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雷暴
- 格式:ppt
- 大小:3.20 MB
- 文档页数:22
《航空气象》练习题第一章大气的状态及其运动1. 构成大气的基本成分有哪些?二氧化碳和臭氧有什么作用?2. 什么叫气温垂直递减率,什么是等温层和逆温层?3. 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大气可分为哪几层?4. 对流层和平流层有哪些基本特征,它们对飞行有什么影响?5. 什么是标准大气?标准大气有什么作用?6. 引起大气温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什么叫气温的绝热变化?7. 气压随高度是怎样变化的,影响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因子是什么?8. 什么是本站气压、场面气压、标准海平面气压和修正海平面气压?各有什么用处?9. 气压水平分布的基本形式有哪些?如何根据等压线的分布来判断水平气压梯度的大小?10. 空气湿度指什么?常用的表示空气湿度的物理量有哪些?11. 基本气象要素如何影响飞机性能和仪表指示?12.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含水汽量多的气块与含水汽量少的气块哪个重些?13. 解释“下雪不冷化雪寒”这句谚语。
14. 说明γ、γ、dγ、mγ的物理含意。
15. 地面气温为18℃,一空气块干绝热上升到2 000 m高度时,其温度是多少?再下降到800m高度,其温度又是多少?16. 地面气温为t0,一架飞机上升到离地Z m高,同时地面一未饱和空气块也上升到此高度,求:飞机温度表示度和气块温度的差值。
17. 飞机按气压式高度表指示的一定高度飞行,在飞向高压区时,其实际高度如何变化?飞向低压区时情况又如何?18. 试比较下面两块体积相同的空气块,哪块水汽含量多,哪块饱和程度大?习题18图19. 地面一空气块温度为25︒C,露点17︒C,该空气块需上升多少高度才会饱和?20. 解释:冬季夜间停放在地面的飞机,有时机体表面会结霜;停放在地面过夜的飞机,如油箱未加满油,可能会引起油箱积水。
21. 什么叫风,气象风的风向、风速是如何表示的?22. 形成风的力有哪些,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如何?23. 自由大气和摩擦层中的风压定理是如何表述的,区别在哪里?24. 摩擦层中风的变化方式有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25. 自由大气中风的变化原因是什么?什么是热成风?26. 山谷风和海陆风是如何形成的?27. 什么是焚风?它会带来什么样的天气?28. 风是如何影响飞行的?29. 空气垂直运动的形式有哪些?30. 什么是对流,对流的发展需要什么条件?31. 什么是对流冲击力,可分为哪两类?32. 什么是大气稳定度,如何判断大气稳定度?33. 画图说明在北半球自由大气中,航线通过低压槽和高压脊时的风向变化情况。
第1-4章选择填空,名词解释;5、6章简答选择 10个(20分);填空 10个(20分);名词解释 15分;电码翻译 30分;简答 10个(30分)第一章大气的状态及运动1、本站气压:气象台气压表直接测得的气压。
由于各测站所处地理位置及海拔高度不同,本站气压常有较大差异。
2、场面气压:指航空器着陆区(跑道入口端)最高点的气压。
场面气压也是由本站气压推算出来的,为了准确计算飞机起降时相对于跑道的高度。
3、场面气压高度:指飞机相对于起飞或着陆机场跑道的高度。
在起飞和着陆阶段为了使气压高度表指示场面气压高度,需按场压来拔正气压式高度表,使得高度指针位于零值刻度。
4、测高仪表:无线电高度表、气压式高度表无线电高度表:测高原理:天线向地面发射无线电波,经地面反射后,再返回飞机。
测高是测量电波往返传播的时间Δt。
特点:较精确地测得飞机距地表的距离,对地形变化敏感,既是优点也是缺点。
用途:①用于校正仪表②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机起飞和着陆气压式高度表:高灵敏度的空盒气压表注意:高度表刻度盘是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按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而确定的。
含义:在标准海平面上(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高度值为零。
5、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温、气压和空气湿度的变化都会对飞机性能和仪表指示造成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它们对空气密度的影响实现的:6、密度高度指飞行高度上的实际空气密度在标准大气中所对应的高度。
密度高度表示了密度随高度变化的特征。
密度高度对飞行的影响:低密度高度能增加飞机操纵的效率;高密度高度则降低飞机操纵的效率。
飞机操纵的效率:指飞机的操作性能,这种操作性能受大气密度影响很大。
机翼的升力(或螺旋桨的推力)受其周边的空气速度和空气密度所影响,在高密度高度的地区,需要额外的动力来弥补薄空气的不足,升力下降,发动机功率下降,喷气发动机的推力下降,飞机性能变坏且起飞和降落的距离加长,上升率和升限也降低。
根据实测结果,当气压维持不变,气温每升高10℃,起飞所需跑道长度增加13%,落地增加5%;反之亦然。
雷暴的概念及形成原理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
它产生在强烈发展的积雨云中,伴有强烈的阵雨或暴雨,有时伴有冰雹和龙卷。
产生雷暴的积雨云,称做雷暴云。
【雷暴发生的条件】雷暴会在大气不稳定时发生,并且会制造大量的雨水或冰晶。
通常其发生有三种特定情况:➢地球大气层低空带的湿度很高,这可以由露点温度观察得到➢高空与低空的温度差异极大,亦即是气温递减率极大➢冷锋(使暖气团抬升)受到外力的逼迫而汇聚PS:阻挡层是指温度递减率很小、等温或逆温的气层。
又称:稳定层、等温层、逆温层,还常称“暖盖”。
作用:①限制、抑制对流的发展;②积聚不稳定能量,使积聚的不稳定能量集中释放。
【雷暴的分类】根据冲击力可以将雷暴分为:热雷暴、地形雷暴、天气系统雷暴(锋面雷暴、冷涡雷暴、空中槽和切变线雷暴、副热带高压(太高)西部雷暴)➢地形雷暴:它是暖湿不稳定空气在山脉迎风坡被强迫抬升而形成的雷暴。
在山岭地区,当暖空气经过山坡被强迫上升时,在山地迎风的一面空气沿山坡上升,到一定高度变冷而形成雷云;但到了山肪背风的那一面,空气沿山坡下沉,温度升高,雷雨消散或减弱。
特别是在滨海的山岳地带,近海的一面山坡上便常易有雷雨发生,这是由于海风潮气特重的缘故。
➢热雷暴:因热力抬升作用而形成,多发生在单一气团内部。
常常出现在大陆夏季闷热、无风和晴朗的夏天的午后。
➢锋面雷暴:在两个大的气团移动的界面上,也就是在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的锋面上发展起来的雷暴。
这时冷空气总在暖空气下面,排挤暖而湿的空气,并把它抬升起来,于是引起当地的天气的急剧变化。
冷锋、暖锋、静止锋上都可产生雷暴,但以冷锋雷暴出现最多,强度也较强,而暖锋雷暴较少。
【雷暴的生命周期】雷暴的生命周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积云阶段、成熟阶段及消亡阶段。
➢积云阶段:云较四周的空气暖和,因此云内部的空气加速向上升,并很快升到温度远低于凝点的高度。
所以四周大量的小水点、冰晶或雪片向云内汇聚,这时只有不断增强的上升气流而没有下降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