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美国电视新闻
- 格式:ppt
- 大小:536.50 KB
- 文档页数:17
论中美电视新闻节目的异同作者:李丹丹来源:《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12期提要:中美电视新闻节目有着很多相同的特点,比如,大众化、口语化的听觉语言;立体化的传播模式;现场纪实的报道方式;节目功能的娱乐化;节目的品牌化等。
而由于文化背景、国情、发展历程、传播体制等的不同,中美电视新闻节目又有着很多不同。
比如,新闻价值的强调不同;新闻节目的个性化程度不同;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特点不同等。
关键词: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美国电视新闻节目特点电视新闻节目以其大众化、口语化的语言风格、立体化的传播模式、现场纪实的报道方式、形象生动的表现手法受到广大受众的青睐。
所谓“新闻立台”,即把电视新闻节目做出色,也是提高电视台及广播公司形象和声誉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正如《新闻联播》之于我国中央电视台,《60分钟》之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狭义的电视新闻通常是指类似《新闻联播》等消息类新闻报道;广义的电视新闻是指电视屏幕上所有传递新闻信息的各种新闻节目总称。
本文在广义的电视新闻节目基础上来探讨其特点的异同。
从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第一条新闻记录片《到农村去》算起,电视新闻节目在我国已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历程。
1958年到1978年这段时间,由于旧体制旧观念的束缚,电视新闻只是限于形象化政论以及报纸和广播的简单图解。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电视是以新闻为骨干的多功能宣传工具的论断得到各界的广泛认同。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形态逐渐变得更加多元,传达信息成为电视新闻首要的、基本的功能。
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也愈来愈好。
美国最初的电视新闻节目可以追溯到二战后,1948年8月15日,CBS开办了第一个晚间新闻节目;1949年2月14日,NBC开办了《骆驼新闻大篷车》节目,这两个节目在当时吸引了约3万名观众,引起了人们对电视新闻的注目。
60年前的美国人看什么电视剧?我是疯老板一个美剧迷里最会做爆米花的,爆米花界最资深的美剧砖家疯老板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深挖的美剧星闻,最专业的美剧干货。
1925年的一天,有一个年轻人让整个英国鸡冻落泪。
他就是被称为“电视之父”的英国发明家贝尔德。
而90年过去了,今天的我们得益于这项发明,才能幸福地舔着屏。
今天,疯老板要和大家聊聊美剧年代秀,从50年代到00年代,看看在过去60年里美剧的发展……先从60年前开讲吧!!50年代为什么要从50年代说起呢?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40年代全世界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50年代后,人们才真正有时间搞搞精神享受,在家看个剧。
那么,50年代的美国人在看什么呢?50年代的娱乐界代表人物有两位:玛丽莲·梦露和猫王。
50年代,打开电视就是性感女郎梦露的各种新闻。
她是男人眼里的金发尤物,女人眼里的放纵艳星。
在梦露的代表作《七年之痒》中,她的裙裾飘过头顶,给大家留下了经典的梦露照,相信不少人小时候家里的衣柜或墙上,都贴过这张照片。
梦露在1962年去世,年仅36岁。
在生前因为和肯尼迪兄弟的绯闻,让梦露之死成为了高级机密。
猫王是50年代的摇滚楷模,他将摇滚带入了主流文化。
当年,他经典的“摇动的胯骨”被不少美国家庭主妇批评给自己的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50年代的美剧,主要以情景喜剧为主。
其中,《我爱露西》几乎是50年代美国人都看过的一部剧。
主要讲述一对夫妻经常遇到稀奇古怪的意外和灾祸。
女主演露西尔·鲍尔也因此被称为一代喜剧女王。
60年代60年代的美国非常繁忙:肯尼迪总统遇刺、古巴导弹危机、太空竞争、马丁·路德·金的民权运动等等。
而60年代的美剧界,也是成果颇丰。
主要代表作有:《星际迷航》。
从1966年第一次出现在美国无线电视网NBC上,《星际迷航》已经有了12部电影、5部电视剧和1部动画,成为了全世界最有名的科幻影视系列。
下一部《星际迷航:暗黑无界》也会在2016年上映,成为第13部电影系列,来庆祝《星际迷航》系列的50周年生日。
第七章美国的大众传媒大众传媒mass medi a:拥有广大读者、听众或观众的传播媒介,即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电影和新闻社。
一、美国大众传媒的历史与现状1.早期的报刊(1)殖民地时期1690年9月25日,本杰明·哈里斯在波士顿出版了《国内外公共事件报》(月报),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份报纸。
期刊:本杰明·富兰克林创办的《综合杂志和历史记事》,于1741年1月在费城出版。
(2)建国初期:“党报时期”联邦党人创办《美国公报》The Gazette of the United States反联邦党人创办《国民公报》The National Gazette手工操作,成本高,售价贵,政党创办、资助和控制2.大众化报纸的兴起和发展(1830-1914)1833年9月3日本杰明·戴(Benjamin Day)创办《纽约太阳报》The Sun (New York)便士报Pence newspaper发行量巨大,广告收入增加,走向独立第一家通讯社——美联社The Associated Press (1848)合众社(1907)、国际新闻社(1909)成立。
后合并为合众国际社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1958)3.报业的兼并和集中报业集团成立,日报数量减少,发行量增加4. 期刊1900-1910s “揭露丑闻的时代”“扒粪者”“Muckrakers ”《麦克卢尔氏》McClure’s,开创了“调查性报道”的报道模式艾达·塔贝尔Ida Tarbell (1857 –1944) 《美孚石油公司史》The History of the Standard Oil Company林肯·斯蒂芬斯Lincoln Steffens《城市之羞》The Shame of the Cities三大新闻性周刊《时代》Time《新闻周刊》Newsweek《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5.无线电广播和电视1920年1950年,96%的家庭拥有收音机1950s后,电视大发展1960年电视进入86%的家庭极大地改变了美国人的社会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现实政治格局 罗斯福总统“炉边谈话” Fireside Chat s二、美国电视新闻1.电视新闻的开端、发展1940年,洛威尔·汤姆斯Lowell Thomas1948年,CBS开办了第一个晚间新闻节目《CBS电视新闻》,由道格拉斯·爱德华兹Douglas Edwards主持1950s ,三大新闻网加强新闻制作。
电视新闻发展历程电视新闻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早期的电视新闻内容主要侧重于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报道,通常由新闻主持人在摄像机前念稿子,没有现场采访和直播。
这种形式持续了几十年,直到20世纪50年代电视技术的进步,直播和录播成为可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闻报道方式不断创新。
20世纪50年代,电视新闻开始加入采访、专题报道和实地探访等元素,使新闻更加生动和多样化。
1960年代,卫星技术的发展使得国际新闻报道更加便利,电视新闻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20世纪70年代,电视新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有线电视的普及使得频道数量大幅增加,观众可以选择不同的新闻节目。
此外,即时新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电视台开始在主要新闻发布会上进行现场直播。
到了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电视新闻更加多元化和交互式。
观众可以通过网上新闻平台实时获取新闻信息,并直接参与讨论和评论。
新媒体的兴起还带来了手机新闻和社交媒体的出现,进一步改变了人们获取和传播新闻的方式。
如今,电视新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它不仅提供了及时更新的新闻内容,还通过图像、视频和声音等多种形式向观众传递信息。
同时,电视新闻也面临着来自互联网新闻和社交媒体的竞争,电视台需要不断创新以保持观众的关注和信任。
总的来说,电视新闻发展历程经历了技术、内容和传播方式的不断创新。
从最初的纯文字报道到现在的多媒体直播,电视新闻始终致力于为观众提供准确、及时和全面的新闻信息。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观众需求的变化,电视新闻将继续演变和发展。
美国NBC电视台发展历程和主要特色10级传媒信息实验班崔贝迪 2010211552 NBC(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简称,全美三大商业广播电视公司之一(其余两家分别是CBS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ABC 全称美国广播公司)。
总部设在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同时在洛杉矶和芝加哥两个城市分别设有分部。
因为它的标志很像一只开屏的孔雀,NBC还有一个别称叫做“孔雀网”。
NBC是美国历史最久,实力最强的商业广播电视公司,目前是传媒联合大企业NBC Universal的一部分,拥有10个主营电视台,向下属200多家美国电视台提供节目。
一、发展历程(主要介绍电视部分)1.电视的萌芽阶段很长一段时间,NBC只是David Sarnoff销售电器的一种手段。
Sarnoff和RCA(美国无线电公司)制定了在1938年被美国联邦电信委员会颁布的广播法规,也在1939年-1940年在纽约的世界博览会向公众介绍了电视。
在世界博览会的同时,它还制定了一个NBC-RCV电视台每天的节目表。
1939年4月30号,富兰克林·罗斯福也参与了此次博览会,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出现在电视里的总统。
这次总统参与博览会的盛况NBC的纽约W2XBS Channel 1(现在叫WNBC-TVChannel 1)播出,在其覆盖区域内,有1000个观众收看了转播。
第二天,也就是1939年5月1号,四台电视机模型在纽约的各大商场展出。
值得注意的是,NBC率先将其电视摄像机用于诸如足球比赛、棒球比赛等,创造了很多电视历史中的“第一次”。
当电视的试验阶段结束之后,美国联邦电信委员会批准了全商业的电视广播,1941年1月1号之后执行。
NBC纽约电视台获得了第一个商业电视广播的牌照,同时使用了呼号WNBT (it is now WNBC-TV)。
最初,NBC电视台是一个收费的项目,只有在周末的时候才是免费开放的。
广播发展历程第一座广播电台:1920年美国费森登无线电话 1906年马可尼无线电报 1895年爱迪生留声机 1877年贝尔有线电话 1876年莫尔斯有线电报 1844年第一编广播一、为什么说电报是现代先问的“催产士”?1、电报增强新闻观念---------时效性/受众兴趣/地方新闻/刺激性新闻2、电报改善新闻采集方法--------信息传递从交通运输中分离出来3、电报是现代新闻通讯社产生的推动力之一,如美联社的壮大。
(美联社在大规模使用电报传递新闻方面尤为成功。
)4、电报改变了新闻文体--------导语(5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二、有线电话1876年亚历山大·贝尔“电话之父”三、“无线电之父”:麦克斯韦四、电视之父:贝尔德(第三编)五、1906年费森登无线电话实验成功无线电(广播)之父:福雷斯特六、1920年世界上第一座注册的正式广播电台美国匹兹堡呼号KDKA七、广播诞生的社会背景及原因1、微观:国家科技水平与其经济、教育密切相关,如美国。
2、宏观:人类历史发展角度看---------基因:人类需求 a基本需求 b文化需求,信息需求/娱乐需求动因:利润刺激,如无线电应用于大众化广播,合乎生产消费规律八、美国广播进入成熟期的三大体现:1、广播网形成2、节目形式独立和风格化3、广播明星及品牌节目九、广播网的概念:(broadcast network)指由多家电台组成,由一座大型广播电台为节目发送中心的传播系统。
十、广播网形成的原因:1、技术原因:理论上无线电波无限传播,但实际上卫星广播出现前,再高的发射天线,再强的发射功率也不能使一家电台覆盖太多地区。
所以需要运用收转技术在电台之间联通信号,实现尽可能大的覆盖。
2、重要原因:来自节目源和节目制作能力方面,例:请明星/经费十一、明星和品牌1、《炉边谈话》:富兰克林·罗斯福-----------政治a、了解节目背景b、节目开播时间/涉及人物/重要事件c、对节目的评价2、《火星人的入侵》:奥逊·威尔斯-----------文艺3、《这里是伦敦》:爱德华·默罗------------新闻绪论—为什么学习广播电视史,如何学习。
90年代央视3套节目单表
(原创版)
目录
1.90 年代央视 3 套节目单表的概述
2.90 年代央视 3 套节目单表的内容
3.90 年代央视 3 套节目单表的价值和意义
正文
【1.90 年代央视 3 套节目单表的概述】
90 年代央视 3 套节目单表是一份记录了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三套节目在 1990 年代的每日节目安排的表格。
它不仅包含了节目名称、播出时间,还包括了节目类型、主持人等信息,是研究我国 90 年代电视媒体发展历程的重要资料。
【2.90 年代央视 3 套节目单表的内容】
在 90 年代央视 3 套节目单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熟悉的节目,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综艺大观》等。
这些节目不仅在当时拥有广泛的观众群,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当时的社会舆论环境。
此外,节目单中还有许多专题片、纪录片、电影等,丰富了观众的娱乐生活。
【3.90 年代央视 3 套节目单表的价值和意义】
90 年代央视 3 套节目单表不仅是一份日常节目安排的记录,更是研究我国 90 年代电视媒体发展历程的重要资料。
它详细记录了当时的电视节目种类、内容、风格等,对于了解我国电视媒体的发展历程、研究电视媒体的社会影响具有重要的价值。
第1页共1页。
美国“公共新闻”的历史与现状[摘要]:“公共新闻”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潮流的新闻改革运动,这场运动对美国的社会发展和新闻传播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公共新闻”实践及其研究今天在美国继续向前推进,出现了“公共新闻”与“参与式新闻”相融合的新趋向。
作者近期作为富布莱特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对“公共新闻”进行了实地观察和研究,这篇文章阐述了其最新发现和思考。
2004年夏天我到美国进行为期一年的学术研究,带去的研究课题是“美国媒体对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研究”。
2003年在为此做前期准备时,偶然从国外文献中发现了美国新闻界近十几年围绕“公共新闻”的一场争议,于是就所能接触到的有限资料,进行了粗略的梳理,并撰文介绍给国内同行。
文章发表后,“公共新闻”迅速成为国内新闻界的关注的话题。
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播出一周年的纪念研讨会受此启发,将主题确定为“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宣称该栏目的新闻实践是“公共新闻”;越来越多的电视台推出了“公共新闻”栏目,并不断有新闻媒体的同行通过电子邮件向我咨询有关美国“公共新闻”的情况。
几乎与此同时,国内出版了由美国学者埃弗利特?E?丹尼斯、约翰?C?梅里尔撰写的《媒介论争:19个重大问题的正反方辩论》中文版,这本书将美国“公共新闻”列为“论争”之一。
然而在出国前,我与一些来自美国的学者讨论此课题时,有人告诉我“公共新闻”在美国已经成为过去。
我到达访学的第一站——波士顿大学传播学院后,与一些教授谈及此,也有人说“公共新闻”在美国已经结束了。
我对这个本来就涉猎不深的课题感到困惑。
于是,我到波大图书馆浩如烟海的专业书籍中浏览查找,一共发现了近十本书名中就有“公共新闻”(public journalism或civic journalism)这一关键词的专著和教材,出版时间全部集中于上世纪90年代,似乎在证实上述观点。
但一个意外的发现是,议程设置理论的创建者之一麦考姆斯(Maxwell McCombs)教授2003年出版的新著《新闻学的两个W——公共事件报道的为什么与是什么》(The Two W’s of JournalismThe Why and What of Public Affairs Reporting) ,以相当多的篇幅论及“公共新闻”,并且还引证了多本“公共新闻”专著中的观点和论述。
国际电视的开创者:美国有线新闻网(CNN)作者:刘笑盈来源:《对外传播》2009年第07期2008年,也许没有那一个外国媒体像CNN一样为中国人所熟知。
由于在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报道中,出现了CNN主持人卡夫蒂的辱华报道,随着上千万网民的抗议及“做人不能太CNN”等网络流行语的出现,CNN在中国的名气大增。
发展简史与现状CNN的全称为美国有线新闻网(Cable News Network),1980年美国新闻界狂人泰德·特纳在亚特兰大创办了全天24小时提供新闻节目的有线电视网——CNN。
20世纪90年代,CNN开始进入发展高峰。
特别是1991年春天开始的对海湾战争的连续独家报道,使CNN成为全世界公认的最快消息来源。
一时间,人人争看CNN的电视新闻,其他电视新闻机构也纷纷转播CNN的电视新闻节目。
许多体育迷居然不看体育节目而改看CNN有关海湾战争的新闻报道,创造了世界电视史上几天内几乎无体育节目观众的奇迹。
CNN占尽风头,自此一跃成为享誉世界的头号电视新闻媒体。
《时代》杂志还因此将泰德·特纳评为该年度的“风云人物”。
CNN的风头之劲以至于还出现了CNN效果一词。
CNN效果是指电视现场及时进行全球传播,由此导致对国家政策的影响。
由于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1992年的美国出兵索马里行动中,CNN的报道扮演了重要作用。
1994年4月美国国会众院对外关系委员会专门开会讨论电视转播与对外政策的互动,会后产生了“CNN Effect”这个词。
媒体的作用超出了传播的意义。
1996年,特纳有线电视公司并入时代华纳公司。
2000年1月10日,美国在线宣布以1650亿美元收购时代华纳公司,CNN则在其旗下继续发展。
CNN总部设在美国亚特兰大市,目前有员工近4000人,其中海外记者上千人,这在所有国际电视台中是最多的。
CNN有40家海外新闻机构和近900家附属电视台,在全球拥有30多个演播室,同时还有600个新闻网点为它提供节目。
欧美主要电视新闻频道解析1991年海湾战争使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脱颖而出,它的异军突起改变了电视发展的历史轨迹,开创了电视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
全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力量终于看到了电视新闻频道的价值和影响,特别是在日益全球化、信息化的世界格局中,无论国内还是国际的信息需求都前所未有地增长,这就为电视专业新闻频道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2年后的今天,世界正在经历第二次美国对伊拉克战争,电视新闻频道首次全程直播了这场战争,全球正是在电视频道,特别各家新闻频道的“战争”中感知这场战争的。
历史证明了新闻频道的价值和作用。
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电视新闻频道是美国的有线电视新闻网(CNN)。
1980年,泰德·特纳买下亚特兰大一家经营不善的小电视台,将其改造成专业新闻频道。
当时,对整个美国电视业来说,纯粹的新闻频道是难以想象的。
因为,电视新闻是电视业中纯粹投入的领域,而且投资巨大,电视台往往通过其他领域的赢利来补充新闻投资(cross- subsidizing)。
那时,CNN几乎没有赢利,而且每月净亏损接近200万美元。
不过,历史机遇光顾了CNN,80年代至90年代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里根遇刺、柏林墙倒塌等,特别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彻底奠定了CNN在全球新闻领域,特别是电视新闻领域的地位。
它开创了电视专业新闻频道,而且是全天、全程直播、全球覆盖的先河,它创立了全新的“实时空”直播新闻理念,也拉开了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电视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领域新的互动关系模式。
自海湾战争CNN异军突起后,世界电视业终于看到了电视新闻频道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表现在市场新、门槛高而竞争者少且赢利潜力巨大,而且表现在新闻对社会政治经济日益突显的影响上,同时,电视新闻频道也是一家电视台综合实力的标志。
因此,多家电视新闻频道相继成立,1993年1月1日,总部设在法国里昂的欧洲新闻频道(Euro News)开播,它是第一家泛欧多语种电视新闻频道,目前,共用英、法、德、意、俄、葡、西七种语言同时播出节目。
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变迁定义: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一、从形式上看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变化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播,标志着我国电视新闻的诞生。
改革开放30年来大致呈现出四种形态:联播体形态、深度报道形态、娱乐化形态、民生新闻形态。
联播体形态——最具代表性:中央电视台综合性新闻栏目——《新闻联播》。
①时间:1978年元旦开播②风格:庄重、严肃和字正腔圆,为新闻栏目定了型,严肃有余,活泼不足。
③地位:中国观众了解国内外大事重要窗口,“中国国情的晴雨表”。
挑战: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政治的宣传式节目形态受到纸质媒体的挑战,出现了以《中国青年报》为代表的深度新闻报道,电视新闻收视率下降。
改变:深度报道形态1993年,由白岩松主持的《东方时空》横空出世。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视“栏目化”的观念趋于成熟。
21世纪初,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形态开始出现。
“讲”新闻与”说”新闻,如人民网《小六砖铺头》。
纠正了以往出于宣传和刻板的传播形式。
另外,有一种节目样式必须提及,即谈话节目:如《鲁豫有约》。
之所以把它归类于娱乐形态,是因为谈话节目可以在各种形态的电视节目中出现,“谈话”只是节目的一种表现形式。
21世纪以来,民生形态电视新闻节目也开始出现。
它使受众的草根情结得以释放,其定位就是以百姓视角、民本立场报道市井百姓生活的原生态,报道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件。
标志:2002年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的播出。
以电视新闻重大技术为标志,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58年至1973年)黑白电视阶段,大多数节目都是采用现场直播或实况转播的方式播出第二阶段(1973年至1984年)彩色电视阶段,先进的电视新闻采制和传输技术和设备开始出现,电视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传播媒介。
第三阶段(1984年至20世纪末)电视新闻立体传输阶段电视已经成为大众传播中位居首位的媒介,开始形成卫星、微波和有线电缆光缆相结合的立体传输覆盖网络。
黄色新闻浪潮背后的娱乐隐喻
苏敏
【期刊名称】《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31)6
【摘要】于19世纪90年代末在美国兴起黄色新闻浪潮,其背后最主要的内推力量是由消费社会和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娱乐隐喻.这种娱乐隐喻在现代社会依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对今天的娱乐化现状有着更为清醒的认识.
【总页数】5页(P99-103)
【作者】苏敏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06
【相关文献】
1.煽情新闻与黄色新闻之比较——美国大众化报刊浪潮下的历史解读 [J], 魏文欢
2.狂欢背后的隐喻——关于《非诚勿扰》等娱乐节目的几点思考 [J], 王海林
3.浅谈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黄色新闻”浪潮 [J], 李思宓
4.写在电视娱乐化浪潮的背后 [J], 鞠斐
5.美国现代报业竞争与黄色新闻浪潮 [J], 王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