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 历史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 格式:docx
- 大小:261.15 KB
- 文档页数:6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四课希腊城邦与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一课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内容,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公元前8世纪开始,古希腊建立了城邦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斯巴达和雅典。
雅典通过一系列改革,建立了奴隶制民主政治。
到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达到鼎盛。
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历史影响。
1.知识结构古希腊文明:希腊城邦一城一邦、独立自主小国寡民、公民主权.雅典的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时期扩大公民参政机会希腊城邦和完善民主运行机制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亚历山大帝国(开启希腊化时代).公元前336一前323年欧洲→亚洲一→非洲一→亚洲希腊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亚历山大帝国侵略性、残酷性东西方文化大交汇2.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本课包括三部分内容:希腊城邦、雅典的民主政治和亚历山大帝国。
希腊以海洋为依托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古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这一特点又成为雅典民主政治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
公元前8世纪开始,古希腊形成了数以百计的城邦,其中最重要的是雅典和斯巴达。
在城邦发展过程中,雅典建立了民主政治。
在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高峰,雅典城邦也迎来了它的全盛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实现了高度繁荣。
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希腊北部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很有胆略,善于用兵,妄图统治整个世界,把希腊文化传播到各地。
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亚历山大东征开启了一个东西方文化大交汇的希腊化时代,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情分析从认知水平上看,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学习历史事件需要掌握的基本要素,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读图能力,但语言表达能力还很欠缺。
从已有的知识水平上看,学生通过对九年级上册内容的学习,已经能够清楚的认识。
本课内容涉及了解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展;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知道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积极作用。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历史课程。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希腊城邦的发展历程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城邦的影响、希腊城邦的和经济制度、亚历山大的东征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的分裂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希腊城邦的特点和亚历山大帝国的辉煌历史。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古代文明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以及亚历山大的东征等内容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关键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城邦的影响,掌握希腊城邦的和经济制度,了解亚历山大的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分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理解亚历山大帝国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希腊城邦的和经济制度,亚历山大的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分裂。
2.教学难点: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亚历山大的东征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历史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历史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希腊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了解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希腊历史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希腊城邦的和经济制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亚历山大的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分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发展过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是九年级上册的历史课程,主要讲述了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衰。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古希腊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以及亚历山大的军事征服和帝国的繁荣。
教材还介绍了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古代文明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古希腊城邦制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相关史实较为复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记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古希腊的城邦制度,认识希腊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了解亚历山大的军事征服和帝国繁荣,认识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历史、探究历史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古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亚历山大的军事征服和帝国繁荣的原因及其意义。
3.希腊文明与其他古代文明的联系与区别。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古希腊城邦制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相关史实。
2.案例分析法:分析希腊城邦的代表性案例,如雅典、斯巴达等。
3.比较法:比较希腊城邦与其他古代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4.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辅助资料。
3.课堂讨论的问题和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古希腊文明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包括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重点介绍雅典和斯巴达两个城邦的案例。
3.操练(10分钟)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亚历山大的军事征服和帝国繁荣。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是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教材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衰。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讲述希腊城邦的特点、雅典和斯巴达的争霸、亚历山大的东征等,使学生了解古希腊历史的发展脉络。
教材插图生动,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历史事件。
此外,教材还设置了“思考点”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文明有一定的了解。
但古希腊历史较为复杂,城邦制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发展过程需要仔细梳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关注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理解古希腊历史的特点。
此外,学生应通过本课学习,提高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希腊的城邦制度,掌握雅典和斯巴达的争霸过程,认识亚历山大的东征及其对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希腊历史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古希腊的城邦制度,雅典和斯巴达的争霸,亚历山大的东征。
2.难点:城邦制度的内涵,亚历山大的东征对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古希腊城邦制度、雅典和斯巴达的争霸、亚历山大的东征等历史事件。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历史事件的基本情况。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析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城邦,分析城邦制度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PPT课件。
3.资料:关于古希腊城邦、雅典和斯巴达争霸、亚历山大东征的相关资料。
4.视频:关于古希腊历史的相关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古希腊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希腊城邦的地理位置。
提问:“你们知道古希腊有哪些著名的城邦吗?”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是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衰。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的辉煌和衰败。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文明有一定的了解。
但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历史较为复杂,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思考。
同时,学生对于古代历史的兴趣较高,可以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希腊的城邦制度,掌握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衰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维,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衰过程。
2.难点:城邦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与衰败原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图片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古希腊雕塑、建筑等图片,引发学生对古希腊文明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衰过程。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城邦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与衰败原因。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解和分析,解答学生的疑问。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过程,让学生了解其衰败的原因。
6.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城邦制度的特点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历史意义。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教学设计
教材:《世界历史》(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
单元: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课题: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一、教学分析
1. 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
本课是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的开篇,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是西方民主的源头。
本课下启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古希腊最终被古罗马征服,古罗马继承并创新了古希腊文化,共同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2. 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
课标: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本课共三个子目,分别是希腊城邦、雅典的民主政治和亚历山大帝国。
3. 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介绍希腊城邦的地理环境和小国寡民特点。
希腊以海洋为依托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古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这一特点又成为雅典民主政治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
第二部分介绍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内容与评价,在伯里克利时期发展到高峰。
第三部分介绍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与影响。
希腊城邦的内斗导致雅典和斯巴达的衰落,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控制了希腊,国王亚历山大通过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二、教学目标
1.运用唯物史观对雅典民主政治进行评价。
2.通过史料实证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3.通过地图解释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影响。
4.通过史料理解亚历山大帝国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
5.认识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雅典民主政治
2. 难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东京奥运会新闻。
奥运会起源于古希腊,公元前776年古希腊举行了第一次全希腊的竞技大会,最初只有赛跑,后来增加了跳远、掷铁饼、投标枪、赛马、角力等项目,各城邦规定在竞技期间全希腊不准发动战争,违者将受到惩罚,所以赛会又有和平之意。
那么奥运会为什么起源于古希腊?为什么有那么多城邦?一起进入历史课堂第四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2. 正课讲授。
[环节一]希腊城邦
【时空坐标】出示《古代希腊》地图。
1. 古代希腊的文明历程?
西方文明最早出现于古希腊,古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叫爱琴文明。
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我们熟知的特洛伊战争和木马计就发生在迈锡尼文明的末期,迈锡尼文明衰落后,希腊进入了相对落后的荷马时代。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进入城邦时代。
2.古希腊的地理范围?
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区。
有了时空观念,我们再来探究希腊城邦的内涵和特点。
【概念特点】出示希腊城邦特点的材料和图片
1. 希腊城邦的概念、特点
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
特点:小国寡民
那么希腊为什么会出现数百个小国寡民的城邦呢?
2.希腊城邦特点原因分析。
出示地图和材料。
古希腊的地理环境有什么特点? 对希腊文明的影响?历史认识?
希腊半岛是古代希腊的主体,地理环境呈现环海、多山、多岛屿的特点,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
一方面,多山不便于各地区间的联系,影响了希腊的统一;而另一方面,希腊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雅典靠海,航海业和海外贸易发达,孕育平等观念,民主政治最具特色。
认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类早期文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2. 希腊城邦的居民构成?
小国寡民的城邦居住着哪些居民呢?各有什么权利和义务?出示教材17页相关史事,结合材料完成表格。
总结:可见希腊城邦是奴隶制国家,为了获得奴隶常常发生战争,所以奥运项目最初就是赛跑、标枪、掷铁饼、角力等。
希腊城邦中有一个战争狂,那就是尚武的斯巴达,与斯巴达不同,还有一个尚文的雅典,雅典为什么崇尚文化教育呢?我们一起学习第二部分。
[环节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基本情况】出示《伯里克利像》和雅典民主政治的材料
1、什么是雅典民主政治?权利掌握在公民手中——人民主权,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直接民主。
2、如何保证公民民主?伯里克利在前人基础上,采取了以下措施。
公职人员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十个主席团轮流执政;公民大会是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建立津贴制度,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
3、伯里克利改革的作用?在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成为西方民主的源头。
【利弊评价】出示雅典民主政治的材料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是完美无瑕的吗?
雅典的民主政治既有进步性,也有局限性。
它是奴隶制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
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另外,也有以下弊端:人们凭情绪和感觉决策容易盲目,简单多数未必公正。
效率低下,议政质量难以保证。
总结:雅典和斯巴达作为希腊城邦中的两个典型,一个尚文,一个尚武,当强敌波斯帝国入侵时会团结一致,比如马拉松战役和温泉关战役;当打败外敌,就内斗争霸,最终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双方元气大伤,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征服了希腊。
像极了同期的中国战国时期秦国,都是从边陲小国经过富国强兵的改革强大起来,都完成统一。
那么马其顿王国又创造了什么历史呢?一起学习第三部分。
[环节三]亚历山大帝国
【建立】出示《亚历山大东征路线图》和人物图片,总结亚历山大帝国建立的时间、人物、方式、结果
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
【影响】出示材料和图片,辩证探究亚历山大帝国东征和建立的影响。
一方面,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另一方面,亚历山大在征服过程中建立了一系列希腊化城市,成为后来的经济文化中心。
亚历山大在征服过程中,也改变了希腊民族文化独特、其他民族文化落后野蛮的想法,认为东方民族同样有智慧,主张民族平等、和睦相处,于是带头与东方民族通婚,这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认识】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
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 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文明发展,这是本课学习的收获。
3. 课堂总结。
我们一起学习了希腊城邦、雅典民主政治和亚历山大帝国三部分内容。
希腊以海洋为依托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这一特点又成为雅典民主政治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
知道了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早期文明。
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奴隶制民主制度发展到高峰,知道了改革和杰出人物推动社会发展。
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有侵略性残酷性和野蛮型,也客观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和经济交流,要学会全面分析历史事件。
再次认识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文明交流的方式多样。
六、板书设计(思维导图式图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