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动能定理
- 格式:ppt
- 大小:1.73 MB
- 文档页数:55
1作用在质点上合力的功等于各分力的功的代数和。
( )2摩擦力总是作负功。
( )3力偶的功之正负号,决定于力偶的转向。
( )4图所示一质点与弹簧相连,在铅垂平面内的粗糙圆槽内滑动。
若质点获得一初速0v 恰好使它在圆槽内滑动一周,则弹簧力的功为零;( )重力的功为零;( )法向反力的功为零( )摩擦力的功为零( )5作平面运动刚体的动能等于它随基点平动的动能和绕基点转动动能之和。
( ) 6内力不能改变质点系的动能。
( )7理想约束反力不做功。
( )1图示均质圆盘沿水平直线轨道作纯滚动,在盘心移动了距离s 的过程中,水平常力T F 的功T A =( );轨道给圆轮的摩擦力f F 的功f A =( ) A .s F T ; B.s F T 2;C.-s F f ; D.-2s F f ; E.0。
2图示坦克履带重P ,两轮合重Q 。
车轮看成半径R 的均质圆盘,两轴间的距离为R 2。
设坦克的前进速度为v ,此系统动能为( )A.222143Rv g P v g Q T π+=; B.224v gP v g Q T +=; C.222143v g P v g Q T +=; D.2243v g P v g Q T +=。
3图示两均质轮的质量皆为m ,半径皆为R ,用不计质量的绳绕在一起,两轮角速度分别为1ω和2ω,则系统动能为 A.()22212212121ωωR m mR T +⎪⎭⎫ ⎝⎛=; B.22221221212121ωω⎪⎭⎫ ⎝⎛+⎪⎭⎫ ⎝⎛=mR mR T ; C.()222222122121212121ωωω⎪⎭⎫ ⎝⎛++⎪⎭⎫ ⎝⎛=mR R m mR T ; D.()2222212122121212121ωωωω⎪⎭⎫ ⎝⎛+++⎪⎭⎫ ⎝⎛=mR R R m mR T 。
4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匀质圆盘在其自身平面内作平面运动。
在图示位置时,若已知图形上B A 、二点的速度方向如图所示。
动能定理原理
动能定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描述了物体的动能与其速度的关系。
根据动能定理,一个物体的动能等于其质量与速度平方的乘积的一半。
动能定理可以表示为以下公式:
动能 = 1/2 ×质量 ×速度²
其中,动能用K表示,质量用m表示,速度用v表示。
根据动能定理,当一个物体的速度增加时,它的动能也会增加。
同样地,当一个物体的质量增加时,它的动能也会增加。
这说明物体的动能与其速度和质量直接相关。
动能定理的应用广泛。
在机械工程中,我们可以根据物体的动能来计算其所需的能量或者进行能量转化的分析。
在运动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动能定理来计算物体的速度或者质量。
在碰撞分析中,动能定理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动能定理只适用于质点的分析,即只考虑物体的整体运动而忽略其形状和内部结构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确定使用动能定理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总之,动能定理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定律,在物体的运动分析和能量转化的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为我们理解物体运动和能量转化的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以下是整理的《物理知识:动能定理》,希望⼤家喜欢!
⼀、动能
如果⼀个物体能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 Ek=½mv2,
其⼤⼩与参照系的选取有关.动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相对量。
⼆、动能定理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能量.所有外⼒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W1+W2+W3+……=½mvt2-½mv02
1.反映了物体动能的变化与引起变化的原因——⼒对物体所做功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理解为外⼒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动能增加,物体克服外⼒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减⼩.所以正功是加号,负功是减号。
2.“增量”是末动能减初动能.ΔEK>0表⽰动能增加,ΔEK<0表⽰动能减⼩.
3、动能定理适⽤单个物体,对于物体系统尤其是具有相对运动的物体系统不能盲⽬的应⽤动能定理.由于此时内⼒的功也可引起物体动能向其他形式能(⽐如内能)的转化.在动能定理中.总功指各外⼒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这⾥我们所说的外⼒包括重⼒、弹⼒、摩擦⼒、电场⼒等.
4.各⼒位移相同时,可求合外⼒做的功,各⼒位移不同时,分别求⼒做功,然后求代数和.
5.⼒的独⽴作⽤原理使我们有了⽜顿第⼆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的分量表达式.但动能定理是标量式.功和动能都是标量,不能利⽤⽮量法则分解.故动能定理⽆分量式.在处理⼀些问题时,可在某⼀⽅向应⽤动能定理.
6.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在物体受恒⼒作⽤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得出的.但它也适⽤于变为及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情况.即动能定理对恒⼒、变⼒做功都适⽤;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也均适⽤.
7.对动能定理中的位移与速度必须相对同⼀参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