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相变对流传热
- 格式:ppt
- 大小:645.00 KB
- 文档页数:47
第7章相变对流传热一、填空题1.沸腾危机是指______。
[浙江大学2010研]【答案】在大容器饱和沸腾中,核态沸腾与过渡沸腾中间对应的热流密度的峰值q,max即临界热流密度2.凝结换热的主要热阻是______。
[浙江大学2010研]【答案】凝结液的热阻【解析】无论是膜状凝结还是珠状凝结,凝结液体都是构成蒸气与壁面交换热量的热阻载体。
3.核态沸腾能够发生的两个主要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
[浙江大学2012研]【答案】存在汽化核心;有过热度【解析】加热表面上形成汽化核心引起的扰动使沸腾增强,传热强度增大;沸腾液的过热度是气泡存在和长大的动力。
4.临界热流密度是指______,对于通过控制热流密度来改变工况的加热设备,一旦超过临界热流密度将导致设备______,对于壁温可控的加热设备,一旦超过临界热流密度可能导致______。
[浙江大学2012研]【答案】在大容器饱和沸腾中,核态沸腾向过渡沸腾转变的热流密度的最大值;烧毁;传热量减少【解析】在高温下恒热流密度加热时,当热流密度超过临界热流密度,壁温会突然剧烈上升,使设备烧毁;对于恒壁温加热,超过临界热流密度时,进入过度沸腾阶段,热流密度和表面传热量都会下降。
5.沸腾的临界热流密度是从______沸腾过渡到______沸腾的转折点。
[重庆大学2014研]【答案】核态;过渡6.大容器核态沸腾的主要传热特点是______;强化沸腾传热的基本原则是______。
[重庆大学2014研;浙江大学2005研]【答案】温压小,换热强度大;增加加热表面的汽化核心数【解析】在核态沸腾区,汽化核心增加,气泡扰动剧烈,传热系数和热流密度都急剧增大。
高的传热强度主要是由于气泡的形成、成长、以及脱离加热壁面所引起的各种扰动所造成的。
7.凝结换热的两种形式是_______和_________。
[浙江大学2006研]【答案】珠状凝结;膜状凝结二、判断题1.蒸汽在低于饱和温度的壁面接触时所可能出现的膜状凝结形式或珠状凝结形式主要取决于接触壁面表面的湿润能力。
1第7章相变对流传热7.1凝结传热的模式7.2膜状凝结的计算关联式7.3膜状凝结的影响因素及其传热强化7.4沸腾传热的模式7.5沸腾传热的影响因素及其强化7.6热管简介蒸气遇冷凝结、液体受热沸腾是伴随有相变的对流传热,其基本规律与单相对流传热有重大的区别。
凝结与沸腾传热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中:电站汽轮机装置中的凝汽器、锅炉炉膛中的水冷壁、冰箱与空调器中的冷凝器与蒸发器、化工装置中的再沸器等都是应用实例。
本章应掌握的重点是凝结与沸腾过程的基本特点、计算关联式的选择与使用以及强化凝结与沸腾传热过程的基本思想和主要的实现技术。
23蒸气与低于饱和温度的壁面接触时有两种不同的凝结形式。
如果凝结液体能很好地润湿壁面,它就在壁面上铺展成膜。
这种凝结形式称为膜状凝结(film condensation)。
膜状凝结时,壁面总是被一层液膜覆盖着,凝结放出的相变热(潜热)必须穿过液膜才能传到冷却壁面上去。
这时,液膜层就成为传热的主要热阻。
当凝结液体不能很好地润湿壁面时,凝结液体在壁面上形成一个个的小液珠,称为珠状凝结(dropwise condensation)。
7.1 凝结传热的模式4珠状凝结膜状凝结无论是膜状凝结还是珠状凝结,凝结液体都是构成蒸气与壁面交换热量的热阻载体。
显然,将蒸气与冷壁面隔开的液体层的面积越大、越厚,热阻越大。
在减小凝结热阻方面,珠状凝结相比于膜状凝结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在产生珠状凝结时大量的液珠的直径是很小的(在100μm以下),空出了大量的壁面可与蒸气直接接触;所形成的液珠不断发展长大,在非水平的壁面上,因受重力作用液珠长大到一定尺寸后就沿壁面滚下,并在滚下的过程中,一方面会和相遇的液珠合并成更大的液滴,另一方面也扫清了沿途的液珠,使壁面重复液珠的形成和成长过程。
5而膜状凝结时,在冷壁面上始终存在一层连续的液膜,其厚度沿着重力的方向增加,所以膜状凝结的热阻常常比珠状凝结大一个数量级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