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运营企业总体投资后评估体系及实证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637.43 KB
- 文档页数:4
电信运营的关键指标与业绩评估方法电信运营作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电信运营过程中,关键指标的确定和业绩的评估是保证电信服务质量、提升用户体验以及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电信运营的关键指标,并探讨业绩评估的方法。
一、关键指标1. 用户增长率用户增长率是衡量电信运营商业务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通过分析用户数量的年度或季度变化来评估电信服务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用户对其的认可度。
2. 月均流量月均流量是度量用户对于网络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的指标。
它可以反映用户对于手机流量的需求以及运营商网络的负载情况,对于调整网络资源的配置和扩充具有重要意义。
3. 宽带接入用户比例宽带接入用户比例是指在整个用户群体中使用宽带网络的比例。
它是评估电信运营商网络覆盖能力和市场份额的重要指标,也反映了用户对于高速宽带网络的需求和接受程度。
4. ARPU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是平均每个用户的收入指标,计算方法是将总收入除以用户总数。
ARPU能够反映用户平均消费水平,作为衡量运营商盈利能力的指标之一。
5. 信达率信达率是指短信和彩信的转发成功率。
它反映了电信运营商的消息传递能力和信号覆盖情况,对于提升用户满意度和保障信息通信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业绩评估方法1. KPI(关键绩效指标)KPI是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确定的衡量业绩的指标体系。
电信运营商可以通过设定和追踪一系列关键绩效指标,来对业绩进行评估和管理。
这些指标包括用户增长率、月均流量、宽带接入用户比例等。
2. 客户满意度调查通过对用户进行定期的满意度调查,了解用户对于电信服务的评价和需求,在了解用户痛点和优化空间的基础上,制定改进方案,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促进业绩的提升。
3. 政策法规遵从度评估电信运营商在运营过程中需要遵循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包括网络安全、用户信息保护等。
电信企业客户价值评价体系建构与实施本文在分析客户价值和客户生命周期价值模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电信企业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电信企业细分客户及制定营销方案提供依据。
关键词:客户价值客户生命周期价值电信企业评价体系电信企业客户价值评价体系概述由于市场竞争程度激烈,电信竞争主体增多,电信企业之间为了自身效益展开了全方位的市场竞争和业务竞争。
客户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是所有的客户对企业的利润贡献都是相等的,按照2/8 法则,企业的少量客户创造了企业绝大部分的利润。
因此,如何更好地挖掘有价值的客户,抛弃那些无利可图的客户,针对不同价值的客户制定有差别的营销策略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
而现实中电信企业的客户一般是这样划分的:固定电话客户主要按住宅和单位进行划分,分为大客户、商业客户、公众客户;移动电话用户则按ARPU值(Average Revenue Per User)被分为钻石、金、银、贵宾、普通级别。
还有按照区域、年龄等变量进行的细分,或是两三个变量组合分类。
这样的划分只能够回答“客户年龄分布如何”、“客户主要来自哪个区”这类简单的问题。
虽然这些划分比较容易理解,但却无法满足诸如“哪些客户的潜在价值更高”、“哪些客户的资信程度更高”等复杂分析的需求,不能为电信业务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目前,电信企业还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的、实用的、对客户价值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基于此,本文在Hyunseok、Taesoo(2004)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客户价值的评价方法,以期为电信企业细分客户群组及制定营销方案提供理论的借鉴。
客户价值的内涵客户价值研究是近几年客户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但也是一个难点。
客户价值(Customer Value)的研究分为三种不同的研究角度:客户角度(The Buyer’s Perspective)、企业角度(The Seller’s Perspective)和客户——企业角度(The Buyer-Seller Perspective)。
运营商数字化转型需科学评估电信运营商加快对内对外数字化转型步伐作为信息基础设施运营服务方,我国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包含内部能力提升和对外赋能两方面,对内能力提升体现在不断夯实算力网络基础设施,依靠技术革新全方位、系统性重构业务、能力、组织体系,打造数据驱动的科学决策能力和全局优化的运营管理能力,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对外赋能体现在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方式发生深刻变革,运营商进一步拓宽服务边界,加强与各行各业的深度协作和融合创新,不断培育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驱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内外兼修相辅相成的数字化转型初见成效一方面内部数字化能力提升是构筑运营商竞争优势的有力支撑,为对外赋能提供坚实基础和后盾;另一方面对外赋能助力重塑产业生态价值链,是内部能力提升后的商业价值延伸和实现,“倒逼”电信业自身的产品服务、基础设施、运营管理等数字化能力提升。
数字化转型成为数字时代推进运营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2年电信业收入增速达到超预期的8%,新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32.4%,占收比由上年的16.1%提升至19.4%,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5.1个百分点,电信业收入增长已不再单纯依赖传统管道业务。
科学评估企业数字化能力是转型新征程的起点行业运行整体向好的同时,企业数字化能力与自身相比也在逐步提升,但与先进比、与竞对比部分能力仍有差距,增收动能和运营效能仍需进一步提升。
数字化转型无止境,数字化能力评估是其不断迭代前进的起点,是制定数字化转型发展目标和路径的依据,为此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数字化能力评估体系,明晰内部数字化能力存在的不足与差距,为后续制定适合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和可行的行动计划提供参考。
领军企业和研究机构从不同视角推出数字化能力模型业界基于数字化转型实践和理论研究,各自推出了不同的数字化能力评估模型,如华为发布开放数字化成熟度模型ODMM,将数字战略和文化作为企业数字化指导依据,我国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能力评估《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要开展数字中国发展监测评估,对数字中国建设工作情况考核评价提出了要求。
电信运营商数智化转型核心能力评估模型研究与实践
李观;马珂;张嫚嫚;于文超
【期刊名称】《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年(卷),期】2024(37)5
【摘要】当前,电信运营商纷纷探索战略转型,加快了数智化转型步伐。
本文深入研究了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趋势,洞察了5G时代电信运营商数智化转型的机遇和挑战,构建了电信运营商数智化转型核心能力评估模型,并开展了实践应用,进一步总结归纳出电信运营商数智化转型六大核心能力提升建议,为电信运营商数智化转型提供参考借鉴。
【总页数】6页(P7-12)
【作者】李观;马珂;张嫚嫚;于文超
【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5
【相关文献】
1.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趋势及重点研究
2.数字经济下的运营商数字化转型路径探析:基于画布模型的案例研究
3.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价研究
4.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实践分析——以德国电信为例
5.我国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能力评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信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摘要:加强和完善电信企业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对于正确评价电信企业管理人员实际绩效、激励其提高工作效能、提升电信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3G业务对电信企业管理人员提出的素质要求,构建了电信企业管理人员的胜任素质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建立了电信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关键词:胜任素质;电信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作者简介:李开新,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北京100044);;叶龙,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44)。
电信业作为重要基础设施,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社会经济具有较强的“外溢”效应。
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3G牌照发放以及物联网、云计算、IpV6等新技术的兴起,掀起了电信业新一轮发展高潮(1)。
我国电信业已进入以技术升级为主要拉动力量的变革和转型阶段,电信竞争将不可避免地被引向包括资源、业务以及市场等多个层面。
管理人员是整个电信产业从业人员队伍的中坚力量,是企业改革发展的组织者、实践者,他们的胜任素质水平、工作绩效直接影响企业的服务质量、组织绩效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对电信企业管理人员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体系,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有利于优化电信企业管理人员队伍,提高其效率效能和迎接新挑战的能力。
一、文献回顾(一)绩效考核研究Bates和Holton指出:绩效是一个多维建构,观察和测量的角度不同,其定义和内涵也有不同的结果(2)。
对绩效的定义主要有三种表述方式:(1)绩效可以用结果或产出表述;(2)绩效可以用行为表述;(3)绩效可以用结果和行为来综合表述。
绩效概念的发展经历了从结果观到行为观的转变过程。
Binning和Barrett认为在绩效管理实践中应采用比较宽泛的概念,即最好的描述方式是体现出某一职务的行为和结果的关系。
结果是组织价值的体现,行为则是实现组织价值的手段;不同的行为导致不同的结果,不同的结果会通过不同的行为来实现;因此在绩效评估中既需要结果,也需要行为。
基于平衡计分卡模型的电信企业绩效评价研究———以中国网络通信集团江苏省公司为例乔均1,祁晓荔2,储俊松1(1.南京财经大学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46;2.中国网络通信集团江苏省公司,江苏南京210003)[摘要]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法在国际电信业的应用十分广泛,由于我国电信行业还处于垄断阶段,该模型是否适合在我国推广需要进行验证和修正。
本文以中国网通江苏地区13家分公司为例,通过综合使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对平衡计分卡中的财务、客户、内部业务、学习及成长等四个层面进行赋权,优化了平衡计分卡绩效模型指标。
通过因果逻辑检验选择了电信企业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的部分关键指标,首次验证了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模型在我国电信企业的适用性和局限所在,并纠正了发达地区等因素对企业绩效有正相关的错误认识,为电信企业战略管理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电信企业[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80X(2007)02-0110-09电信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特殊地位,对电信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国内学者一直在积极探索建立一个适合我国电信企业自身特点的绩效评价方法。
国内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是从电信企业绩效评价指标链结构开始的(杨宗昌,许波,2003);也有一些学者构建过电信企业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绩效评价体系(隋学深,2003)和电信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张磊,忻展红,2005)。
徐大志、汪国平等人(2004)利用平衡计分卡模型建立电信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田志龙,李金洋(2006)运用电信企业经营卓越阶段(TSOE)竞争评价模型,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价值导向的中国电信企业转型绩效评价体系。
上述学者均对电信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其研究工作仅限于构建指标体系层面,未进行案例的数量实证研究,因此,指标体系的因果逻辑合理性和结论的适用性未得到科学的验证。
The Industrial Study产业研究 | 我国数字经济企业的类型与价值评估分析江 岚集美大学财经学院 福建厦门 361024摘要:数字经济是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最活跃的领域,数字经济企业已成为学术界和资本市场普遍关注的主体,如何对其进行类型划分和价值评估成为值得讨论的问题。
本文按照数字经济的构成类型将数字经济企业分为基础型、福利型、融合型和新生型四类,并从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的角度对数字经济企业的行业特征进行描述,然后根据各类数字经济企业的特点,提出适用于数字经济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并对完善我国数字经济企业的价值评估体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数字经济;数字经济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中图分类号:F06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21)08-0095-04一、引言历经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人类正经历着信息革命,它冲击着现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技术、产业、治理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人类已经全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
根据2019年度互联网趋势报告,全球互联网用户达到38亿,而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公司中有7家为数字经济企业,它们分别为微软、苹果、亚马逊、谷歌、脸书、阿里巴巴以及腾讯。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中也提到,2019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6.2%,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凸显[1]。
当前互联网零售行业蓬勃发展,例如阿里巴巴、拼多多等,以其开放性、互惠性以及生态性为很多企业带来机会,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态势,但也面临垄断的指控,之前蚂蚁金服被暂缓上市导致其股价大跌,可见数字经济企业的政策关注度和市场关注度在不断提高。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数字经济企业不断发展,其价值评估不仅成为各大投资银行和证券机构关注的核心问题,而且也与众多投资人的利益相关切,甚至对稳定全球资本市场有重要作用。
因此本文对数字经济进行概述,并对我国数字经济企业进行类型划分和行业特征描述,在整理分析典型的数字经济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对我国数字经济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