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人体的支持与运动
- 格式:ppt
- 大小:609.50 KB
- 文档页数:17
《人体的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人体的运动》是江苏科技出版社九年制义务教育八(上)中第十七章第一节的内容。
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三个内容: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人体骨骼的组成和骨的基本结构。
骨、骨连结和骨骼肌是人体运动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
骨依靠骨连结构成骨骼,骨骼肌附着在骨上,牵引所附着的骨产生运动。
骨骼这部分内容,教材从观察人体的骨骼组成入手,让学生对照自己的身体,认识人体骨骼可分为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指出骨骼由206块骨组成,骨和骨骼不是同一概念。
在学生形成骨骼概念的基础上,教材接着安排了观察长骨结构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认识骨的各部分结构以及这些结构所具有的功能。
二、学情分析在初一一年“自助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已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言表达能力和上台展示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本节课仍采用了“自助式”的教学模式,极大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八年级的学生对生物充满浓郁的兴趣。
本节课安排学生进行三个小活动,第一个活动是集体跟着老师做伸肘和屈肘动作;第二个是对照自己的身体认识人体骨骼的组成,并通过seewo知识配对进行检测;第三个活动是分小组观察猪长骨的实验;最后让学生自我总结列出知识框架。
让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活动中学到知识,增加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明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描述人体骨骼的组成;通过观察说明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长骨的结构以及进行有关骨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全体成员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人体骨骼的组成;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五、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互助学习、讲授法、问答法、实验法六、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分组:将一个班的学生(46人)分成8个小组,每组6人;2.制作多媒体课件;七、教学反思。
第1节人体的运动
1、运动系统的组成:人体的骨骼组成骨骼肌的组成骨头骨头
颈肌(如咀嚼肌、胸锁乳突肌)
躯干骨躯干肌(如胸大肌、腹直肌)
四肢骨四肢肌(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骨连结支持、运动、保护、连接的作用
骨骼肌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收缩的特性
2、骨的基本结构
骨膜:坚韧的结缔组织膜;含有血管(血液对骨有营养作用)、神
经和成骨细胞(骨的生长和再生)
骨密质(长骨骨干部分)
骨质
骨松质(长骨两端部分,呈蜂窝状)
骨髓:骨髓腔、骨松质(红骨髓,终身具有造血功能)
3、骨的连结:不活动的连结,如脑颅骨
半活动的连结,如脊椎骨
活动的连结(关节),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等
4、关节——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关节头
关节面关节窝
关节软骨
关节囊
关节具有牢固性、柔韧性、灵活性。
5、骨骼肌
肌腹——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红褐色,由肌细胞组成
肌腱——骨骼肌两端较细呈白色的部分,由结缔组织组成
肌腱可以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骨骼肌受到神经系统的刺激后,骨骼肌收缩、舒张,牵动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产生各种动作。
骨——杠杆,关节——支点,骨骼肌——动力
6、骨骼肌群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必须由多组肌肉群(至少两组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协
如: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第十六章运动与行为第1节人体的支持与运动【教材分析】:对于人和动物来说,许多行为的产生都需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所以本章内容安排在生命活动调节的后面。
内容上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动物的运动突出人的支持和运动。
人体的支持与运动离不开人体的运动系统,动物的行为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主要突出动物和为与动物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
编排上以问题探究为主线,教材安排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交流、讨论过程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
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和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
【学情分析】:学生可以对照自己的身体,认识人体骨骼和骨骼肌,从而认识了解人的骨、骨连接、骨骼肌分兵形态特点和功能、骨的结构和成分。
明白长骨的结构特点是与其运动功能相适应的。
观察和体验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了解体育锻炼对人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从生活经验出发,认识了解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行为的特点以及对动物本身的意义。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2、描述人体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能力目标:通过观察长骨和关节的结构以及进行有关骨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懂得体育锻炼对于运动系统的影响,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关节的结构特点,骨骼肌的结构特性。
教学难点:人体运动如何产生。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探讨法教学准备:关节、骨骼肌的图片模型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师:板书“肘”,认识肘。
请学生一起来做一个屈肘动作,想一想,这个动作是在哪个系统的指挥下,由人体的哪些部分参与完成的?(提示:屈肘的动力是由于哪个器官的收缩?使什么绕着什么活动而形成的?)问:神经系统骨骼肌骨关节师:指出这个动作中起杠杆作用的骨,支点是肘关节,动力来源于骨骼骨的收缩,指挥是神经系统。
第17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第一节人体的运动
第一课时骨骼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说明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描述人体适合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长骨的结构,培养学生分析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体育锻炼对于运动系统的影响,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二、教学重点
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难点
长骨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
人体的骨骼,及观察猪长骨的结构视频,人体有关骨的图片
四、教学步骤及过程
在骨骼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观察人体的骨骼组成入手,让学生对照自己的身体,认识人体的骨骼可分为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指出骨骼由206块骨组成,骨和骨骼不是同一概念。
在学生形成骨骼概念的基础上,接着安排了观察长骨结构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认识骨的各部分结构以及这些结构所具有的功能;然后通过讨论活动,明白长骨呈管状的结构特点是与其运动功能相适应的。
这样安排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17章第1节人体的运动教案
(新版)苏科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明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描述人体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长骨和关节的结构以及进行有关骨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懂得体育锻炼对于运动系统的影响,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难点:长骨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设计
实验法、观察法、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
八年级下册生物物知识点生物学是一门探索生命现象的科学,涵盖了从分子到生态系统的多个层次。
在八年级下学期的生物学课程中,我们将接触一些有趣的知识点,包括人体运动、光合作用、遗传学和进化,这些知识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界和生命的奥秘。
1. 人体运动人体运动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但你知道我们每次运动都发生了什么吗?人体的运动是由骨骼肌系统控制的,而骨骼肌由肌纤维构成。
当我们运动时,肌纤维会收缩,拉动骨头,使我们的身体产生运动。
运动还会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于葡萄糖分子的分解。
而在快速运动时,肌纤维的乳酸会积累,导致肌肉酸痛。
2.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过程之一,它可以将能量从太阳转化为生命能源。
在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太阳能,这些能量被用于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这个过程发生在光合体中,而光合体是由叶绿素和其他光反应蛋白构成的。
光合作用对于维持地球上生态系统的平衡非常重要,因为它为大部分生命提供了食物来源。
3. 遗传学遗传学探讨的是基因如何控制生命现象以及如何通过遗传方式将特征传递给后代。
基因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们储存在染色体中,并通过DNA编码。
每个个体都有两个基因,分别来自父母。
当基因不同于另一位父母时,就会发生突变,这可能导致新的特征的出现。
遗传学还研究了人口遗传学,例如人口数量对基因频率的影响。
4. 进化进化是指物种逐渐发生变化,以适应其环境的过程。
这个过程由自然选择引导,自然选择会选择适应环境的特征,这些特征将通过遗传方式传递给后代。
进化还与突变、基因漂移和基因流有关。
进化论是对于生物多样性和生命歧化的重要理论,它为我们探究世界上各种生物及其演变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在八年级下学期的生物课程中,我们将开启一段充满惊奇和探索的旅程。
这里讨论的知识点将在未来的学业和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自然界的美妙。
八年级生物运动作用知识点生物是我们身边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身体运转正常也是靠生物运动作用的支配。
在学习生物课程的过程中,最基础的是运动作用知识点。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生物运动作用的知识点吧!一、细胞的构成及其运动作用1. 细胞的构成生物体内最小的结构单位是细胞,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构成。
其中,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层,细胞质是细胞内的胶状物质,细胞核则是细胞内的“指挥中心”。
2. 细胞的运动作用细胞膜对物质的运输是通过“扩散”、“渗透”和“运输蛋白”等方式进行的。
细胞质则是通过自身的构造和蛋白质的运动来完成对物质的吸收、转运等。
细胞核则通过核孔对指令信息进行传递。
二、肌肉的构成及其运动过程1. 肌肉的构成肌肉是生物体内的一种组织,由肌纤维和肌肉纤维束等结构构成。
其中,肌纤维是肌肉的基本单元,由蛋白质组成。
2. 肌肉的运动过程肌肉收缩是通过钙离子对肌纤维中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作用而实现的。
在钙离子的作用下,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之间的“交替拉拽”使得肌纤维缩短,从而完成肌肉的收缩。
三、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作用1. 神经元的构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等构成。
其中,细胞体是神经元的“指挥中心”,轴突则是神经元的传递信息的管道,树突则是神经元的接受信息的部位。
2. 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作用神经系统通过神经传递物质——神经递质来完成对肌肉的控制。
神经末梢释放出神经递质,使得肌肉细胞中的钙离子浓度升高,从而使得肌肉细胞收缩。
四、骨骼肌对人体的作用1. 骨骼肌的构成骨骼肌是由许多束状肌肉纤维组成的,而束状肌肉纤维则是由肌纤维构成的。
2. 骨骼肌对人体的作用骨骼肌是人体中重要的肌肉组织,对于人体的运动和身体姿势的维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骨骼肌能够让人体进行各种动作,如奔跑、跳跃等等,同时也能够维持人体的身体姿势,例如站立、行走等等。
总结:以上就是八年级生物运动作用知识点的基本内容,不难看出,生物运动作用的知识点相互关联,不仅让我们了解了生命的运作方式,也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健康保健提供了必要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