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被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9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7《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简便计算》教案 (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7《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简便计算》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运算和末尾有0的除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在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时,采用简便计算的方法,提高计算的效率。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除法的基本运算之后,对末尾有0的除法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很多学生还是采用一步一步计算的方法,没有形成简便计算的习惯。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简便计算的方法,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简便计算的方法。
2.提高学生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效率。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简便计算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简便计算的方法。
2.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简便计算的原理。
3.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用于展示和讲解。
2.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在计算除法时,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出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些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题目,让学生尝试计算。
在学生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简便计算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讨论和交流,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题目,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简便计算的方法。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12、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教案1一. 教材分析《12、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除数和被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运算。
这是学生在学习了基本的除法运算之后,进一步深化对除法运算理解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末尾有0的除法运算规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在开始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除法运算方法,能够进行没有末尾0的除法运算。
但是,对于末尾有0的除法,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困惑和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困惑和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末尾有0的除法运算规律,能够熟练进行相应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末尾有0的除法运算规律。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末尾有0的除法运算规律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末尾有0的除法运算规律。
2.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末尾有0的除法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末尾有0的除法运算规律。
2.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操练和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时需要进行末尾有0的除法运算,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导入新课。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4页的例8和练一练,第26页的6~11题。
【教材简析】本课内容是教学应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商不变的规律。
教材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境,首先引导学生学习用简便方法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没有余数的除法,根据第1个问题列出除法竖式后,教材提供了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各划去1个0再计算的竖式,并提出了“被除数的末尾为什么只划去1个0”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交流,认识到可以这样算的依据是应用了商不变的规律。
接着教材改变例题中的条件,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呈现了简便计算的竖式,提出了“余数为什么是20而不是2”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交流,并让学生通过验算来说明。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掌握这种算法,理解这样算的原理。
能确定得数中的余数,并发现运用商不变规律变化被除数和除数时的余数变化情况。
2、体会商不变的规律对于计算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3、提高学生大胆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和合作交流、善于质疑的能力,通过数学体验,提高观察、比较和归纳等思维能力,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理解这样算的原理。
【教学难点】确定应用商不变的规律简便计算时的余数。
【教学设想】在新授时从扶到放,唤起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操作、交流,经历:尝试计算——产生知识冲突——检验说明——感悟算理——总结反思,从而理解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所得结果的原理,让学生的思考更深入,理解更透彻。
【教学过程】一、激活思维,引入新课1、课件出示:240÷60 30÷5300÷50 36÷12360÷120 24÷6请生思考:左边的算式有什么特点?左右两组算式的商哪些是相等的?你是怎样想的?①应用了商不变的规律。
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13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4页的例8和“练一练”,以及练习五第6~11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掌握这种计算方法,并加深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优化方法的意识,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1.理解被除数的末尾为什么只划去一个“0”。
2.理解谁才是真正的余数。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流程一:练习引新1.出示:根据450÷30=15,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45÷3=900÷60=150÷10=学生各自写商,然后指名回答。
提问:做这三道题时你各是怎样想的?这样想的依据是什么?2.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30÷15=(30÷3)÷(15÷□)45÷9=(45×□)÷(15×6)600÷120=60÷□=300÷□=□÷40订正之后总结:看来同学们对商不变规律掌握得非常好了。
揭题:用商不变的规律还可以使复杂的除法计算变得较简单。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
▍流程二:探索规律1.出示例8第1个问题。
出示情境图,指名说题意:队鼓的单价是50元,队号的单价是40元,老师带了900元。
如果买队鼓,可以买多少个?如果买队号,可以买多少把?还剩多少元?提问: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队鼓、队号的单价和总价)要我们求什么?(数量)追问:已知单价和总价,如何求数量呢?(总价÷单价=数量)引导: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可以买多少个队鼓?谁会列式?(900÷50)提问:观察算式900÷50,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特点?你准备列怎样的竖式进行计算呢?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搜集有代表性的竖式作为后面交流讨论的材料。
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是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除法运算,但面对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情况,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2.难点:发现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实例和练习题目。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练习题。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商场促销活动,让学生遇到一个问题:一个商品原价1200元,现在打8折,请问现价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
2.呈现(10分钟)展示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算式,如1200÷120。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计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有关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练习题,如1500÷150、2000÷200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解题心得,总结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教材简析:本课内容是教学应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商不变的规律。
教材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境,首先引导学生学习用简便方法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没有余数的除法,根据第1个问题列出除法竖式后,教材提供了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各划去1个0再计算的竖式,并提出了“被除数的末尾为什么只划去1个0”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交流,认识到可以这样算的依据是应用了商不变的规律。
接着教材改变例题中的条件,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呈现了简便计算的竖式,提出了“余数为什么是20而不是2”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交流,并让学生通过验算来说明。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掌握这种算法,理解这样算的原理。
能确定得数中的余数,并发现运用商不变规律变化被除数和除数时的余数变化情况。
2、体会商不变的规律对于计算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3、提高学生大胆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和合作交流、善于质疑的能力,通过数学体验,提高观察、比较和归纳等思维能力,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理解这样算的原理。
教学难点:确定应用商不变的规律简便计算时的余数。
教学过程:一、激活思维,引入新课(1)出示题目:480÷60 36÷3780÷13048÷6=3600÷30014÷71400÷7078÷13提问:下面左右两组算式的商哪些是相等的?你怎么想的?(2)说明:今天就应用商不变的规律来学习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找两组题中的相等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回忆了上节课所学的商不变的规律,为这节课的应用调出了知识储备。
】二、学生探究,学会应用1、教学没有余数的情况(1)出示例题请生理解例题主题图。
队鼓的单价是50元,王老师带了900元,可以买多少个?学生审题后,教师指名列出算式。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简便计算》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基本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在除法运算中,当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零时,如何进行简便计算。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方法,提高运算效率。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除法的运算规则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处理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问题时,可能会存在困惑,不知道如何下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帮助他们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提高运算效率。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采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黑板,用于板书解题过程。
3.准备练习本,供学生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除法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例如:250÷50=?让学生尝试解答,并提问他们是如何解答的。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例题:360÷30=?480÷40=?500÷50=?让学生观察这些题目,并尝试解答。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例题,发现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运算规律。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总结出简便计算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进行解答。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简便计算苏教版传授内容:P24页、练习五6~11题传授目标:1、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O的除法的轻便算法。
2、掌握这种谋略要领,并加深对商不变的纪律的理解。
3、让学生议决学习领会办理标题要领的多样性,培育优化要领的意识,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传授重点: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O的除法的轻便算法。
传授难点: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O的除法的轻便算法。
传授历程:一、练习导入:1、出示标题:根据450÷30=15,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45÷3= 900÷60= 150÷10=学生各自写商,然后指名回答。
提问:做这三道题时你各是怎样想的?你这样想的根据是什么?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30÷15=(30÷3)÷(15÷□)45÷9=(45×□)÷(15×6)600÷120=60÷□=300÷□=□÷40核对之后总结:看来,同砚们对商不变纪律掌握得特殊好了。
本日我们要来利用商不变纪律来举行轻便谋略。
二、探索新知:1、出示例题:篮球的单价是50元,老师带了900元,可以买几多个?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也便是告诉了我们篮球的单价和篮球的总价,要我们求什么?这也便是要求篮球的数量。
你会列式吗?西席列式的同时说:数量即是总价除以单价。
提问:查看算式900÷50,被除数和除数都有什么特点?你准备列怎样的竖式举行谋略呢?汇报:两种环境:一种是900除以50,一种是90除以5,一种可能是9除以5。
你对这些同砚列的竖式有什么想法?先让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西席引导:哪位同砚列的竖式看上去轻便些?看来同砚们都觉得这位同砚的算式列的特殊轻便,但是,我们在列竖式的时候,首先应该是抄对标题,所以我们把这两个竖式合并起来,请同砚们把书本打开,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列竖式?可以怎样算?学生看书后:看懂了吗?书上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列竖式?那我们可以怎样算呢?这里被除数和除数都去掉一个0表示什么意思?2、发言:现在老师要买对号,王老师带的钱可以买几多个,还剩几多元?你会算吗?学生独立列式,并尝试自己用轻便疗法谋略,指名板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