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3
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管理规定是我国针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制度,旨在保障公众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易燃易爆物品的定义、分类及管理规定等内容。
一、易燃易爆物品的定义易燃易爆物品指在一定条件下能自然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根据物质的特性,易燃易爆物品可分为三类:易燃物品、易爆物品和有爆炸危险物品。
1. 易燃物品:在常温下能够自行燃烧或向较低温度的地方传热而自行燃烧的固体,液体和气体。
2. 易爆物品: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爆炸的物品,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
3. 有爆炸危险物品:制备、使用或贮存可能产生爆炸的物质、制品和装置。
二、易燃易爆物品的分类易燃易爆物品根据其危险性分为四类:A类、B类、C类和D 类。
1. A类易燃物品:主要指具有极高的燃烧速度和剧烈的燃烧反应的固体物质。
2. B类易燃物品:主要指在遇到热源或点火源时能自燃并放出可燃性气体或烟雾的物质。
3. C类易燃物品:主要指在温度升高时加大燃烧性能的物质,如增塑剂、促进剂等。
4. D类易燃物品:主要指低温下容易自行燃烧的物质。
三、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规定1. 生产、储存、销售、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许可证和资格,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和要求进行操作。
2. 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必须符合相应的防火、防爆要求,包括储存设施的结构、通风、防火设施等。
3. 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包括车辆的选用、装载、包装等。
4. 危险品的标识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明确标识出易燃易爆物品的性质和危险性。
5. 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单位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培训和演练,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6. 对于易燃易爆物品的事故,必须及时通报上级主管部门,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和防止扩散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7. 相关单位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8. 对于违反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管理规定的单位和责任人员,依法进行处罚或追究其刑事责任。
灭火器和易燃物及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灭火器和易燃物及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常常会面临着火场或者遇到易燃物及易爆物的情况,这时,如果我们没有一定的灭火和应急处理知识,就会给我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本文将探讨一些与灭火器和易燃物及易爆物相关的安全知识。
一、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灭火器是防止火灾的一种重要设备,根据不同的灭火介质,灭火器可以分为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和水灭火器等多种类型。
其中,干粉灭火器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灭火器。
使用灭火器时,需要先明确火源位置和火势大小,选择合适的灭火器种类,站在安全的位置上迎着风向将灭火器喷向火源,避免突然靠近火源或者迎着风向灭火,从而造成灭火器里面的干粉无法喷洒,反而被吹散。
在使用灭火器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保持冷静,不要恐慌。
2. 判断火灾的大小和位置,为灭火器的使用提供指导。
3. 把灭火器置于易于拿取的位置上,正确操作灭火器,根据情况进行扩散灭火。
4. 要注意灭火时不能使燃烧物和灭火剂混合在一起,还应注意控制防护面积和喷射角度等。
二、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分类和安全处理方法易燃物指的是燃点低于或等于室温25℃,能在常温下正常的气压下自燃,造成火灾危险的物质。
易燃物包括液态、固态和气态的物质,有着不同的安全处理方法。
1. 液态易燃物液态易燃物具有流动性,一旦泼洒出来,易燃物会一直流淌,增大火源面积,燃烧面积更大。
因此对于液态易燃物首先应注意避免泼洒,尽量不要在室内使用大量的液态易燃物,如汽油、酒精、丙酮等,避免在附近使用明火或者提高其存放的地方。
2. 固态易燃物固态易燃物如木材、纸张、塑料等燃烧时不易控制,燃烧加速度快,一旦着火,形成的热量很大,对周围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需要注意固态易燃物的存放方式和量。
3. 气态易燃物气态易燃物的燃烧速度较快,若泄漏池于厕所、通风管道、井盖等密闭环境,容易造成爆炸危险,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安全威胁,因此需要注意气态易燃物的使用和存放方式,定期检查气瓶、管道等设施。
灭火器和易燃物及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易燃物和易爆物,例如煤气罐、油箱、油漆等等。
而在这些物品的使用过程中,如果遇到了意外情况,如火灾、爆炸等,我们就需要灭火器来进行灭火。
因此,了解灭火器和易燃物及易爆物的基本安全知识至关重要。
一、灭火器的种类及使用方法1. 灭火器的种类灭火器按灭火介质的不同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水系列灭火器其中,干粉灭火器是一种常用的灭火器,可以用于灭除电器设备火灾及油类火灾等多种火灾,成本也较低。
2.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使用灭火器前,需要了解以下几点基本知识:•火灾初期,尽量选择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灭火器使用前,要看清楚灭火器上的标识,知道灭火器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使用灭火器时,首先要向着火源喷洒灭火器,再逐步向四周扫描。
二、易燃物及易爆物的品种及安全处理措施1. 易燃物(1) 油类、气体类易燃物油类、气体类易燃物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交通等领域,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
以下为易燃物操作过程注意事项:•使用气体类易燃物时,须保证容器的正常密闭性,放置好容器,注意不得对容器施加过度热力。
•遇到瓦斯泄漏时,设备应立即停止,对泄漏物进行紧急处理。
•加注、运输油类易燃物时,应保证净载汽油密封性好,防止油类易燃物泄漏。
(2) 粉尘类易燃物电器元器件的遗漏、机械设备磨损时产生的粉尘以及许多物质的氧化都会带来易燃的危险。
•粉尘堆积后,如机械震动或烟火可以引发轻微火灾,最后发展成大火。
•粉尘落在加热源、闪光源上可能引发附着着火。
2. 易爆物从安全角度来看,易爆物非常危险,它们因具有极高的热值、爆炸性、挥发性、溶解性等特点,容易在高温、火源、静电、撞击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爆炸。
因此,在易爆物运输、存储、使用、处理、处置等全过程中,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
以下为易爆物的安全处理措施:•加工易燃易爆物时,必须掌握正确操作技术,并配备有效的防爆设施,以防止因操作不当而引起的爆炸事故。
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及安全防范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和使用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合理规划储存区域,确保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划定禁止吸烟区域,不得在存放区域进行明火操作。
2. 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要求分类管理。
根据物品的不同特性,进行分类、分区储存,避免不同类别的物品混放在一起,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3. 定期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检查和维护。
定期检查物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有泄漏、腐蚀等情况,及时处理或更换受损的容器;定期清理和保养储存区域,清除杂物和污渍。
4.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和实施容器封闭、禁止明火、禁止吸烟、远离热源等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使用和管理易燃易爆物品。
5.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工具。
如火灾报警器、消防器材、安全柜、防火门等设备和工具,确保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6. 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培训。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易燃易爆物品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应对紧急情况。
7. 建立应急预案和演练。
制定灭火、疏散等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安全意识。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管理和防范易燃易爆物品,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和员工的安全。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面向儿童的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你们知道吗?像烟花、汽油这些东西可危险啦!比如说过年的时候,咱们会放烟花,那烟花就是易燃物,如果不好好放,它可能会伤到我们的小手或者眼睛呢。
还有啊,爸爸给汽车加的汽油也是很危险的。
有个小朋友,他偷偷拿了一个小瓶子去装汽油,结果不小心弄洒了,一点火星就把汽油点着了,可吓人啦!所以小朋友们,看到不认识的瓶子,可千万不要乱碰;也不要玩火,不然一不小心就可能引发大危险。
记住了吗?面向青少年的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同学们,咱们生活中到处都有易燃物和易爆物,可得小心点儿!比如说酒精,很多同学家里都有,用来消毒的。
可别觉得这没啥,要是在使用酒精消毒的时候旁边有明火,那就可能“砰”的一下出大事!我听说有个同学在房间里一边喷酒精一边点蜡烛,结果一下子就着起火来了。
还有那种罐装的喷雾,像发胶、杀虫剂,它们遇到高温或者明火也容易爆炸。
有个哥哥在大热天把喷雾放在车里,太阳一晒,车都给炸坏了。
所以咱们一定要记住,不能随便玩火,使用这些东西的时候也要小心谨慎。
面向成年人的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朋友们,咱们可得重视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问题。
就拿咱们常见的煤气罐来说,要是使用不当或者老化了,那就是个大炸弹。
我家邻居,有一次做饭忘了关煤气,结果一点火,整个厨房都炸了,损失惨重啊!再比如说,在仓库工作的朋友要注意了,存放的那些货物,像棉花、纸张,堆得多了,一不小心着火,那可就不好控制了。
还有在加油站,千万别打电话、抽烟,这都是很危险的行为。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咱们一定要多留意这些。
面向老年人的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大爷大妈们,咱们来聊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事儿。
您看,家里的蚊香,夏天经常用吧?可别把它放在易燃的东西旁边,不然睡着了,着起火来都不知道。
还有那电暖器,用的时候离衣服、被子远一点,要不然烤着了可麻烦。
使用明火及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规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使用着许多易燃易爆物品。
然而,它们的使用也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问题。
为了确保人们的安全及财产的保护,使用明火及易燃易爆物品时,我们需要遵守一些安全规定。
一、明火安全规定明火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火源,因此使用时需要遵循以下规定:1. 选择合适的场所:使用明火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场所,避免将其放在易燃物或可燃物周围,并确保通风良好。
2. 管理好明火:在使用明火时,需要保持警觉心态,确保明火处于视线内,并绝不离开。
3. 确保机具及出口安全:使用明火时,需要审核火源周围的机具或其他物品是否良好、是否能承受明火,以及周围是否对出口进行了单独管理等。
4. 关闭明火:使用明火后,确认其已完全熄灭才可离开使用场所。
二、易燃易爆物品安全规定易燃易爆物品也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物品,如果我们不谨慎使用,就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等意外事故。
因此,需要遵守以下规定:1. 存放分类管理:易燃易爆物品需要根据其特性进行分类,并进行专门的存放管理。
2. 禁止向火源附近存放:绝不能将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在火源周围,确保合理的防御措施以减轻火源可能引发的影响。
3. 防止高温和阳光直接照射:需要确保易燃易爆物品不受高温和阳光直接照射,采取合适的保护措施。
4. 禁止乱丢乱放:不要将易燃易爆物品随意放置,必须经过慎重的管理,确保完整的包装、封装等措施。
5. 使用时需注意:在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时,必须遵守详细的说明书或专业人员的指示。
三、紧急应对规定虽然我们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但事故还是有可能发生的。
因此,需要紧急应对规定:1. 控制源头: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等意外事故,应当首先尽量控制事故源头,以减轻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 呼叫应急救援:在采取控制源头措施的同时,应当立刻呼叫应急救援,并通知相关人员,确保后续处置工作得到妥善处理。
3. 避免二次事故:在应急救援过程中,需要妥善处理事故现场,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保证人员安全。
第2课时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学习目标】1.认识爆炸发生的条件、防范爆炸的措施。
2.学会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爆炸现象。
【学习重点】认识易燃易爆和安全逃生知识。
【学习难点】灭火实例的分析和安全逃生知识。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1.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2.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到明火,就会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二、新知导学知识点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爆炸的条件: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就会发生爆炸。
2.粉尘爆炸实验【师生合作】阅读教材P132并进行分析,探究面粉等粉尘的爆炸原理。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金属罐内发生爆炸,金属罐弹起加盖是为了形成封闭体系;鼓气是为了增大粉尘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爆炸是因为在有限空间内发生急速燃烧小结:引起爆炸的原因是: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常见的易燃易爆物有:酒精、汽油、石油气、天然气、爆竹、烟花等。
3.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4.与燃烧、爆炸有关的安全常识(1)身处火灾现场的自我救护: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等。
(2)室内燃气泄漏:关闭燃气阀门,开窗通风。
5.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的注意事项(1)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2)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6.【比较】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能量变化放热明显放热明显放出的热量随时散失放热明显温度到达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未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否发光发光发光不发光发光联系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有热量放出,只是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三、我的收获四、当堂检测1.下列公共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A )①②③④⑤A.①④⑤B.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2.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C)A.氢气B.液化石油气C.二氧化碳D.煤粉3.从安全角度考虑,以下四种物质中,允许旅客带上地铁的是(D)A.酒精B.白磷C.汽油D.食盐4.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居室防火,保证安全,尤其是燃气和电器的使用要注意规范。
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规定易燃、易爆物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燃烧或爆炸的危险品,一旦失控将会对人和环境造成极大影响。
因此,在使用、贮存、运输和处理易燃、易爆物品时,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本文将介绍易燃、易爆物品的相关安全规定。
易燃、易爆物品的分类根据《中国国家标准 GB 13508-2011 一般危险化学品包装、存储与运输标准的分类》的规定,易燃、易爆物品被分为6类。
1.第一类易燃物:闪点低于或等于60℃,且最高储存温度低于或等于50℃的液体物质,或能够在环境温度下形成可燃性气体混合物的物质。
2.第二类易燃物:闪点低于或等于60℃,且最高储存温度高于50℃的液体物质,或闪点高于60℃但低于或等于93℃的液体物质。
3.第三类易燃物:闪点低于或等于93℃但高于60℃的液体物质。
4.第四类易燃物:闪点低于或等于200℃但高于93℃的液体物质。
5.第五类易燃物:能够发生自燃的物质。
6.第六类易爆物:在一定条件下易于爆炸的物质。
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规定为了保障人员和生产设施安全,下面列举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规定:1. 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时应遵循以下规定:•应选择特别设计的储存场所,每个储存室内不能混放不同种类的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场所应设有通风装置,并保持通风良好;•储存场所应与其他建筑物及储存场所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互相干扰或引发严重事故;•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都应放在防火柜或者储存柜内,隔开空气,存放数量不宜过多;•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室内不应有电线或电器设备,防止电火花引起事故;•库房随时保持整洁、无积蓄污物,物品堆放规整,避免受潮,防止受日晒和热源。
2. 易燃、易爆物品的搬运和运输在搬运、运输易燃、易爆物品时应遵循以下规定:•运输前要清算货物价值,确保与相关保险方协调;•货车上必须配备消防器材,并常年保持使用状态;•严禁超载,车速不得超过规定时速;•固定物品不能轻易破损,严禁拖拉;•增强路面、桥梁的承载能力,防止颠簸或破损;•进行有效的防火处理,防止由于外部原因而导致的自然火灾;•交通线应当远离火药储存库和油罐等容易引起事故的危险地点。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易燃物和易爆物是指那些能够被点燃或者爆炸的物质,它们在人类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它们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风险。
正确地理解和应用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火灾或者爆炸,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一、易燃物的安全知识1. 易燃物的分类根据国家标准GB/T21787-2008《易燃物品安全管理》的规定,易燃物可以分为四个级别:极易燃物、易燃物、可燃物和不燃物。
其中,极易燃物是指气体类和液体类的物质,易燃物是指易产生燃烧的物质,可燃物是指固体类的物质,不燃物是指没有燃点或者不会燃烧的物质。
2. 易燃物的储存易燃物的储存一定要注意防火、防爆措施,避免因为一些小的操作不当导致安全事故。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储存场所,储存场所要通风、排气,防止聚集的可燃气体引起爆炸或者火灾。
其次,按照不同的易燃物级别,选择合适的储存方式,极易燃物和易燃物要储存在独立的仓库或者房间,可燃物则要分类储存,不同种类的可燃物要分开储存。
最后,要配备专业的储存设备,这些设备要定期检查,保持良好的状态。
3. 易燃物的使用在使用易燃物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因为一时疏忽导致事故的发生。
在操作前,要整理操作区域,避免不必要的燃烧物存在;操作时,要严格控制火源,防止其直接接触焦油、燃气等易燃物,避免事故的发生;操作后,要对操作区域进行清理,确保没有残余的易燃物存在。
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 易爆物的分类易爆物根据其爆炸性质可以分为气体爆炸物、液体爆炸物和固体爆炸物三大类。
其中,液体爆炸物分为低挥发性液体和高挥发性液体两类,固体爆炸物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可以粉化的固体,另一种是不可粉化的固体。
2. 易爆物的储存易爆物的储存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场所,并且要按照安全规程合理选择储存方式。
对于易爆气体,要选择空气流通、通风好的地方储存,避免因聚集的气体引起爆炸。
对于易爆液体和固体,要选择防爆储柜或者专业类型的容器储存,这些容器不仅可以保证容器不破裂或者泄漏,而且还可以降低容器内部的温度,避免过热引发爆炸。
课题1 燃烧与灭火(第二课时)
洮阳中学于小红
【学习目标】
1.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了解有关火灾自救的知识。
温故互查
1、可燃物燃烧,应具备两个条件:
①要与____或____充分接触;②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_______。
2、生活中熄灭蜡烛的方法有三种:①吹灭蜡烛,其原理__________;②用剪刀剪灭,其原理__________;③用杯子扣灭,其原理__________。
设问导读
问题1:了解什么是易燃物和易爆物?
资料信息
易燃物:易燃的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然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如金属钠,以及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如白鳞。
易爆物: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如硝酸钾、鞭炮等。
通过阅读以上信息你能举出生活中常见的易燃物和易爆物的例子吗?
问题2:什么是爆炸?
思考?什么是爆炸?爆炸的条件有哪些?
阅读课本P
132
问题3:如何预防爆炸事故的发生?
阅读课本133页至134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你知道下列图标表示的意义吗?
(1)表示严禁烟火的是______;(2)表示禁止吸烟的是_______;
(3)表示禁带火种的是_____;(4)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____;
(5)表示当心火灾的是____;
2.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是应该注意什么?(从文中勾画)问题4:发生火灾是如何自救?
小实验:点燃两支高低不同的蜡烛,用一个烧杯同时罩住,观察现象。
思考:这个实验给你什么提示?
如果遇到火灾,你如何逃离现场?
自学检测
1.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以下物品:①蔗糖,②酒精,③烟花鞭炮,④汽油、煤油。
不准随身携带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场所贴有等消防标志的是()。
①煤矿②油库③面粉厂④加气站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火灾自救是我们的基本生存技能。
下列火灾自救的方法中错误
..的是 ( ) A.躲在桌子下B.使用灭火器灭火
C.尽快呼救或报警求救D.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巴
巩固训练
1、下列物质和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氮气B.一氧化碳C.天然气D.面粉粉尘
2、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氧窒息致死造成的,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开窗
C.所在处烟雾较浓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逃离火灾区
3、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A、打电话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
B、关闭气源阀门,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开灯,仔细检查泄漏源
D、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燃烧
4、汽油有焦味,冒出蓝烟或黑色浓烟,即是自然的先兆。
在①大声呼救②马上停车③关闭电源④抢救车内财物⑤取出灭火器给油箱和燃烧部分灭火
⑥尽快远离现场逃生,这些措施中,你认为司机此时最应该做的三件事是_____________(填代码)
拓展探究
2012年8月28日,新疆发生一起小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引起瓦斯爆炸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
A.氢气B.一氧化C.甲烷D.二氧化碳
(2)发生瓦斯爆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防范此类事故的发生,煤矿井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