均的储蓄量被用于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人均资本的增加ΔK,即为每一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设备(资本的深化,即使每个劳动力配备的资本量增加);另一部分是为新增加的人口配备按原有的人均资本配备设备nk(资本的广化,即让资本存量随着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政策含义此模式也包含着促进人均收入增加的政策含义:一是提高总产量;二是提高储蓄率;三是降低人口出生率。
这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
稳定增长的条件经济增长的稳态结论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着一条稳定的均衡增长途径,就长期来说,国民收入的增长等于劳动力的增长率。
无论最初的资本—劳动比率如何,经济活动总是趋于一条均衡的经济增长途径。
重要推论对某一国家而言,无论储蓄率有什么变化,最终总产出的增长率总会稳定下来,与该国的人口增长率相等,从而使人均收入稳定在一个固定的水平上。
对不同的国家而言,无论他们的储蓄率有多大差别,在长期中总产出的增长率也都会与各国的人口增长率趋于一致,各国的人均收入增长率在长期中都为0,只在人均收入水平上有所差别。
这就是所谓“趋同假说”。
引入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基本方程TT L L K K Y Y G ∆+∆⨯+∆⨯=∆=βα即:经济增长同时取决于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
如果资本和劳动用量不变,总产出的增长将决定于技术进步。
第三节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一、新剑桥增长模型的思想二、基本假定三、基本含义GW=S/K=π(SP ―SW)+SW/K这里,π为利润率,此模式的含义是: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经济增长率决定于利润率的高低以及资本家和工人两个阶级的储蓄倾向。
但由于假定SP 、SW 和K 都不变,因此,利润 率的提高或者说,利润占国民收入比例的提高,就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率。
其直接含义是,投资增加能使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提高,从而使社会储蓄提高,进而又使经济增长率提高。
四、新剑桥模式的特点五、 新剑桥增长模型的意义(P41)第四节 新增长理论一、内生增长理论的形成二、新增长理论的基本观点三、新增长理论的类型*四、一个简单的内生增长模型:AK 模型五、新增长理论的理论意义和政策意义第五节 制度内生化的经济增长理论诺斯认为:如果没有技术进步,合意的制度变迁也可以增进总的产出量和人均产出量,因此,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相比,是经济增长更为基本的原动力。
诺斯的制度含义更为宽泛,它们构成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合作与竞争原则,提供给人类一个相互影响的框架。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
”经济增长的制度动力要增进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努力,则需要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
知识的积累有赖于制度安排经济增长所需各种资本的积累都要由制度安排来保障刘易斯明确表示:“资本并不是增长的惟一要求,而且,如果提供了资本但同时却没有提供适用资本的有效框架的话,资本将被浪费掉。
”这就是说,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原因与其说是资本不足,还不如说是资本利用效率低下,而资本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必须从制度结构中去找。
第五节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一、肯德里克的因素分析核心:“余值增长”分析。
即经济增长中除去要素投入增加的贡献之外,还有更大一部分(约2/3)增长率来自于要素投入增加以外的因素的影响。
全要素生产率:计算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alysis TFP)的计算: TFP=GQ-(SK×GK)-(SL×GL)式中:GQ—产出增长率,SK—GDP中资本的贡献份额,GK—资本增长率SL—GDP中劳动的贡献份额,GL—劳动增长率。
二、丹尼森的因素分析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贡献(1)突破了“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这一长期在经济增长理论中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把技术进步因素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2)分析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大小,使经济增长理论更加实证化、数据化,为各国政府分析经济增长问题、制定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与政策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3)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可以运用于发展中国家,帮助人们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因素。
三、经济增长的历史考察(自学)第六节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一、线性阶段模型的基本特征此模型是从40年代─60年代初期占居主导地位的理论。
其特征:1.主要由西方学者结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的经验提出来的:工业化是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唯工业化论”。
2.认为:贫困和落后是相互关联的一系列因果关系的结果(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强调整个工业化的关键是能否解决资本积累问题──“唯资本论”。
3.此阶段上,发展经济学家关注的是经济增长速度问题。
要迅速实现工业化,实现资本的高额积累,计划化是非常必要的──“唯计划论”。
4.具有明显的冷战的烙印(杜鲁门的“第四点计划”,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二、代表人物的理论观点1.克拉克的“三次产业阶段论”(产业空心化或产业软化:非物质生产部门占居主导地位)。
2.纳克斯的“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
3.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三、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一)经济成长阶段论的基本特征(二)经济成长六阶段的划分1、传统社会(Traditional Society)2、为“起飞”准备阶段(过渡社会)(Preconditions for Take-off)3、“起飞”阶段(Take-off)4、成熟阶段(持续成长阶段)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三)经济起飞及其条件(四)经济成长的动力(五)促进经济成长的对策四、对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的简单评价思考题概念:资本产出比水平效应和增长效应余值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经济起飞主导部门1. 简述哈多模型的内容。
并说明其对发展经济学的影响。
2. 某国某年的储蓄率是14%,预计年经济增长率能达到7%,请问该国的资本-产出应该是多少?3. 索洛—斯旺(新古典增长)模型如何对储蓄资源进行分配?4. 什么是经济增长的稳态?其条件是什么?5. 新剑桥增长模型说明了哪些问题?6. 内生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包括哪几个方面?它与新增长理论的差异何在?7、新增长理论是如何把技术进步内生化的?新增长理论对我们理解经济发展的意义何在?8、简述制度内生理论的基本特征。
9、简述丹尼森因素分析的基本方法和结论。
10、罗斯托将经济增长分为哪几个阶段?你对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