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工艺美术参考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67 MB
- 文档页数:24
一、名词解释1 彩陶繁荣于新石器时代中期。
多为以矿物颜料绘画的泥质红陶,装饰绘画于烧造之前,题材以各种几何形为主。
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最为发达,其著名彩陶类型有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
2 新石器在打制的基础上,普遍磨光、常常钻孔的石器。
是新石器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注重材料的选择,并体现了对称、质感等重要的工艺美术法则。
其材料、技术和若干器形为原始玉器继承。
3 青铜器基本为以红铜与锡的合金铸造的器物。
在红铜中加入锡,可以降低熔点、提高硬度、增加美感。
分容器、乐器、工具、兵器等多种。
起源于商代以前,商周时代繁荣,汉代开始衰落。
4 金银错青铜等金属器物的装饰方法,又称“错金银”。
始于春秋战国,两汉及其以后仍在沿用。
做法是,在器物上刻出图案,于刻纹内镶嵌金银丝或片,再打磨平滑。
使器物有精巧华丽的装饰效果。
5 铜镜以青铜铸造的鉴容用具。
正面光滑明亮,背面常有装饰图案。
中国早期的铜镜已见于齐家文化遗址,经战国两汉、唐两个高峰后,艺术转向衰落,入清,为玻璃镜取代。
6 带钩古人扣接腰带或随身佩挂小物品的器具,形如微曲的长条或琵琶等。
因展示性强,往往制作考究、装饰华丽,材质虽以青铜居多,但也常见金银、玉石。
出现于西周晚期,战国秦汉风靡。
7 夹纻一种轻巧漆器胎体的制作方法,纻即麻布。
做法是,以木或泥做成内胎,以涂漆灰的麻布等裱糊若干层,干实后,去掉内胎,再于麻布壳上髹漆。
始于战国,流行于两汉。
魏晋以来,多用于制作塑像。
8 玻璃中国古代,常称“琉璃”等,入清,又称“料器”。
曾长期属于铅钡玻璃,其透明度及耐热性都不及西方的钠钙玻璃,这种情况直到清代才改变。
9 《考工记》中国已知最早的古代手工业技术著作。
应成书于战国时的齐国,西汉,补入《周礼》,今存7100余字。
系统总结了当时的手工业技术,富含科技史意义,也提出了重要的工艺美术思想。
提出的手工业制作原则是“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近代工艺美术姓名:周静学校:合肥学院系别:艺术设计系学号:1208031014摘要:自1840年以来,帝国主义用枪炮轰开中国闭守的大门,从此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我国近代的工艺美术,处于一个重要的时期,当时外国侵略者对我国商品进行倾销和原料掠夺,洋物的大量输入,是我国自足的经济体制遭到破坏。
同时手工业不断破产,濒于人亡艺绝的境地。
中国具有资产阶级胜质的近代美术教育,应自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开始,到“五四”运动的数十年里,它经历了普通学校美术教育的推广,美术师范教育的创立,以及美术专门教育形成三个主要阶段。
关键字:近代、美术、教育、发展正文:在近代中国工艺美术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
近代美术教育是伴随着中国近代史而拉开序幕的,在西方科学文化的强烈冲击下,必须重视科学、重视经世致用的以物质生产为目的的实用知识,这成为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并由此而发出改革旧教育的呼声。
近代美术教育正是在废科举,兴学堂以及西洋人传教与通商的冲击下开始萌发。
1898年维新派人士创办了新型学校。
上海“中国女学堂’,在其设置的课程中,就有图画、女红课(当时新式学堂把美术课,称为图回手工课)。
这种实脸怪的创举,引起了教育界的兴趣和重视,开始在其他学校推户试验。
龙级瑞、俞蕃同在长沙建立的“湖南民立第一女学”,也开设了美术课(称图画刺绣深)。
其后,又有上海的丽泽、城东、叶榭、爱国女校.以及江浙等她的一些中小学堂开设美术课。
当初美木课的开设,往往与兴办女密切相关。
美术课程的开设,在当时受到了教育界迸步人士的关怀和扶持。
未几,各地普通中小学堂也络续开设美术课。
王国维还在《教育世界》发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强调教育是“使人(成)为完全之人物’,,其标准是人的能力发达而调和,即真、善、美三个方面的和提出教育必须包括德、智、美、体四个部分,并把美育提到重要的地位。
热衷于美术改革的进步知识分子,还仿照西方美术教育大纲,编写美育教科书。
中国近代美术史论文范文一:中国近代工艺美术史—结课论文—秘色瓷摘要:本文阐述一种瓷器—秘色瓷,和简述什么是中国工艺美术,中国工艺美术之一的金属工艺在中国工艺美术中的地位,发展和金属工艺在当代有哪些需求的市场,以及金属工艺在设计、艺术中的一些可行性的创造。
关键词: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景泰蓝\烧瓷\花丝镶嵌\斑铜工艺\锡制工艺\、金属工艺用途、秘色瓷额等等。
"秘色瓷"是我国唐宋时期浙江上林湖地区越窑烧制的一种青瓷。
越窑青瓷创烧于东汉时期,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300多年的发展,越窑青瓷成为我国最先形成的窑场众多、分布地区广阔、产品风格相近的瓷窑体系。
制瓷工艺基本摆脱了东汉晚期承袭陶器和原始瓷器工艺的传统,形成了自已的特色。
由于烧制技术的日趋成熟,故瓷器大多呈现出青润的光泽,称为"漂瓷"。
唐朝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鼎盛期,越窑青瓷被列为七大名窑之首,其釉色细腻纯净,均匀润泽,深受社会各阶层的青睐,还率先进入宫廷,成为皇家喜爱的器皿。
"秘色瓷"一词最早见于唐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诗人用青翠欲滳的千峰秀色,贴切地描述越窑青瓷的釉色,令古陶瓷专家和收藏爱好者叫绝。
五代人徐夤的《贡余秘色茶盏》更是极尽遣词造句之能事,用一连串的比喻把越窑青瓷的釉色描绘得犹如美女簪花:"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
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宋人赵德麟有"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的记载。
前蜀王王衍的赞美:"金棱含宝碗之光,秘色抱青瓷之响",则对金棱秘色瓷碗作了生动描述。
古人记载颇多,但后人却从未见过实物,究竟什么是秘色瓷,长期以来一直成为陶瓷界悬而未决之迷,自唐以降,宋、元、明、清历代文人对它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工艺美术文创报告范文一、引言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创造力和文化底蕴。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工艺美术也开始融入到现代文创产业中。
本文将以工艺美术与文创产业的结合为主线展开,探讨工艺美术及其文创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工艺美术的发展与特点工艺美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中国古代的陶瓷、玉器、金银器、木雕等都代表了中华民族工艺美术的高度成就。
工艺美术的特点在于它不仅是实用品,更是艺术品。
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使得工艺美术的价值倍增,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工艺美术与文创的结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愈发重视。
以工艺美术为基础,结合文创产业的发展,工艺美术开始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文创产业不仅为工艺美术提供了更多的展示和销售渠道,还为工艺美术注入了新的设计理念和创新。
而工艺美术的独特魅力也使得文创产品更具触动人心的价值。
四、工艺美术文创的现状近年来,工艺美术文创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各类文创产品纷纷推出,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从文创产品的类型来看,以工艺美术为灵感源泉的文创产品愈发多样化,既有传统工艺美术产品的再创作,也有以工艺美术元素为设计元素的新型产品。
工艺美术的文创产品不仅风靡于国内市场,也在海外市场上大放异彩,成为中华文化的亮丽名片。
五、工艺美术文创的独特魅力工艺美术文创产品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脱颖而出,主要得益于工艺美术的独特魅力。
首先,工艺美术产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它们不仅消费者可以实际使用,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崇敬。
其次,工艺美术产品注重艺术性,它们的造型、线条、色彩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使得产品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最后,工艺美术产品注重个性化,消费者可以通过购买工艺美术文创产品来展示个人的品味和风格。
六、工艺美术文创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工艺美术文创产业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
科目:工艺美术史姓名:张洋洋学号:1115021001 指导老师:沈燕现代产品中中国元素的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无论是宫廷美术还是民间美术,无论是文人画还是宗教画,经过历代的画家、艺人、工匠的创作实践,积累了大量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
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殷商时期的青铜,从战国时期的器皿、帛画到汉代的雕塑画像石,从唐宋的绘画到明清的瓷器,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木版年画、建筑、纹饰、戏装、面具等等,充分体现了或恢弘灵巧,或简约或精致,或工整或粗放或热烈或娟秀,或质朴或奢华等多种手法。
无论是逸笔草草的国画笔墨还是板刻结圆的装饰图案;无论是造型夸张的民间剪纸还是色彩强烈的木版年画,这一切无不为现代招贴设计提供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式语言。
中国传统设计元素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悠久,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
如何认识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关系,使其在现代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在"国际设计风格"潮流之后,开创多元化的设计潮流,已成为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
这种发挥是在对传统艺术表现方式的理解基础上,传统的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更富有时代的特色。
1青花瓷•青花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也是我国陶瓷装饰中较早发明的方法之一。
其特点一是着色力强,发色鲜艳,呈色稳定;二是纹饰永不退色;三是丰富多彩,明净素雅,有中国水墨画的艺术魅力;四是不含铅、砷等有毒元素,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五是不但适合装饰餐、茶具等日用瓷,而且也适合装饰花瓶、大缸等陈设瓷;六是其制作原料含钴天然矿物蕴藏丰富。
青花是运用天然钴料在白泥上进行绘画装饰,再罩以透明釉,然后在高温1300摄氏度上下一次烧成,使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呈现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显得幽倩美观,明净素雅。
2019年第11期茶馆设计作者简介:冯伟(1975-),男,福建福州人,大专,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寿山石雕刻艺术。
收稿日期:2019年10月29日。
引言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是我国文化艺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它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体现了人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提升。
它会因为历史的变迁、地理环境的改变、人文风俗的不同等展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
清末民初的工艺美术在实业兴国的社会背景下,被实业界和教育界重点聚焦。
由其产生的艺术作品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展览形式呈现到大众的面前,由于作品的风格各有特色而被社会大众重点关注。
1工艺美术部出品概览20世纪初期,美术界的重大事件是1929年举办的全国美展,该展当年是由教育部主办的。
一共展出了展品2348件,其中工艺美术作为此次美展的重点单元,展出了各种形式的作品,其中主要作品以图案画、印花、刺绣等为主。
刺绣作品中,唐家伟、华图珊等的作品广受大众好评。
工艺美术的基础是手工艺,其灵感来源日常生活。
艺术家们通过创作和改造,将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转化为具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让生活充满艺术气息。
它主要特点就是能将实际物品艺术化。
通过此次展览,将近代工艺美术的基本形态呈现给了大众,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其艺术形态和文化历史。
2参展者的教育结构、性别构成和职业取向2.1参展者教育结构的多元性参展者的教育结构主要为如下几种类型:很多个人出品的作者毕业于国内专业的美术学院。
主要来自于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还有一下来自于上海美专和中华女子美术学校。
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于1918年成立,是近代培养工艺美术人才的著名的教育机构。
建校初期,图案系就已经被开设出来,主要作用是帮助实业界美化产品,增加其产品的欣赏价值.该校校风严谨,教课专业,以良好的师资力量和教学体系出名。
学校培养出了一批专业素养高超、专业设计能力强的艺术设计人才。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则是在1912年成立的,其建校宗旨中有一条:为了更好地改善工业,积极为社会培养工艺美术方面的人才,同时提高一般人对于艺术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