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方各种关节炎
- 格式:doc
- 大小:19.75 KB
- 文档页数:7
手法配合中药外敷、外洗治疗膝关节炎6方一、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手法治疗:急性期,有红肿热痛时暂时停用。
患者取仰卧位,常用手法为滚、揉、弹拨。
揉拿放松绳肌,揉髌下脂肪垫、搓髌、旋髌、刮髌、提髌、松髌,及滚压、提拿股四头肌、伸膝扳镇等手法。
再取俯卧位,常用手法为点按委中穴,揉、滚推、拿、散、扳镇、捋等手法。
2.外敷中药治疗:手法治疗后即行外敷中药治疗,外敷药物组成:宽筋藤60g,独活20g,姜黄25g,大黄30g,生栀子25g,当归30g,赤芍20g,红花20g,桃仁25g,刘寄奴30g,桂枝20g,牛膝30g,威灵仙30g,五灵脂25g,防风25g。
15味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次以适量水煮加醋调成糊状,置于纱布制成的药袋内,乘热外敷于患侧膝关节,24小时换药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中医“痹症”范畴,是由于患者年老体衰,肝肾不足,筋骨失养,加之久劳伤筋累骨,风寒湿邪乘虚侵袭,客于关节导致气血运行受阻;或由于伤后气血瘀滞不宣,聚瘀成痰,致使经络不通,关节肿痛,活动不力。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被认为是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为核心,累及骨质、滑膜、关节囊及关节其它结构的全方位、多层次、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
临床上以关节疼痛、变形和活动受限为特点,病理变化最初发生于软骨,逐渐发展到关节畸形。
手法治疗该病,通过点穴舒筋,可以恢复股四头肌和绳肌的肌力,以改善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状态。
手法能通利关节,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局部代谢,促进膝关节骨关节炎无菌性炎症的吸收和疼痛物质的代谢。
通过实验研究显示手法治疗可减轻骨内压,减低全血黏滞性,有利于血液流动,为组织代谢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氧气,并利于致痛产物的清除。
中药外敷治疗是利用药物加热后的热能及药物本身的作用,具有双重功效,所用中药具有活血通络、祛风除湿的作用;热能可使皮肤黏膜充血扩张,使药物的有效成分能渗透到关节组织内;两者协同作用可加速局部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减轻静脉瘀滞,降低骨内压力,促进关节积液吸收,缓解疼痛和肿胀,从而达到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
2018年第7期文/卫怡然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上的成功应用,使其成为全球少有的百年不倒老药。
有人估计,全世界每天约有2亿人在服用阿司匹林。
我国学者对阿司匹林的功效有更明了的说明:用于一级预防,可以使整个人群心脑血管事件下降15%;已经有了心脑血管病的病人,如果正规服用阿司匹林作为二级预防,可以减少25%~ 30%的心脑血管复发事件。
于是,服用阿司匹林的国人也越来越多,甚至不少中老年健康人把阿司匹林当成了万能保健品服用。
但是,随着应用的日趋广泛,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也日见增多,甚至引发了脑出血。
因此,药师提醒大众:阿司匹林不是人人都能服,下列人员尤其需要注意:没有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狭窄、卒中病史等)的健康人不宜服阿司匹林。
血压一直控制不好,血压高于180/100毫米汞柱者不宜服阿司匹林,否则易造成脑出血。
因此,应先把收缩压降到160毫米汞柱以下,舒张压降到100毫米汞柱以下并稳定后才可以服用阿司匹林。
脑核磁共振显示脑内有多个微量出血点者不宜服阿司匹林。
有过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的患者不要使用阿司匹林。
已经在服用氯吡格雷、华法林等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的患者不宜服阿司匹林。
有阿司匹林过敏病史或者阿司匹林引起的胃出血病史者不宜服阿司匹林。
同时服用水杨酸类退热药者不宜服阿司匹林。
80岁以上老人不宜服用阿司匹林。
因为这个年龄段的老人,血管壁已不是正常结构,缺乏弹性易破裂出血。
此时服用阿司匹林,会增加脑出血危险。
但是,心房纤颤者应坚持服用阿司匹林,以避免心脏内侧壁形成血栓。
术前不宜服阿司匹林。
这是为了防止手术出血。
一般认为,对于常规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特别是高龄患者,一般需停服阿司匹林一个月以上,手术才安全。
阿司匹林不是人人都能服文/寒成一些人患风湿性关节炎,膝盖骨疼痛,走道困难,上楼更是费劲,苦不堪言。
现推荐一个治疗膝关节疼痛的药方,经多人试验,有一定的效果:伸筋草、透骨草、牛膝、威灵仙、木瓜、五加皮、海桐皮、刘寄奴、当归尾、没药、乳香各15克,提前将中药浸泡30分钟,加入清水3000至5000毫升,放入不锈钢锅或盆内进行煎熬,开始时用大火煮10至15分钟,然后用文火煎15分钟,端下药锅或药盆趁热将患肢置于上面,盖一块厚毛巾熏蒸(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以免热药水烫伤皮肤),至患处出汗,待药液温度降低后,用药水热敷、淋洗或中药熏洗缓解膝关节疼痛用药指南2018年第7期很多人吃药之时,为了冲淡药物的苦味、涩味等不适口味,经常喜欢在吃药后吃一些水果来调节口感,其实,这是一种不科学的做法。
中药熏蒸配方中药熏蒸疗法又称“汽浴疗法”,是利用药物加水煮沸后所产生的药蒸汽熏蒸患处,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中药熏蒸配方,希望对你有用!中药熏蒸配方1: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熏蒸方:肉桂40g,威灵仙40 g,川芎40 g,丁公麟30g,马钱子30 g,羌活、独活各30 g,药酒:追风止痛酒(本院自制),白花蛇1条,制川乌、制草乌各10g川芎10g,防风10 g,麻黄10 g,细辛10 g,制乳、没各10g鲜姜10片,60'白酒50 ml浸2周滤出备用。
五虎除痹汤:全虫3 g,地龙15 g,娱松2条,僵蚕10 g,玄驹(黑蚂蚁)10g,桂枝15g,附片l0g.麻黄6 g,熟地20g,酒白芍30 g,当归15g,甘草10g组成。
中药熏蒸配方2: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熏蒸药袋的方剂为川乌、草乌、羌活、独活、防风、透骨草、牛膝、杜仲、乳香、没药、当归、川芍12味药等。
中药熏蒸配方3: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采用中药武当追风胜湿液熏蒸治疗,方剂为制川乌、制草乌、羌活、独活、伸筋草、秦艽、四叶参、丁香各30g,桂枝、木瓜、黄芪、石斛、姜半夏、丹参、姜黄各15g。
中药熏蒸配方4:关节疼痛--阴虚化热证临床表现:周身关节疼痛,受累关节红肿热痛,们之灼热,僵直不利,活动受限,或身热而赤,五心烦热、失眠,舌质红,苔黄,脉浮数或洪实有力。
治则:育阴清热活络。
组方:细生地15g,嫩桑枝30g,京知母12g,忍冬藤20g,伸筋草15g,地骨皮12g,川牛膝10g,土茯苓10g,生杜仲15g,盐黄柏15g,毛苍术15g,黑玄参10g,晚蚕砂10g,夜交藤15g。
中药熏蒸配方5:关节疼痛--痰队络脉证临床表现:周身关节重着酸困,屈伸不利,局部肿胀,晨僵无力,肢体渐萎,舌淡,脉细涩。
治则:姆痹涤痰祛癖。
组方:威灵仙15g,清半夏12g,白芥子10g,嫩桑枝30g,伸筋草15g,透骨草15g,细辛10g,苏木15g,红花15g,川牛膝15g,海风藤10g,制乳没各10g。
常用中药熏蒸方
一、祛风除湿止痛强筋健骨:杜仲20、牛膝20、透骨草15、舒筋草15、鸡血藤15、川芎15、威灵仙15、干姜20
二、活血化瘀:川芎15、红花10、当归20、羌活15、独活
25、防风15、牛膝15、杜仲20、透骨草15、乳香15、没药15
三、痛风性关节炎:苍术15、薏苡仁20、红花10、木瓜15、牛膝15、茯苓20、海桐皮15、大黄15、天南星15
四、(寒湿内停)关节冷痛,遇寒加重:黄芪20g、当归20g、独活25g、羌活15、舒筋草15、伸筋草15、秦艽15、桂枝15、附片10、苍术10、杜仲20、桑寄生20、威灵仙12、露蜂房10、干姜20
内科常用中医特色治疗
痛风外敷:
处方 1.清热泻火解毒、消肿止痛:黄芩、大黄、黄柏、栀子(三黄散)等分调菊花水外敷(急性期红肿疼痛)
处方 2.祛湿止痛:独活、当归、生川乌、草乌、胆南星、防己、半夏、乳香、没药调氢化可的松外敷
处方3. 活血消肿止痛:川芎、大黄、牛膝、木瓜、苍术、海桐皮
穴位贴敷
胃脘痛(用醋或清水调敷)行气止痛温中
延胡索、川芎、吴茱萸各为细末(选穴:中脘、神阙、气海、关元、足三里、胃腧穴)
咳嗽、气喘:(清水调敷)祛痰止咳、宣肺平喘
白芥子,胆南星、法半夏、桔梗(选穴:肺腧、大椎、定喘、膻中—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活血通络方”熏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活血通络方熏洗法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方法。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炎,会导致膝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受限。
传统中医认为,膝骨关节炎是由于气滞、血瘀所致,因此通过活血通络可以改善疼痛和恢复膝关节功能。
活血通络方熏洗法是将中药制成熏洗液,通过熏洗的方式作用于膝关节,达到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目的。
活血通络方熏洗法的中药组方包括当归、紫草、延胡索等药物。
这些药物有活血、祛瘀、舒筋活络的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恢复关节功能。
活血通络方熏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 配制熏洗液:将药物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温开水,搅拌均匀,使药物充分溶解。
2. 清洗膝关节:用温水将膝关节清洗干净,去除油脂和污垢。
3. 敷药:将配制好的熏洗液倒入浸湿的毛巾或棉布中,敷在膝关节部位,使药物充分接触皮肤。
4. 熏洗膝关节:用热毛巾或热水袋加热敷在膝关节上,使熏洗液能够渗透到膝关节组织中。
每次熏洗15-20分钟。
5. 拔除药物:拔去敷在膝关节上的药物,用温水清洗干净。
6. 温热理疗:熏洗完毕后,用热毛巾或热水袋加热敷在膝关节上,保持局部温热。
活血通络方熏洗法的治疗频率和疗程可以根据膝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和病情来调整。
一般来说,每周3-4次,每次1-2个月为一个疗程。
治疗期间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同时配合适量的膝关节运动来增强肌肉的支持和稳定膝关节。
活血通络方熏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主要作用是改善膝关节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和促进关节组织的修复。
临床研究表明,活血通络方熏洗法可以显著改善膝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的症状,提高膝关节的功能和生活质量。
活血通络方熏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该方法主要是针对膝关节的表面组织,对于关节内部的软骨和关节液的修复作用较为有限。
熏洗法属于外治法,受限于熏洗液的渗透性和药物的运载方式,对于更深层的组织的疏通和修复作用相对较弱。
.
痛风熏蒸方1号
急性期湿热互结,郁于关节,气血壅滞,经络不通。
中药熏洗l号:苍术,黄柏、牛膝、忍冬藤、丹参、赤芍、防己、茵陈。
茵陈、忍冬藤清热利湿解毒;
黄柏清下焦湿热;
牛膝引药下行;
丹参、赤芍活血化瘀;
防己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缓解期脾虚失健,湿浊内生
中药熏洗2号:党参、白术、茯苓,薏米、山药、木瓜,灵仙、土茯苓、秦皮。
党参健脾益气,茯苓、薏米、山药、白术健脾渗湿,木瓜、灵仙祛湿通络,土茯苓、秦皮即能清湿热之余邪,又能促进尿酸排泄。
方法
将药物研粗末,装入布袋中,先加冷水浸没药物,20min后加水煎至30rain,然后倒入足浴木桶中,水温39-41℃为宜,将患肢放入药液中,时间为20min,10天为1个疗程。
.
.
3号方(痛风)
中药熏洗方(红花10g,天麻15g,川牛膝、伸筋草、土茯苓30g,稀莶草50g),每日l剂,加水煎煮2次,每次30分钟,合并滤液,与开水加入桶中,先熏蒸后泡洗,早晚各1次,每次45min,连续治疗1周。
4号方(骨关节炎)
艾叶、细辛、红花20g 苍术、伸筋草、透骨草、桂枝、威灵仙30g 生乳香40g 生没药50g
煎为一付qd泡疼痛关节、连用十付一疗程
5号方(类风湿性关节炎)
采用如下方煎煮后让患者熏洗病患部位。
伸筋草、红花、杜仲、路路通、细辛、防风10g;赤芍、独活、川芎、续断、秦艽、淮牛膝15 g;鸡血藤、没药20 g,
上述药物一剂共煎成1 000 ml,一个部位每日泡洗一次,注意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
3个月为一疗程。
(号方6慢性肾衰竭)(金匮肾气丸)
地黄108g,茯苓78g,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桂枝、牛膝、车前子27g,附子4.5g
以上十味,每100g粉末加水煎为100ml,熏蒸每日两次,双侧肾盂处(即双肾区),熏蒸时间不超过半小时,温度38至42℃,治疗期间适量补水。
.
.
中药熏蒸加牵引治疗颈椎病
熏蒸药物:桂枝葛根乳香当归川芎川乌草乌各15g 地鳖虫桃仁红花威灵仙各10g伸筋草透骨草鸡血藤各30g 三棱莪术各10g,食醋10ml。
中药熏蒸治疗肩周炎
熏蒸药物: 苏木、当归、鸡血藤、透骨草、伸筋草、路路通各30 g,川椒20 g,地龙干、鹰虫、桂枝、乳香、没药、川乌、草乌各15 g. 治疗颈肩腰腿痛方1
祛风胜湿活血通络止痛桑寄生30g 、当归15g ,川芎15g、赤芍15g、苍术15g、威灵仙20 g、木瓜15g、仙灵脾15g、草乌l0g、独活30 g、川牛膝20 g、鸡血藤30 g. 滋补肝肾生地12g、丹皮10g ,LLI 药15g、
山芋肉、15g、云菩12g、泽泻12g、旱莲草15g、女贞子15 g。
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温通汤组成:红花、透骨草、桂枝、桑枝.伸筋草、川牛膝、木瓜,艾叶、生川乌、生草乌、花椒、刘寄奴、五加皮、荆芥、防风,海桐皮,当归.威灵仙各等份将上药按比例粉碎成粗粉并混匀、用时首次取药粉500g,加水8一10倍煎煮熏蒸:以后每次加药粉50g,水适量,复煎,每用l0次重新换药1次
中药熏蒸腰推间盘突出症
方剂组成,透骨草20g、苏木10g、红花12g、牛膝10g、三棱12g,羲术12g、秦艽12g、麻黄12g、桂枝15g、丝瓜络20g,可随证加减:血癖型可加川芍、鸡血藤;风寒湿型可加细辛、小茴香;肾虚型可加杜仲、枸祀子。
.
.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桂枝、防风、伸筋草、透骨草、川乌、草乌各30g,红花、川芎、牛膝、红花各50g.
治疗前列腺增生
黄芩、连翘、蒲公英、大黄、黄柏、赤芍、川乌、草乌、甘草、杜仲、木瓜、防风、秦艽、乳香、没药置于标准型中药熏蒸汽控治疗器的高压锅内煎煮30米min,以药液蒸汽熏蒸会阴。
治疗尿毒症皮肤痰痒症
由地肤子、大黄各100g,葛根35g,桂枝30g,生姜15g,蝉衣50g.
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
苦参20g、百部15g,冰片3g、当归30g。
中药熏蒸
中药熏蒸能促使血液循环,通络活血。
.
.
中药熏蒸可防治腿脚麻木。
中药熏蒸可激活腿部神经末梢,疏通腿部经络,消除腿脚麻木,并可防治手脚冰凉。
中药熏蒸可防治高血压。
中药熏蒸可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系统,清除血管壁上的血脂,排出血管垃圾,增强血管弹性,促使血流通畅,从而使血压平稳。
中药熏蒸禁忌症:
(1)高血压、心脏病、急性脑出血、重度贫血、动脉硬化症等. .
患者;
(2)饭前饭后半小时内、饥饿、过度疲劳;
(3)妇女妊娠及月经期;
(4)急性传染病;
(5)有开放性创口、感染性病灶、年龄过大或体质特别虚弱的人;
(6)对药物过敏者。
中药熏蒸注意事项:
(1)中药熏蒸过程中应注意有无恶心、呕吐、胸闷、气促、心跳加快等不适,严防出汗虚脱或头晕,若有不适,立即停止熏蒸;(2)中药熏蒸温度以38℃~42℃为宜;
(3)中药熏蒸时间每次不宜超过半小时;
(4)中药熏蒸治疗过程中应适当饮水;
(5)老人和儿童应有专人陪护;
(6)冬季熏蒸后走出室外应注意保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