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解释规律。 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活动,发现了积的变化规律,其实大家 对这一规律并不陌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应用这一规律 解决过有关的计算问题,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出示练习六第1题,让学生口算出得数。 练习后,指名核对每一道题的得数,并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口 算时的思考过程,并尝试解释这样算的依据。
六、说教学过程
练习: 1.计算下列各题。 25×2= 25×4= 2.复习有关0的运算。 5+0= 20-0= 7×0= 0÷8=
板块一、复习导入 25×8= 25×16=
指名让学生到前面板演竖式计算,其余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订正。
在乘法里面,两个因数相乘就得到了积,那因数的变化是否也会引 起积的变化呢?它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 一起来探索积的变化规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积的变化规律。 (揭示课题) (这一环节是从学生已知的知识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符合学 生的认知特点,对学习新知起铺垫作用。)
(3)除以10
板块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是怎样发现这一规律的? 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设计意图:梳理所学知识,将所学知识系统化】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四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一个乘数乘几,另一个乘数必须除以相同的数,才能使积不变。
四、说学情
四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接触面广、独立性强、善于观察和 发现、乐于动手操作等特点。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 度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 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 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好,对旧知掌握较好,并初步具备了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