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对应第2-7
(2)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段的内容。
(3)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 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对应第8-1 2段的内容
2.课文第16段表达了几层意思?
1.抒发母亲离我而去的哀痛 2.自己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品味语言
一、勾画出议论性的语句,分析这些句子和记叙部分的关系。 1.“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二、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语言平实如话,字里行间饱含深情。
1.母亲这样整日劳碌着。
这一句承接上文,“这样地”即指上文中每天繁重的劳动:“天不亮起床”“煮 饭”“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整日”,说 明从早到晚,没有一丝空闲,每日如此,没有一点例外。作者对母亲,是敬重而又心 疼的。
(2)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3)总领全文 (4)呼应题目,引出下文
二、默读第2-13段,梳理具体事例,感受母亲的形象。 思考: 1.作者回忆了“母亲”的哪些往事? 2.这些事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质?
爱母亲
交融,升华
教给我与困难做 斗争的经验
教给我生产和革 命的意志
尽忠于民族 和人民,尽 忠于中国共 产党。
写作背景
1944年2月15日,朱德同志的母亲逝世。朱德同志怀着悲痛 的心情,写下了这篇感人的回忆性文章。发表在当时的《解放日 报》上。
文体常识
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 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 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重点字
佃农( dìan ) 溺死( nì ) 劳碌( lù )祖籍( jí ) 韶关( sháo ) 红薯( shǔ ) 榨油( zhà )仁慈( c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