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
- 格式:pdf
- 大小:615.64 KB
- 文档页数:7
第一篇消防根底学问——第四章易燃易爆危急品消防安全学问第四章易燃易爆危急品消防安全学问学习要求:了解易燃易爆危急品的概念及分类。
了解易燃易爆危急品的火灾危急特性。
危急品——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简洁燃烧爆炸的危急品即为易燃易爆危急品。
具体指国家标准《危急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23〕和《危急货物品名表》〔GB12268-2023〕中的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目前常见的、用途较广的危急物品有 2023 余种。
第 1 类爆炸品第2 类易燃气体第 3类易燃液体第 4 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第5 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 6 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 7 类放射性物品第 8 类腐蚀品第 9 类杂项危急物质和物品,包括危害环境的物质第一节爆炸品爆炸品——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等〕,能发生猛烈的化学反响,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导致四周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从而对四周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学问点:爆炸品的分类及特性一、爆炸品的分类:1.具有整体爆炸危急的物质和物品——爆破用的雷管、电雷管。
2.具有迸射危急,但无整体爆炸危急的物质和物品——燃烧弹、催泪弹。
3.有燃烧危急并有局部爆炸危急或局部迸射危急或两种都有,但无整体爆炸危急的物质和物品——点火管、速燃引信、礼花弹。
4.不呈现重大危急的物质和物品——信号弹,烟花爆竹。
5.有整体爆炸危急的格外不敏感物质——在燃烧试验中不会爆炸。
6.无整体爆炸危急的极端不敏感物品二、爆炸品的特性和参数爆炸品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其受到摩擦、撞击、振动、高热或其他能量激发后,能产生猛烈的化学反响,并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热量和气体而发生爆炸性燃烧。
其主要危急特性包括爆炸性和敏感性。
易燃易爆消防安全知识易燃易爆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燃、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这类物质具有很高的热值、爆炸性能以及引燃性,容易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对人身安全和社会财产造成巨大的威胁。
消防安全对于易燃易爆物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将从易燃易爆物的分类、危害、防护措施以及应急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章:易燃易爆物的分类及特点1.1 国际易燃易爆物的分类方法国际上对于易燃易爆物的分类采用了GHS(全球协调制度)进行分类,将其分为三类: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和易燃气体。
这些物质在燃烧时会释放大量的热能,产生高温和大量的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和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1.2 易燃易爆物的特点易燃易爆物具有以下特点:燃烧速度快、热量释放巨大、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引燃性强、存储和使用限制较多。
因此,对于易燃易爆物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以避免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第二章:易燃易爆物的危害及影响2.1 火灾的危害易燃易爆物一旦发生火灾,会产生大量的烟雾、有毒气体和高温,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同时,火灾会造成建筑物和设备的破坏,给个人和社会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2.2 爆炸的危害易燃易爆物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爆炸时,会产生巨大的能量释放和压力波,造成破坏范围广,对人体造成直接伤害。
爆炸还会引发火灾和次生灾害,对环境和周围设施造成进一步的影响。
第三章:易燃易爆物的防护措施3.1 设备和容器的防护对于易燃易爆物的储存和使用容器,应采用合适的材料和设计,保证其密闭性和承压性能。
同时,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和容器,防止泄露和损坏的发生。
3.2 通风和排除静电在易燃易爆物存放和使用的区域,需要确保良好的通风,并采取静电消除措施,防止静电火花引发火灾或爆炸。
3.3 防火和防爆设施对于易燃易爆物的储存和使用场所,需要配备相应的防火和防爆设施,如消防器材、灭火系统和防爆电器设备等,以便及时控制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第四章:易燃易爆物的应急措施4.1 灭火应急措施当易燃易爆物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并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
使用化学易燃物品人员消防常识应知应会范文化学易燃物品是指那些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燃烧的化学物质。
由于易燃物品的特殊性质,对于使用易燃物品的人员来说,了解消防常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使用化学易燃物品人员应知应会的消防常识。
1. 防火常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防火常识。
燃烧的三个要素是燃料、氧气和火源。
在使用易燃物品时,要注意将易燃物品远离火源,避免发生火灾。
2. 救援呼叫在发生火灾时,我们应该及时拨打火警电话,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救援。
记住拨打火警电话时要冷静,并清楚地说明火灾的发生地点和情况。
3. 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熟知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也是非常重要的。
灭火器通常包括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在使用灭火器时,首先要明确火灾的类型,然后选择合适的灭火器进行灭火。
使用灭火器时,要站在风向上,用正确的姿势按下灭火器的把手,并将灭火器喷射到火源上。
4. 火灾的自救逃生方法当发生火灾时,我们需要迅速重视自身的安全,并采取正确的自救逃生方法。
首先,要平静下来,低着头,用湿毛巾、湿毛衣等盖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烟雾。
其次,要尽量不触摸火源和火烧物,以免烧伤。
然后,要知道逃生的最短路线,尽量选择距离火源远的出口进行逃生。
在逃生时,要尽量不使用电梯,而要选择楼梯进行下楼。
5. 预防火灾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也要做好预防火灾的工作。
首先,要定期检查电器设备和线路,确保其正常运行。
其次,要储存易燃物品要选择通风良好的地方,并将其储存在防火柜中。
另外,要定期清理工作场所和居住环境,避免积聚易燃物。
最后,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不擅自改动或利用易燃物品进行非法活动。
6. 消防演练为了提高人员的应变能力,进行定期的消防演练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消防演练中,我们可以模拟真实火灾的情况,让人员有机会亲自参与火灾扑灭和自救逃生的训练,从而增强应对火灾的能力和信心。
总之,对于使用化学易燃物品的人员来说,了解消防常识是非常重要的。
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消防安全管理化学危险品是指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具有易燃、易爆、剧毒、腐蚀性和致窒息性等性质,并且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物质。
由于化学危险品的特殊性质,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避免发生事故和灾难。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化学危险品的消防安全管理。
一、化学危险品的分类和标识化学危险品根据其危险性质可以分为易燃物、氧化剂、毒性物质、腐蚀物质、爆炸品、放射性物质等不同类别。
根据国际标准,化学危险品需要进行相应的标识和贴标,以便于识别和区分不同危险性质的物品。
在消防安全管理中,对化学危险品的分类和标识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二、化学危险品的储存和运输化学危险品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安全。
在储存方面,应选择合适的储存场所,并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和分隔,避免不同性质的危险品混存。
储存场所应设有防火、防爆和防毒的设施,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在运输方面,应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和容器,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泄漏报警装置和灭火器等。
三、化学危险品的使用和操作在使用和操作化学危险品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程序,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一方面,需要提供足够的防护措施,如防护服、防毒面具、安全眼镜等;另一方面,要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操作人员对危险品的认识和理解,掌握正确的操作技术和方法。
同时,化学危险品的使用过程中需注意及时清理和处理废弃物,防止二次污染和环境破坏。
四、化学危险品的泄漏应急处理化学危险品的泄漏是一种常见的事故现象,必须进行及时和有效的应急处理。
在泄漏发生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并封锁泄漏源,阻止泄漏物进一步扩散。
同时,要与专业的应急救援组织进行联系,并按照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进行处理,确保泄漏事故得到及时控制和处理。
五、化学危险品的消防设施和装备在消防安全管理中,建立健全的消防设施和装备是保障化学危险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易燃易爆物品的基本知识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顾名思义,是指在受热、摩擦、震动、遇潮、化学反应等情况下发生燃烧、爆炸等恶性事故的化学物品。
其虽危险,却涵盖了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领域,如化肥、农药、药品、试剂等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有关规定,“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包括民用爆炸物品和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90)中以燃烧爆炸为主要特性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爆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剂;毒害品、腐蚀品中部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易燃易爆品特性1.易燃烧爆炸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品名表》中列举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超过半数是易燃气体,易燃气体的主要危险特性就是易燃易爆,处于燃烧浓度范围之内的易燃气体,遇着火源都能着火或爆炸,有的甚至只需极微小能量就可燃爆。
易燃气体与易燃液体、固体相比,更容易燃烧,且燃烧速度快,一燃即尽。
简单成分组成的气体比复杂成分组成的气体易燃、燃速快、火焰温度高、着火爆炸危险性大。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的爆炸极限的范围分别为:4.1%~74.2%、12.5%~74%、5.3%~15%。
同时,由于充装容器为压力容器,受热或在火场上受热辐射时还易发生物理性爆炸。
2.扩散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由于气体的分子间距大,相互作用力小,所以非常容易扩散,能自发地充满任何容器。
气体的扩散性受比重影响:比空气轻的气体在空气中可以无限制地扩散,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比空气重的气体扩散后,往往聚集在地表、沟渠、隧道、厂房死角等处,长时间不散,遇着火源发生燃烧或爆炸。
掌握气体的比重及其扩散性,对指导消防监督检查,评定火灾危险性大小,确定防火间距,选择通风口的位置都有实际意义。
3.可缩性和膨胀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热胀冷缩比液体、固体大得多,其体积随温度升降而胀缩。
因此容器(钢瓶)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火、防晒、隔热,在向容器(钢瓶)内充装气体时,要注意极限温度压力,严格控制充装,防止超装、超温、超压造成事故。
第四章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学习要求:了解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概念及分类。
了解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火灾危险特性。
危险品——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容易燃烧爆炸的危险品即为易燃易爆危险品。
具体指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12)和《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12)中的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目前常见的、用途较广的危险物品有2020余种。
第1类爆炸品第2类易燃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第9类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包括危害环境的物质第一节爆炸品爆炸品——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导致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知识点:爆炸品的分类及特性一、爆炸品的分类:1.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爆破用的雷管、电雷管。
2.具有迸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燃烧弹、催泪弹。
3.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爆炸危险或局部迸射危险或两种都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点火管、速燃引信、礼花弹。
4.不呈现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信号弹,烟花爆竹。
5.有整体爆炸危险的非常不敏感物质——在燃烧实验中不会爆炸。
6.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端不敏感物品二、爆炸品的特性和参数爆炸品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其受到摩擦、撞击、振动、高热或其他能量激发后,能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并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热量和气体而发生爆炸性燃烧。
其主要危险特性包括爆炸性和敏感性。
(一)爆炸性爆炸物品都具有化学不稳定性,在一定的作用下,能以极快的速度发生猛烈的化学反应,产生的大量气体和热量在短时间内无法逸散开去,致使周围的温度迅速上升和产生巨大的压力而引起爆炸。
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发生爆炸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爆炸介质;二是引爆能源。
这两者缺一不可。
在生产中,爆炸危险源可从潜在的爆炸危险性、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等几方面来确定,具体包括能量与危险物质、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缺陷等。
一、引起爆炸的直接原因——自己看下例子即可,不要去背,了解下,给出例子能选出原因就好。
(一)物料原因(二)作业行为原因(三)生产设备原因(四)生产工艺原因此外,还因为人的故意破坏,如放火、停水停电、毁坏设备,以及地震、台风、雷击等自然灾害也同样可能引发爆炸。
二、常见爆炸引火源表1-3-4 常见引发爆炸的引火源三、最小点火能量所谓最小点火能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爆炸混合物的起爆最小点火能量,目前基本都采用毫焦(mJ)作为最小点火能量的单位。
学习要求:了解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概念及分类,了解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等几类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火灾危险特性。
二、爆炸品的特性及参数(一)爆炸性爆炸物品都具有化学不稳定性,在一定的作用下,能以极快的速度发生猛烈的化学反应,产生的大量气体和热量在短时间内无法逸散开去,致使周围的温度迅速上升和产生巨大的压力而引起爆炸。
(二)敏感度任何一种爆炸品的爆炸都需要外界供给它一定的能量——起爆能。
不同的炸药所需的起爆能也不同。
某一炸药所需的最小起爆能,即为该炸药的敏感度。
易燃气体是指温度在20℃、标准大气压101.3kPa 时,爆炸下限≤13%(体积),或者燃烧范围≥12%的气体。
例如,氢气、乙炔气、一氧化碳、甲烷等碳五以下的烷烃、烯烃,无水的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环丙烷、环丁烷、环氧乙烷,四氢化硅、液化石油气等。
一、易燃气体的分级易燃气体分为两级。
I 级:爆炸下限<10%;或者不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
Ⅱ级:10%≤爆炸下限<13%,并且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
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基础知识第一节爆炸的观点及分类一、定义: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响产生温度、压力增添或二者同时增添的现象。
二、爆炸的分类往常将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三种。
可燃粉尘爆炸1. 粉尘爆炸的条件:① 粉尘自己是可燃的;② 粉尘一定悬浮在空气中,而且其浓度处于必定的范围;③ 有足以惹起粉尘爆炸的引火源2.粉尘爆炸的特色① 压力高,连续时间长② 多次爆炸,损坏严重③ 过程复杂3.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1)粉尘自己的物理化学性质2)粉尘浓度3)环境条件4)可燃气体和惰性气体的含量第二节爆炸极限爆炸浓度极限:与空气混淆后的体积分数或单位体积中的质量等来表示遇火源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范围。
一、气体和液体的爆炸极限气体和液体的爆炸极限往常用体积分数(% )表示。
一般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要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范围宽。
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二、爆炸极限在消防上的应用评定可燃气体火爆炸范围越大,下限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灾危险性大小选择电气防爆形生产、储藏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的工业场所,式应采用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生产、储藏爆炸下限 >=10 %的可燃气体的工业场所,可采用任一防爆型电气设备为设计供给依照确立建筑物耐火等级、层数、面积、防火墙占地面积、安全分散距离和灭火设备确立安全操作规处于或靠近爆炸极限范围进行生产时,应充惰性气程体稀释和保护第三节爆炸危险源发生爆炸一定具备两个基本因素:一是爆炸介质;二是引爆能源。
一、惹起爆炸的直接原由物料原由投料不妥,控制失误作业行为原由生产设备原由生产工艺原由判断失误,作业不妥天生缺点,保养缺失控制不妥,反应失控其余原由人为损坏、自然灾祸二、常有爆炸引火源火源类型火源举例机械火源撞击、摩擦高温热表面、日光照耀热火源并聚焦电火花、静电火花、雷电火源电明火、化学反响热、发化学火源热自燃第四章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第一节爆炸品二、爆炸品的特征及参数爆炸性:剧烈的化学反响温度快速上涨,压力突增爆炸大批气体和热量短时没法逸散敏感度:某一炸药所需的最小起爆能于第二节易燃气体易燃气体是指爆炸下限小于或等于13%(体积 ),或许焚烧范围不小12 个百分点 (爆炸浓度极限的上限与下限之差)的气体。
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安全知识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易燃易爆场所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了解易燃易爆场所的特点及消防安全知识,对防止火灾事故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安全知识。
定义易燃易爆场所是指可产生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包括可燃气体、可燃液体、可燃固体、粉尘、纤维等物质。
易燃易爆场所的基本特点是,当可燃物质与空气中氧气含量在一定的范围内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只要有点火源就会发生爆炸或火灾。
易燃易爆场所的分类按气体、蒸汽及粉尘的爆炸危险性分为:•I类易燃场所:含有可爆炸性气体、蒸汽或粉尘的场所,如石油气、甲烷等燃气场所。
•II类易燃场所:含有可燃性液体或可熔融的固体并可能发生蒸气爆炸的场所,如汽油加油站、油库等场所。
•III类易燃场所:含有可燃性粉尘并可能发生粉尘爆炸的场所,如面粉加工厂、木屑仓库、振动筛挂瓣机房等场所。
按气体、蒸汽及粉尘的危害程度分为:•A级:最严重的危险等级。
•B级:严重的危险等级。
•C级:一般的危险等级。
易燃易爆场所的预防措施1.易燃易爆物品的出入库要有专人负责,每一批次的物品都要做好相关记录,及时进行安全检查。
2.易燃易爆场所要设有专门的电气线路,所有电器设备应符合无火花、无电弧的要求。
3.高难度作业需要在专人指挥下进行,不得擅自进行,同时要对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安全教育。
4.易燃易爆场所要设定适当的警戒区和禁止吸烟区,避免无关人员进入场所。
5.易燃易爆场所必须配备适合的灭火设备,并要保持良好的维护和监管。
6.易燃易爆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标识,并提供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易燃易爆场所常见火灾危险源1.易燃物品:如畜禽废料等。
2.电气设备及线路:由于短路、超负荷、绝缘老化等因素引起火灾。
3.人为操作失误:如使用明火、乱扔烟蒂等。
4.灯具照明:由于灯抛光或电器老化等原因。
5.自然灾害:如雷击等。
易燃易爆场所火灾的应急措施1.发现火情,第一时间报警并切断电源。
2.迅速撤离受火区域,并通知其他人员转移。
易燃易爆物品的基本知识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顾名思义,是指在受热、摩擦、震动、遇潮、化学反应等情况下发生燃烧、爆炸等恶性事故的化学物品。
其虽危险,却涵盖了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领域,如化肥、农药、药品、试剂等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有关规定,“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包括民用爆炸物品和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90)中以燃烧爆炸为主要特性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爆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剂;毒害品、腐蚀品中部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易燃易爆品特性1.易燃烧爆炸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品名表》中列举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超过半数是易燃气体,易燃气体的主要危险特性就是易燃易爆,处于燃烧浓度范围之内的易燃气体,遇着火源都能着火或爆炸,有的甚至只需极微小能量就可燃爆。
易燃气体与易燃液体、固体相比,更容易燃烧,且燃烧速度快,一燃即尽。
简单成分组成的气体比复杂成分组成的气体易燃、燃速快、火焰温度高、着火爆炸危险性大。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的爆炸极限的范围分别为:4.1%~74.2%、12.5%~74%、5.3%~15%。
同时,由于充装容器为压力容器,受热或在火场上受热辐射时还易发生物理性爆炸。
2.扩散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由于气体的分子间距大,相互作用力小,所以非常容易扩散,能自发地充满任何容器。
气体的扩散性受比重影响:比空气轻的气体在空气中可以无限制地扩散,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比空气重的气体扩散后,往往聚集在地表、沟渠、隧道、厂房死角等处,长时间不散,遇着火源发生燃烧或爆炸。
掌握气体的比重及其扩散性,对指导消防监督检查,评定火灾危险性大小,确定防火间距,选择通风口的位置都有实际意义。
3.可缩性和膨胀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热胀冷缩比液体、固体大得多,其体积随温度升降而胀缩。
因此容器(钢瓶)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火、防晒、隔热,在向容器(钢瓶)内充装气体时,要注意极限温度压力,严格控制充装,防止超装、超温、超压造成事故。
使用化学易燃物品人员消防常识应知应会化学易燃物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燃烧、爆炸或引起火灾的化学物质。
由于其具有高度的危险性,使用化学易燃物品的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消防常识。
以下是相关的应知和应会内容。
1.了解易燃物品的性质:首先,工作人员应该了解所使用的易燃物品的性质,包括其燃烧点、燃烧性质、爆炸极限等。
这样可以帮助人员更好地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2.熟悉易燃物品的储存和运输要求:易燃物品的储存和运输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工作人员应了解并遵守这些要求,确保易燃物品的储存和运输安全可靠。
特别注意避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
3.正确使用防火设施:工作人员应了解和正确使用防火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自动喷淋系统等。
在火灾事故发生时,应能够迅速判断并使用适当的防火设施进行灭火。
在此期间,要保持冷静,注意自身安全。
4.遵循防火措施:工作人员应遵循防火措施,如禁止吸烟、不使用明火、注意电气设备的维护和使用等。
此外,还应定期清除易燃物品的积尘,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和整洁,减少火灾的发生概率。
5.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工作人员应熟悉各种类型的灭火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在选择灭火器时,应根据易燃物品的性质和场所的特点来确定。
在使用灭火器时,要正确操作,喷射方向要正确,并根据火势的大小选择适当的灭火器进行灭火。
6.疏散逃生:在火灾事故发生时,工作人员应知道如何迅速疏散和逃生。
应熟悉自己所在建筑物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并了解疏散的先后顺序。
在疏散途中,要防止踩踏和拥挤,帮助无法自行疏散的人员。
7.急救知识:工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
在火灾事故中,如果有人员受伤,应能够及时处理,并对伤者进行正确的急救。
此外,还应了解并遵守相应的急救流程和法规。
8.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工作人员应参与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
应急预案应包括火灾事故的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以及灭火、疏散、救援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危险品系指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目前常见的、用途较广的危险物品有2020余种。
容易燃烧爆炸的危险品即为易燃易爆危险品。
具体指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和《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中的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这些物品不论是作为原料还是作为产品,一般都要经过加工、储存、运输等方式的输转,才能供给使用。
从最初生产者到最终使用者的整个过程中,物品受到摩擦、震动、挤压、温湿度变化、混触等诸多因素影响最大,因而造成燃烧、爆炸和伤亡等事故的隐患也最多。
为了加强对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确保生命、财产安全,对危险物品进行科学的分类,特别是研究各类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危险特性是十分重要的。
爆炸品爆炸品系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导致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一、爆炸品的分类爆炸品实际上是火药、炸药和爆炸性药品及其制品的总称。
爆炸品按其爆炸危险性的大小分为以下五项:(1)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整体爆炸,是指瞬间影响到几乎全部装入量的爆炸)。
如:爆破用的电雷管、非电雷管、弹药用雷管、叠氮铅、雷汞等起爆药,梯恩梯、硝铵炸药、浆状炸药、无烟火药、硝化棉、硝化淀粉、硝化甘油、黑火药及其制品等均属此项。
(2)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如:带有炸药或抛射药的火箭、火箭弹头、装有炸药的炸弹、弹丸、穿甲弹、非水活化的带有或不带有爆炸管、抛射药或发射药的照明弹、燃烧弹、烟幕弹、催泪弹、以及摄影闪光弹、闪光粉、地面或空中照明弹、不带雷管的民用炸药装药、民用火箭等均属此项。
(3)具有着火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