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等压线
- 格式:pptx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13
等压线小专题一、关于等压面与等压线之间的联系1、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原因是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
2、近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气压越低。
3、近地面气压一般要高于高空气压,两者名称相对,即低空为高压,则近地面为低压。
4、等压面(垂直方向上)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
二、重点掌握等压线等压线是指某个水平面上的气压相等各点的连线。
等压线图的判读,首先要识别气压系统(场)的基本形式,其次判断风力大小(风速)及风向,最后分析天气状况及变化。
分析等压线图基本思路如下。
1、等压线的基本特征(1)同线等压。
(2)气压梯度全图一致,相邻的两条等压线其气压梯度相同。
(3)等压线均为闭合曲线(对于某区域呈半闭合)。
(4)等压线不相交不重叠。
(5)等压线越稀,则气压梯度越小,反之越大。
2、判断气压系统的基本形式高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高周低 1)(低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低周高 2)(高压脊: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脊线: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其数值 3)(由高指向低处为高压脊线)口诀:凸高为低,凸低为高低压槽: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槽线: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其数值)(4由低指向高处为低压槽线)鞍部:两个高压脊与两个低压槽之间的部位(鞍部为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的 5)(交汇处,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3、判断风力大小(风速)及风向(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
、比例尺的大小(成)不同等压线图上,风力的大小与等压线的疏密程度(成正比)2(.正比)、等压距的大小(成正比)有关系。
(3)作出风向:先作水平气压梯度力,再作出风向。
(4)判读风向:风向指风的来向。
①高空面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②近地面的风向——与等压线斜交;③台风(气旋系统)在等压线图上,风向的判断,首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垂直),再加上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与运动方向垂直),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如在近地面,则还会受到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成约30--45°左右的夹角。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学案----等值线图(等温线、等压线)一、概况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地理现象的空间演变、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都可以通过等值线图展示出来。
等值线图为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空间想象,以及分析计算能力提供了平台,历年高考都非常重视对等值线图的考察。
等值线是指数值相等各点的连线。
地理学科中重要的等值线有: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盐度线及等压面等等。
二、等值线的基本特点1.同一条等值线上的数值相等。
2.等值线为闭合曲线。
3.两条等值线一般不能相交。
等高线图上悬崖可以显示为重合状态。
4.相邻的两条等值线数值相等或差一个等值距。
三、判读的一般方法1.读数值一等值差(每相邻的两条线数值差相等或为0);变化规律(这是做题的基础)2.看疏密状况一了解影响因素3.看走向和形态一了解影响因素4.注意等值线的弯曲处—可添加辅助线,变抽象为直观四、重要等值线知识要点归纳(一)等温线1.根据数值判断半球:判断依据是气温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结论:数值向北递减,为北半球;数值向南递减,为南半球。
2.根据等温线判断气温差异判断依据:(1)同图幅中:等温线越密集一一气温差异越大;等温钱越稀疏一一气温差异越小。
(2)不同图幅,可计算等距离的温差。
结论:(1)冬季密集,夏季稀疏,特别是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明显。
(2)一般南半球较北半球稀疏且平直,海洋较陆地稀疏且平直。
3.根据等温线的走向判断影响因素等温线变化示意图解说影响因素等温线平直,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能量因纬度而不同太阳辐射(或纬度)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变海洋影响程度不同夏季:内陆向高纬凸冬季:内陆向低纬凸A、B、C同纬度,B处内陆夏温B地>A、C,冬温B地<A、C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有差异)与等高线平行(与山脉走向、高原边缘平行) 等温线延伸到高地急转弯曲地形(山地垂直高度)暖流:向高纬凸寒流:向低纬凸暖流增温寒流降温洋流盆地闭合曲线夏季炎热中心冬季温暖中心夏季不易散热,下沉气流增温,冬季山岭屏障地形闭塞,四周山岭屏障山地闭合曲线冬夏均为低温气温垂直递减,升高1,000米,降温6℃地势高锯齿状分布(南美洲7月份气温图) 河谷、平原与高原、山地交错相间分布,气温高低不同地势高低起伏大4.根据等温线弯曲判断海陆或季节(月份)判断依据:海洋与大陆热容量不同,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等压线一、单选题(江西省南昌市三校(一中、十中、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图甲实线为中纬度某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且图示天气系统气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图乙示意图甲中虚线OP一线气压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中W地的风向最可能是()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2.图甲所示时刻()A.②地降水几率较③大B.①地风力较②大C.④地的气温较②高D.②地的光照较④弱1.C O到P气压由低到高,说明左图为低压中心,图示天气系统气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说明是南半球的气旋,再按从高压到低压向左偏判断左图中W地的风向最可能是东南风。
故选C。
2.B ②地位于暖锋的前面,③地位于暖锋的后面,②地降水几率较③小,A错;从右图中看①地较②地气压变化大,①地风力较②大,B对;④地纬度高,气温较②低,C错;②地降水少,光照较④强,D错。
故选B。
山地迎风面的气压比背风面高很多,使等压线突然变形或突然密集,可将几根等压线用一条锯齿形线连结起来,称之为地形等压线。
地形等压线应画在山的迎风面与冷空气一侧,与山脉平行,不能横穿山脉。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山地某季节地形等压线(单位:百帕)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3.山地迎风面气压比背风面气压高的原因是A.迎风面气温高B.迎风面气流下沉C.迎风面暖空气堆积D.迎风面冷空气堆积4.图示季节和山脉位置最有可能是A.冬季①B.夏季①C.夏季②D.冬季②3.D 山地的迎风面,受地形阻挡,空气堆积形成高气压,再由材料“地形等压线应画在山的迎风面与冷空气一侧”可得出答案为D选项,排除C;背风面由于焚风效应气温比迎风面高,A错误;迎风面气流上升,B错误。
故选D。
4.D 题干指出:地形等压线位于迎风坡和冷空气一侧,说明锯齿线应位于山脉的北侧(冷空气从北而来),故山脉的位置应为②,山脉北侧为迎风坡,故此是为冬季(冬季盛行偏北风)。
故选D。
等温线与等压线考纲:熟悉等温线等压线的基本特点熟练掌握等温线、等压线图的判读方法活动一 等温线的基本特点和判读(1)等温线的疏密,反映着气温水平分布的差异的大小。
疏者,气温差异小, 密者,气温差异大。
(2)等温线的走向:①根据图一判断:等温线与 方向基本一致,原因是: 。
②根据图二判断:等温线大体与 平行,原因是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③根据图三可知: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受地形起伏的影响。
(3)等温线的弯曲:根据图四: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 (高/低)根据图五:如果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 (高/低)。
影响因素:海陆、季节,洋流经过,地势高低等。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2、等温线分布判读(1)判断南北半球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
(2)判断洋流流向和洋流的性质: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①等温线向低值弯曲:洋流由温度高处流向温度较低处,即由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寒流)。
②等温线向高值弯曲:洋流由温度低处流向温度较高处,即由高纬流向低纬,为(暖流/寒流)。
(3)判断季节和海陆分布1717①1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弯曲,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弯曲。
②7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弯曲,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弯曲。
记忆:点北陆北点南陆南【针对性训练】1、读下面的北半球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①大陆上等温线向凸出,这表明当时大陆上比同纬度海洋上的气温要②该图表示的是1月还是7月的等温线分布?月。
2、下图为等值线数值由下向上递减,读图后回答(1) 若图示为等温线 ①该地位于 半球,判断理由 ②若该图等温线弯曲是洋流影响,则该洋流按性质分类属于 , 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的关系是 ③若该处是陆地,两侧是海洋,此时为 月。
若该处是海洋,两侧是陆地,此时为 月(2)若图示为等高线①该处地形是_______②A.B.C.D四点,高度相同的是______和______③D 处气温比B 处 ____,气温与海拔关系是 _____________B 处气压比D 处____,气压与海拔关系是____________3、读某大洲南部部分等温线示意图(图1),回答:(1)右图所示为 洲南端,当前该大陆应处于 季节,理由是 ;(2)图中大陆西侧等温线向北凸出的原因是受 影响,与图中右侧相比,左侧等温线还有 特征;(3)图中大陆东侧洋面上等温线向南凸出的原因是受 影响;同理,图中1℃、16℃等温线向西侧洋面延伸应向 方向凸出,因受 影响;4、图2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读图回答:1、图中最低温的成因主要是:图1 图2A、该处为封闭的盆地地形B、地势高C、夏季风不能到达D、太阳辐射少2、东部地区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一致,这说明:A、受纬度位置影响明显B、不受地形地势影响C、受夏季风影响明显D、夏季我国南北温差大活动二等压线的判读(1)判断气压系统在等压线图中,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可判断为高气压;反之为低气压。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等压线图的判读下图为澳大利亚多年平均A月、B月近地面气压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根据等压线分布,判断A月为()A. 1月B. 2月C. 7月D. 8月2. A月甲地的盛行风向是()A. 东南风B. 东北风C. 西南风D. 西北风【答案】1. A 2. A【解析】试题分析:【1题详解】读图,根据等压线数值,Y月时陆地形成高压中心,说明此时南半球的大陆上是冬季,应是7月份。
选择C。
【2题详解】判断X月时陆地气压较低,在大陆西北部形成低压中心,表示南半球是夏季,就是1月份,甲地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此时受夏季风影响,盛行东南风,D对。
也可以根据等压线画出风向。
【考点定位】等值线图,高低气压中心分布,风向。
读2014年2月份某日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 图示最大气压差值可能是A. 48B. 54C. 60D. 654.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天气预报,叙述最合理的是A. 南疆地区将迎来晴暖天气B.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高温近日很难缓解C. 华南地区可能受到强烈热带气旋影响D. 京津冀未来几天雾霾将得到缓解【答案】3. C 4. D【解析】试题分析:【3题详解】据图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此时在北方地区生成的天气系统是高压系统,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仅仅保留在海洋上,故可以推知高压中心气压值为1060hpa~1065hpa,图中气压最低点在图的东北方向,为1000hpa~1005hpa,故本图气压差为55hpa~66hpa,只有C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4题详解】据图看出,此时在北方地区形成一条冷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移动到南疆地区,给南疆地区带来阴雨天气,故A错;冷锋南下,近日将会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高温,B错;从等压线可以看到,华南地区没有热带气旋生成,故华南地区不会受到强烈热带气旋影响,C错;未来几天冷锋南下,大风、降温将会缓解京津冀雾霾,故本题选D。
考点03 等压线图的判读等压线图的判读等压线是把在一定时间内气压相等的地点在平面图上连接起来所成的封闭曲线,可以显示空间气压的高低分布状况,如下图所示。
1.判断气压场(1)高气压中心:中心气压高,周围气压低,如A处。
(2)低气压中心:中心气压低,周围气压高,如B处.(3)高压脊:等压线由高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如C处.(4)低压槽:等压线由低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如D处。
2.判断各种气压场的天气状况错误!错误!错误!错误!3.判断风向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近地面风向可依此角度偏转,若为高空,则偏转90°),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
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气压场为例)。
等压线图的应用表示在同一海拔上气压水平分布状况的图,在同一水平面上,每一条等压线上的气压值相等.1.认识基本气压场(1)低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低气压区,气压值由中心向外增大.(2)高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区,气压值由中心向外减小.(3)低压槽:由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槽.低压槽中各条等压线上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做槽线。
(4)高压脊: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脊。
高压脊中各条等压线上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做脊线。
(5)鞍形气压场:简称鞍,是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交错分布的中间区域。
2.等压线图的判读步骤3.掌握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1)根据气压状况判断近地面气温:气压高的地方一般气温低,气压低的地方一般气温高。
(2)根据气压状况判断气流垂直运动:一般情况下,气压高的地方气流下沉,气压低的地方气流上升。
(3)根据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天气:低压区和低压槽上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高压区和高压脊上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
专题等压线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近地面等压线图,图中N地气压低于P地。
读图,回答1~2题。
1.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A. M地B. N地C. P地D. Q地2.Q地风向为()A. 东北风B. 西北风C. 偏东风D. 偏南风【答案】1.D 2.D【解析】本题考查等压线图及天气系统。
等压线越密集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图示四点中Q地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
图中N地气压低于P地,P是一高气压中心,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图示北半球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Q地风向是偏南风。
1.等压线越密集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图示四点中Q地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
选D正确。
2.图中N地气压低于P地,P是一高气压中心,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图示北半球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Q地风向是偏南风。
选D正确。
读以北极为中心的某区域某月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3~5题。
3. 丁地位于丙地的A.东南方向B.西北方向C.西南方向D.东北方向4. 此时甲地的风向是A.南风B.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5.图示月份A.甲地极夜B.四地中,乙地气温最低C.丙地日出东南D.丁地自转线速度最快【答案】4. D 5. C 6. C【解析】4. 图示以北极为中心,东西方向选距离近的一侧。
根据经度,丁地位于丙地的东方。
根据纬度,丁地位于丙地的北方,合起来丁位于丙的东北方向,D对。
A、B、C错。
5. 在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
根据图示等压线数值,此时甲地的风向是西南风,C对。
A、B、D错。
6. 结合经度,图示月份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北半球是冬季,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
甲地在极圈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A错。
四地中,丁地纬度最高,可能气温最低,B错。
此时是冬季,丙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C错。
丁地纬度最高,自转线速度最慢,D错。
【点睛】东西方向选距离近的一侧。
根据经度,丁地位于丙地的东方。
根据纬度,丁地位于丙地的北方。
2020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之等压线图考向1等压线图上风向和风力的判断下图为安徽省某日11时和20时天气形势图。
据此完成1—2题。
1.从14时到20时,合肥A.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小B.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大C.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大D.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小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A.14时宿州气温比合肥高B.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少C.20时合肥空气质量好转D.20时黄山受冷气团控制1.读图,从l4时到20时,合肥有冷锋过境天气,风向变化较小,B、D错;等压线变密集,风力变大,C对、A错。
故选C。
2.读图可知,14时宿州受冷气团控制,气温比合肥低,A错;冷锋降水在锋后,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多,B错;20时合肥是雨后,空气质量好转,C对;20时黄山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D错。
故选C。
1.C 2.C等压线图上风力、风向的判读技巧(1)判断风力大小:同一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表示单位距离内水平气压差异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不同等压线图中,需要比较等压距和比例尺的大小。
(2)判断等压线上某点风向:作图分析法——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若等压线呈弯曲状态,则过该点作等压线的切线,过该点与切线垂直且由高压指向低压的方向即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规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基础上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一定角度,即可确定此点的风向。
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1—2题。
1.左图中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A.1 004或1 006B.1 006或1 008C.1 008或1 010D.1 004或1 0082.在这段时间内,关于风速变化的叙述,符合图中实际情况的是A.台湾岛风速变大B.珠江口风速明显变大C.长三角地区风速变小D.环渤海地区风速明显变小【答案】1.B 2.D【解析】1.根据等值线的性质,闭合等值线的数值等于相邻等值线的高值或者低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