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19.98 KB
- 文档页数:1
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2-10-30T00:47:40.117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17期作者:黎文聪[导读] 现如今,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及生命价值是临床护理的核心要务,根据患者多样化的康复需求改进护理质量,黎文聪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骨伤科医院手术室摘要:目的:现如今,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及生命价值是临床护理的核心要务,根据患者多样化的康复需求改进护理质量,才能形成最佳的护患关系。
在本次项目的研究当中,应观察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应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不断提升护理实效性,更好地落实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方法: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
结果:经比较,实验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结论:研究发现,要想加强手术室的护理管理,提升患者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并且使患者充分信任医护人员,在各类疾病得到有效的救治后,更快过上健康生活,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有效构建及临床推广是势在必行的。
该模式的应用价值颇高,代替常规护理服务模式,在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是整体优化护理效果的一大关键,有利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实际病情的稳定控制,可谓一举数得,就此展开深入研究,是护理工作者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性化护理;应用效果引言: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治疗的关键场所,服务水平的高低和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
现如今,人们的思想观念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不论是对诊疗服务还是护理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医护人员认真且负责,给予他们最舒适的治疗感受,减少他们的机体疼痛感,帮助他们更快过上健康生活。
这一目标的达成并非易事,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全面改进诊疗服务的质量和护理工作的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临床实践中,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极大地考验着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我们以规范化的护理操作,服务患者,关心患者,为患者们的快速康复制造有利条件,不断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才能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为了医院形象的提升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技巧在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效果。
方法:结果: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服务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促进患者身心快速康复。
结论:手术室应用人性化护理不仅消除了患者的焦虑、恐惧的心理,而且有效的促进了护患沟通,更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性化【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02-01现代医学服务模式已经逐步向着生物 -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发展,患者有了更多的就医选择,对医院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
随着医学、护理学的发展,以及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保健医疗、护理服务水平的需求越来越高。
因此,作为手术室的护士,不仅仅只局限于单纯的手术配合,更要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
使病人在生理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把人性化护理融入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正确运用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技巧,给护理工作带来良好效果,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促进患者身心快速康复。
1术前人性化护理手术室护士在前一天接到手术通知单后,由第二天配合手术的巡回护士携带术前访视记录单到病房查阅病历,了解病情、手术方案及步骤,向医生了解术中特殊要求等。
进入病房后,主动热情的向患者及家属打招呼,做自我介绍,与患者沟通、交谈,向他介绍手术室环境及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及进入手术室前做的准备工作,告知患者,手术医生在做手术过程中,护士和麻醉医生会全程陪护,一旦有何不适,麻醉医生和护士会立即进行处理。
通过交谈,拉近和患者的距离,让患者放松,从而,更好地了解整个流程,使患者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手术,提高患者第二天进入手术室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2术中的体贴护理2.1患者入手术室时心理非常紧张,护理人员应热情、友善的迎接患者,以言语转移患者注意力,尽量减轻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的陌生、无助感[2]。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一小时,调节好手术间的温、湿度,保证患者舒适。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引言手术室是一个严肃而又紧张的环境,手术过程中患者需要接受高度专业的治疗与护理。
而在这一环境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也显得尤为重要。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如何有效地应用人性化护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对护理工作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从人性化护理的理念出发,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一、人性化护理的概念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强调在护理过程中注重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和情感护理。
人性化护理强调护理者应该在护理过程中尊重患者的尊严和个人价值,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情感变化,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情绪状态,以提高他们的舒适度和治疗效果。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如何将人性化护理的理念融入护理工作中,成为了护理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患者情绪疏导手术室是一个充满焦虑和紧张的场所,患者在手术前往往会感到害怕、紧张和不安。
在这样的情绪状态下,患者很容易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情绪反应,从而对手术过程造成不利影响。
在此背景下,采取合适的情绪疏导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护理工作者可以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的具体情绪状态,向患者解释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让患者感到被尊重和被关注,从而减轻患者的紧张和焦虑。
护理工作者还可以利用音乐、讲故事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患者的情绪。
这些情绪疏导措施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适应性,有利于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积极的疼痛管理手术过程中患者常常会感到疼痛,而疼痛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还会对手术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如何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人性化护理强调应该从患者的实际感受出发,充分重视并有效管理患者的疼痛。
护理工作者可以通过及时的疼痛评估,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特点,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如药物镇痛、物理疗法等。
护理工作者还可以通过言语安慰、温柔的触摸等方式,传递关怀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促进患者更好地康复。
手术室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10月1日就诊于我院,但需择期进行手术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
其中对照组的43例患者于手术时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而观察组的43例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进行干预,询问两组患者对护理过程中非语言行为的感受情况,收集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情况的满意程度以及观察患者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对护理人员的非语言行为(如亲切感)的感受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情况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并且其生命体征比对照组更为平稳,三者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1.2.1 手术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常规护理方法。
术前做好准备,交待有关注意事项,核对患者基本资料,备好一切手术用器械等。
术中密切留意病人的病情发展变化,预防突发情况,不无故擅离职守。
术后帮助病人安全返回病房,并做好交接工作。
1.2.2 手术人性化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人性化护理干预。
术前从整体方面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访视,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以助其维持最佳的身心状态。
亲切地与患者交流,解释病情,并对一般状态进行观察,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关心和鼓励患者;术中护理者需掌握无痛技术以避免患者过于紧张,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给患者以应有的尊严,并能够及时解除患者的疑惑,还应该做好各种的保护措施;术后多关心患者,如为患者穿好衣裤或盖好被单,平稳地把患者送到病房等等。
观察患者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并于术后第2天询问两组患者对护理过程中非语言行为的感受情况,收集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情况的满意程度,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1.3 评估标准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者的非语言行为的感受分为亲切感和疏远感两个等级;并且在患者出院时,询问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情况的满意程度,并进行评分,评分分为5个等级,满分为10分,非常满意(大于9分),满意(7-9分),一般(4-7分),不满意(2-4分),非常差(1-2分)。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随着医学、护理学的发展,以及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健康保健医疗护理服务水平的需求越来越高,人性化护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手术室护理工作必须从以前的“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
作为手术室的护士,不仅仅只局限于单纯的手术配合,更要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
使病人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把人性化护理融入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正确运用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技巧,给护理工作带来良好效果,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促进患者身心快速康复。
1.术前人性化护理术前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手术室护士在前一天接到手术通知单后,到病房查阅患者病历,了解病情、手术方案及步骤,向医生了解术中特殊要求等。
进入病房后,主动热情地向患者打招呼,做自我介绍,与患者沟通、交淡,向他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及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及进入手术室前做的准备工作,让患者观看图片,了解手术室的制度,取得患者的信任。
通过交淡,拉近和患者的距离,让患者放松,从而更好地了解整个流程,使患者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手术,提高患者第二天进入手术室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与患者交谈时,根据患者不同文化层度,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获得患者的信任和对手术的积极配合,减少畏惧心理。
2.术中人性化护理2.1 术中人性化护理主要在于对患者进行足够的关心和体贴。
患者进入手术室时心理非常紧张,护理人员热情、友善地迎接患者,以言语转移患者注意力,尽量减少患者进入手术室的陌生感、无助感。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一小时,调节好手术间的温、湿度,保证患者舒适。
一般温度控制在22 ~ 25℃,湿度50 ~ 60%。
手术室内物品一定要摆放整齐、清洁、床单、被褥无血迹,给患者一个安全感。
患者入室后,护士应热情的进行护理,并和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再次确认患者的基本信息,告知患者,手术医师在做手术过程中,护士和麻醉医师会全程陪伴,一旦有何不适,麻师和护士会立即进行处理,在手术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