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a1_五聚蛋白3在脓毒症中的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3
脓毒症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王东强;田永超
【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1(040)003
【摘要】@@ 脓毒症(Sepsis)是ICU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生机制及防治策略已成为现代危重病医学面临的突出难题.诊断脓毒症除了临床特征外,有效的生物学标志物检测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现就近年来脓毒症诊断中出现的一些生物学标志物进行综述.
【总页数】4页(P361-364)
【作者】王东强;田永超
【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300192;天津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31
【相关文献】
1.脓毒症分级与生物学标志物 [J], 于泳浩;崔乃强
2.脓毒症AKI生物学标志物在CRRT中的临床价值 [J], 胡明磊;金献冠;李钰
3.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生物学标志物检测及其与肾动脉阻力指数的关系 [J], 赵鹏;赵娟;田静朴;孙昊;崔久庆;王会迟;杜桂斌
4.新型生物学标志物在肝硬化AKI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J], 张云;尹伟;郭洪雷;李成忠
5.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 [J], 胡天佑;王洪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正五聚蛋白-3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
苏燕;李燕
【期刊名称】《中国急救医学》
【年(卷),期】2024(44)3
【摘要】脓毒症致病机制复杂,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探索寻找可以对脓毒症进行更准确诊断和预后预测的生物标志物意义重大。
正五聚蛋白-
3(pentraxin-3,PTX-3)是首个被鉴定的长链五聚蛋白,作为先天免疫的关键介质,在全身炎症反应活动中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PTX-3水平在脓毒症中急剧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和临床转归密切相关。
PTX-3在脓毒症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方面表现出优良的价值,与其他生物标志物结合,可以提高诊断效率,优化对脓毒症患者的危险分层。
本文就PTX-3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脓毒症中的系列研究进行综述,旨在阐明PTX-3对脓毒症诊断和预后预测的重要价值,以期为脓毒症的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总页数】5页(P263-267)
【作者】苏燕;李燕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正五聚体蛋白3评估小儿脓毒症严重程度及心血管功能损害的价值
2.血清降钙
素原联合正五聚蛋白3预测脓毒症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价值3.正五聚蛋白-3对创伤
后脓毒症早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4.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正五聚蛋白3水平的研究5.防己茯苓汤联合四逆汤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尿肾
损伤分子-1、正五聚蛋白3水平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三代脓毒血症诊断标准,也被称为国际脓毒症定义会议(ISC)的诊断标准,是由国际脓毒症定义会议的专家们于2016年提出的。
这个标准强调了对脓毒血症患者进行早期、快速、准确诊断的重要性。
第三代脓毒血症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感染指标:患者必须有明确的感染证据,这可以是细菌、真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的感染。
2. 生理异常指标:患者必须有两项或更多的生理异常指标,包括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的变化。
3. 乳酸水平:患者的乳酸水平必须升高,这通常是组织灌注不足的一个标志。
4. 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必须有一项或更多的器官功能障碍,这可以通过APACHE II评分或其他相关的评分系统来评估。
5. 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患者的SOFA评分必须有一个显著的增加。
6. 免疫功能异常:患者必须有一项或更多的免疫功能异常,这可以通过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或C反应蛋白水平的异常来评估。
这个标准强调了早期、快速、准确诊断脓毒血症的重要性,以便尽早开始治疗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正五聚体蛋白3、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汪小玲;荊成宝;杨志华【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正五聚体蛋白3 (Pentraxin3,PTX3)、C 反应蛋白(hs CRP)水平变化,为脑梗死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为研究组,另择选64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给予患者PTX3、hs-CRP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TX3、hs-CRP水平、PTX3、hs-CRP的异常检出率以及不同脑梗死患者的PTX3、hs-CRP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PTX3、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研究组患者的血清PTX3、hs-CRP异常检出率、血清PTX3或者血清hs CRP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研究组大梗死、中梗死以及小梗死患者的PTX3、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PTX3、hs CRP水平变化对于预防及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有重要价值.【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19(043)004【总页数】2页(P619-620)【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清PTX3;血清hs-CRP;异常检出率;诊断【作者】汪小玲;荊成宝;杨志华【作者单位】安康市汉滨区第二医院检验科,陕西安康725021;安康市中心医院检验科,陕西安康725000;陕西省府谷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陕西榆林7194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1.04急性脑梗死是临床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病变,属于神经内科常见病与多发病,发病骤急、进展快,具有较高致残率与致死率[1-2]。
研究[3]证实hs-CRP是炎性反应的重要指标,在急性脑梗死的评估中有一定意义,但特异性不高,而PTX3与炎性反应更加密切,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局部血管炎性症状等,但相关报道较少,为了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进而做好预防,本次探析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s-CRP与PTX3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正五聚蛋白3在炎症及自身免疫中的作用谢京;张静波【摘要】As a soluble 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 pentraxin 3 (PTX3) evolves in various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effects on inflammation, autoimmunity, apoptosis, vessel remodeling, female fertility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injury. PTX3 is also a sensitive biological marker for detecting severity and activity of various autoimmune diseases. In most cases, PTX3 limits the progress of autoimmunity and plays a protective role in the process of autoimmune diseases.【期刊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年(卷),期】2013(029)004【总页数】5页(P752-756)【关键词】急性期蛋白;正五聚蛋白3;天然免疫;炎症;自身免疫【作者】谢京;张静波【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肾内科,全军肾脏病中心,重庆市肾脏病研究所,重庆4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3正五聚蛋白 3(pentraxin 3,PTX3)属正五聚蛋白家族成员,又称肿瘤坏死因子刺激基因14 (tumor necrosis factor-stimulated gene 14,TSG14),是一种典型的急性期蛋白[1]。
PTX3作为唯一的可溶性模式识别受体,可以结合多种可溶性受体配体,参与免疫防御、炎症、细胞凋亡、血管重塑、女性生殖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生物效应[2]。
血清正五聚蛋白3对坏死性软组织感染的诊断效能研究作者:李成志乔维龙鲁文王静阿布力米提·阿不都哈力克孙向东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24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对坏死性软组织感染(Necrotizing soft tissue infection,NSTI)的诊断效能。
方法:选取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行急诊手术治疗的158例疑似NST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诊断结果将其分为NSTI组(97例)和非NSTI组(61例),另选取同期该院体检中心健康人群97例作为健康组。
比较NSTI组、非NSTI组入院即刻和健康组体检时血清PTX3、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绘制健康志愿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NSTI的诊断效能。
另观察NSTI组患者入院即刻、入院第2天、第3天血清炎症指标水平变化,并统计NSTI组患者住院天数、截肢率、死亡率。
另外,根据术后诊断结果将NSTI组分为坏死性筋膜炎组和气性坏疽组,比较两组不同时刻血清炎症指标水平变化,并观察各指标对坏死性筋膜炎和气性坏疽的诊断效能。
结果:NSTI组、非NSTI组血清PTX3、CRP、PCT、ESR、IL-6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NSTI组均高于非NSTI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TX3诊断NSTI的灵敏度均高于CRP、PCT、ESR、IL-6;特异度稍低于PCT,但均高于CRP、ESR、IL-6;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均高于CRP、PCT、ESR、IL-6。
脓毒症的生物标志物脓毒症目前被认为是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从而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的炎症性疾病。
目前可用于脓毒症早期诊断的资源有限。
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评分虽然可以帮助诊断脓毒症,识别高死亡风险的患者,但它不是针对脓毒症的特定工具。
针对脓毒症的治疗策略也有限,主要为支持性而非治愈性治疗,以抗感染、维持器官灌注和血流动力学稳定,以及器官功能支持为主。
因此,生物标志物的运用可能在脓毒症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不断有新的脓毒症生物标志物被发现,迄今已确定的生物标志物超过250种。
本文结合研究进展,汇总了对有助于脓毒症早期诊断或对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有潜在价值的标志物。
急性期蛋白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是由IL-6和IL-1β等炎性细胞因子诱导,经肝脏产生的一种五聚体蛋白,正常健康人群体内含量很低,在炎症刺激或急性感染时,4-6 h开始逐渐升高,24-48 h可升高到基线的数十倍。
CRP是脓毒症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之一,其敏感度高、但缺乏特异性。
总体而言,CRP具有鉴别脓毒症和非脓毒症患者的能力,但诊断效力中等;当与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联合预测时可明显提高脓毒症的诊断效能。
PCTPCT是一种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的降钙素前体激素。
正常健康人群中,PCT含量极低,当病毒感染或轻度细菌感染,PCT值正常或轻度增加。
当机体遭受严重感染或演变为脓毒症时,2-4 h 开始升高,24 h达到高峰,可超过基线的数百甚至数千倍。
PCT 对脓毒症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作用。
有研究表明,患者 CRP>59.25 mg/L(敏感度为74.4%,特异度为65.4%)或PCT>2.44 ng/mL(敏感度为 77.1%,特异度为 68.4%)时可被诊断为革兰阴性细菌性脓毒症,而小于前述数值可被诊断为革兰阳性细菌性脓毒症。
正五聚蛋白3在脓毒症中的意义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李菲菲孙荣青马宁熊申明李莉摘要:脓毒症是感染后继发的一种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包括重症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死亡率高达30%~40%.检测炎症及内皮细胞功能,有助于脓毒症的诊断,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及治疗效果的判定。
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3)和CRP 是同家族的急性反应蛋白。
正五聚蛋白3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在白细胞介素一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作用下分泌的炎症介质。
直接反映血管的炎症状态,被称为脉管系统的CRP。
国内外研究提示正五聚蛋白3与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正五聚蛋白3的升高提示脓毒症患者器官衰竭和凝血功能障碍。
相比CRP、IL-6,正五聚蛋白3与脓毒症的临床参数和预后有更强的相关性。
关键词:脓毒症;pentraxin-3;脓毒症;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主要特征是炎症介质的释放,及血管屏障破坏后血浆蛋白和白细胞的外渗。
脓毒症时炎症介质的过度释放与凝血系统的紊乱引起血管内广泛微血栓形成,微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及多器官功能障碍。
脓毒症作为一种临床综合症,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居所有死亡原因的前10位。
炎症介质的释放引起内皮细胞损伤、炎症细胞活化同时启动凝血系统。
内皮细胞损伤会失去原有的抗凝作用,使机体处于前凝血状态。
凝血紊乱可促进炎症介质的释放。
微循环障碍是炎症,凝血,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
所以检测炎症及内皮细胞功能,有助于脓毒症的诊断,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及治疗效果的判定。
正五聚蛋白家族是一类含382个氨基酸的五聚体结构蛋白,属于炎症急性期反应蛋白。
按分子量大小分成长链五聚体和短链五聚体。
目前临床大量研究的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属于短链五聚体蛋白,而新型炎症介质pentraxin-3(正五聚蛋白3)属于短链五聚体蛋白。
人pentraxin-3基因定位于第3号染色体q25区内,pentraxin-3的作用机制与CRP相似,主要是和补体C1q结合,诱导经典补体激活途径从而促进吞噬作用及清除凋亡细胞和微生物。
在炎症反应中,pentraxin-3的出现晚于CRP,但
存在时间更为持久,可作为炎症反应持续存在的标志物。
pentraxin-3在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作用下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CRP 主要由肝细胞分泌。
pentraxin-3可能是更直接的反应血管炎症的预测指标,也是直接反应内皮细胞功能的炎性指标。
目前国内关于pentraxin-3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张娆娆等的研究显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pentraxin-3水平明显增高对照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pentraxin-3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优于血清CRP。
吴连拼等的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组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中pentraxin-3水平显著升高,所有冠心病患者血浆pentraxin-3水平与血浆中FIB水平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
脓毒症患者释放一些促炎物质如: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引起巨噬细胞、内皮细胞表达pentraxin-3,使组织因子表达上调;最近研究表明pentraxin-3可结合并灭活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抑制血管发生与修复,提示pentraxin-3在血栓形成及血管受损过程中发挥作用;pentraxin-3亦可引起膜促磷脂释放,血小板反应性增加,从而导致纤维蛋白原的增加。
一方面炎症可能促进机体血管高凝状态,另一方面血栓形成中产物也可加剧血管炎症,炎症与凝血方面相互作用,促进微循环障碍的形成,导致脓毒症的恶化。
国外研究提示PTX3与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PTX3的升高提示脓毒症患者器官衰竭和凝血功能障碍。
相比CRP、IL-6,PTX3与脓毒症的临床参数和预后有更强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High Plasma Level of Long Pentraxin 3 (PTX3) Is Associated with Fatal Disease in Bacteremic Patient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March 2011:1-6;
2. Persisting high levels of plasma pentraxin3 over the first days after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onset are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Intensive Care Med (2010);
3. Circulating levels of the long pentraxin PTX3 correlate with severity of infect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Crit Care Med 2001 Vol. 29, No.
7;
4. Pentraxin.3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IsSN 1007.3949 Chin J Arterioscler,Vol 15,No 12;
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entraxin一3与纤维蛋白原的变化,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8,24(5):1028-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