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习题整理

第一章习题整理

第一章习题整理
第一章习题整理

一、判断题

食工四班

1组

1、果蔬的薄壁组织和分生组织是加工利用的主要部分。×

2、仁果类水果的果皮由厚壁细胞组成,加工时需除去,适宜碱液(机械)去皮。×

3、大部分果实的水分含量在75~80(80-90)%;大部分蔬菜的水分含量在90%以上。×

4、糖是成熟果蔬主要的营养物质,是影响果蔬加工品风味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5、大部分果蔬的芳香物质极易氧化,并对热敏感。长时间加热会使芳香物质消失,某些成分会氧化分解,

产生异味。√

2组

1、果蔬加工的预处理不包括修整和半成品保存。(×)

2、盐酸和氢氧化钠等化学试剂不能够除去农药残留。()

3、SO2能够和果胶酶的醛基结合而抑制其活性。()

4、SO2能够彻底除去叶绿素和胡萝卜素。()

5、大罐无菌保藏对气体内压无规定。()

4组

1、食用纤维具有保水性、凝胶形成性、吸水性、阳离子交换性、耐冻结性等特性。()

2、分生组织具有同化、贮藏、通气和吸收等重要的生理功能。()

3、分生组织由薄壁细胞组成,存在于果蔬的根、茎顶部。()

4、大多数果蔬都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及脂肪。()

5、还原糖在有氨基化合物存在时,极易发生美拉德(Maillard)反应,这是果蔬加工中最常见的非酶褐

变。()

5组

1)具有持续分化能力的细胞群称为分生组织()

2)繁殖器官主要是繁衍后代延续种族的,其中包括花、果实、种子。()

3)核果类果蔬的果皮适宜用碱液去皮。(√)

4)淀粉含量在未成熟的果蔬中较低,成熟的果实中较高()

5)叶绿素对光不稳定,收光辐射发生光敏氧化,裂解为无色物质,

该反映与氧的存在与否有关()

6组

1、在处理高酸的水果时,所用器械和容器可以是金属的,或者是不锈钢。(×)

2、加工上一般要求原料脆嫩,即纤维素含量高为好。×

3、胡萝卜素和叶黄素都是维生素A源物质。()

4、叶绿素在碱性条件下脱镁,生成暗橄榄色的脱镁叶绿素。()

5、长时间加热会使芳香物质消失,某些成分会氧化分解,产生异味。()

营养一班1组

1.果蔬的薄壁组织和分生组织是加工时利用的主要部分。

2.果蔬的输导组织一般能食用且品质与薄壁组织相似。

3.不同的果蔬加工利用的部位不用,对于叶菜类、根菜类等主要利用薄壁组织,而对于豆类则主要利用种子。

4.果蔬中水分含量很高,而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都很低。

5.在果蔬加工过程中,要求原料脆嫩,因此纤维素的含量高为好。

2组

1. 植物中,既属于营养器官又属于繁殖器官的有果实。

2. 单宁在碱性条件下变红,酸性条件下变黑。

3. 类胡萝卜素是果蔬主要的水溶性植物色素。

4. 柑橘类糖苷是具有维生素功能的黄酮类非还原性色素物质。

5液泡是营养物质的贮存场所,含有各种水溶性物质,使果蔬具有酸、甜、苦、涩等味道及呈现特征色彩。

3组

1.果蔬的组织结构包括有生命部分和无生命部分,其中无生命部分包括细胞壁、内含物以及细胞核。

2.分生组织是具持续分裂能力的细胞群,主要存在于果蔬的根、茎部。

3.果蔬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都很低。

4.果蔬的加工中,纤维素的含量越高越好。

5.在果蔬的加工中,由于加工条件的不当,容易造成硝酸盐向亚硝酸盐转化而使果蔬制品安全性下降。

4组

1.果蔬中的酸味物质主要是无机酸。( )

2.薄壁组织具有同化,贮藏,通气和吸收等重要的生理功能。()

3.坚果类水果可食部分为果肉,富含油脂、蛋白质,适宜干制、榨油和制作植物蛋白饮料。()

4.胡萝卜素食维生素A源物质,叶黄素和番茄红素同样具有( )

5.大部分果蔬的芳香物质极易氧化,并对热敏感。长时间加热会使芳香物质消失,某些成分会氧化分解,

产生异味。()

5组

1、果肉的纤维含量多少与粗细是衡量果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2、果皮由黄皮层和白皮层组成。

3、在处理高酸的水果时,所用器械和容器可以是金属的,或者是不锈钢。

4、糖在高温下易发生焦糖化反应,影响制品色泽。

5、淀粉在成熟的果蔬中含量较高。

6组

1、碱液去皮分为浸碱法和淋碱法,几乎所有果蔬均可应用碱液去皮,设备容器必须由不锈钢或陶瓷,搪

瓷。()

2、常见食物中如主食米面、肉类、蛋类等呈生理碱性。()

3、花色素是在酸性条件下是蓝色的水溶性植物色素()

4、在碱性条件下脱镁,生成暗橄榄褐色的脱镁叶绿素 ( )

5、一般位于织物表面,细胞常角质化、木栓化的是机械组织。()

营养二班

1、在处理高酸的水果时,所用器械和容器最好是普通金属的。

2、叶绿素在酸性条件下脱镁,生成鲜绿色的叶绿酸(盐)、叶绿醇、甲醇等。

3、叶黄素、番茄红素是维生素A源物质。

4、细胞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组成,为选择性透过膜。

5、薄壁组织的功能是分裂新细胞,促使植物成长

4组

1、果蔬细胞的细胞壁由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组成,具有选择透过性。

2、液泡含有的水溶性物质使果蔬具有酸,甜,苦,涩等味道。

3、浆果类水果耐藏,适用于制果汁和果浆。

4、果蔬淀粉含量成熟后的要比成熟前多。

5、加工过程中,果蔬的游离氨基酸要比原料低得多。

6组

1、单宁在碱性条件下变黑色,酸性条件下变红色()

2、核果类果皮由厚壁细胞组成,加工时需用适宜酸液去皮()

3、浆果类水果柔软多汁,不耐贮藏,适合于制果汁、果酱()

4、大部分果蔬的芳香物质极易氧化,对热不敏感()

5、果蔬中的果胶属于不可溶固形物()

二、填空题

食工一班

1组

1.果蔬原料的组织结构包括:,。其中一个又称为,其包

括:,,,几个部分。

2.植物的细胞具有以下几个组织:、、

、。

3.果蔬化学成分的特点:、、、

4.有机酸的机能及与加工的关系:、、

、、。(写出五个即可)。

5. 是果蔬主要的水溶性植物色素。自然界的花色素有

种,果蔬中最普遍存在的有种。

6.果胶物质主要加工特性:、。

2组

1.按保藏原理的不同,可将食品保藏分为、、

、、 5类。

2.果蔬的分级包括____ ,____ __,_____ _ 。

3.碱液去皮是碱液的 _____ _, _____ , _____ _ 三个重要参数。

4.漂烫的主要目的在于 _____ _, _____ _, ____ _,

____ _ , _____ _ 。

5.果蔬漂烫的方法通常有_____ _, _____ _ 两种。

3组(没有填空题)

1.果蔬植物的器官按功能分可分为、、

三大类。

2.果蔬的涩味物质主要是。

3.根据细胞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和两类。

4.在混浊中加入,将果胶物质分解成果胶酸而沉淀,达到澄清果汁的目的。

5.果蔬组织可分为、、、

5组

1)细胞壁是由等组成,具有特性。

2)果蔬植物的器官六种器官组成,按功能可分为

3)糖在高温下易发生,影响制品色泽

4)对含特有芳香成分的果蔬,可利用等方

法提取,作为香料使用。

5)花色素红色→紫色→青色→

pH1.0 14.0

6组

1、是营养物质的贮存场所,含有各种水溶性物质,使果蔬具有等味道及呈现特征色

彩。

2、薄壁组织具有等重要的生理功能。

3、机械组织主要对植物起作用,根据细胞结构的不同,可分为

组织和组织两类

4、是植物中专门担负长途运输的长管状结构,包括、、

及。

5、A w值时,食品的腐败能显著减缓,在一两个月内可保持不变质;若要贮藏一两年,则常温下需

要A w值。

营养一班

1组

1、核果类的由厚壁细胞组成,加工时需除去,若要去除,

适宜用。

2、是果蔬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有机酸,在菠菜、

竹笋蔬菜中含量较多,在果实中含量极少。

3、加工时需要脱苦处理(只举一例)。

4、加工上一般要求原料脆嫩,即纤维素含量为好。

5、对含特有芳香成分的果蔬,可利用等方法提取,作为香

料使用。

2组

1. 果实在成熟后,淀粉在__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且__增加了。

2. 果蔬中得酸味物质主要是__。

3. __物质含量高的果蔬加工时容易发生黄变。

4. __是果蔬主要的(水溶性)植物色素

5 机械组织对植物起主要支持作用的组织,根据细胞结构的不同,可分为

和两类。

3组

及其对应功能、、。

2.糖是成熟果蔬主要的营养物质,是影响果蔬加工品风味和品质的重要因素。糖在高温下易发生焦糖

化反应,影响制品色泽。在有氨基化合物存在时,极易发生反应,这是果蔬加工中最常见的非酶褐变。

3.对含特有芳香成分的果蔬,可利用、、

等方法提取,作为香料使用。

4.食用纤维具有、、、

、等特性,可用于改善品质或开发新产品。

5.果蔬中的酸味物质主要是,请举出四种较为常见的有机

酸、、、。

4组

1糖类物质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

2果蔬植物的器官按功能可分为、、三

大类。

3根据类型的不同,可将水果分为、、、

、、。

4.花青素易被褪色。

5在处理高酸的水果时,所用器械和容器最好是,或者是。

5组

1、在果蔬干制、糖制、腌制、冷冻等加工中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细胞结构是

,该细胞结构的特性是。

2、果蔬组织分为、、、、、

3、果蔬植物器官按功能可分为、、。

4、核果类去皮时采用,仁果类去皮是采用。

5、食品着色时,叶绿素分子中的镁被、等取代科生成对

光、热较稳定的物质。

6组

1.SO2易于原料中的糖,_____ _,_____ __,_______ _等结合,而降低其

保藏能力,其PH越低,结合速度___ __。

2.柑桔类果皮由___ _和____ __组成,其中_____ __富含精

油,______ _富含果胶组织。

3.石细胞常单个或成群的分布在植物的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中,纤维广泛分布于成熟植物体的各部分。

4、果蔬组织中,以 _____ _ 和______ 作为加工利用的主要部分。

5、食用纤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性。

营养二班

1组

1.果蔬的组织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5类,其中果蔬的绝大部分食用器官由_____组成,

其食用和营养价值都很高。

2.水果的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复果类.其中复果类的代表为____。

3.蔬菜根据食用部分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4.果蔬中主要的酸味物质为______,其中葡萄含有大量的______,于是该酸又有葡萄酸之称。

5.最大烹饪损失率为100%的两种维生素分别为____和____。

1、果蔬的五大组织分别是,,,

,。

2,果蔬的营养器官具有 , , ,三大功能。

3,写出3种核果类水果,,。

4,写出糖与果蔬加工有关的其中3个特性,,。

5,利用果胶的脱脂特性可制成,两类型果胶。

6组

1、糖在高温下容易发生反应。

2、在烹饪过程中损失率最大的维生素是。

3、果蔬中呈苦味的物质有、、、等。

4、果蔬器官按照功能可分为、、。

5、大部分果实水分含量在;大部分蔬菜的水分含量在以上。

三、选择题

食工一班

1组

1以下果蔬组织中那个在加工时要要剔除?

A.薄壁组织

B.分生组织

C.机械组织

D.导管组织

2.以下哪种为仁果类水果?

A.桃

B.核桃

C.苹果

D.樱桃

3.以下4种蔬果有机酸中那个有葡萄酸之称的?

A.苹果酸

B.柠檬酸

C.酒石酸

D.草酸

4.以下哪种营养物质在加工条件不当时,可促使硝酸盐向亚硝酸盐转化而使果蔬制品安全性下降。

A.淀粉

B.含氮物质

C.维生素

D.矿物质

5.以下哪种酶类与营养有关的?

A.蛋白酶

B.抗坏血酸酶

C.多酚氧化酶

D.脂肪加氧酶

2组

1、在果蔬加工工艺中,通常采取以下哪种方法来脱去柑橘的囊衣

A、碱液去皮

B、热力去皮

C、酶法去皮

D、冷冻去皮

2、在果蔬加工保藏方法中,为了保藏食品在糖制过程中糖液浓度以多少最为合适。

A、55%-60%

B、60%-65%

C、65%-70%

D、70%-75%

3、下面那种水果含有蔗糖

A、樱桃

B、葡萄

C、柑橘

D、番茄

4、单宁遇酸后会变为什么色的单宁聚合物。

A、黑色

B、蓝色 C 、紫色 D、红色

5、在水分活度大于或小于多少时,食品腐败才得以显著减缓。

A 、0.8 B、0.75 C、0.7 D、0.65

3组(无)

4组

1.果蔬的组织结构中无生命部分是()

A.内含物

B. 细胞质

C.线粒体

D.质体

2.下列哪种不是果蔬色素()。

A.叶绿素

B.靛蓝

C. 类胡萝卜素

D. 花色素

3.( )与蛋白质结合发生凝固、沉淀作用。

A.纤维素

B.维生素

C.单宁

D.淀粉

A.叶绿素

B.黄酮类色素

C.类胡萝卜素

D.花色素

5.胡萝卜素是维生素()源物质。

A.A

B.B

C.C

D.D

5组

1)不属于果蔬原料的组织结构:()

A.薄壁组织 B.输导组织 C.机械组织 D.润滑组织

2)属于水果蔬菜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有:()

A.果胶

B.原果胶

C.纤维素

D.淀粉

3)单宁在碱性条件下变(),酸性条件下变()

A.黄色

B.黑色

C.紫色

D.红色

4)胡萝卜素是()源物质

A.V A

B.VC

C.VD

D.VE

5)果胶加工特性的是:()

A.水解生成果胶

B.凝胶特性

C.果胶酸的水不溶性

D.果胶属于膳食纤维

6组

1、核果类的果蔬适合用去皮。

A、机械去皮

B、不去皮

C、碱液去皮

D、水力去皮

2、根据食用部位分类,胡萝卜和萝卜是属于。

A、根菜类

B、茎菜类

C、块根类

D、鳞茎类

3、花青素在PH=1.0的时候是什么颜色?

A 青色 B蓝色 C红色 D黄色

4、在处理高酸性的水果是,适合使用的器械和容器是那种材料的?

A、铁

B、铜

C、镁

D、不锈钢

5、涩性物质单宁在碱性条件下变成色,酸性条件下变成色。

A、红

B、黑

C、黄

D、绿

营养一班

1组

1、下列果胶物质哪种可以做澄清剂

A 原果胶

B 果胶

C 果胶酸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果蔬的叶绿素A和B的比例为1:3; B果蔬的叶绿素应用水提取

C 光照辐射对叶绿素影响小;

D 果蔬原料应尽快低温保藏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细菌在PH6~8时,耐热性差;

B 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

C 类胡萝卜素的化学结构具有发色基团

D 类胡萝卜素有作着色剂作用

4、褐变是果蔬腐败变质的表现之一,导致果蔬褐变的主要酶为

A 过氧化氢酶

B 脂肪氧化酶

C 多酚氧化酶

D 抗坏血酸氧化酶

5、碱液去皮是果蔬原料去皮中应用最广的方法,下列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氢氧化钠因其强腐蚀性且廉价而作为碱液去皮法常用碱

B 碱液与果蔬原料接触时果皮薄壁细胞膜会因腐蚀而溶解

C 碱液去皮法有浸碱法和淋浸法

D 提高碱液浓度、加长处理时间和升高温度都会急速去皮作用

2组

1. 膳食纤维不为人体消化吸收,但是它具有增加肠蠕动的功能,它是?

2. __用于蛋黄酱(色拉酱)得增色

A叶绿素 B类胡萝卜素 C花色素 D黄酮色素

3. 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于柑橘汁的脱苦?

A 酶法 B代谢法 C萃取 D吸附

4. 以下哪种是维生素A原物质?

A色素 B 胡萝卜素 C花色素 D黄酮类色素

5. 果蔬细胞中的细胞壁有三层结构,以下哪一层不属于这三层结构的?

A中胶层 B初生层 C原生层 D次生层

3组

1.根据使用部位分类时,下列蔬菜哪一种属于茎菜类()

A.生菜B.莴笋C.大蒜D.韭菜

2.下列四种常见的维生素中,哪种维生素的加工性质最稳定()

A.维生素K B.维生素E C.维生素A D.维生素C

3.当pH=7时,花色素颜色主要呈()

A.黄色 B.绿色 C.橙色D.紫色

4.下列物质中可作为检验食品参加的参考指标的是()

A.单宁B.矿物质C.花色素 D.香油香精

5.腐烂属于食品败坏的哪一种败坏()

A.酸败 B.酶败坏 C.微生物败坏 D.理化败坏

4组

1.以下哪种不是蔬果中有机酸的功能

A显酸味 B杀菌 C营养作用 D促进脂质分解

2.含有各种水溶性物质,是各种营养物质的贮存场所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3.下面哪种水果不属于核果类()

A.樱桃

B.杏

C.李

D.葡萄

4.下面哪一种酶与果蔬加工过程中的色泽有关的()

A.多酚氧化酶

B.淀粉酶

C.抗坏血酸酶

D.果胶甲酯酶

5.淀粉不溶于冷水,但加热至度,即产生糊化,变成粘性半透明凝胶或胶体溶液,这是含淀粉多的果蔬

罐头汤汁浑浊的主要原因之一。

A 45~50

B 55~60

C 65~70

D 75~80

5组

1、果蔬加工中一般需要除去的组织是()

A. 薄壁组织

B. 分生组织

C. 机械组织

2、果蔬加工中,与香味有关的酶是()

A. 蛋白酶

B. 淀粉酶

C. 多酚氧化酶

3、构成果蔬有生命部分的组织结构不包括()

A. 细胞质

B. 线粒体

C. 质体

D. 细胞壁

4、以下哪项不属于果胶物质的主要加工特性()

A. 原果胶水解生成果胶

B. 脱脂化特性

C. 水溶性

D. 凝胶特性

5、以下对胡萝卜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胡萝卜素的加工性质较稳定,耐高温

B. 对光、氧较敏感,易氧化褪色

C. 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源物质

D. 胡萝卜素在酸性条件下比在碱性条件下稳定

6组

A:抑制多酚氧化镁活性 B:提高溶氧量

C:抗氧化 D:为果蔬天然成分

2、以下会与蛋白质结合发生凝固、沉淀作用的是()

A:单宁 B:苦杏仁苷 C:苹果酸 D:茄碱苷

3、下列选项属于果蔬中的可溶性固形物的是()

A 纤维素、半纤维素

B 果胶、酚类物质

C 脂肪、部分含氮物质

D 糖苷类物质

4、以下哪一项不是涩味物质单宁对加工品品质的影响之一()

A:与蛋白质结合发生凝固 B:导致酶的褐变 C:遇到金属离子变色 D:使罐头浑浊

5、果蔬中普遍存在的有机酸是()

A、柠檬酸

B、草酸

C、苹果酸

D、酒石酸

营养二班

1组

1、营养物质的贮存场所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液泡

D 线粒体

2、具持续分裂能力的细胞群称为()

A 分生组织

B 保护组织

C 机械组织

D 输导组织

3、植物体中专门担负长途运输的长管状结构为()

A 分生组织

B 保护组织

C 机械组织

D 输导组织

4、果蔬组织在加工时应剔除的是()

A 分生组织

B 薄壁组织

C 机械组织

D 输导组织

5、下列选项属于果蔬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是()

A 果胶、酚类物质

B 纤维素、半纤维素

C 脂肪、部分含氮物质

D 糖苷类物质

4组

1、果蔬的绝大部分食用器官由组成

A,薄壁组织 B,分生组织 C,保护组织 D,机械组织

2、果蔬中的组织起到支持作用

A,薄壁组织 B,分生组织 C,保护组织 D,机械组织

3、下列水果中哪种属于坚果类

A,梅 B,杏 C,板栗 D,菠萝

4、柑桔类水果主要含有一下哪种有机酸

A,苹果酸 B,柠檬酸 C,酒石酸 D,草酸

5、某些果蔬在存在的条件下,果蔬加工过程中易发生黄变。

A,类胡萝卜素 B,花青素 C,黄酮类 D,叶绿素

6组

1、还原糖在有氨基化合物存在时极易发生()。

A、焦糖化褐变

B、美拉德褐变

C、酶促褐变

D、抗坏血酸褐变

2、在处理高酸水果时,所用器械和容器材质不能是()。

A、玻璃

B、陶瓷

C、金属

D、不锈钢

3、以下果蔬组织一般要除去的是()

A、薄壁组织

B、分生组织

C、疏导组织

D、机械组织

4、以下哪种果蔬富含酒石酸()

A、葡萄

B、苹果

C、柑橘

D、猕猴桃

5、以下不属于有机酸在加工中的作用的是()

D、与蛋白质结合发生凝固、沉淀作用

四、问答题

1、简述果蔬化学成分特点

2、有机酸护色的机理?有机酸是否适用于蔬菜的护色?

3、请列举出花青素的加工特性。

4、有机酸的机能及与加工的关系?

5、简述果蔬原料去皮的主要方法、原理和适用范围。

6、为什么淀粉多的果蔬罐头汤汁会变浑浊?说处其中的一个原因。

7、在加工过程中,对食品的感官性状有影响的物质有几大类?

8、果蔬中的有机酸对果蔬加工工艺及产品有什么影响?

9、请简述加工过程中主要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和黄酮类色素的加工特性。

10、糖的加工有什么问题要注意?

11、游离水与结合水有什么不同?

第三章统计整理习题答案

《统计学》习题三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出(①)。 ①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差异性②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差异性 ③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同质性④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同质性 2、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按照一个或几个分组标志(②)。 ①将总体分成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②将总体分成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 ③将总体划分成数量相同的若干部分④将总体划分成数量不同的若干部分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组中值为(④)。 ① 490 ② 500 ③ 510 ④ 520 4、某同学考试成绩为80分,在统计分组时应将其计入(③)。 ①成绩为80分以下人数中②成绩为70~80分的人数中 ③成绩为80~90分的人数中④根据具体情况来具体确定 5、分布数列是说明(①) ①总体单位总数在各组的分配情况②总体标志总量在各组的分配情况 ③分组的组限④各组的分配规律 6、按变量的性质和数据的多少划分,变量数列可以分为 (②)。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①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②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 ③开口组数列和闭口组数列④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7、将统计表分为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四部分是(①)。 ①从表式结构看②从内容上看③从作用上看④从性质上看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的作用主要有(③④⑤)。 ①反映总体的规模②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③区分社会经济现象的不同类型 ④研究总体的内部结构⑤分析现象间的依存关系 2、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②③④⑤)。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统计学试题库带大题的

统计学试题库带大题的 统计学期末必看题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 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 A、从质到量 B、从量到质 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 D、从总体到个体 2、某班5名同学的某门课的成绩分别为60、70、75、80、85,这5个数是() A、指标 B、标志 C、变量 D、变量值 3、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 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 C、该市全部职工 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 4、调查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班50名学生 B、该班每一名学生

(完整版)课后习题

第2 章 2.什么是聚合物的结晶和取向?它们有何不同?研究结晶和取向对高分子材料加工有何实际意义? 聚合物的结晶:高聚物发生的分子链在三维空间形成局部区域的、高度有序的排列的过程。 聚合物的取向:高聚物的分子链沿某特定方向作优势的平行排列的过程。包括分子链、链段和结晶高聚物的晶片、晶带沿特定方向择优排列。 不同之处:(1)高分子的结晶属于高分子的一个物理特性,不是所有的高聚物都会结晶,而所有的高聚物都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发生取向。(2)结晶是某些局部区域内分子链在三维空间的规整排列,而取向一般是在一定程度上的一维或二维有序,是在外力作用下整个分子链沿特定方向发生较为规整排列。(3)结晶是在分子链内部和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的,外部作用也可以对结晶产生一定的影响;取向一般是在外力作用和环境中发生的,没有外力的作用,取向一般不会内部产生。(4)结晶主要发生在Tg~Tm范围内,而取向可以发生在Tg或Tm以上的任何温度(热拉伸或流动取向),也可以在室温下进行冷拉伸获得。(5)结晶单元为高分子链和链段,而取向单元还可以是微晶(晶粒)。 结晶是结晶性高聚物加工成型过程中必然经历的过程,结晶直接影响到聚合物的成型加工和制品的性能。结晶温度越低,聚合物加工熔点越低且熔限越宽,结晶温度越高,熔点较高且熔限越窄。化学结构相似而结晶度较大的聚合物成型加工温度较高。结晶过程中结晶速度的快慢直接决定了制品的成型加工周期,结晶越快,冷却时间越短,而结晶越慢,加工成型周期变长。聚合物结晶颗粒的尺寸对制品的透明性、表观形态和机械性能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结晶在聚合物的成型加工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低位。 取向是聚合物在加工过程中或者加工后处理阶段形成的,结晶聚合物和非晶聚合物均可以产生取向。非晶态高聚物的取向,包括链段的取向和大分子链的取向,而结晶态高分子的取向包括晶区的取向和非晶区的取向,晶区的取向发展很快,非晶区取向较慢。取向能提高拉伸制品的力学强度,还可使分子链有序性提高,这有利于结晶度的提高,从而提高其耐热性。在纤维和薄膜的生产中取向状况的控制显得特别重要。但对其他成型制品,如果流动过程中取向得以保存,则制品的力学强度会降低并易变型,严重时会造成内力不均而易开裂。 5.什么是结晶度,结晶度的大小对聚合物有什么影响 结晶度用来表示聚合物中结晶区域所占的比例。 1)力学性能结晶使塑料变脆(耐冲击强度下降),韧性较强,延展性较差。 2)光学性能结晶使塑料不透明,因为晶区与非晶区的界面会发生光散射。减小球晶尺寸到一定程式度,不仅提高了塑料的强度(减小了晶间缺陷)而且提高了透明度,(当球晶尺寸小于光波长时不会产生散射)。3)热性能结晶性塑料在温度升高时不出现高弹态,温度升高至熔融温度TM 时,呈现粘流态。因此结晶性塑料的使用温度从Tg (玻璃化温度)提高到TM(熔融温度)。 4)耐溶剂性,渗透性等得到提高,因为结晶分排列更加紧密。 第3章 1.高分子材料中加入添加剂的目的是什么?添加剂可分为哪些主要类型 目的:满足成型加工上的要求,满足制品性能上的要求,满足制品功能上的要求,满足制品经济上的要求。主要类型:工艺性添加剂、功能性添加剂 7.增塑剂的作用机理? 增塑剂是指用以使高分子材料制品塑性增加,改进其柔软性、延伸性和加工性的物质。按作用机理不同,有外增塑和内增塑之分。 (1)起外增塑作用的是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化合物或聚合物,通常为高沸点的较难挥发的液体或低熔点的固体,且绝大多数为酯类有机化合物。以PVC为例,增塑剂分子上的极性基团与PVC上的氯原子相互吸引,减少了PVC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即减少了物理交联点。此外,增塑剂的分子比PVC要小得多,活动较容易,增加了PVC分子链段活动的空间,从而使PVC 的Tg下降,塑性增加。这类增塑剂生产较简单,性能较全面,其增塑作用可在较大范围内依加入增塑剂的品种和数量进行调节。其缺点是耐久性较差,易挥发、迁

多媒体技术试题及解答

多媒体技术试题及解答 第一章多媒体计算机概述 单项选择题1-6: 1、请根据多媒体的特性判断以下哪些属于多媒体的范畴? (1)交互式视频游戏(2)有声图书(3)彩色画报(4)彩色电视 (A)仅(1)(B)(1)(2)(C)(1)(2)(3)(D)全部 2、下列哪些不是多媒体核心软件? (1)A VSS (2)A VK (3)DOS (4)Amiga Vision (A)(3)(B)(4)(C)(3)(4)(D)(1)(2) 3、要把一台普通的计算机变成多媒体计算机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 (1)视频音频信号的获取(2)多媒体数据压编码和解码技术 (3)视频音频数据的实时处理和特技(4)视频音频数据的输出技术 (A)(1)(2)(3)(B)(1)(2)(4)(C)(1)(3)(4)(D)全部 4、Commodore公司在1985年率先在世界上推出了第一个多媒体计算机系统Amiga,其主要功能是: (1)用硬件显示移动数据,允许高速的动画制作; (2)显示同步协处理器; (3)控制25个通道的DMA,使CPU以最小的开销处理盘、声音和视频信息; (4)从28Hz震荡器产生系统时钟; (5)为视频RAM(VRAM)和扩展RAM卡提供所有的控制信号; (6)为VRAM和扩展RAM卡提供地址。 (A)(1)(2)(3)(B)(2)(3)(5)(C)(4)(5)(6)(D)全部 5、国际标准MPEG-II采用了分层的编码体系,提供了四种技术,它们是: (1)空间可扩展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框架技术;等级技术。 (2)时间可扩充性;空间可扩展性;硬件扩展技术;软件扩展技术。 (3)数据分块技术;空间可扩展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框架技术。 (4)空间可扩展性;时间可扩充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数据分块技术。 (A)(1)(B)(2)(C)(3)(D)(4) 6、多媒体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是: (1)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2)高速度化,缩短处理时间;(3)简单化,便于操作;(4)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A)(1)(2)(3)(B(1)(2)(4)(C)(1)(3)(4)(D)全部 7、简述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及其主要应用领域? 答: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是:(1)视频音频信号获取技术;(2)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和解码技术;(3)视频音频数据的实时处理和特技;(4)视频音频数据的输出技术。 多媒体技术促进了通信、娱乐和计算机的融合。多媒体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有三个方面:(1)多媒体技术是解决常规电视数字化及高清晰度电视(HDTV)切实可行的方案。采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制造HDTV,它可支持任意分辨率的输出,输入输出分辨率可以独立,输出分辨率可以任意变化,可以用任意窗口尺寸输出。与此同时,它还赋予HDTV很多新的功能,如图形功能,视频音频特技以及交互功能。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常规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的影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可分成两个层次:一是影视画面的制作:采用计算机软件生成二维、三维动画画面;摄象机在摄影真实的影视画面后采用数字图象处理技术制作影视特技画面,最后是采用计算机将生成和实时结合用图象处理技术制作影视特技画面。另一个层次是影视后期制作,如现在常用的数字式非线性编辑器,实质上是一台多媒体计算机,它需要有广播级质量的视频音频的获取和输出、压缩解压缩,实时处理和特技以及编辑功能。(2)用多媒体技术制作V-CD及影视音响卡拉OK机。多媒体数据压缩和解压缩技术是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中的关键技术,V-CD就是利用MPEG-I的音频编码技术将压缩到原来的六分之一。(3)采用多媒体技术创造PIC(个人信息通信中心),即采用多媒体技术使一台个人计算机具有录音电话机、可视电话机、图文传真机、立体声音响设备、电视机和录像机等多种功能,即完成通信、娱乐和计算机的功能。如果计算机再配备丰富的软件连接上网,还可以完成许多功能进一步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第二章音频信息的获取与处理 单项选择题1-9:

统计学习题集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 习题集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第1章导论 一、判断题 1. 在对全国工业设备进行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设备是统计总体,每台工业设备是总体单位。() 2.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3. 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值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 4. 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5.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6. 统计具有信息、咨询和监督的整体功能,在上述三个职能中,以提供咨询为主。() 7. 某生产小组有5名工人,日产零件为68件、69件、70件、71件、72件,因此说这是5个数量标志或5个变量。() 8. 统计指标有的用文字表示,叫质量指标;有的用数字表示,叫数量指标。() 二、单选题 1.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D、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2.下列总体中,属于无限总体的是() A、全国的人口总数 B、大海里的鱼 C、城市流动人口数 D、某市工业企业设备数 3.统计工作的全过程各阶段的顺序是() A、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B、统计调查、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整理 C、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4.由工人组成的总体所计算的工资总额是()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标志值 D、质量指标

5.几位工人的月工资分别是500元、520元、550元、600元,这几个数字是() A、指标 B、变量 C、变量值 D、标志 6.统计标志用以说明() A、总体属性和特征 B、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 C、单位具有的属性和特征 D、总体单位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动作的结果 7.变异性是指() A、在不同单位可以有不同的标志值 B、总体单位有许多不同的标志 C、现象总体可能存在各式各样的指标 D、品质标志的具体数值 8.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A、小王英语考试成绩为85分 B、广州至北京的机票价格为1360元 C、光华公司1999年4~6月份的利润为200万元 D、钢材20吨 9.总体和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 A、在某些场合是要互相变换的 B、只存在总体变换为总体单位的情况 C、只存在总体单位变换为总体的情况 D、所有的标志都能变换为单位 10.离散变量可以() A、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 B、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通常取整数 C、用相对数表示 D、用平均数表示 11.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企业个数 B、企业的职工人数 C、用相对数表示的数据 D、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 12.统计指标体系是指() A、各种相互联系的指标所构成的整体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统计学》试题库 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 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 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 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 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11、女性是品质标志。

电子商务课后习题汇总

电子商务课后习题 第一章电子商务概述 1.()就是标准化的商业文件在计算机之间从应用到应用的传送和处理。 A.EDI B.FTP C.TELNET D.HTTP 2.电子商务的核心是() A.电子工具 B.人 C.信息技术 D.互联网 3.()是指完全通过电子商务方式实现和完成整个交易过程的交易。 A.完全电子商务 B.不完全电子商务 C.电子商务 D.EDI 4.()即消费者之间通过Internet进行相互的个人交易。 A.B2B B.B2C C.C2C D.B2G 5.()是指在本地区范围内开展的电子商务,交易双方都在本地区范围之内,利用本地区的电子商务系统开展商务活动。 A.本地电子商务 B.区域电子商务 C.国家电子商务 D.国际电子商务 第二章电子商务的基本原理 1.()是指电子商务实体从事商品和服务交换的场所。 A.电子银行 B.电子市场 C.电子商店 D.市场 2.()主要是指资金的转移过程,包括付款和转账等。 A.物流 B.信息流 C.资金流 D.电子支付 3.()是指设有商品营业场所、柜台,不自产商品、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的商业零售企业,包括直接从事综合商品销售的百货商场、超级市场、零售商店等。 A.生产型企业 B.商贸型企业 C.服务型企业 D.物流企业 4.()专指电子商务中对用户的电子签名颁发数字证书的机构,它是开放性电子商务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信用服务机构。 A.物流中兴 B.认证中心 C.电子银行 D.电子商务服务商 第四章电子商务安全 1.一般采用()技术保证电子商务活动交易的不可抵赖性。 A.数字信封 B.防火墙 C.电子签名 D.支付网关 2.就电子商务数据的加密而言,基本的加密方法包括()两部分。 A.密钥位数和密钥位数 B.公钥密码体系和私钥密码体系 C.加密密钥和加密算法 D.密钥的个数与密钥的算法 3.数字签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A.未经授权擅自访问网络 B.数据被泄露或篡改 C.冒名发送数据或发送数据后抵赖 D.以上三种 4.认证中心的核心职能是() A签发和管理数字证书 B.验证信息 C.公布黑名单 D.撤销用户的证书

多媒体技术题库

1.多媒体数据的本质性特点:异构性;关联性;本质性特点意味着复杂性; 2.在IT领域,多媒体技术包含两种特定的含义,一是信息存储与传输的实体,如磁带,光盘,磁盘,U盘;二是指信息的表现形式,如文本,音频,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 1.多媒体中的媒体--- 信息的载体; 2.不同媒体类型--- 承载信息的不同形式; 1,类型: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 2,不同类型的媒体承载信息的能力有所不同;一个规律:某种类型的媒体承载信息的能力越高,那么对该类媒体进行表示、存储、传输及其它处理时,所要解决的问题就越多,解决问题的难度也就越大。多媒体数据承载信息的能力最强,处理的难度最大。 5. 声音信号是由空气分子的振动产生的,通常用一种连续的波形来表示,声音的质量由音调,音强和音色来表示。声音信号的基本参数是频率、幅度。 目前,主要的声音文件格式有wave文件,audio文件,mpeg音频文件,windows media audio文件,midi文件。MPEG-1标准里面的使用3种声音格式,分别是,mp3音质最差。 数字音频的 ?减少代表原始声音信号的信息量 更好利用现有频率资源 便于计算机处理和存储 宽带网中高质量传输 音频卡的主要功能有: –音频的录制与播放 –编辑与合成 –MIDI和音乐合成 –文语转换和语音识别 –CD-ROM接口及游戏接口 6.扬声器立体声通过听觉错觉或模拟声场原理实现的声像的真实度 7.彩色感觉既决定于人眼对可见光谱中的不同成分有不同视觉效果的能力,又决定于光源 所含的光谱成分以及景物反射(或透射)和吸收其中某些成分的特性。 8.单色光的定义:只含有单一波长成分或所占波谱宽度小于5nm 的色光。复合光的定义: 包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波长成分的光;广播电视只利用可见光谱范围 9.如果一种光源的光谱分布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光的光谱分布相同或相近,并且二者 的色度相同,那么黑体的温度,称为该光源的色温。单位以绝对温度K 表示。绝对黑体(也称全辐射体)是指既不反射也不透射而完全吸收入射辐射的物体。 10.光敏细胞按其形状分为杆状细胞与锥状细胞。白天的视觉过程主要由锥状细胞来完成。 夜晚视觉则由杆状细胞起作用,在较暗处只能看见黑白形象而无法辨别彩色。 11.生理学已证实,视网膜中有3 种锥状细胞,具有不同的光谱特性,峰值吸收分别在光 谱的红、绿、兰区域,从实测光谱吸收曲线可以看到锥状细胞对兰光响应的灵敏度相对低,而且吸收曲线有相当多的部分是相互重叠的。这是三基色原理的生理基础。 12.彩色的三个基本参量:亮度(亦称明度)、色调和饱和度。亮度是光作用于人眼时所引 起的明亮程度的感觉。一般来说彩色光的光功率大则感觉亮,反之则暗。色调反映了颜色的类别。 a)通常所说红绿蓝等就是指的色调。彩色物体的色调,决定于物体在光照射下所反射 的光谱成分。不同波长的反射光使物体呈现不同的色调。

第 3章 统计整理练习题与答案

第 3章统计整理练习题与答案

第 3章统计整理 一单项选择 1、统计整理的主要对象是( B ) A、次级资料 B、原始资料 C、分析资料 D、技术参考资料 2、统计分组时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按照一个或几个分组标志( B ) A、将总体分成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B、将总体分成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将总体分成数量相同的若干部分 D、将总体分成数量不同的若干部分 3、进行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B )。 A.划分各组组限 B.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C.确定各组组距 D.计算各组组中值 4、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B )。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5、划分离散变量的组限时,相邻两组的组限( C )。 A.必须是间断的 B.必须是重叠的 C.既可以是间断的,也可以是重叠的 D.应当是相近的 6、某连续变量的分组中,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C )。 A.120 B.215 C.230 D.185 7、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 B ) A、正比 B、反比 C、无比例关系 D、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8、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D ) A、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 B、组数多少不同 C、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D、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数量不同 9、等距分组适合于( B ) A、一切变量 B、变量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 C、呈急剧升降变动的变量 D、按一定比率变动的变量 10. 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 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 ( D )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 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11.在分配数列中,频数是指( C ) A.各组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之比 B.各组分布次数的比率 C.各组单位数 D.总体单位数 12、累计次数或累计频率中的“向上累计”是指( D ) A、将各组变量值由小到大依次相加 B、将各组次数或频率由小到大依次相加 C、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最低的一组向最高的一组依次相加 D、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最高的一组向最低的一组依次相加 13、主词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统计表称为( B ) A、简单表 B、分组表 C、复合表 D、调查表 14、变量数列是( A ) A、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 B、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C、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D、按数量指标分组的数列

课后习题汇总

课后习题汇总

习题一、术语解释 OSI参考模型网络体系结构波特率比特率捎带确认误码率冲突 虚拟局域网生成树协议 CIDR 路由汇聚熟知端口号三次握手死锁 端口号 URL DNS DOS DDOS 对称加密防火墙非对称加密入侵检测系统木马程序数字签名 二、选择题(请从4个选项中挑选出1个正确答案) 1. 以下关于网络协议与协议要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A. 协议表示网络功能是什么 B. 语义表示要做什么 C. 语法表示要怎么做 D. 时序表示做的顺序 2. 以下关于网络体系结构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A. 网络体系结构是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B. 所有的计算机网络都必须遵循OSI体系结构 C. 网络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网络协议的技术是具体的

D. 网络体系结构对计算机网络应该实现的功能进行精确定义 1. 设立数据链路层的主要目的是将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为对网络层无差错的. B A. 物理链路 B. 数据链路 C. 点-点链路 D. 端-端链路 2. 帧传输中采取增加转义字符或0比特插入的目的是保证数据传输的. C A. 正确性 B. 安全性 C. 透明性 D. 可靠性 5. 0比特插入/删除方法规定在数据字段检查出连续几个1就增加1个0?B A. 4 B. 5 C. 6 D. 7 7. 如果G (x)为11010010,以下4个CRC校验比特序列中只有哪个可能是正确的?D A. 1101011001 B. 101011011 C. 11011011 D. 1011001 19. PPP帧的链路最大帧长度的默认值是. D A. 53B B. 536B C. 1200B D. 1500B 8. 以下对于Ethernet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 A. Ethernet协议标准中规定的冲突窗口长度为 51.2μs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题库

《多媒体技术》复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中,内存和光盘属于( D )。 A、感觉媒体 B、传输媒体 C、表现媒体 D、存储媒体 2.目前多媒体计算机中对动态图像数据压缩常采用( C )。 A、 JPEG B、 GIF C、 MPEG D、 BMP 3.( B )使得多媒体信息可以一边接收,一边处理,很好地解决了多媒体信息在网络上的传输问题。 A、多媒体技术 B、流媒体技术 C、ADSL技术 D、智能化技术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多媒体技术在商业中的应用的是( D )。 A、电视广告 B、产品电子说明书 C、销售演示 D、视频会议 5.下面属于多媒体的关键特性是( B )。 A、实时性 B、交互性 C、分时性 D、独占性 6.为了使作品开发更有针对性,应该认真分析( B )。 A、开发目的 B、使用对象 C、内容结构 D、开发过程 7.从美术设计角度来说,背景的色彩应选择冷色调,下列哪项属于冷色调( B )。 A、红 B、蓝 C、橙 D、黄 8.以下( B )不是国际上流行的视频制式。 A、PAL制 B、 NTSC制 C、 SECAM D、 MPEG 9.有n幅分辩率为800×600的256色图像,一张3.5寸的软盘能装下几幅?( D ) A、0 B、1 C、2 D、3 10.在多媒体系统中,最适合存储声、图、文等多媒体信息的是( C )。 A、软盘 B、 C盘 C、 CD-ROM D、 ROM 11.把时间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在时间上离散,幅度上连续的模拟信号的过程称为 ( B )。 A、数字化 B、信号采样 C、量化 D、编码 12.视频信息的最小单位是( B )。 A、比率 B、帧 C、赫兹 D、位(bit) 13.通常,计算机显示器采用的颜色模型是( A ) A、RGB模型 B、CMYB模型 C、Lab模型 D、HSB模型 14.根据多媒体的特性判断,以下( A )属于多媒体的范畴。 A、有声图书 B、彩色画报 C、文本文件 D、立体声音乐

统计学题库答案

单选 问题:下列不属于相关关系的现象是( 3 )。 选项一:企业的投资与产出 选项二:居民的收入与存款 选项三:电视机产量与西红柿产量 选项四:商品销售额与商品销售价格 问题:抽样调查中的抽样误差是指(3 ) 选项一: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选项二: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选项三: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选项四: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问题: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2 )。 选项一:10.0% 选项二:7.1% 选项三:7.0% 选项四:7.2% 问题: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与备择假设( 3 ) 选项一:都有可能被接受 选项二:都有可能不被接受 选项三:只有一个被接受而且必有一个被接受 选项四:原假设一定被接受,备择假设不一定被接受 问题:小王收集了1978年以来历年我国人均GDP与人均消费额的资料,如果要反映这一时期我国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用什么图形最为合适?(2 ) 选项一:直方图

选项二:散点图 选项三:饼图 选项四:折线图 问题:若回归直线方程中的回归系数为0,则直线相关系数( 3 )。 选项一:r=1 选项二:r=-1 选项三:r=0 选项四:r 无法确定 问题:若消费者价格指数为95%,则表示( 4 )。 选项一: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上涨了 选项二: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下跌了 选项三:商品价格有涨有落,总体来说是上涨了 选项四:商品价格有涨有落,总体来说是下跌了 问题:某连续变量数列末位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相邻组组中值为170,则末位组中值为( 1 )。选项一:230 选项二:200 选项三:210 选项四:180 问题:若两变量的r=0.4,且知检验相关系数的临界值为,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3 )。 选项一:40%的点都密集分布在一条直线的周围 选项二:40%的点低度相关 选项三:两变量之间是正相关 选项四:两变量之间没有线性关系 问题:下列指标中包含有系统性误差的是(1 ) 选项一:SSA 选项二:SSE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张毅刚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1章思考题及习题1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除了单片机这一名称之外,单片机还可称为或。答:微控 制器,嵌入式控制器. 2.单片机与普通微型计算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将、、和 三部分,通过内部连接在一起,集成于一块芯片上。答:CPU、存储器、I/O口、总线 3. AT89S52单片机工作频率上限为 MHz。答:33 MHz。 4. 专用单片机已使系统结构最简化、软硬件资源利用最优化,从而大大降低 和提高。答:成本,可靠性。 二、单选 1. 单片机内部数据之所以用二进制形式表示,主要是 A.为了编程方便B.受器件的物理性能限制 C.为了通用性D.为了提高运算速度答:B 2. 在家用电器中使用单片机应属于微计算机的。 A.辅助设计应用B.测量、控制应用

C.数值计算应用D.数据处理应用 答: B 3. 下面的哪一项应用,不属于单片机的应用范围。 A.工业控制 B.家用电器的控制 C.数据库管理 D.汽车电子设备 答:C 三、判断对错 1. STC系列单片机是8051内核的单片机。对 2. AT89S52与AT89S51相比,片内多出了4KB的Flash程序存储器、128B的RAM、 1个中断源、1个定时器(且具有捕捉功能)。对 3. 单片机是一种CPU。错 4. AT89S52单片机是微处理器。错 5. AT89C52片内的Flash程序存储器可在线写入,而AT89S52则不能。错 6. 为AT89C51单片机设计的应用系统板,可将芯片AT89C51直接用芯片AT89S51替换。对 7. 为AT89S51单片机设计的应用系统板,可将芯片AT89S51直接用芯片AT89S52替换。对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题库

选择题—— 1.多媒体计算机中的媒体信息是指( D ) 。 ⑴数字、文字⑵声音、图形⑶动画、视频⑷图像 A (1) B (2)(3) C (2)(3)(4) D 全部 2.-CD-ROM是指( B ) A、数字音频 B、只读存储光盘 C、交互光盘 D、可写光盘 3.数码相机是利用( B )感受光信号,使转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数转换变成数字信号,储存在相机内部的存储器中。 A、OCR B、CCD C、MPEG D、RGB 4.在计算机内,多媒体数据最终是以( A )形式存在。 A、二进制代码 B、特殊的压缩码 C、模拟数据 D、图形图像、文字、声音 5.最基本的多媒体计算机是指安装了( B )部件的计算机。 A、高速CPU和高速缓存 B、光盘驱动器和音频卡 C、光盘驱动器和视频卡 D、光盘驱动器和TV卡 6.多媒体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是( A )。 (1)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2)高速度化,缩短处理时间(3)简单化,便于操作(4)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A. (1)(2)(3) B. (1)(2)(4) C. (1)(3)(4) D. 全部 7.触摸屏是一种( A )设备 A.输入 B.输出 C.存储 D.运算 8.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有( C )。 (1)多样性(2)集成性(3)交互性(4)可扩充性 A (1) B (1)、(2) C (1)、(2)、(3) D 全部 9.下面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C )。 A 电子出版物存储量大,一张光盘可存储几百本书。 B 电子出版物可以集成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信息。 C 电子出版物不能长期保存。 D 电子出版物检索快。 10.下列配置中哪些是MPC必不可少的( C )。 (1)CD-ROM驱动器(2)高质量的音频卡(3)高分辨率的图形、图像显示(4)高质量的视频采集卡。 A (1) B (1)(2) C (1)(2)(3) D 全部 11.国际标准MPEG-Ⅱ采用了分层的编码体系,提供了四种技术,它们是( D )。 A 空间可扩展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框架技术;等级技术。 B 时间可扩充性;空间可扩展性;硬件扩展技术;软件扩展技术。 C 数据分块技术;空间可扩展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框架技术。 D 空间可扩展性;时间可扩充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数据分块技术。 12.在下列压缩编码中属无失真的编码的是( C )。 A、预测编码 B、变换编码 C、统计编码 D、分析一合成编码 13.下列哪种论述是正确的( D )。 A. 音频卡的分类主要是根据采样的频率来分,频率越高,音质越好。 B. 音频卡的分类主要是根据采样信息的压缩比来分,压缩比越大,音质越好。 C. 音频卡的分类主要是根据接口功能来分,接口功能越多,音质越好。 D. 音频卡的分类主要是根据采样量化的位数来分,位数越高,量化精度越高,音质越好。 14.衡量数据压缩技术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是( C ) (1)压缩比(2)标准化(3)恢复效果(4)算法复杂度 (A)(1)(3)(B)(1)(2)(3)(C)(1)(3)(4)(D)全部 15.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 )。 A. 预测编码是一种只能针对空间冗余进行压缩的方法。 B. 预测编码是根据某一模型进行的。 C. 预测编码需将预测的误差进行存储或传输。 D. 预测编码中典型的压缩方法有DPCM、ADPCM。

(完整版)二年级数学数据收集整理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数据收集整理练习题 《数据收集整理》综合练习题 1.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 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的天数最多,的天数最少。这个月中阴天有天。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天。 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天。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表示辆车。小轿车比客车多辆。最少,最多。货车和面包车相差辆。客车和货车的总辆数和同样多。这四种车一共有辆。 3.下面是森林动物园小动物的数量统计情况。 小刺猬有只;小象有只;小猴子有只。 这些小动物一共有只。口○ 口=口 4.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将结果填到下表中。 我最喜欢小组。喜欢小组的人数最多。喜欢小组的人数最少。选择羽毛球组的有人。选择篮球组的有人。 你对学校开展的课外小组有什么好的建议? 5.学校组织过的几次体检?请你根据一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各一个班的情况来回答问题。 一年级5.0以上有人。

六年级5.0以上有人。四年级4.2以下有人。六年级的人数最多。 5.0的视力是正常的,低于5.0的一年级的有人;六年级的有人。从统计表中你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6.下面是二年级四个班男、女生人数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男生同样多的班是,女生同样多的班是。班和班的学生人数同样多。 二班比二班少人。7、下表是二班学生每天看电视时间情况统计表: 每个“正”字表示几个人?这个班有多少名同学? 根据上面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8、下面是本班同学喜欢的电视节目情况记录: 动画片:12人电视剧:10人体育:9人新闻:8人 把上面的数据记录下来并回答问题。 喜欢电视节目的人数最多。共调查了名同学。如果是你看电视,你会选什么节目?、下表是二班图书角的藏书情况: 哪种书最多? 图书角的藏书共有多少本? 图书角要买一批新书,你有什么建议?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1、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就是完全一致的。F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T 3、统计学就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T 4、一般而言,指标总就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就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T 5、数量指标就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就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F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就是统计指标值。F 7、统计资料就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F 8、指标都就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F 9、质量指标就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F。 10、总体与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T11、女性就是品质标志。T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就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就是质量指标 T 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就是各单位的差异性。F 14、变异就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F 9、调查某校学生,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就是(A)A、标志 13、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就是(B) B数量指标 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C)C、可能就是统计指标,也可能就是数量标志 15、年龄就是(B)B、离散型变量 四、多项选择题 1、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BCE)A、全国人口数就是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就是每一个人 C、全部男性人口数就是统计指标 D、男女性别比就是总体的品质标志 E、人的年龄就是变量 2、统计总体的特征表现为(ACD)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D、差异性E、客观性 3、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BCDE)A、劳动生产率B、产品合格率C、人口密度 D、产品单位成本 E、经济增长速度 4、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BC)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固定资产净值D、劳动生产率E、平均工资 5、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BD)A、性别B、出勤人数C、产品等级D、产品产量E 文化程度 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BE)A、人口性别B、工资级别C、考试分数D、商品使用寿命E、企业所有制性质 7、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有(BE)A、粮食产量B、人口年龄C、职工工资 D、人体身高 E、设备台数 8、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就是(ABE)A、标志B、数量标

课后习题汇总讲解

习题一、术语解释 OSI参考模型网络体系结构波特率比特率捎带确认误码率冲突 虚拟局域网生成树协议CIDR 路由汇聚熟知端口号三次握手死锁 端口号URL DNS DOS DDOS 对称加密 防火墙非对称加密入侵检测系统木马程序数字签名 二、选择题(请从4个选项中挑选出1个正确答案) 1. 以下关于网络协议与协议要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A. 协议表示网络功能是什么 B. 语义表示要做什么 C. 语法表示要怎么做 D. 时序表示做的顺序 2. 以下关于网络体系结构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A. 网络体系结构是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B. 所有的计算机网络都必须遵循OSI体系结构 C. 网络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网络协议的技术是具体的 D. 网络体系结构对计算机网络应该实现的功能进行精确定义 1. 设立数据链路层的主要目的是将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为对网络层无差错的. B A. 物理链路 B. 数据链路 C. 点-点链路 D. 端-端链路 2. 帧传输中采取增加转义字符或0比特插入的目的是保证数据传输的. C A. 正确性 B. 安全性 C. 透明性 D. 可靠性 5. 0比特插入/删除方法规定在数据字段检查出连续几个1就增加1个0?B A. 4 B. 5 C. 6 D. 7 7. 如果G (x)为11010010,以下4个CRC校验比特序列中只有哪个可能是正确的?D A. 1101011001 B. 101011011 C. 11011011 D. 1011001 19. PPP帧的链路最大帧长度的默认值是. D A. 53B B. 536B C. 1200B D. 1500B 8. 以下对于Ethernet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 A. Ethernet协议标准中规定的冲突窗口长度为51.2μs B. 在Ethernet中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Mbps,冲突窗口可以发送512bit数据 C. 64B是Ethernet的最小帧长度 D. 当主机发送一个帧的前导码与帧前定界符时没有发现冲突可以继续发送 9. 以下对于随机延迟重发机制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 A.Ethernet协议规定一个帧的最大重发次数为16 B. Ethernet采用的是截止二进制指数后退延迟算法 C. 后退延迟算法可以表示为:τ=2k·R·a D. 最大可能延迟时间为1024个时间片 10. 以下对于Ethernet帧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C A. 802.3标准规定的“类型字段”对应Ethernet V2.0的帧的“类型/长度字段” B. DIX帧中没有设定长度字段,接收端只能根据帧间间隔来判断一帧的接收状态 C. 数据字段的最小长度为64B,最大长度为1500B D. 目的地址为全1表示是广播地址,该帧将被所有的节点接收 11. 以下关于Ethernet帧接收出错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A. 帧地址错是指接收帧的物理地址不是本站地址 B. 帧校验错是指CRC校验不正确 C. 帧长度错是指帧长度不对 D. 帧比特位错是指帧长度不是8位的整数倍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题库

选择题—— 1.多媒体计算机中的媒体信息就是指( D ) 。 ⑴数字、文字⑵声音、图形⑶动画、视频⑷图像 A (1) B (2)(3) C (2)(3)(4) D 全部 2.-CD-ROM就是指( B ) A、数字音频 B、只读存储光盘 C、交互光盘 D、可写光盘 3.数码相机就是利用( B )感受光信号,使转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数转换变成数字信号,储存在相机内部的存储器中。 A、OCR B、CCD C、MPEG D、RGB 4.在计算机内,多媒体数据最终就是以( A )形式存在。 A、二进制代码 B、特殊的压缩码 C、模拟数据 D、图形图像、文字、声音 5.最基本的多媒体计算机就是指安装了( B )部件的计算机。 A、高速CPU与高速缓存 B、光盘驱动器与音频卡 C、光盘驱动器与视频卡 D、光盘驱动器与TV卡 6.多媒体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就是( A )。 (1)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2)高速度化,缩短处理时间(3)简单化,便于操作(4)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 A、(1)(2)(3) B、(1)(2)(4) C、(1)(3)(4) D、全部 7.触摸屏就是一种( A )设备A、输入B、输出C、存储D、运算 8.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有( C )。 (1)多样性(2)集成性(3)交互性(4)可扩充性 A (1) B (1)、(2) C (1)、(2)、(3) D 全部 9.下面哪一种说法就是不正确的( C )。 A 电子出版物存储量大,一张光盘可存储几百本书。 B 电子出版物可以集成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与音频等多媒体信息。 C 电子出版物不能长期保存。 D 电子出版物检索快。 10.下列配置中哪些就是MPC必不可少的( C )。 (1)CD-ROM驱动器(2)高质量的音频卡(3)高分辨率的图形、图像显示(4)高质量的视频采集卡。 A (1) B (1)(2) C (1)(2)(3) D 全部 11.国际标准MPEG-Ⅱ采用了分层的编码体系,提供了四种技术,它们就是( D )。 A 空间可扩展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框架技术;等级技术。 B 时间可扩充性;空间可扩展性;硬件扩展技术;软件扩展技术。 C 数据分块技术;空间可扩展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框架技术。 D 空间可扩展性;时间可扩充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数据分块技术。 12.在下列压缩编码中属无失真的编码的就是( C )。 A、预测编码 B、变换编码 C、统计编码 D、分析一合成编码 13.下列哪种论述就是正确的( D )。 A、音频卡的分类主要就是根据采样的频率来分,频率越高,音质越好。 B、音频卡的分类主要就是根据采样信息的压缩比来分,压缩比越大,音质越好。 C、音频卡的分类主要就是根据接口功能来分,接口功能越多,音质越好。 D、音频卡的分类主要就是根据采样量化的位数来分,位数越高,量化精度越高,音质越好。 14.衡量数据压缩技术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 C ) (1)压缩比(2)标准化(3)恢复效果(4)算法复杂度 (A)(1)(3) (B)(1)(2)(3) (C)(1)(3)(4) (D)全部 15.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 )。 A、预测编码就是一种只能针对空间冗余进行压缩的方法。 B、预测编码就是根据某一模型进行的。 C、预测编码需将预测的误差进行存储或传输。 D、预测编码中典型的压缩方法有DPCM、ADPC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