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理论教学复习版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6
大学羽毛球教学复习专项考试内容教案一、教学目标:1. 复习并巩固学生对羽毛球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2. 提高学生在实际比赛中的运用能力,提升竞技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羽毛球基本技能复习:包括发球、接发球、正手击球、反手击球、扣杀、吊球、上网、防守等。
2. 比赛策略和战术的学习:如何根据对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策略,调整自己的打法。
3. 团队配合训练:学习如何在比赛中与队友有效沟通,实现配合。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正确的动作,引导学生模仿。
2. 练习法: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技能。
3.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能力和团队配合能力。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进行约10分钟的羽毛球热身活动,包括慢跑、拉伸等,确保学生的身体处于活跃状态。
2. 技能复习:教师带领学生复习羽毛球的基本技能,强调动作要领,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技能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给予个别纠正和指导。
4. 比赛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比赛,让学生将所学技能应用于实际比赛中。
5. 总结讲评: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出改进建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给出意见和建议。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资源:1. 羽毛球场地:提供足够的羽毛球场地供学生练习和比赛。
2. 羽毛球拍:确保每名学生都有合适的羽毛球拍。
3. 羽毛球:准备足够的羽毛球供学生练习使用。
4. 教学视频:收集一些高质量的羽毛球教学视频,用于辅助教学。
5. 裁判员:安排专业的裁判员进行比赛裁判,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复习和巩固羽毛球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比赛能力。
2.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击球动作和比赛策略,提高团队配合。
一、教学目标1. 复习和巩固学生羽毛球基本技术动作,提高动作质量。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水平。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羽毛球基本技术动作复习:包括发球、接发球、正手击球、反手击球、跳起击球等。
2. 教学比赛:单打、双打比赛,培养学生竞技能力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带领学生进行轻松的羽毛球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
2. 技术复习(15分钟):分组进行基本技术动作的复习,重点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教学比赛(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单打、双打比赛,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学生分享比赛心得,总结自己在比赛中的优点和不足。
四、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技术动作进行评价,关注动作质量、连贯性和协调性。
2. 观察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评价其竞技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收集学生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1. 羽毛球场地、球拍、球等器材。
2. 教学视频或图片,用于分析和技术讲解。
3. 教学记录表,用于记录学生技术动作评价和比赛表现。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羽毛球基本技术动作的规范与运用。
2. 学生在比赛中的团队协作和战术应用。
教学难点:1. 技术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2. 学生在比赛中的应变能力和战术执行。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技术动作,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2. 分组练习法:分组进行技术动作练习,加强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
3.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团队精神。
4. 反馈与指导法:教师对学生练习和比赛过程中的动作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技术。
八、教学环境1. 羽毛球场地:宽敞、平整的场地,满足教学和比赛需求。
2. 器材:足够的球拍、羽毛球和网具。
3. 教学设施:教学视频或图片、音响设备等。
4. 安全措施:确保场地和器材安全,预防运动损伤。
九、教学步骤1. 技术动作讲解与示范(5分钟):教师讲解并示范羽毛球基本技术动作,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完整版体育羽毛球理论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依据《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六章第三节“羽毛球基本技术”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包括: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场地器材标准、握拍方法、站位与步法、击球技术(包括正手和反手)、战术基础以及比赛规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历程,掌握羽毛球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握拍方法、站位与步法、正反手击球技术。
教学重点:正手和反手击球技术、比赛规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羽毛球场地、羽毛球拍、羽毛球、哨子、计时器。
学具:羽毛球拍、羽毛球、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羽毛球运动员进行现场演示,让学生感受羽毛球运动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0分钟)(1)介绍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场地器材标准。
(2)详细讲解握拍方法、站位与步法。
(3)重点讲解正手和反手击球技术。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正手击球为例,结合实际操作,讲解击球动作要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正手击球,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 比赛规则讲解(5分钟)讲解羽毛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强调竞技道德。
6. 实战演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羽毛球比赛,教师观察学生比赛情况,及时给出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羽毛球运动发展历程2. 羽毛球场地器材标准3. 握拍方法、站位与步法4. 正手和反手击球技术5. 比赛规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编写一篇关于羽毛球基本技术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参加羽毛球比赛,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羽毛球赛事,拓宽知识面。
一、教案基本信息大学羽毛球教学专项考试复习理论考试答疑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对象:大学羽毛球专项考试考生教学目标:1. 帮助考生复习和掌握羽毛球专项考试的理论知识。
2. 解答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
3. 提高考生的理论水平和应试能力。
教学资源:教案、羽毛球专项考试理论知识资料、多媒体教学设备二、教学内容1. 羽毛球运动概述羽毛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和价值2. 羽毛球技术动作基本技术动作解析发球、接发球、挥拍等技术动作的要领和注意事项3. 羽毛球战术与策略单打和双打战术分析进攻、防守、调动等战术的应用和方法4. 羽毛球比赛规则比赛场地、计分方式、比赛种类等基本规则比赛中的犯规行为和判罚标准5. 羽毛球运动训练方法基本训练方法与手段身体素质、技术、战术等方面的训练要点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教案目标和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
2. 复习知识点(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和回顾羽毛球专项考试的理论知识,提醒学生注意重点和难点。
3. 答疑环节(15分钟)学生提出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教师进行解答和解释。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典型的问题和案例,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4. 互动环节(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进行现场纠正。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小游戏或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 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布置相关的复习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答疑效果:评估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复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满意度。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羽毛球比赛案例,让学生了解和分析比赛中的技术、战术和策略运用。
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复习和掌握大学羽毛球教学专项考试的理论知识。
2. 解答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应试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羽毛球基本规则和技术要领。
2. 羽毛球比赛策略和战术。
3. 羽毛球选手的体能训练和营养保健。
4. 羽毛球教学方法和训练技巧。
5. 羽毛球比赛的裁判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答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
2.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考试和互评,提高他们的应试能力和评价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相关的视频和图片,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四、教学步骤:1. 复习羽毛球基本规则和技术要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
2.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羽毛球比赛策略和战术的应用。
3. 讨论羽毛球选手的体能训练和营养保健的重要性,分享相关的经验和方法。
4. 分享羽毛球教学方法和训练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体验。
5. 讲解羽毛球比赛的裁判方法和技巧,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考试和互评。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和讨论,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
2. 通过模拟考试和互评,评价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评价能力。
3. 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空间。
4. 教师总结评价,给出学生的学习反馈和建议。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包括规则手册、技术图解等。
2. 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剪辑、图片等。
3. 准备模拟考试的场地和器材,如羽毛球拍、球等。
4. 准备评价表格和反馈表格,用于记录学生的表现和反馈。
七、教学资源:1. 羽毛球教学视频和图片,用于直观展示技术动作和比赛场景。
2. 羽毛球规则手册和技术图解,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查阅。
3. 模拟考试场地和器材,用于学生实践和体验。
4. 评价表格和反馈表格,用于记录学生的表现和反馈。
大学羽毛球教学复习高、吊、杀球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复习并巩固学生对高远球、吊球和杀球技术的掌握。
2. 提高学生的羽毛球竞技水平,提升比赛中的应变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技体育道德。
二、教学内容1. 高远球技术复习:包括挥拍动作、步法和球路。
2. 吊球技术复习:包括挥拍动作、步法和落点。
3. 杀球技术复习:包括挥拍动作、步法和球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高远球、吊球和杀球的挥拍动作和步法。
2. 教学难点:对不同落点的控制和力度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技术动作,引导学生模仿。
2. 练习法: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术要领。
3. 比赛法:组织比赛,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竞技水平。
五、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避免运动损伤。
2. 技术复习: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高远球、吊球和杀球的技术动作,边示范边讲解动作要领。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比赛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比赛,让学生在实战中运用所学技术,提高应变能力。
5. 总结讲评: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讲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法:通过学生在练习和比赛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2. 评价内容:挥拍动作的准确性、步法的灵活性、球路的合理性、落点的控制能力以及比赛中的应变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羽毛球场地:提供足够的羽毛球场地供学生练习和比赛。
2. 羽毛球拍: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合适的羽毛球拍。
3. 羽毛球:准备足够的羽毛球供学生练习使用。
八、教学安全1. 提醒学生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和鞋子,以防止运动损伤。
2. 确保学生在练习和比赛过程中遵守纪律,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 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不适立即采取措施。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羽毛球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羽毛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现代羽毛球最终起源,诞生于英国。
1870年,英国人从印度的普那把羽毛球游戏活动介绍回英国,并不断加以改进,研制出用羽毛、软木做成的球和穿弦的球拍。
1873年,英国公爵鲍费特在他自己位于英国格拉斯哥郡伯明顿镇的庄园里举行了一次羽毛球游戏表演,人们便把此项活动以“伯明顿”而命名(英语中羽毛球运动被称为Badminton)。
1875年,世界第一部羽毛球规则诞生。
1875年,第一个军人羽毛球俱乐部在英国成立。
•1934年,由英国、法国、加拿大、丹麦、新西兰、荷兰。
爱尔兰、苏格兰、威尔士等国和地区联合成立了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总部设在伦敦。
国际羽联重新恢复我国在国际羽联的合法席位是1980年世界羽毛球重大赛事汤姆斯杯赛(即世界男子团体锦标赛。
从1948年开始,每三年举办一届,从1984年后,改为每两年一届);汤姆斯杯,是由英国著名羽毛球运动员汤姆斯捐赠的。
汤姆斯杯高28厘米。
尤伯杯赛(即世界女子团体锦标赛。
自1956年开始,每三年举办一届,1984年后改为每两年一届);苏迪曼杯赛(即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赛)、从1989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届,比赛由男、女单打,男、女双打、混合双打五个项目组成•奥运会羽毛球赛,1985年6月5日,在国际奥委会第90次会议上决定将羽毛球列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最终设立羽毛球为正式比赛项目,设置了男、女单打和双打4个项目,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增设羽毛球混合双打比赛项目。
•在1992年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的首次羽毛球比赛中,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共获得一枚银牌和四枚铜牌。
在1996年亚特兰大第26届奥运会上,中国羽毛球健儿共夺得一枚金牌、一枚银牌和两枚铜牌。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队以横扫千军之势获得4金1银3铜的历史性最好成绩,也奠定了中国羽毛球在国际上领头位置,在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军团共获得3枚金牌,分别为女单、女双、混双。
体育专项选修理论教学课次一:1、现代羽毛球运动1870年诞生在英国。
2、根据史料记载古代中国羽毛运动的产生是以贵州苗族为代表的。
3、日本把古老的羽毛运动称作“追羽根”。
4、印度用西部城市“poona”(浦那)纪念古老的羽毛运动产生。
5、羽毛球运动的英文名称为Badminton 即(英国伯明顿镇的译音)。
课次二:1、1877年,第一本羽毛球比赛规则在英国出版。
2、1893年,在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羽毛球协会。
3、1899年,英格兰羽毛球协会举办了第一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它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羽毛球赛事。
每年举办一次,沿袭至今,已有113年的历史。
最初由英国和英联邦国家选手参加,现在已成为全球性的羽坛大会战。
4、1934年,由九个国家倡导成立了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总部设在伦敦。
九个会员国:英国、法国、加拿大、丹麦、苏格兰、爱尔兰、新西兰、荷兰、威尔士。
5、1939年国际羽毛球联合会通过了各会员国共同遵守的《羽毛球竞赛规则》。
课次三:1、汤姆斯杯赛是指世界男子团体羽毛球锦标赛。
1948年举行第一届比赛,现为两年一届,在偶数年举行。
比赛由三场单打,两场双打组成。
2、尤伯杯赛是指世界女子团体羽毛球锦标赛。
1956年开始举行第一届比赛,两年一届,在偶数年举行。
比赛由三场单打,两场双打组成。
3、世界羽毛球锦标赛是指世界羽毛球单项锦标赛。
设有男、女单打、双打和混合双打五个比赛项目。
1977年起开始为三年一届,1983年改为两年一届,在奇数年进行。
4、苏迪曼杯是指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比赛。
1989年开始举办,两年一届,在奇数年举行,比赛由男女单打、男女双打组成。
5、1988年汉城24届奥运会上,羽毛球被列为表演项目,6、1992年25届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设男、女单打和双打4项。
课次四:1、汤姆斯的全名为乔治·汤姆斯,曾是英国著名的羽毛球运动员,多次获得英国羽毛球冠军。
他曾连续4次获得全英羽毛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9次男子双打冠军,6次混合双打冠军。
他21岁开始获得冠军,并且年年有冠军入帐,他最后一次拿冠军时已41岁。
1934年7月国际羽联成立时,他被推选为第一任主席。
2、汤姆斯杯高28厘米,包括把手的宽距为16厘米,由底座、杯形和盖三部分构成,在盖的最上端有一个运动员的模型。
此杯的前部雕刻有这样的词句∶“乔治·汤姆斯·巴尔特于1939年赠送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组织的国际羽毛球冠军挑战杯”。
据说此杯在伦敦用白金铸成,当时价值5万英镑。
)3、尤伯夫人全名为贝蒂·尤伯夫人(Betty Uber),是英国30年代著名女子羽毛球选手,从1930年至1949年间,她曾多次夺得全英羽毛球锦标赛的女子单打、女子双打和混合双打比赛的冠军。
尤伯夫人退役后仍对羽毛球运动情有独钟,为推动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她在1956年的国际羽联理事会上,正式向国际羽联捐赠由麦皮依和维伯制作的纪念杯,即现在的尤伯杯,并亲自主持了第一届尤伯杯比赛的抽签仪式。
4、杯高18厘米,有地球仪样的体部,在球体顶部有一羽毛球样模型,此模型的上端站着一名握着球拍的女运动员。
它的底座的周围雕刻着这样的词句∶“尤伯夫人于1956年赠送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组织的国际女子羽毛球冠军挑战杯”。
5、迪克·苏迪曼,印度尼西亚羽毛球运动领袖,被誉为“印尼羽毛球之父”。
他将毕生的精力奉献羽毛球,从10岁开始系统地学习羽毛球,后曾多次获得印尼各种羽毛球比赛的单打、双打冠军。
1989年,首届苏迪曼杯在印尼雅加达举办,以纪念印尼羽坛的国父“迪克·苏迪曼”。
课次五:1、20世纪初流传到亚洲,美洲,大洋洲,最后传到非洲。
2、羽毛球运动约于1920年传入我国。
3.1、1956年在天津举行了第1次全国羽毛球比赛,参加的单位有11个城市的男运动员49人,女运动员29人。
4、第1届全国运动会羽毛球即列入正式比赛项目,共有21个省、市和自治区参加了比赛。
(新中国第一届全运会1959年9月13日~10月3日在北京举行,参赛运动员达1万多人,共设36个比赛项目和6个表演项目。
)5、1964年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羽毛球训练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我国羽毛球运动“快、狠、准、活”的技术风格和“以我为主、以快为主、以攻为主”的发展方向。
6、1981年5月国际羽毛球联合会重新恢复了中国在国际羽联的合法席位。
课次六:1、我国羽毛球运动员首次在世界性羽毛球比赛中亮相。
1981年7月,在美国圣克拉拉举行的第1届世界运动会羽毛球比赛的五个项目中,中国运动员一举夺得男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单打和女子双打共4枚金牌。
2、1982年首次参加汤姆斯杯赛,经过艰苦奋战,最后以5比4反败为胜,从印尼队的手中夺得世界羽毛球男子团体冠军。
3、1984年中国女子羽毛球队把世界女子羽毛球团体赛的奖杯“尤伯”杯捧在怀中。
4、1986年中国的男女羽毛球队在印尼首都雅加达把“汤姆斯”杯和“尤伯”杯双双举起。
5、1987年,在中国北京举行的第5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的5个单项比赛中,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囊括了全部冠军。
至此,中国羽毛球创造了一个国家同时获得并保持了世界羽毛球比赛男女团体赛和5个单项个人赛的全部7项冠军,这一国际羽坛史无前例的纪录。
6、至今中国男女队均捧杯10次,蝉联冠军4次。
课次七:1、羽毛球场地是一个长13.40米,双打宽6.10米,单打宽5.18米,各条线宽均为4厘米,场地上空12米以内和四周4米以内不应有障碍物。
2、场地中央被球网,两边柱子高1.55米,中间网高1.524米。
球网应是深色、优质的细绳织成。
网孔方形,各边长均在15-20毫米之间。
网上下宽760毫米。
网的顶端用75毫米的白布对折而成,用绳索或钢丝从夹层穿过。
白布边的上沿必须紧贴绳索或钢丝。
3、羽毛球球重4.74克-5.5克,由16根羽毛插在半球型软木托上。
球高68-78mm,直径58-68mm,分为1-10号。
4、球拍由拍柄、拍弦面、拍头、拍杆、连接喉组成整个框架。
球拍框总长度不超过68厘米,宽不超过23厘米,拍弦面长不超过28厘米,宽不超过22厘米。
课次八:1、、步子移动中具有规律性的动作要领是:站位、站法、起动、回动。
2、准备姿势:站位取中心位置,两脚左右开立(稍有前后),约同肩宽,两膝微屈,两脚前脚掌着地,后脚跟稍提起并左右微动;上体稍前倾,右手持拍于体前,两腿注视对方的来球。
3、羽毛球移动步法有后退步法、上网步法、两侧移动步法、起跳腾空突击步法。
4、上网步法包括:跨步上网;垫步或交叉步上网;蹬跳上网。
5、后退步法:有右后场区后退步法和左后场区后退步法。
右后场区后退步法主要是正手的后退步法;左后场区后退步法包括头顶后退步法和反手后退步法。
6、两侧移动步法多用于接对方的扣杀球和打来的半场低平球。
其移动前的准备姿势及站位基本同上网步法。
7、向左移动步法动作要领是判断准来球后,上体稍倾倒向右侧,用右脚掌内侧用力蹬地,左脚随髋关节的转动同时向左侧跨大步。
若来球较远,左脚先向左侧移一小步,紧接着右脚往左侧方向起蹬并转身,向左跨大步。
课次九:1、羽球的构造很细致, 所以执球时, 以不损及羽球的形状为原则。
执球法有羽毛部、腰部、头部三种执球法。
2、球拍的握法分正手击球握拍法和反手击球握拍法。
3、发球时, 双足必须与地面接触并不得移动,击球位置不得高于发球者的腰部。
4、发出的球必须向上飞行过网,如果不受拦截,应落入接发球员的发球区。
5、发球可分为正手发球和反手发球。
一般来说,发网前球、平快球、平高球均可以用反手发球的技术来完成,而发高远球,则须采用正手发球。
6、正手击球法中又分击长球, 短球, 杀球, 抽球, 拦网等 (握拍法皆一致)。
课次十:1、羽毛球各种击球技术,按其特点进行分类,概括起来可有以下几个方面:后场高空击球技术;前场网上击球技术;下手击球技术;中场击球技术。
2、以较高的弧线将来球击到对方场区底线附近叫击高远球。
3、把对方击来的后场高球还击到对方的网前区的击球法谓之吊球。
4、把对方击来的高球全力向下扣压叫杀球。
杀球的特点是力量打、速度快。
它是主动进攻的重要技术。
杀球分正手杀球、反手杀球和头顶杀球。
5、杀球均可作重杀、轻杀、长杀、深杀、直线扣杀、斜线扣杀。
6、杀球时手臂动作要领是:间前臂旋内,手腕应迅猛地向下“扣压”,在球拍击到球的一瞬间,突然用力握紧球拍,使整个击球动作犹如“鞭打”,集中到击球点上。
7、吊球技术分正手吊球反手吊球、头顶吊球。
8、网上击球有:搓球;放网前球;勾对角球;推球;扑球。
9、勾对角球是在网前把来球回击到对角线网前。
10、搓球的技术动作要领是:击球时,拍面稍前倾,利用手腕和手指的力量向前“切削”球托底部或向后“提拉”,使球击出后旋转或滚动过网。
搓球一般在对方来球较靠近网上时运用。
课次十一:1、单打战术包括:发球抢攻战术;攻后场战术;攻前场战术;打四方球战术;杀、吊上网战术;打对角线战术;防守反击战术。
2、双打战术包括:攻人战术;攻中路战术;攻后场战术;后攻前封战术;防守反攻战术;3、比赛的项目: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混合双打、男子团体、女子团体。
4、羽毛球比赛采用3局2胜制,每局比赛一方分数先达21分者胜,每局双方打到20平后,一方须领先2分该局获胜。
5、一局比赛若双方打成29平后,一方只领先1分时该局取胜。
6、除特殊情况(比如地板湿了,球打坏了),球员不中断比赛。
但是,每局一方以11分领先时,比赛进行1分钟的技术暂停,让比赛双方进行擦汗、喝水等。
7、在第三局或只进行一局的比赛中,当一方分数首先达到11分时,双方交换场区。
8、发球员的分数为0或双数时,双方运动员均应在各自的右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
发球员的分数为单数时,双方运动员均应在各自的左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
9、发球员和接发球员都必须站在斜对角线发球区内发球和接发球,脚不能触及发球区的界限;两脚必须都有一部分与地面接触,不得移动,直至将球发出。
10、发球时任何一方都不允许非法延误发球。
11、司线员未看清,裁判员也不能作出决定时,应重发球。
12、接发球员违例或因球触及接发球员场区内的地面而成死球,发球员就得一分。
随后,发球员再从另一发球区发球。
13、发球员违例或因球触及发球员场区内的地面而成死球,发球员即失去发球权。
随后,接发球员成了发球员,双方均不得分。
课次十二:1、比赛时,球拍与球的最初接触点不在击球者网的这一方(击球者击球后,球拍可以随球过网)。
2、运动员球拍、身体或衣服不得触及网或网的支撑物。
3、运动员的球拍或身体不得从网下侵入对方场区,妨碍对方或使对方分散注意力。
4、同一运动员不得连续挥拍击中球两次;5、同方两名运动员不得连续各击中球一次;6、发球员发球时未击中球或球过网后挂在网上或停在网顶均为发球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