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335.50 KB
- 文档页数:6
NAT基本技术一、什么是NAT二、NAT的原理2.1 内网地址和外网地址2.2 NAT的转换过程2.3 NAT的分类三、NAT的应用场景3.1 网络地址转换3.2 网络访问控制3.3 负载均衡3.4 隐藏内部网络拓扑结构四、NAT的优点和缺点4.1 优点4.2 缺点五、NAT的实现方式5.1 静态NAT5.2 动态NAT5.3 PAT六、NAT的配置与管理6.1 NAT的配置步骤6.2 NAT的管理与监控七、NAT与IPv6的关系7.1 NAT与IPv6的冲突7.2 NAT64和DNS64八、NAT的安全性8.1 NAT的安全性问题8.2 NAT的安全加固九、未来发展趋势9.1 IPv6的推广9.2 SDN与NAT的结合十、结论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是一种网络技术,用于解决IP地址不足的问题。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NAT基本技术,包括其原理、应用场景、优缺点、实现方式、配置与管理、与IPv6的关系、安全性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什么是NATNAT是一种将内部网络地址转换为外部网络地址的技术,主要用于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
通过NAT,多个内部设备可以共享一个公网IP地址,从而节省了IP 地址资源。
二、NAT的原理2.1 内网地址和外网地址在NAT中,内网地址指的是在内部网络中使用的私有IP地址,而外网地址则是公网IP地址。
内网地址通常是由私有IP地址段分配,而外网地址则是由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提供。
2.2 NAT的转换过程NAT的转换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出站转换和入站转换。
在出站转换中,内网地址被转换为外网地址,以便与外部网络进行通信。
而在入站转换中,外网地址被转换为内网地址,以便将外部网络的数据传递到正确的内部设备。
2.3 NAT的分类NAT可以分为静态NAT、动态NAT和PAT(Port Address Translation)。
什么是NAT技术及其对网络IP的影响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简称NAT)是一种将私有网络IP地址映射为公共网络IP地址的技术。
它的主要作用是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并提供了增强网络安全性和灵活性的功能。
本文将深入探讨NAT技术及其对网络IP的影响。
一、NAT技术的基本原理NAT技术通过在网络设备中设置转换规则,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共IP地址,以实现与公网的通信。
主要原理如下:1. 地址转换:将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共IP地址。
私有IP地址通常由内部网络中的路由器分配,并在内部网络中使用,不被公共网络识别。
NAT技术在通过路由器或防火墙将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共IP地址时,使用一定的算法来确保转换的唯一性和准确性。
2. 端口映射:将内部设备的端口与公共网络的端口进行映射。
这样,外部网络请求经过NAT设备时,可以正确地将数据传递到内部网络的目标设备上,从而实现了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无缝通信。
二、NAT技术对网络IP的影响NAT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网络IP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具体影响如下:1. 增强了网络安全性:通过将网络设备的私有IP隐藏在公共网络中,NAT技术有效地保护了内部网络的安全性。
攻击者无法直接访问内部网络中的设备,从而降低了来自外部网络的潜在威胁。
2. 解决了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IPv4地址资源有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设备和用户需求。
NAT技术通过复用公共IP地址,实现了多个私有IP地址与同一个公共IP地址的映射,从而极大地扩展了地址资源的利用率。
3. 提供了网络扩展的灵活性:在使用NAT技术的网络中,内部网络的IP地址可以自由设置,不受公共网络的限制。
这使得维护和管理网络变得更加简便,方便了网络的扩展和升级。
4. 增加了网络复杂性:NAT技术引入了地址转换和端口映射的过程,增加了网络设备的复杂性。
此外,在涉及到大规模的网络部署时,管理和维护NAT规则变得更加困难,需要更高水平的技术支持。
什么是NAT技术NAT技术是网络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全称为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它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计算机网络中,提供了一种有效管理和利用IP地址的方法。
NAT技术通过将内部网络中的IP地址转换为公共可路由的IP地址,实现了多个内部计算机共享一个或一组公共IP地址的功能。
NAT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个或多个NAT设备,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共IP地址,从而使内部网络中的计算机能够与外部网络进行通信。
在传输数据时,NAT设备会自动修改源IP地址和目标IP地址,使得数据包能够正确地在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传递。
NAT技术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设备的增加,IP地址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IPv4地址资源却相对有限。
NAT技术通过使用私有IP地址,可以在内部网络中建立大规模的子网,从而有效地节省了公共IP地址的使用。
这样一来,内部网络中的计算机可以通过共享一组公共IP地址,与外部网络进行通信,大大提高了IP地址的利用效率。
此外,NAT技术还具有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作用。
通过将内部网络中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共IP地址,NAT技术隐藏了内部网络的真实IP地址,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内部网络的安全性。
外部网络无法直接访问内部网络中的计算机,只能与NAT设备进行通信,增加了网络的安全性。
而且,NAT技术对于外部网络来说,内部网络只是一个整体,无法知晓内部网络中的具体计算机数量和拓扑结构,从而保护了内部网络的隐私。
然而,NAT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首先,由于NAT设备需要对传输的数据包进行修改,因此会引入一定的延迟和额外的开销,影响网络的传输速度和效率。
其次,NAT技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一些应用程序无法正常工作,比如需要特定端口映射或与IP地址相关的应用程序。
此外,随着IPv6的推广和部署,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将逐渐得到缓解,NAT技术的需求也将相应减少。
总结nat技术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NAT(网络地址转换)技术原理是将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有IP 地址,使得内部网络的设备可以通过NAT网关访问外部网络。
NAT网关根据端口号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和端口号转换为外部网络的公有IP地址和端口号,实现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通信。
在实际应用中,NAT技术的优点包括:
1.节省IP地址:NAT技术可以将多个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映射到一个公有IP地址,从而节省了IP地址的使用。
2.提高安全性:NAT技术隐藏了内部网络的真实IP地址,使得外部网络无法直接访问内部网络的设备,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3.方便远程访问:通过NAT技术,内部网络的设备可以使用外部网络的公有IP地址访问外部网络,无需进行手动配置,提高了远程访问的便利性。
然而,NAT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
1.延迟增加:由于NAT设备需要检查和修改数据包中的IP地址,因此会增加网络延迟和降低网络性能。
2.应用限制:某些应用程序需要直接访问计算机的IP地址,而NAT会隐藏计算机的真实IP地址,导致这些应用程序无法正常工作。
3.配置复杂度:NAT设备的配置相对复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增加了网络管理的复杂度。
4.端口限制:NAT技术通常使用端口号进行转换,因此受到端口号的限制,可能无法满足大规模的网络通信需求。
综上所述,NAT技术在节省IP地址、提高安全性和方便远程访问等方面具有优势,但也存在增加延迟、应用限制、配置复杂度和端口限制等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否使用NAT 技术。
NAT技术介绍范文NA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技术是一种将私有网络中的IP 地址转换为公共 IP 地址的技术,用于解决 IPv4 地址不足的问题。
本文将对 NAT 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并讨论其工作原理、应用场景以及优缺点。
一、NAT技术的工作原理NAT技术通过在网络路由器上实现一个网络地址转换表来实现IP地址的转换。
当私有网络内的计算机发送数据包时,路由器会将源IP地址转换为它在公共网络上的IP地址,并将转换后的数据包发送到公共网络上。
而当公共网络上的数据包返回到路由器时,路由器会根据转换表将目标IP地址恢复为私有网络内部的IP地址,并发送给相应的计算机。
为了实现地址转换,NAT 技术使用了多种转换模式,包括静态 NAT、动态 NAT 和 PAT (Port Address Translation)。
1.静态NAT:静态NAT是一种一对一的地址转换方式,将私有网络内的每个IP地址映射到一个公共IP地址,从而实现私有网络内的计算机与公共网络的通信。
2.动态NAT:动态NAT是一种将私有网络内的IP地址与一组公共IP地址绑定起来的方式。
当私有网络内的计算机发送数据包时,路由器会从绑定的IP地址池中选择一个公共IP地址进行转换。
这种方式使得私有网络内的计算机可以共享一组有限的公共IP地址。
3.PAT:PAT是一种基于端口号的地址转换方式,它将私有网络内的IP地址与一个公共IP地址绑定,并使用不同的端口号来区分不同的连接。
通过这种方式,同一个公共IP地址可以支持多个私有网络内的计算机进行网络通信。
二、NAT技术的应用场景1.提供互联网访问:NAT技术可以将私有网络内的IP地址转换为公共IP地址,使得私有网络内的计算机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通信和访问。
2.IP地址共享:由于IPv4地址的有限性,很多组织或家庭无法为每个设备都分配一个公共IP地址。
NAT技术通过将私有网络内的IP地址转换为共享的公共IP地址,实现了多个设备共享一个公共IP地址的功能。
利用网络地址转换NAT实现内外网互通网络地址转换(NAT)是一种通信协议,用于在私有网络和公共网络之间建立连接,从而实现内外网的互通。
NAT的作用是将私有网络中的IP地址转换为可以在公共网络上识别的外部IP地址,以实现内网和外网的通信。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NAT技术实现内外网互通,并讨论NAT的优点和缺点。
一、NAT的原理和功能网络地址转换(NAT)是一种在网络层对IP地址进行转换的技术。
它通过将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共IP地址,使得私有网络中的主机可以和公共网络中的主机进行通信。
NAT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点:1. IP地址转换:NAT将内网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共网络中的公共IP地址,以实现内外网之间的通信。
2. 端口转换:NAT可以将内网主机的端口映射到公共网络中的端口,以实现多个内网主机通过同一个公共IP地址访问公共网络。
3. 地址映射:NAT会为内网主机分配一个唯一的公共IP地址,使得内网主机可以在公共网络中被识别和访问。
二、利用NAT实现内外网互通的步骤实现内外网的互通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配置:1. 配置NAT设备:首先,需选择合适的NAT设备作为网关,该设备负责将内网的IP地址转换为公共网络的IP地址。
配置NAT设备需要指定内网和外网的接口,并设置相应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信息。
2. 配置内网主机:将内网主机连接到NAT设备的内网接口,并对主机进行相应的IP地址配置。
内网主机的IP地址应与NAT设备内网接口位于同一子网。
3. 配置网络策略:根据需求配置网络策略,允许或限制内网主机与公共网络中的主机进行通信。
网络策略规定了内外网之间的访问规则,可以根据需求设置相应的端口映射、访问限制等。
4. 测试网络连通性:配置完成后,进行网络连通性测试,确保内网主机可以正常访问外部网络资源,以及外部网络可以访问内网主机。
如有问题,可通过诊断工具进行故障排查。
三、NAT的优点和局限性NAT技术作为实现内外网互通的关键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节省IP地址:通过NAT技术,可以将多个内网主机映射到一个公共IP地址上,有效节省了IP地址资源的使用。
网络地址转换与端口地址转换技术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NAT)是一种在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技术。
它用于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并实现了网络内多台计算机共享一个公网IP地址的功能。
与之相关的技术之一是端口地址转换(Port Address Translation, PAT),它是一种NAT的变种,允许多个内部计算机通过一个公网IP地址访问互联网,并使得多个计算机能够使用相同的端口号。
一、网络地址转换(NAT)网络地址转换是一种在计算机网络中广泛使用的技术,它主要用于在私有网络中进行内部地址到公共地址的转换。
在传统的网络中,IP地址一般包括网络号和主机号,而NAT将私有网络中的IP地址转换成公共网络可识别的IP地址,实现内网与外网之间的通信。
NAT技术通常用于家庭和企业网络中,其中所有设备都使用私有IP地址,而只有路由器或网关设备拥有公网IP地址。
当内网设备需要与外网通信时,NAT将源IP地址和端口号修改为公网IP地址和一个没有被占用的端口号,这样即使拥有相同私有IP地址的多台设备也能够正常通信,避免了IP地址冲突问题。
此外,NAT还能提供基本的安全保护,因为它将内网设备的IP地址隐藏在私有网络中,对外只暴露一个公网IP地址,增加了外部攻击的难度。
同时,NAT还能帮助网络管理员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控和管理,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管理性。
二、端口地址转换(PAT)端口地址转换是一种NAT的衍生技术,它在NAT的基础上实现了端口映射功能,允许多个内部计算机通过一个公网IP地址访问互联网,同时保持端口号的唯一性。
在PAT中,NAT设备会在转换IP地址的同时,还会修改端口号,以实现多个内部设备与互联网之间的通信。
PAT的原理是在NAT转换时将内网设备的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进行修改,保持唯一性,并在数据包中添加相应的映射表,以便于数据包在返回时能够正确地转发到对应的内网设备。
nat技术在局域网中的应用
NAT技术原本是用来解决互联网的IP地址不足的问题,但在局域网中,也有大量的应用。
下面就来简要列举一下NAT技术在局域网中的应用:
一、访问控制
NAT技术的一大优势是可以控制网络中节点的访问。
可以通过在NAT
设备上定义访问控制规则来过滤未授权的访问请求,从而提高局域网
的安全性。
二、网络地址隐藏
NAT技术可以隐藏网络中后端节点的地址,使外界无法扫描局域网中
的节点,这有效地保护了网络中节点免受网络攻击。
三、IP地址翻译
NAT技术可以对网络中内部节点的IP地址进行翻译,大大减少了网络
中IP地址的数量,使内网IP地址的总量在较的的限制之内。
四、简化网络配置
NAT技术可以简化网络的配置,搭建起一个NAT设备和一台DNS服
务器,就可以在整个网络中实现网络配置,大大减轻了网络管理的工作。
五、改善网络质量
NAT技术可以实现网络节点的负载均衡和流量管理,有效地改善网络的性能,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六、共享宽带
NAT技术可以实现共享宽带等多种网络服务,让用户在一条宽带上便可以使用多个设备同时访问因特网,节省用户的费用。
nat技术命令、单臂路由命令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技术命令和单臂路由(one-armed routing)命令是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命令,用于配置和管理网络设备。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两种命令,以及它们在网络环境中的应用和配置方法。
一、NAT技术命令NAT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网络环境中的技术,主要用于解决IP地址不足的问题。
它通过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成公共IP地址,实现了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通信。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NAT技术命令:1. nat source命令该命令用于配置源地址转换,将内部网络中的私有IP地址转换成公共IP地址。
格式如下:nat source static [内部IP地址范围] [公共IP地址]2. nat destination命令该命令用于配置目的地址转换,将外部网络中的公共IP地址转换成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
格式如下:nat destination static [公共IP地址范围] [内部IP地址]3. nat pool命令该命令用于配置连接池,将一组公共IP地址与内部网络的私有IP 地址进行动态映射。
格式如下:nat pool [连接池名称] start [起始IP地址] end [结束IP地址] netmask [子网掩码]4. nat overload命令该命令用于配置负载均衡,将内部网络中的多个私有IP地址通过一个公共IP地址进行转换。
格式如下:nat overload [内部接口]5. show nat命令该命令用于显示和查看NAT配置信息。
格式如下:show nat以上是一些常用的NAT技术命令,通过这些命令可以实现NAT功能的配置和管理。
二、单臂路由命令单臂路由是一种特殊的网络架构,通过使用一个物理接口实现两个逻辑接口的功能。
单臂路由常用于网络监测、流量分析和用户流量控制等场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单臂路由命令:1. interface命令该命令用于配置物理接口的参数,包括接口类型、IP地址、MTU 等。
网络中的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简称NAT)是一种在计算机网络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其主要作用是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共IP地址,从而实现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通信。
本文将对NAT技术的原理、分类、应用场景以及优缺点进行探讨。
一、NAT技术的原理NAT技术主要基于路由器设备进行实现,通过在路由器中设置NAT表,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与对应的公共IP地址进行映射。
当内部网络中的主机发送请求到外部网络时,NAT路由器将主机的私有IP地址与源端口映射为公共IP地址和新的源端口,然后将数据包转发到外部网络。
而外部网络返回数据包时,NAT路由器会根据NAT表中的映射关系,将它们还原为原始的内部IP地址和源端口,然后再转发给对应的主机。
二、NAT技术的分类根据不同的转换方式,NAT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静态NAT(Static NAT)静态NAT是一种一对一的转换方式,通过手动配置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映射为一个公共IP地址,使得内外部网络之间的通信更加简洁明了。
静态NAT适用于需要保留内部网络真实地址的场景,但对于大规模的网络部署来说,静态NAT的配置工作可能会非常繁琐。
2. 动态NAT(Dynamic NAT)动态NAT是一种多对多的转换方式,通过配置一组公共IP地址池,根据内部网络主机的请求动态地将私有IP地址映射为某个公共IP地址。
动态NAT适用于内部网络中主机数量较多而公共IP地址数量有限的情况,可以有效地节约IP地址资源。
3. Overload NAT(又称为Port Address Translation,PAT)Overload NAT是动态NAT的一种特殊形式,它通过使用不同的端口号将多个内部主机的请求映射为同一个公共IP地址。
Overload NAT主要解决了公共IP地址不足的问题,但也可能引发一定的网络延迟和性能损失。
nat技术名词解释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是一种在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技术,它主要用于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
IPv4是目前互联网中最广泛使用的IP协议版本,它采用32位地址来标识互联网上的设备。
然而,由于IPv4地址空间有限,很多设备无法获得唯一的公网IP地址,这就导致了IP地址资源的短缺。
NAT技术通过在网络中的路由器或防火墙中进行地址转换,将内部私有网络的IP 地址与外部公网地址进行映射,使得多个内部设备可以共享一个公网IP地址。
具体来说,NAT技术会在出口路由器上为内部设备分配一个虚拟的私有IP地址,然后将这个私有IP地址与出口路由器的公网IP地址进行映射,从而使得内部设备能够与外部网络通信。
NAT技术不仅能够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还提供了一定的安全性。
由于内部设备的真实IP地址对外部网络是隐藏的,外部网络无法直接与内部设备进行通信,从而增加了网络的安全性。
此外,NAT还可以为内部设备提供一定程度的负载均衡功能,通过动态映射策略将内部设备的请求分发到多个公网IP地址上,从而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Pv6作为IPv4的继任者已经逐渐普及,它采用128位地址空间,解决了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并且不再需要NAT技术来实现地址转换。
然而,在过渡期间,NAT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网络技术,它在构建复杂的企业网络
和家庭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NAT的作用及工作原理一、引言在互联网技术领域中,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设备或技术,它在IPv4网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NAT的作用及其工作原理。
二、NAT的作用NAT是一种用于在多台主机与互联网之间共享有限IP地址的技术。
IPv4地址空间有限,而且地址分配效率较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IP地址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入了NAT技术,它可以将企业或家庭内部的私有地址转换为公有IP地址,从而实现多个内部主机共享一个或一组有限的公网IP地址。
NAT的主要作用如下:1.地址转换:NAT可以将内部使用的非法IP地址(私有地址范围)转化为合法的公网IP地址,从而实现内网与公网之间的通信。
2.网络扩展:通过NAT技术,内部网络可以通过公网IP地址与外部网络相连,实现网络的扩展和拓扑结构的变化。
3.安全性增强:NAT可以隐藏内部网络的细节信息,使外部网络无法直接访问内部网络中的主机,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4.路由隔离:NAT不仅仅提供地址转换功能,还可以隔离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路由。
这种路由隔离可以有效减少网络攻击对内部网络的影响。
三、NAT的工作原理NAT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地址映射、端口转换和数据转发。
3.1 地址映射地址映射是NAT的核心功能,它实现了内部私有地址到外部公有地址的映射转换。
NAT设备维护了一张地址转换表,记录了私有地址和公有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当内部主机发送数据包到外部网络时,NAT设备会检查转换表,将数据包的源IP地址和端口替换成对应的公网IP地址和端口;当外部网络返回数据包时,NAT设备会检查目标IP地址和端口,将其转发给正确的内部主机。
这样,就实现了内部主机与外部网络之间的通信。
3.2 端口转换由于一个公网IP地址对应多个内部主机,NAT设备需要借助端口转换来区分不同的内部主机。
NAT技术(公⽹、私⽹IP)NAT技术(公⽹、私⽹IP)NAT名字很准确,⽹络地址转换,就是替换IP报⽂头部的地址信息。
NAT通常部署在⼀个组织的⽹络出⼝位置,通过将内部⽹络IP地址替换为出⼝的IP地址提供公⽹可达性和上层协议的连接能⼒。
那么我们⾸先肯定要知道什么是公⽹IP和私⽹IP。
公⽹与私⽹IPIP可以分为Public IP 和 Private IP,出现这种规划的原因在于IPv4所能表⽰的IP太少⽽电脑太多以⾄于不够⽤,然⽽只有Public IP才能直接连接上⽹络;对于那些公司,学校,政府机构等场所,就可以集中使⽤私有的IP进⾏管理,⽽⼤家可以共⽤⼀个IP去连接上公⽹,这样,就省下了许多宝贵的Public IP;每次使⽤ipconfig查到的地址,要么就是172.开头的,要么就是192.开头的,⼀般都是很多⼈共享⼀个IP,⽤ipconfig查询到的其实只是局域⽹IP;172.开头的意味着我们是B类型的局域⽹;以192.开头的意味着你是c类的局域⽹。
公⽹IP经由 internet 所统⼀规划的 IP,有这种 IP 才可以连上 Internet ;私⽹IP不能直接连上 Internet 的 IP ,主要⽤于局域⽹络内的主机联机规划;⽤本地ipconfig指令查到的就是局域⽹IP,也就是私⽹IP;下⾯表格中的私有地址范围是预留使⽤的,所以并不能直接作为Internet 上⾯的连接之⽤:类别IP范围私有地址范围保留地址A 1.0.0.0~126.255.255.25510.0.0.0~10.255.255.255127.0.0.0~127.255.255.255B128.0.0.0~191.255.255.255172.16.0.0~172.31.255.255169.254.0.0~169.254.255.255C192.0.0.0~223.255.255.255192.168.0.0~192.168.255.255上⽹流程移动公司分给我们的公⽹IP是117.158.134.217,这是我们这⼀栋楼能连上⽹的公⽹IP;那么如何让这⼀个IP使学校⾥⾯的所有⼈都能使⽤呢,我们开始重新划分局域⽹。
计算机网络中的NAT技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来进行沟通、工作、学习等。
而在现代计算机网络中,NAT技术也逐渐成为了必备的一个技术。
本文将深入探讨计算机网络中的NAT 技术,以及它对网络架构和通信的影响。
一、NAT技术的基本概念NAT,全称为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即网络地址转换。
NAT技术是通过在路由器上进行地址转换,将一组IP地址映射到另外一组IP地址上,来实现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互通。
这种技术在企业、家庭等场合中得到广泛应用。
NAT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静态NAT:静态NAT是最基础和简单的NAT方式。
它将内部网络的一个固定IP地址映射到一个固定IP地址和端口上。
在静态NAT中,映射关系是一对一的。
2. 动态NAT:动态NAT和静态NAT相比更加灵活,它可以将内部网络的多个IP地址映射到一个实际IP地址和端口上,也可以将一个内部网络的IP地址映射到多个外部网络的IP地址和端口上。
在动态NAT中,映射关系是可变的。
3. NAPT:NAPT(Network Address Port Translation)是一种广泛应用的NAT方式。
NAPT可以将多个内部网络的IP地址映射到一个外部网络的IP地址上,且可以动态地将内部网络的不同IP地址绑定到同一个外部IP地址上。
此外,NAPT还支持多个内部网络通过同一个外部IP地址和端口进行访问。
二、NAT技术的优点1. 节约IP地址:由于现今面向IP的通信系统过多,IPv4地址已经短缺,所以采用NAT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IP地址,尤其是在大型网络中。
2. 隐藏内部网络结构:通过NAT技术,内部网络中的主机地址不会直接暴露在外部网络中,可以保证内部网络安全。
3. 可以使用私有IP地址:很多企业内部网络中都是用私有IP地址,无法直接接入公网。
通过NAT技术的转换,内部网络中的私有IP地址可以被转换为公网IP地址,从而实现内外网络的互通。
NAT技术
目录
第1章NAT协议及其应用 (3)
1.1 NA T技术相关术语介绍 (3)
1.2 NA T技术介绍 (4)
1.3 典型应用 (6)
第1章NAT协议及其应用
本节主要介绍NA 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e 网络地址转换)的原理及实现。
本节主要内容:
●NA T技术相关术语介绍
●NA T技术介绍
●典型应用
1.1NAT技术相关术语介绍
内部本地地址(IL,Inside local)——分配给内部设备的地址。
这些地址不会对外公布。
内部全局地址(IG,Inside global)——一通过这个地址,外部可以知道内部设备。
外部全局地址(OG,Outside global)——分配给外部设备的地址。
这些地址不会向内部公布。
外部本地地址(OL,Outside local)——通过这个地址,内部设备可以知道外部设备。
地址池——可用地址的地址范围定义。
在定义一个地址池以后,当内部网络与外部通信时,系统将从地址池中选择一个可用地址进行地址的转换;地址池的定义包括地址范围、掩码等定义。
静态转换——在内部本地地址与内部全局地址之间建立起一个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当需要给一台内部主机设定一个唯一的全局地址时,可使用静态转换。
动态转换——动态转换一般在内部本地地址与全局地址之间建立一个映射,地址的映射关系并非事先就确定好的,在需要建立一个转换时在地址池中选择一个可用地址建立转换关系。
重载——对于地址池中的地址,又分为可重载与不可重载两种情形。
重载允许同时将多个本地地址映射到同一个全局地址,而通过所使用的端口来区分。
负载均衡——当存在多台主机同时承担同一件工作时,(如对于许多大的站点,可能存在多台Web Server或者FT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存在一个任务的均衡协调问题,以求各主机上分担的负载尽量平衡。
NA T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达到这一目的。
1.2 NAT 技术介绍
Internet 今天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地址不够用的问题。
而NA T 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缓解这方面的压力,即:允许一个组织重用全局的、唯一的、注册过的I P 地址(在其网络的另外一部分中)。
NA T 使一个组织在多个域内重用注册过的IP 地址,只要离开该域以前将那些重用地址转换为全局的唯一注册IP 地址即可。
下图显示了基本的NA T 工作原理。
PC A 10.1.1.1
10.2.2.2
图1-1
两个网络都用A 类地址10.0.0.0作为它们的内部地址。
每一组织都分配到一个Internet 注册过的唯一的C 类地址,以在通信量想从专用内部网到外部公用网时使用。
上图中,主机A (10.1.1.1)想向B (10.2.2.2)发送数据时,主机A 用主机B 的全局唯一地址196.1.1.1作为报文的目的地址。
当报文到达路由器A 时,源地址10.1.1.1转换为全局唯一地址195.1.1.1。
当报文到达路由器B 时,目的地址转换为没有注册的IP 地址10.2.2.2。
相同道理,返回的报文也作相似的转换。
这些转换不需要对内部网络的主机进行附加配置。
对主机A 来说,196.1.1.1是网络B 上主机B (10.2.2.2)的IP 址。
对B 来说,195.1.1.1是网络A 上的主机A (10.1.1.1)的IP 地址。
⏹网络地址转换
网络地址转换(NA T)主要用来完成局部地址与全局地址之间的转换。
NA T解决了Internet地址耗竭问题,企业内部网只需少量的全局地址就可达到与internet的互连。
NA T还解决了TCP负载分配的问题,通过TCP负载分配,可以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同时,在网络升级整合、服务器负载均衡以及生成“虚拟服务器”方面,NA T也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
NA T的一个显著优点是,配置NA T只需改变那些将配置NA T的少数路由器,其他主机或路由器不需修改。
在以下情况下可以使用NA T:
●你想接入Internet,但你的主机并不都具有全球唯一的IP地址。
NA T允许那些使用未注册的IP
地址的专用内部网接入Internet。
NA T是在一个内部网和一个Internet之类的外部网边缘的路由器上配置的。
在把分组发送给外部网络之前,NA T把内部本地地址转换成全球唯一的IP地址。
●你必须改变你的内部地址,而改变地址会带来很大的工作量,你可以不改变它们,而使用NA T
来转换它们。
●你想进行基本的TCP信息流负载分配。
你可以通过使用TCP负载分配特性把单个全局IP地址映
射成多个本地IP地址。
⏹Easy IP
Easy IP特性是把网络地址转换(NA T)和PPP/PCP结合起来,使路由器能从中心服务器自动协商它的WAN接口的已注册的IP地址,并使所有的远程主机能使用这个单一注册的IP地址访问全球性的Internet。
由于Easy IP使用软件中已有的NA T动态端口转换功能,所以在远程LAN上的IP地址在Internet 上是不可见的。
实际上Easy IP是NA T的一种简单形式,它的地址池中只有一个合法的Internet 地址,通过访问列表和NA T功能把内部网的IP地址映射到地址池中的这个唯一的IP地址,从而实现既能访问Internet,又能实现内部网的隔离。
使用Easy IP的益处:
●通过动态分配IP地址减少Internet访问成本;
●简化路由器配置和IP地址管理;
●为远程工作站分配动态IP地址;
远程LAN IP 地址保密。
1.3 典型应用
本例将演示NA T 将一没注册的、内部IP 地址转换为全局的、唯一的外部地址。
如下图所示,路由器A 将把内部源地址10.1.1.1转换为全局唯一的地址195.1.1.1。
PC A 10.1.1.1
152.1.1.2
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