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部编版下册历史第3课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8.59 MB
- 文档页数:21
山东单县大李海中学2020春季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知识点)一、经济的繁荣1、农业方面: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新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方面:(1)丝种多,技术高超。
织业:花色品种多;(2)陶瓷业:越窑青瓷(“类玉”“类冰”)、邢窑白瓷(“类雪”“类银”)、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3、商业繁荣:⑴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⑵长安城:①建筑宏伟;②市坊分开(坊是居民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③街道规划整齐;④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1、吐蕃(西南,藏族的祖先)。
大事:①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②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吐蕃和唐朝“和同为一家”。
③唐穆宗时期,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
2、回纥(北方,维吾尔族的祖先。
)大事:8世纪中期,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3、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
4、拓展:唐朝采取了哪些方式,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①设置机构: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今新疆地区)②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③册封制度:唐玄宗册封回纥、靺鞨和南诏的首领④军事进攻:唐太宗打败东突厥三、开放的社会风气1、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
2、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①经济繁荣为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②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文化的发展创造条件③各民族间和对外交流的频繁,有利于文化的发展随堂检测一、单选题(25题,满分100分)1.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使用的农具中,不直接使用人力或畜力为动力的是A.耧车 B.翻车C.筒车 D.曲辕犁2.某同学举办“中国盛唐气象″主题内容展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盛唐气象》是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围绕唐朝的繁荣时期展开,介绍了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生动地展示了盛唐时期的气象。
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新鲜的,需要通过深入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课学习之前,已经对唐朝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唐朝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有所耳闻。
但是,对于盛唐时期的具体内容,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把握盛唐气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主要内容,了解盛唐时期的基本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学生能够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盛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主要内容。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盛唐时期的繁荣背后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音乐、视频等多种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盛唐气象。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查找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图表、音乐、视频等素材。
2.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讲解。
3.准备课堂练习题,以便进行巩固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盛唐时期的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进入盛唐气象的学习情境。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盛唐气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盛唐时期的具体情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是本册中的一课,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
本课内容丰富,包括唐朝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唐朝时期的辉煌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盛唐时期的历史了解还不够全面。
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对于唐朝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需要进一步拓展。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盛唐时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盛唐时期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盛唐时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教学难点:对于盛唐时期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材料,直观地展示盛唐时期的繁荣景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盛唐时期的壁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盛唐时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盛唐时期的历史事件,分享学习心得。
4.讲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总结,解答学生的疑问。
5.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展示盛唐时期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盛唐时期的繁荣景象。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7.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加深对盛唐时期历史知识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稳定,国力强盛经济:农业发达,手工业繁荣,商业繁荣文化:文化繁荣,科技发达,艺术繁荣社会:社会安定,民族融合,对外交流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盛唐时期的历史知识掌握程度。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课《盛唐气象》。
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状况;2.探究唐朝的开放态度和多元文化积淀;3.掌握盛唐时期的文化和艺术成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状况;探究唐朝的开放态度和多元文化积淀。
2.教学难点:掌握盛唐时期的文化和艺术成就。
三、教学内容1.唐朝政治的状况(1)唐朝政治机构(2)唐朝政治中的宰相(3)唐朝科举制度2.唐朝经济的状况(1)唐朝的农业、手工业、商业(2)唐朝的交通运输(3)唐朝的货币制度3.唐朝文化的状况(1)唐朝教育(2)盛唐文化的特点(3)唐朝的佛教文化4.唐朝社会生活的状况(1)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婚姻(2)唐朝节庆和风俗(3)唐朝的生活物质和生活方式五、教学设计1.热身:由教师布置背诵唐朝的基本资料,如: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最多姿多彩的一个大朝代;唐朝人民勤劳好学,以文明著称;唐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等。
2.导入:引导学生了解唐朝的文化成就并启发学生,由学生分组自由发挥,制作唐朝专题海报,从不同角度展现唐朝文化的成就。
3.讲授:教师讲解唐朝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状况,这是整个课堂的重点环节。
在讲解的同时,老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让其了解唐朝的开放和多元文化的特点,并将这些与中国特色的多元文化进行对比。
4.梳理:引导学生对讲解内容进行梳理,分组讨论,检验学生对唐朝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状况是否掌握、理解和掌握。
5.应用:从唐朝的诗歌、书画、音乐等艺术方面,切入唐朝文化应用环节,编排小组作品,让学生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展现和传承盛唐的文化精髓。
6.评估:老师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估,评估标准包括:作业答案的正确、完整性和质量,唐朝文化成就展现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