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埋止水节QC成果
- 格式:pptx
- 大小:3.30 MB
- 文档页数:48
开展QC活动控制施工缝防水质量小组名称:施工缝防水质量控制小组发表人:###发表时间:#####年##月#####集团有限公司第#公司##项目部目录一、工程现状 (1)二、小组概况 (1)三、选题理由 (2)四、活动目标 (3)五、可行性分析 (3)六、QC小组活动情况 (5)6.1第一次PDCA循环 (5)(1)活动时间 (5)(2)计划目标 (5)(3)现状调查 (5)(4)因果分析及要因确认 (6)(5)制定对策 (7)(6)措施的实施 (9)(7)效果检查 (10)6.2第二次PDCA循环 (10)(1)活动时间 (10)(2)计划目标 (10)(3)因果分析及主要因素 (10)(4)制定对策 (11)(5)实施过程 (12)(6)效果复查 (12)七、活动总效果 (13)八、巩固措施及下一步打算 (15)8.1巩固措施 (15)8.2下一步打算 (15)开展QC活动控制施工缝防水质量一、工程现状##4标于2009年9月开工,至现在已进入隧道主体结构施工中。
本标段范围为东城南至寮步区间GDK19+780~GDK25+080段矿山法区间隧道主体结构,位于东莞市东城南区及寮步镇,全段为矿山法区间隧道。
本段区间隧道自GDK19+780沿东北方向依次下穿光明二路、八一路,至GDK20+700附近,线路逐渐转向东,穿越一残丘后于GDK21+500附近开始向东下穿东莞高尔夫球场、环城东路,并于GDK22+500附近进入山体、下穿莞深高速、上屯村居民房、厂房及黄沙河,止于黄沙河东侧GDK25+080处,所在地区属冲积平原、剥蚀丘陵及低山丘陵,本表段地表水水量丰富,居民区局部地段基岩裂隙可能与地表水连通,通过地表水补给,基岩裂隙水量丰富;黄沙河勘测期间水量随季节变化明显,河床的底部砂层与该区段砂层连通,雨季河水对地下水进行补给显著,标段内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受当地气候、地貌、岩性、地质构造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地下水埋藏条件可简单划分为孔隙水、基岩裂隙水。
一、概况:1.1工程概况表(1)由于黄河三角洲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地质情况由第四纪新近沉积的粘土、粉土及粉砂土构成。
在***油田综合办公写字楼主楼及商河路MN组团、J组团等基坑支护工程中,采用传统的单轴深层搅拌桩及大直径双轴搅拌桩,止水帷幕在地表以下6米处穿越粉细砂层时出现开叉、漏水现象。
由于深基坑支护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地下构筑物的安全质量及施工进度,而止水帷幕截渗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其成败直接决定了地下构筑物防水等工序的顺利进行,而且直接影响基坑周围建筑物的安全。
二、小组简介表(2)小组名称喷锚支护技术QC小组注册时间小组成立时间2003年5月小组类型现场型序号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小组成员1 王俊新男42 大本中级组长2 张军男29 大专助工副组长3 杨爱文男33 研究生中级组员4 张霈男26 中专技术员组员5 刘学军男28 大专技术员组员6 于华男36 大专中级组员7 张保军男23 大专技术员组员8 张宝金男33 大专助工组员9 岳辉男23 本科技术员组员活动方式1、每周两次不定期活动。
2、坚持出勤,有记录,有成果。
3、根据检查情况进行问题分析,并予以解决。
制表人:张霈编制时间:2004 年3月29 日三、选题理由附图一商河路MN组团帷幕开叉附图二综合办公楼主楼帷幕漏水制图人:张霈编制时间:2004 年4 月 10 日四、现状调查QC小组对以往施工的三个基坑支护工程中出现渗漏点,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一、渗漏点发生的部位:在***油田综合办公写字楼及商河路MN组团、J组团等基坑支护工程中,采用传统的单轴深层搅拌桩及大直径双轴搅拌桩,一般都在埋深约5-6米处以下部位穿越粉土层、粉细砂层时出现开叉、漏水现象。
调查二、施工机械此次施工的施工水泥搅拌桩机共有2台,我们对所有施工机械进行统计,同时对施工发生渗漏点的施工机械进行了调查。
调查情况见下表:调查三、小组成员及施工队伍 (1)小组成员自我评价小组成员在活动之初进行了自我评价,评价结果见雷达图(2)施工队伍素质调查工程施工之前,QC 小组向施工队伍发出了针对是否了解3223 2质量意识个人能力QC 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团队精神 自我评价 总分制图人:刘学军 编制时间:2004 年4 月 10 日施工工艺的问卷调查。
QC小组成果发布材料发布单位:XX小组名称:XXQC小组发布人:XX时间:二O一三年五月目录 (7)一、工程概况XX工程,位于XX市栖霞区迈皋桥创业园,建筑面积10.8万㎡,包含四栋高层住宅,一栋幼儿园,一栋社区中心及一个地下车库。
安装部分的给排水系统设计有生活给水系统、污水排水系统、废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
其中包含1120个卫生间,排水管道均采用UPVC管,详见图2卫生间大样图。
排水管道穿越楼板做法详见图3。
G-2G-1G-2G-2G-2G-2G-1G-2G-2G-2图1:标准层平面布置图图2:卫生间大样图图3:PVC管穿楼板做法二、小组概况1、小组简介表1 小组名称XXQC小组小组课题卫生间管道根部防渗治理成立时间2012-06-06 注册日期2012-06-06小组类型攻关型注册登记号QC-CRCEG-1206 活动时间2012.07-2013.2 成员人数8人活动次数17 出勤率100%小组人员情况序号姓名年龄学历职称职务组内职务接受QC教育时间1 XX 36 本科高工项目经理组长72小时2 XX 29 大专工程师生产经理副组长72小时3 XX 29 本科工程师技术部长副组长72小时4 XX 25 本科助工技术员组员72小时5 XX 26 本科助工资料员组员48小时6 XX 25 本科助工质检员组员48小时7 XX 24 本科助工施工员组员48小时8 XX 22 大专助工施工员组员48小时制表:XX制表日期:2012年06月06日2、小组出勤情况小组活动出勤情况统计表表2 小组活动人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7月1日7月12日7月22日8月5日8月15日8月26日8月8日8月25日9月10日9月23日10月8日10月24日11月12日11月28日12月10日1月5日2月25日序号姓名1 ★★★★★★★★★★★★★★★★★★2 ★★★★★★★★★★★★★★★★★★3 ★★★★★★★★★★★★★★★★★★4 ★★★★★★★★★★★★★★★★★★5 ★★★★★★★★★★★★★★★★★★6 ★★★★★★★★★★★★★★★★★★7 ★★★★★★★★★★★★★★★★★★8 ★★★★★★★★★★★★★★★★★★备注:出勤:★缺勤:请假:※制表:XX2013年2月25日三、选题理由四、现状调查通过小组开会研究、讨论认为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管道周围二次浇注引起的管道根部渗漏是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为确保本项目立管施工一次成优,我们QC 攻关小组于2012年7月1日至15日对周边几个已经完成立管施工的项目管道根部渗漏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共检查750个点,不合格点102个,合格率86.4%。
提高现浇预埋PVC止水节施工质量冠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科QC小组一、小组概况小组概况见表1表1 小组概况1、山东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规定,为防治三小间渗漏的质量通病,排水管道安装中宜使用止水节方法施工。
2、现浇预留PVC止水节施工,能够有效治理三小间渗漏的质量通病,同时节省工程造价,提高工效。
3、开拓现浇预留PVC止水节施工新技术,降低施工中出现的质量弊病。
4、现浇预埋PVC止水节的质量直接影响排水管道安装的质量,是排水管道安装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此我小组将提高现浇预埋PVC止水节施工质量作为本次活动的课题。
三、计划阶段(P)1、现状调查(1)我小组对过去5个工程施工的现浇预埋PVC止水节的施工质量情况进行检查,检查测点平均合格率为82%(图1制图:高海涛日期:2010年12月15日(2)在现浇预埋PVC止水节质量情况检查中,本小组对主要的质量弊病进行了调查统计(表2和图2)表2 现浇预埋PVC止水节质量弊病频数统计表从排列图分析可知,上下层PVC止水节垂直度超差、PVC止水节损坏两项质量弊病占频数的82.5%,是影响现浇预埋PVC止水节质量的主要问题。
2、活动目标值现浇预埋PVC止水节质量合格率达到98%。
3、目标可行性研究(1)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充足,建设资金到位,施工设备齐全。
(2)公司领导重视,亲临现场技术指导,有关部门积极配合。
(3)小组成员积极性高,对此目标的完成决心很大。
4、运用因果分析图对影响现浇预埋PVC止水节质量的两项主要质量弊病即上下层止水节垂直度超差及PVC止水节损坏进行分析(图3、4)。
图3 PVC止水节上下层垂直度超差因果分析制图:高海涛郑伟日期:2011年1月8日图4 PVC止水节破损因果分析5、对影响上下层止水节垂直度超差及PVC止水节破损的诸末端原因做进一步分析(表3)通过分析,产生预留止水节垂直度超差及止水节破损的主要因素有:(1)对图纸尺寸不熟悉。
(2)垂线方法不当,存在误差。
一、基本情况1.工程简介高崎站为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中间站,,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双柱三跨闭合框架结构,车站长度为276.4m,站台宽度为12m,车站标准段宽度为20.7m,基坑开挖深度约16.36~18.4m,开挖方量约9.3万方,顶板覆土厚度约3.2m,总建筑面积为14836㎡。
图1 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线路图高崎站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φ1000@1200围护桩+φ800@1200三重管高压旋喷桩止水,其中高压旋喷桩共有662根,桩长为13.5m~15.7m,总长度为15229.1m。
图2 主体围护结构平面布置图图3 围护结构断面图图3 灌注桩、旋喷桩与主体侧墙组合大样图基坑围护结构的止水效果直接关系到基坑施工的安全和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项目领导要求必须确保基坑止水施工质量,因此成立QC活动小组,就提高车站深基坑的止水效果进行了攻关。
2.QC小组概况QC小组概况表表1制表:游健制表时间:2014年07月03日二、选题理由1.车站所处位置地下水丰富,且埋深浅,约2~4m,而车站基坑开挖深度达到16.36~18.12m,最大水头差达到16m,止水问题严峻。
2. 深基坑止水是顺利施工的关键,也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关键。
3. 基坑止水施工隐蔽性强,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4.基坑所处位置为厦门出岛的交通要道,必须保证交通顺畅,因此施工场地狭小,周边环境复杂,无法采取大规模降排水措施,一旦出现大量涌水、涌泥,后果不堪设想。
三、目标确定(1)目标设定基坑施工前,根据以上分析资料,测算了现场基坑最大明排水量可以为2m3/d,应项目要求,我们设定了如下控制目标:(2)现场调查根据地质勘查报告及围护桩施工过程中收集的地质情况,我们对车站所处位置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如下:a、地表水:站位处地表水不发育,对基坑开挖不会产生大的影响;b、地下水: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受年降水量变化规律的控制,地下水位一般3月开始上升,9月逐渐下降,5~6月为最高水位,12月至翌年2月为最低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