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技术交底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27.50 KB
- 文档页数:4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后浇带模板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现将后浇带模板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如下,请全体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和遵守。
二、交底内容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后浇带模板施工的安全技术要求。
(2)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
(3)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1)模板安装1)模板安装前,应对模板进行验收,确保模板质量符合要求。
2)安装模板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模板的稳定性。
3)模板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模板滑落、倾斜。
(2)模板拆除1)拆除模板前,应检查模板的稳定性,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进行拆除。
2)拆除模板时,应采取分段拆除的方式,防止模板突然倾倒。
3)拆除模板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3)高空作业1)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并系好保险钩。
2)作业平台应牢固可靠,并设置安全防护栏杆。
3)严禁在高空作业时,向下抛掷物品。
3. 紧急情况处理(1)发现模板松动、倾斜、变形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2)发生意外事故时,应立即组织人员救援,并立即上报相关部门。
三、交底要求1. 施工人员应认真学习本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要求。
2.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3. 施工人员应互相监督,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
4.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四、交底人及日期交底人:XXX交底日期:XXXX年XX月XX日接受人:XXX接受日期:XXXX年XX月XX日备注:本安全技术交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变更,以最新版本为准。
中国建筑项目管理表格表格编号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卡项目名称XX项目(编码)楼栋号各楼栋分项工程名称基础超前止水后浇带工程量分包企业负责人交底内容:一、应用范围超前止水后浇带应用于本工程中沉降后浇带。
二、施工准备1、资料准备钢筋:按图纸设计要求,并经进场查验、复试合格。
混凝土: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垫层C15防水保护层C20细石基础筏板C30P8止水钢板:规格宽×厚300mm×3mm,数目以现场实质为准外贴式橡胶止水带:400mm宽,同时知足《地防水工程质量查收规范》(GB50208-2011)中对橡胶止水带主要物理性能的要求。
2、机具设备准备混凝土输送泵、塔吊、插入式振动棒、钢筋加工机械等。
3、劳动力准备钢筋工、模板工、防水工、电焊工、混凝土工等。
三、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重点:1、操作流程后浇带土方开挖→浇筑垫层→防水及保护层施工→安装外贴式止水带→超前止水带钢筋绑扎→固定泡沫塑料嵌缝→筏板基础钢筋绑扎→安装、焊接止水钢板→基础后浇带模板支设→浇筑基础筏板混凝土→基础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操作重点. 后浇带土方开挖时,底口两边比基础后浇带宽度各外扩300mm,按45°放坡开挖,后浇带垫层底标高在原有车库垫层底标高的基础之上,下沉300mm。
图后浇带放坡开挖表示图、粘贴外贴式橡胶止水带时应与基层应紧贴,中间不得有空鼓、离开等现象,止水带采纳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
、绑扎超前止水带钢筋,此中锚固长度Laf参照07FG-01图集的57页表4-10中的规定;详细到此处中应取37d。
、泡沫塑料嵌缝的宽度不小于5cm,在超前止水带浇筑达成后剩余的泡沫塑料嵌缝需锯掉。
、超前止水带浇筑达成后,用墨线弹出后浇带的地点。
、安装止水钢板时,应注意凹面朝向迎水面;止水钢板与钢筋焊接时禁止焊穿钢板,两块钢板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50mm,且一定双面满焊。
、后浇带的浇筑时间一定知足设计要求,沉降后浇带需等主体结构封顶,且沉降平均后方可进行浇筑,温度后浇带在该部位施工达成60天后方可进行浇筑。
后浇带模板工程技术交底一、工程概述后浇带模板工程是建筑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后的后浇带能够具备良好的质量和强度,以达到设计要求。
本次交底将详细介绍后浇带模板工程的施工要求、工艺流程、材料选用等相关内容。
二、施工要求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a. 确保后浇带区域的地基平整、无杂物,并清理干净。
b. 检查模板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确保模板能够承受混凝土浇筑的压力。
c. 检查并修复后浇带区域的防水层,确保后浇带的质量和防水效果。
d. 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操作证书。
2. 模板的搭设:a. 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选择合适的模板材料,如钢模板、木模板等。
b. 模板的搭设应牢固可靠,确保模板不会发生移动或变形。
c. 模板的连接处应采用专用的连接件,并进行牢固的固定。
3. 混凝土浇筑:a.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b. 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充分的湿润处理,以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
c. 混凝土的浇筑应均匀、连续,避免出现空洞和夹杂物。
4. 后浇带的养护:a.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后浇带的养护工作,以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
b. 养护期间应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混凝土出现开裂和变形。
c. 养护期结束后,应进行验收和检测,确保后浇带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三、工艺流程1. 施工准备:清理后浇带区域、检查模板、修复防水层、安排施工人员等。
2. 模板搭设: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模板材料,进行模板的搭设和固定。
3. 混凝土浇筑:按照配合比和浇筑顺序,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4. 后浇带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后浇带的养护工作,保持湿润状态。
5. 验收和检测:养护期结束后,进行验收和检测,确保后浇带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四、材料选用1. 模板材料: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模板材料,如钢模板、木模板等。
2. 混凝土材料: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水泥、骨料、砂等材料,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新型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法新型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法一、前言地下室底板的后浇带施工一直是建筑工程中的难点,特别是在止水工程方面更为复杂。
传统的施工工艺存在许多问题,如施工周期长、质量难以保证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型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该工法结合了先进的工艺理念和实际施工经验,通过合理的施工步骤和科学的质量控制手段,实现了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的高效施工和优质完成。
二、工法特点1、提高施工效率:采用新型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法,可以大幅度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节约人力和物力资源。
2、保证施工质量:通过工艺原理的科学分析和合理的工艺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渗水现象,保证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3、安全可靠:在施工中,注重安全措施的落实,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4、经济实用: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为目标,有效控制施工成本,保证施工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三、适应范围新型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地下室工程,包括商业建筑、住宅小区等各类建筑类型。
四、工艺原理新型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法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理:1、采用高强度止水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使用高强度止水材料,比如聚氨酯和聚氮化氨等,形成坚固的止水层,有效阻止地下水渗透。
2、超前施工技术:在地下室底板浇筑之前,先进行底板后浇带的施工,将停水期与主体施工期错开,避免了同时施工的困难,提高了施工效率。
五、施工工艺新型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施工阶段:1、确定施工范围和工期,制定详细的工程施工方案。
2、准备工作:清理施工地面,确保施工现场整洁,为后续施工做好准备。
3、底板后浇带施工:在止水层顶板浇筑完毕后,立即进行底板后浇带的施工,采用高强度止水材料进行施工。
4、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各项工艺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六、劳动组织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组织施工人员,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大面积地下室基础梁、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混凝土防渗漏施工交底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左岭新城科技二路与缷甲路交汇处、本工程由二栋34层住宅楼、一栋20层住宅楼及附属一层商业裙楼、一栋一层配电房、一栋二层商铺及一层地下窒(作为车库、设备用房)组成。
后浇带设计为超前止水后浇带,带宽800mm,设计做法见右图。
二、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顺序及节点图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按设计理念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挡板与底板混凝土整体浇筑,本项目超前止水后浇带位置处设计基础底板厚400~600mm。
影响基础梁、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混凝土整体浇筑施工质量主要有以下几点:(1)基础梁、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挡板标高低,先浇筑的基础梁、底板混凝土振捣时漏浆易造成超前止水后浇带300mm宽橡胶止水带下积浆、积水。
(2)整体浇筑时底板表面与底板超前止水带混凝土挡板表面、基础梁表面与基础梁超前止水带混凝土挡板表面存在高低差,极易造成基础梁、底板部位的混凝土上翻到基础梁、底板结构后浇带内,难以清理。
(3)基础梁钢筋较密,基础梁、底板下层钢筋与超前止水混凝土挡板钢筋间距较小,造成后浇带下侧找平难度很大。
因此,将基础梁、底板超前止水带混凝土挡板在基础梁、底板绑扎钢筋前先行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抗渗等级均同基础梁、底板的质量要求,让超前止水后浇带混凝土挡板先一步施工。
现明确基础梁、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分为四步,浇筑先超前止水后浇带位置处基础底板厚400~600mm,基础梁梁底与基础底板板底有高低差,梁底、梁侧超前止水后浇带混凝土挡板处厚度为350mm,梁外侧砌筑120mm砖胎模,梁内侧采用木胶板吊模。
基础梁梁侧超前止水后浇带安装详见右图。
三、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方法及操作要点基础梁、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混凝土防渗漏的重点在基础梁梁底、底板板底与超前止水后浇带顶面接触处的防水渗漏和减少清理用工,提高清理质量,具体措施如下:1超前止水后浇带防渗漏设计——后浇带两侧增设水平遇水膨胀止水条、增加基础梁底板下层钢筋保护层(1)超前止水后浇带采用橡胶止水带,橡胶止水带位于加厚部分混凝土中间,橡胶止水带宽度为300mm。
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项目名称]2. 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名称]3. 施工地点:[具体施工地点]4. 施工时间:[开始时间]至[结束时间]二、安全交底目的为确保后浇带清理作业的安全,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特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三、安全交底内容1. 作业人员安全要求(1)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并取得上岗证。
(2)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3)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遵守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规定。
2. 施工现场安全要求(1)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保持通道畅通。
(2)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栏、安全网等。
(3)施工现场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后浇带清理作业安全要求(1)清理前,应检查清理区域内的模板、支撑结构是否牢固,如有松动、变形等情况,应及时加固或更换。
(2)清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违规操作。
(3)清理作业面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配备专人进行监护。
(4)清理过程中,严禁酒后作业、疲劳作业,确保作业人员精神状态良好。
(5)清理作业过程中,严禁高空抛物,防止对下方人员造成伤害。
(6)清理作业过程中,严禁使用不安全工具,如铁锹、镐头等。
(7)清理过程中,如遇恶劣天气,应立即停止作业,确保人员安全。
4. 清理作业现场具体措施(1)清理作业前,对清理区域进行清理,确保无障碍物。
(2)清理过程中,采用人工清理与机械清理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清理效率。
(3)清理过程中,对清理出的废料进行分类堆放,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废料滑落。
(4)清理作业完成后,对清理区域进行验收,确保清理质量。
四、应急处理1. 如发生安全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2. 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并迅速送往医院治疗。
3.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交底人及被交底人1. 交底人:[姓名],[职务]2. 被交底人:[姓名],[职务]六、交底时间[交底时间]七、备注本安全技术交底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后浇带施工技术交底一、前期准备在进行后浇带施工之前,需要做好一些前期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准备后浇带施工所需材料主要有:水泥、砂、石子、水。
在准备材料时,需要注意材料质量、材料选用和贮存方法等细节问题。
2.工具准备后浇带施工所需工具主要有:拖把、铁刮子、泥刀等。
在准备工具时,需要注意工具的数量、种类和质量等问题。
3.现场布置在施工现场布置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确定施工区域,并设置隔离带或安全警示标志。
•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地面干净整洁。
•将材料和工具摆放整齐,方便使用。
二、施工技术后浇带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底层处理在进行后浇带施工时,需要对底层进行处理,以保证后浇带施工质量。
具体处理方法如下:•清理底层表面,确保其干净整洁。
•用水喷淋底层表面,使其湿润。
•在底层表面铺设一层厚度约为10cm的石子铺面。
2.混凝土浇筑在进行后浇带施工时,需要进行混凝土浇筑。
具体浇筑方法如下:•将水泥、砂、石子等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在混合材料中加入适量的水,并搅拌均匀。
•将混合材料倒入模板中,用铁刮子和泥刀均匀铺平。
•摇晃模板以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
•在混凝土表面撒些水,以加快混凝土硬化速度。
3.养护处理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处理,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具体养护处理方法如下:•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膜,并喷洒适量水分。
•将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状态,防止过快干燥。
•将模板保持原位,并在其周围使用石块进行加重。
三、安全措施在进行后浇带施工时,需要注意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人员和现场工具的安全。
具体注意事项如下:•穿戴安全劳保用品,如手套、安全帽、安全鞋等。
•协调管理现场人员,确保施工人员间的安全。
•防止施工现场有人员来往,避免可能的危险。
四、施工注意事项在进行后浇带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以保证施工质量:•混合材料时,应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工程名称橡树湾项目交底日期2021年3月20日施工单位中铁项目部分项工程名称后浇带工程
交底提要基础后浇带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8、然后在距后浇带止水钢板往基础底板内侧300mm处放膨胀止水条;
9、安装完成验收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2)、加强层的混凝土施工
1、工艺流程:清理基底→混凝土浇注→振捣→找平→养护
2、基底表面清理:基底表面的淤泥、杂物均应清理干净,表面不得留有积水。
3、后浇带加强层底板为防水混凝土(C35P6)
4、混凝土浇筑标高控制:浇筑前在基层上钉上钢筋头(间距2.5米),并用红
油漆抄出标高控制点、用小白线拉出标高控制线控制浇筑标高,浇筑过程严
格按照标高进行施工。
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施工单位交底部位主体结构工程工序名称后浇带浇筑施工交底内容:一、施工准备1、主要材料后浇带处应采用提高一级的填充用微膨胀砼浇灌。
(当二侧混凝土强度不同时比低一侧的高一级,当混凝土强度≥C40时不再提高)。
全部后浇带填充用混凝土限制膨胀率2.5~2.7x10-4,抗渗等级S8)。
KL-Ⅱ抗裂防水剂参量10%。
其他参数要求:后浇带应选择温度较低的时机浇灌,且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0.5,坍落控制在≤8cm,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2、作业条件:(1)地下室做好照明工作,配备足够灯具。
(2)收缩型后浇带应在两侧混凝土浇筑二个月后,在湿度较大、温度较低时浇灌。
沉降型后浇带应在主体结构完成,沉降基本稳定,经设计认可后浇灌。
(3)后浇带底部模板支设同原楼板支设方案进行。
3、其他要求:(1)浇筑混凝土前做好隐蔽验收手续。
(2)通知资料员做好资料报验手续、通知试验员做好试验准备工作。
二、施工工艺要点(1)后浇带填筑前必须全面进行清理干净。
如地下室积水,应抽排干净并清除干净该处余泥渣物,用水冲洗干净后,方能进行下一步施工。
(2)后浇带在浇灌前,应将钢筋调直理顺,将接缝处的砼凿毛,清除松石子和杂物,清洗干净,保持湿润,并刷纯水泥浆一道。
(3)混凝土浇筑时要随时检查模板、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是否有走动移位变形现象,如有变形,及时修复。
(4)施工时严禁向混凝土内任意加水,严格控制水灰比。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及时收光,并且进行二次收光。
按原楼板混凝土表面处理交底进行拉毛。
(5)冬期施工时,混凝土浇筑后,应立即用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覆盖,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期不应少于14天。
三、安全文明(1) 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对修补位置较高处,需提前搭设安全操作平台,确保安全施工;(2) 地下室作业和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并防止眩光;(3) 在凿出施工面表面混凝土时,应在施工面下方应做好周边防护,防止凿除的混凝土砸到人;(4) 洞口、临边作好安全防护栏杆;(5) 使用振动器作业人员应穿胶鞋、戴绝缘手套,防止漏电;(6) 注意产生垃圾的清理,做到工完场淸。
超前止水后浇带技术交底,不看就错过了!!!一般情况下,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做法分两种:沉降后浇带和伸缩后浇带,具体做法见下图。
1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钢筋:按图纸设计要求,并经进场检验、复试合格。
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按设计要求,并应满足泵送要求。
橡胶止水带:应满足《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的要求。
2、机具、设备准备混凝土输送泵、塔吊、插入式振动棒、平板振动器、钢筋加工机械等。
3、劳动力准备钢筋工、模板工、混凝土工、防水工、电焊工等。
4、技术准备编制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混凝土配合比检查,钢筋、防水材料复试等等。
5、作业条件(1)垫层浇筑完成;(2)各种材料、机械、劳动力到位,准备齐全。
2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1、施工工艺流程挖土垫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筏板钢筋→混凝土浇筑→后浇混凝土2、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1)胶凝材料用量应根据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和强度等级等选用,其总用量不宜小于320kg/m3 ;当强度要求较高或地下水有腐蚀性时,胶凝材料用量可通过试验调整。
(2)在满足混凝土抗渗等级、强度等级和耐久性条件下,水泥用量不宜小于260kg/m3。
(3)砂率宜为35%~40%,泵送时可增至45%。
(4)灰砂比宜为1:1.5~1:2.5。
(5)水胶比不得大于0.50,有侵蚀性介质时水胶比不宜大于0.45。
(6)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20~160mm,坍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应大于20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40mm。
(7)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混凝土含气量应控制在3%~5%。
(8)预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宜为6~8h。
3、后浇带施工缝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净桨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材料,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2)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再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3)遇水膨胀止水条(胶)应与接缝表面密贴;(4)选用的遇水膨胀止水条(胶)应具有缓胀性能,7d的净膨胀率不宜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最终膨胀率宜大于220%;(5)采用中埋式止水带或预埋式注浆管时,应定位准确、固定牢靠。
后浇带施工方案技术交底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工程,总面积为XX平方米,位于XX地区。
该项目的后浇带施工是本工程的重要环节,决定了建筑物的结构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施工前,需要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方案得到正确执行。
二、施工前准备1.工作人员配备:根据工程规模确定工作人员的配备数量,包括施工人员、监工、安全员等。
2.施工材料准备:必须确保施工所需的材料齐全,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模板等。
3.施工设备准备:根据施工方案确定所需的施工设备,包括搅拌机、电锯、撬棍等。
三、施工流程1.后浇带施工前期准备:将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地面平整。
布置好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模板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对后浇带的模板进行精确的安装。
模板应采用质量可靠、无破损的材料制作,并进行检查和验收。
3.钢筋安装:按照设计规定的钢筋布置图进行钢筋的安装。
钢筋应符合相关标准,长度和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安装完成后,进行验收。
4.浇注混凝土:混凝土的配比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在浇注前,应进行试样检验,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
浇注混凝土时,要注意均匀浇注,避免出现孔洞和不均匀密实。
5.后浇带养护:浇注完成后,要对后浇带进行养护。
包括保湿、防止直射阳光照射、防止温度过高等措施。
养护期一般为28天,期间应定期进行检查,防止出现开裂和渗水问题。
四、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中,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检查和验收,对材料、设备和施工质量进行抽检和验收。
2.施工中,要注意操作规范和安全,确保施工过程中没有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3.做好施工记录,包括施工方案、材料使用记录、检验记录等,便于后续的施工质量评定和验收工作。
五、安全措施1.施工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进行施工。
2.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包括禁止通行、安全帽佩戴等。
3.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改变施工流程。
后浇带施工技术交底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相关要点和操作流程,包括施工准备、材料选用、工具使用、施工过程、注意事项等。
通过对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详细解析,旨在帮助施工人员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交底;施工要点;操作流程一、引言后浇带施工是土建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方式,一般用于板柱连接部位的加固或悬挑部位的加固。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正确运用对于工程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本文将对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一些要点和操作流程进行介绍和交底。
二、施工准备1. 施工前清理:在进行后浇带施工之前,首先要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清除各种杂物和灰尘,保证施工区域的整洁。
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准备好所需的混凝土、脱模剂、钢筋等材料,并对材料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施工质量。
三、材料选用1. 混凝土: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可操作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搅拌均匀、浇注速度适宜等。
2. 脱模剂:选择适合的脱模剂,要根据混凝土的性质和施工环境进行选择。
脱模剂的使用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与模板的粘连,便于后期拆模。
3. 钢筋: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选用规格合适的钢筋,注意钢筋的加工和安装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四、工具使用1. 模板:选择合适的模板,确保模板的平整度和抗弯能力。
在安装模板时,要保证模板的牢固稳定,尽量避免模板变形或移动。
2. 抹光工具:选择合适的抹光工具,根据混凝土的性质和施工要求进行选择。
在抹光过程中,要注意力度均匀、速度适宜,保证抹光效果均匀光滑。
3. 浇注设备:选择流量稳定、均匀性好的浇注设备,保证混凝土浇注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五、施工过程1. 模板安装:根据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安装模板,并进行调整和检查,确保模板的平整度和牢固稳定。
2. 钢筋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钢筋的布置和连接。
在布置过程中,要注意钢筋的间距、连接方式和保护层的要求。
一、交底项目:后浇带模板施工安全技术二、交底时间:____年__月__日三、交底对象:所有参与后浇带模板施工的工人及管理人员四、交底内容: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仔细阅读施工图纸,了解后浇带的位置、尺寸及结构要求。
(2)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确保所有人员掌握后浇带模板施工的相关安全知识。
(3)检查施工设备、工具及材料,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
2.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1)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无障碍物,施工通道畅通。
(2)模板安装前,检查模板的完好性,确保无裂缝、变形等情况。
(3)模板支撑体系应稳固,支撑点均匀分布,不得使用腐朽、扭曲、劈裂的木料。
(4)模板支撑体系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牢固,不得松动。
(5)模板安装过程中,严禁攀登模板、支撑结构。
(6)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挂在牢固的构件上。
(7)施工过程中,不得擅自移动或拆除模板支撑体系。
3. 高处作业安全注意事项(1)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2)高处作业时,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杆,防止人员坠落。
(3)作业人员应集中精力,不得在作业过程中分散注意力。
(4)高处作业区域应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过往人员注意安全。
4. 模板拆除安全措施(1)模板拆除前,应先检查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确保拆除过程中不会发生倾倒。
(2)拆除模板时,应从上往下依次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3)拆除过程中,严禁踩踏模板支撑体系,防止坍塌事故发生。
(4)拆除模板时,应注意下方是否有人员或设备,防止坠落伤人。
(5)拆除的模板应及时清理,堆放在指定区域,不得影响施工。
5. 灾害预防与应急处理(1)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遇有恶劣天气时,应立即停止施工,确保人员安全。
(2)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进行救援和处理。
五、检查执行情况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施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六、交底责任人施工项目负责人、安全员、监理人员等。
后浇带施工技术交底后浇带施工技术交底一、前期准备工作1.施工前需要进行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确定施工场地的环境条件,包括地基情况、地下管线等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3.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工具和设备,并按照规定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使用要求。
二、施工过程1.地面准备:清理施工场地,去除杂物和障碍物,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
2.边框设置:按照设计要求,确定后浇带的边框位置,并进行固定,确保其不会挪移或者松动。
3.布置模板:根据设计要求和平面布置图,在边框内部进行模板的安装,注意模板的平整和固定。
4.布置钢筋:根据设计要求,按照一定间距和层次布置钢筋,确保钢筋的位置准确且坚固。
5.施工混凝土:根据工地情况,选择适当的混凝土浇筑方式,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6.养护措施:根据混凝土的硬化程度和环境温度,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7.收尾工作:完成混凝土浇筑后,清理施工现场,整理材料和工具,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整洁。
三、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动或者调整。
2.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与其他施工队伍的协调,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遇到异常情况或者施工中的问题,应及时向项目负责人报告,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商议解决。
4.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识和警戒线,以确保施工安全。
5.施工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
附件:1.设计图纸2.施工方案3.材料验收报告4.工具设备清单5.质量检测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施工方案:指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的文件。
2.材料验收报告:指对施工所使用的材料进行检查和验收的文档,记录了材料的质量、数量等信息。
3.质量检测报告:指对施工中所使用的混凝土、钢筋等材料进行检测和评估的文档,记录了材料的质量指标和测试结果。
后浇带施工工艺技术交底一、工程概述在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是为了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板(包括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
本工程中,后浇带的设置位置、宽度、类型等均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
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施工前,技术人员应认真熟悉图纸,了解后浇带的位置、尺寸、类型等相关信息,并向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2)编制后浇带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流程、质量控制要点、安全注意事项等。
2、材料准备(1)后浇带所用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高于两侧混凝土一个等级。
(2)准备好后浇带施工所需的钢筋、止水钢板、模板等材料。
3、机具准备(1)准备好振捣棒、磨光机、电焊机等施工机具,并确保其性能良好。
(2)配备足够数量的测量工具,如水准仪、全站仪、钢尺等。
4、作业条件准备(1)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已浇筑完毕,并达到规定的强度要求。
(2)后浇带处的杂物、积水等已清理干净。
(3)后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已搭设完毕,并经过验收合格。
三、施工流程1、后浇带的留置(1)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在相应位置留置后浇带。
(2)后浇带的留置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为 800mm 至1000mm。
(3)后浇带处的钢筋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绑扎,不得随意切断或弯折。
(4)在后浇带两侧设置止水钢板,止水钢板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安装位置应准确,焊接牢固。
2、后浇带的保护(1)后浇带留置后,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杂物、污水等进入后浇带。
(2)在后浇带两侧设置挡水坎,并覆盖木板或塑料薄膜。
3、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1)清理后浇带内的杂物、积水等,将两侧混凝土表面的松散石子、浮浆等凿除,并冲洗干净。
(2)对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以增强新老混凝土的粘结力。
(3)检查后浇带内的钢筋,如有锈蚀应进行除锈处理。
超前止水后浇带一、施工准备1、各种材料、工具、车辆、操作人员及防护用具施工前必须到位。
2、止水后浇带施工前,必须做好各项隐蔽检查验收及隐蔽资料工作,防水层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
3、材料要求3.1外贴止水带: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必须有出厂质量合格证,有相应资质等级检测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产品性能和使用说明书。
进场后应进行外观检查,合格后见证取样和送检复试。
3.2填缝材料:优先选用聚丙烯塑料板,也可采用不渗水且浸水后能膨胀的木质纤维涂沥青板。
3.3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执行GB18173.2-2006标准。
1)止水带表面不允许有开裂、缺胶、海绵状等影响使用的缺陷,中心孔偏心不允许超过管状断面厚度的1/3。
2)止水带表面允许有深度不大于2mm、面积不大于16mm凹痕、气泡、杂质、明疤等缺陷不超过4处;但设计工作面仅允许有深度不大于1m、面积不大于10mm的缺陷不超过3处。
底板垫层超前止水后浇带在基槽土方大面积开挖至垫层表面标高时,放线定出后浇带位置。
撒出白灰线,后浇带的设计深度为30㎝,开挖后浇带时要向下超挖55㎝,注意后浇带钢筋下料应相应加长。
浇注底板垫层时宜现浇后浇带处的垫层,这样可以早点放线准确定出后浇带位置,在垫层防水施工完成后;二次放线定位后,开始后浇带钢筋绑扎,绑扎时应注意设置水平钢筋,防止骨架整体倾斜变形。
下层钢筋绑扎完成后,放置3㎝厚填缝材料,设置30㎝宽橡胶止水带,并用钢筋扎丝帮扎固定居中;再行帮扎后浇带上层钢筋。
然后放置上层填缝材料。
在设置垫块调整钢筋应注意:后浇带中间的膨胀止水环要对准填缝材料,浇注时膨胀止水环部位不得沾有砼。
设计的筏板基础后浇带位置多为外挑出30㎝以上,底板与外墙立面交接处应从筏板外边转通至墙板处。
木工立设、加固后浇带模,在后浇带上部加深的30㎝处设置吊模,即呈“凹”字型。
模板加固完成后,项目部质量员施工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报请监理做隐蔽验收。
后浇带浇注时应注意安排人看模,严禁随意踩踏模板钢筋;并应按照规范留置后浇带试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