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消费观的构建及其意义
- 格式:pdf
- 大小:440.37 KB
- 文档页数:4
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及其在社会中的意义在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但究竟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呢?简单来说,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前提,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共进。
生态文明建设涵盖了多个方面。
首先,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那种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滥用的方式。
在过去,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我们常常不惜牺牲环境,大量开采矿产、砍伐森林、污染水源,导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许多物种濒临灭绝,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让我们重新审视这种发展模式,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注重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
这包括对受到污染的土壤、水体和空气进行治理,加强对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通过这些措施,让生态系统能够自我恢复和调节,保持生态平衡。
再者,生态文明建设还倡导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
在生产领域,鼓励企业采用节能环保的技术和工艺,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在消费领域,引导人们树立绿色消费观念,选择环保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经济层面来看,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过去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最终会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从而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而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绿色产业、循环经济,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能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在社会层面,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优美的自然景观,这些都是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提升人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还能够促进社会公平,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福利。
生态消费理念对当代环境保护的影响内容摘要:生态消费也叫绿色消费,是一种绿色的、生态化的消费模式,是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社会的体现,其消费理念包含绿色消费、均衡消费、精神消费。
文章指出,生态消费的法哲学价值消解人与自然的主客体二元对立,体现了人的需要的本质,是代际公平的共同福祉。
因此,我国应尽快完善生态消费的相关立法,建立政府绿色采购法律制度和生态消费税收法律制度,加强生态消费法制教育。
关键词:生态消费绿色消费可持续发展代际公平生态消费的内涵及其消费理念可持续发展观下的消费是“通过选择不危害环境又不损害未来各代人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的一种理性消费”。
它要求“提供服务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小,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小,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
可持续消费的核心是强调代内公正又符合代际公正的消费,通过倡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向有利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方向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保证社会经济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相反,过度消费则以非理性的奢侈型消费为主要特征,会造成代际消费和贫富消费不公的严重后果,影响社会和谐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奢侈型消费的直接后果是耗竭资源、污染环境、生态失衡,造成地球支撑生命能力的衰落,不仅危及后代,而且身处当代的人们也受其害。
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认为:市场经济下,一切需要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者的需要。
因此,从最根本意义上说,可持续消费模式是一种绿色的、生态化的消费模式,是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消费方式。
其消费理念包含三个方面:(一)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一种无害于环境和人类的消费,它要求人类应以对其他物种和地球产生影响最小的方式来生活,提倡那些满足人类需要且和自然环境和谐一致的绿色产品。
浅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对策论文导读:生态文明建,发表论文,浅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对策。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趋势认识的不断深化。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但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忽视自然规律去改变自然环境,更不能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
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与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喝上干净的水、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住上舒适的房子等。
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的消费观念。
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观存在较多问题,绿色消费观引导势在必行。
标签: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所谓的绿色消费观是指倡导消费者在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从事科学合理的生活消费,倡导健康适度的消费心理,弘扬高尚的消费道德及行为规范,被通过改变消费方式引导生产模式发生重大的变革,进而调整产业经济结构,促进生态产业的发展的消费观念。
大学生作为社会需求的重要拉动群体,及时了解他们消费行为的特点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其树立绿色消费观,对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建设低碳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绿色消费观的意义(一)有利于抵制“消费主义”的侵蚀“消费主义指的是这样的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的需要的满足,而是在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的、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消费主义”滋生蔓延迅速,严重腐蚀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奢侈消费、攀比消费等异化消费行为随处可见,甚至成为大学生犯罪的一大诱因。
绿色消费观引导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抵制“消费主义”的侵蚀,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追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需要,在满足自己欲望的同时也在污染着环境。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缺乏相应的危机感,没有认识到自身消费行为对环境的影响,虽然他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生活却长期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
绿色消费观的引导可以使大学生感知环境保护与自身利益的密切关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地做到绿色消费,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三)有利于建设“三型”校园三型校园建设是一个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节约型校园建设、关爱型校园建设、文化型校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