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雷雨》
- 格式:pptx
- 大小:980.30 KB
- 文档页数:36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四《雷雨》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一节:教学目标和要求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深入了解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人民的生存状态;2.掌握小说《雷雨》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3.理解小说中所展示的社会伦理道德、人性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剖析;4.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和思维品质。
2. 教学要求1.尽可能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历史背景和小说情节,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2.鼓励学生进行主题阐述和人物形象分析,培养学生文学批评视角和综合素质;3.创设情境、引导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阅读兴趣。
第二节:教学内容和步骤1.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1.课文导读:阅读课文,浏览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题;2.小说背景:介绍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人民的生存状态;3.小说主要人物分析:介绍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鼓励学生进行深入剖析和思考;4.社会伦理道德问题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所展示的伦理道德问题,并进行深入剖析;5.文学鉴赏:辅助学生理解文学鉴赏方法,提高其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2. 教学步骤本次课的教学步骤如下:步骤一:课前准备1.老师准备好课文及相关讲义资料;2.老师准备好相应的教学工具和演示材料。
步骤二:课堂导读1.老师通过课堂导读,简要介绍小说《雷雨》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2.学生跟随老师的导读,浏览了解小说的基本内容。
步骤三:小说背景介绍1.老师通过课堂讲述,介绍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人民的生存状态;2.学生跟随老师的讲解,了解小说所处的社会环境。
步骤四:小说主要人物分析1.老师通过课堂讲解,介绍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高老庄、赵夫人、刘姥姥、雷雨等;2.学生跟随老师的讲解,了解小说中人物的基本特征和形象刻画。
步骤五:社会伦理道德问题分析1.老师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所展示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如婚姻、家庭、爱情、权力等;2.学生跟随老师的引导和分析,进行深入思考和剖析。
高中语文必修4雷雨原文_必修四语文雷雨课文《雷雨》由剧作家曹禺创作,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
为了让同学们欣赏到雷雨原文,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中语文课文《雷雨》,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4雷雨原文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
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周朴园 (点着一支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侍萍)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么?鲁侍萍 (看着他)大概是的。
周朴园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
我要我的旧雨衣,你回头跟太太说。
鲁侍萍嗯。
周朴园 (看她不走)你不知道这间房子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么?鲁侍萍不知道,老爷。
周朴园你是新来的下人?鲁侍萍不是的,我找我的女儿来的。
周朴园你的女儿?鲁侍萍四凤是我的女儿。
周朴园那你走错屋子了。
鲁侍萍哦。
——老爷没有事了?周朴园 (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鲁侍萍哦。
(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
周朴园 (看她关好窗门,忽然觉得她很奇怪)你站一站。
侍萍停。
周朴园你——你贵姓?鲁侍萍我姓鲁。
周朴园姓鲁。
你的口音不像北方人。
鲁侍萍对了,我不是,我是江苏的。
周朴园你好像有点无锡口音。
鲁侍萍我自小就在无锡长大的。
周朴园 (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鲁侍萍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周朴园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鲁侍萍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周朴园(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
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鲁侍萍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周朴园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鲁侍萍哦,好地方。
周朴园你三十年前在无锡么?鲁侍萍是,老爷。
周朴园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鲁侍萍哦。
周朴园你知道么?鲁侍萍也许记得,不知道老爷说的是哪一件?周朴园哦,很远了,提起来大家都忘了。
鲁侍萍说不定,也许记得的。
周朴园我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我也派人到无锡打听过。
可是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到现在不是老了就是死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雷雨》教案《雷雨》教案课题:《雷雨》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话剧相关文学常识。
2、明确人物关系,了解戏剧冲突。
3、通过品味富有个性化、动作性的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特殊心态及其个性特点。
4、品味戏剧台词的丰富的内涵,透析它们的言外之意;5、概括戏剧中揭示的思想主题。
教学重点:学会揣摩戏剧语言,初步了解人物复杂个性。
教学难点:认识资产阶级伪善、冷酷、凶狠的阶级本性及其腐朽家庭生活,从而认识旧社度的黑暗和罪恶。
课程类型:新授课教具准备:导学案、多媒体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精讲点拨、归纳小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语:雷雨是最剧烈的天气现象,它以其迅雷不及掩耳的凌厉阵容,以其席卷一起阴霾、冲刷一切郁闷的刁悍力,遮天蔽日、霹雳摇滚而来。
高尔基在《海燕》中曾纵情呐喊“让狂风雨来得更强烈些吧!”现代戏剧家曹禺的一鸣惊人之作就是《雷雨》,让我们一起走进《雷雨》,去探讨那个款项主宰、虚伪修饰、罪行积聚的世界中的不同人物的命运吧。
一、自主研究:(学案和课本)1.戏剧知识介绍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
它借助文学、音乐、跳舞、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糊口。
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学,指的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文学剧本。
戏剧的要素主要包括:戏剧冲突、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形象。
中国的戏剧,古代与现代不同迥异。
古代戏剧称为“戏曲“,主要包孕南戏、杂剧、传奇以及各类地方戏。
现代戏剧主要指的是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和舞剧等,其主体是话剧。
戏剧按表现形式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等;按内容形式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分为现代剧、历史剧、儿童剧等;按篇幅分为多幕剧、独幕剧。
2.走近作者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
中国现当代剧作家。
生于天津一个官僚家庭,祖籍湖北省潜江市。
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研究。
人教版必修4语文第2课《雷雨》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蘩漪.(yī) 讹.(é)传穿凿.(zuó) 忖度..(cǔn duó)B.敲诈.(zhà) 内帷.(wěi) 自恃.(shì) 惶悚..(huáng sǒng)C.模.样(mú) 轻薄.(bó) 指.使(zhǐ) 盥漱..(guàn shù)D.伺.候(cì) 勒.(lēi)死诨.名(hùn) 纨绔..(wán kuà)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自己的骨肉在矿上罢工,反对我。
②去年,我市41家大型企业派人专程到西安翻译学院,表达了对210名大三学生的招聘。
③(向大海)你这么只凭,是不能交涉事情的。
④这座楼本来就是一座“豆腐渣工程”,如果再在这破烂的楼体上乱挖乱建,出现裂缝,后果将不堪设想。
A.鼓动意向意气一旦B.鼓动意见义气一旦C.鼓吹意向意气一经D.鼓吹意见义气一经3.下列句中破折号用错的一句是( )A.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B.他拉着这两位同志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党——派我——到兰考——工作,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任务。
”C.哼,你的来历我都知道,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D.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4.对下列加点的“究竟”一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只想看看他,他究竟..是我生的孩子。
②对于我们工人的条件,究竟..是答应不答应?③对于这件事,一定要查出个究竟..来。
④你的意思,忽而软,忽而硬,究竟..是怎么回事?A.①③不同,②④相同B.①②④相同,③与其他不同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③④各不相同5.下列各句属于戏剧语言的哪种形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鲁侍萍:①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带走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雷雨》教案雷雨一、教学目标1.1、领悟如何在激烈的戏剧矛盾冲突中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塑造立体可感的人物形象2.2、了解戏剧这一文学样式的特点3.3、认清资本主义剥削阶级的吃人本质以及它的必然灭亡趋势4.4、学会理性分析复杂人物形象的多重性格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1、文本主旨以20年代的中国社会为大背景,通过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地展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揭露了旧社会人吃人的本质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和必然灭亡趋势。
2、课文开头的舞台说明作用何在?2.是怎样通过矛盾冲突和人物语言展示XXX复杂的内心世界?该如何评价这一人物形象?3.3、XXX两家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什么?三、教学方法1.1、情境感悟法2.2、分角色朗读表演法3.3、分组讨论法4.4、提问点拨法四.教学课时两课时五.教学媒体多媒体自制课件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先播放约三分钟的《雷雨》话剧片段将学生带入《雷雨》中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特定氛围之中。
)我想同学们一定看出来了,刚才播放的是著名剧作家XXX先生的代表作《雷雨》,这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XXX曾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那么在《雷雨》中毁灭的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雷雨》)二.简介及《雷雨》1910年9月24日,XXX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山县。
其父在辛亥革命后曾出任宣化镇守等职,但不久官场失意,回家后常是牢骚满腹,整个家庭的空气是抑郁的。
XXX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对这类家庭里的人物相当熟悉,他曾说:《雷雨》……里出现的那些人物,我看得太多了。
有一段时间甚至可以说和他们朝夕相处。
少年时代的XXX曾随他继母观看了许多地方戏及当时流行的文明戏,这培养了他最初的戏剧情结。
1922年XXX进入XXX,并在1925年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XXX,演出过XXX、XXX、XXX等作家的作品,为他从事戏剧创作打下了根蒂根基。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戏剧教学内容,选取《雷雨》作为精讲篇目。
《雷雨》是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四幕悲剧,讲述了周、鲁两家复杂的情感纠葛和悲剧命运。
本节课将重点分析第一幕和第四幕,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幕:周萍、周朴、鲁妈、四儿等人物出场,展现周家家庭矛盾。
2. 第四幕:周萍与四儿重逢,周朴得知真相,众人物命运走向悲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雷雨》的剧情,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体会曹禺戏剧的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的戏剧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通过对戏剧的阅读与讨论,引导学生关注人性、家庭和社会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剧情发展,体会曹禺戏剧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戏剧中的人性、家庭和社会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雷雨》的话剧片段,引发学生对戏剧的兴趣。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第一幕,了解剧情。
3. 人物分析:分析周萍、周朴、鲁妈、四儿等人物形象,讨论他们在剧情中的作用。
4. 剧情分析:详细讲解第一幕和第四幕,引导学生关注戏剧中的冲突、高潮和结局。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人物分析的题目,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第四幕中的冲突,并进行小组讨论。
六、板书设计1. 人物关系图:展现周、鲁两家的复杂关系。
2. 剧情发展脉络:梳理第一幕和第四幕的主要情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形象,结合剧情,谈谈你对人性的理解。
答案示例:《雷雨》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复杂。
周萍忠诚善良,却因家庭压力走向堕落;周朴自私冷酷,对家人无情;鲁妈善良无私,为女儿付出一切;四儿美丽纯真,却陷入情感纠葛。
通过这些人物,曹禺展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引发我们对人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