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元服饰特点(课堂PPT)
- 格式:ppt
- 大小:4.22 MB
- 文档页数:45
北宋——辽——金——南宋——元一、概述:1.服饰趋于拘谨质朴。
2.汉族官服与民服三、汉族官服与民服:1.男子服装:襕衫、帽衫、裘衣、幞头、幅巾、朝服2.女子服装:背子、襦、袄、衫、半臂、背心、抹胸与裹肚、裙、裤、盖头巾、花冠与配饰3.背子--宋代妇女平常所穿的背子,衣襟部分时常敞开,两边不用纽扣或绳带系连,任其露出内衣。
4.袆衣,是皇后最贵重的服饰,有在受皇帝册封或祭祀典礼时穿着。
四、契丹、女真、蒙古族服装 1.辽——契丹族服装:契丹族服装一般为长袍左衽,圆领窄袖,下穿裤,裤放靴筒之内。
女子在袍内着裙,亦穿长筒皮靴。
2.金——女真族服装:服装主要采用兽皮制作,特别是到了冬天,不分贵贱都穿兽皮服装,就连裤子和袜子也都用毛皮制成,以挡风寒的侵袭。
3.蒙古族服装:蒙古族男女均以长袍为主,样式较契丹族长袍更为宽大。
上左图为左衽窄袖袍、长裙上右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秦汉服饰秦汉时期,男子以袍为贵。
袍服属汉族服装古制,秦始皇在位时,规定官至三品以上者,绿袍、深衣。
平民穿白袍,都用绢制作。
汉代四百年来,一直用袍作为礼服。
帝王秦汉,仍遵循古代帝王臣僚参加重大祭祀典礼时戴冕冠之规章不改。
冕冠其制为:綖板长一尺二寸,宽七寸,前圆后方,冠表涂黑色,里用红、绿二色。
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
冕服以玄衣纁裳组成,中单素纱,红罗襞积,革带佩玉,大带素表朱里,两边围绿,上朱锦,下绿锦,大绶有黄、白、赤、玄、缥、绿六彩,小绶有白、玄、绿三色;三玉环,黑组绶,白玉双佩,佩剑,朱袜,赤九、赤舄,组成一套完整的服饰。
据汉朝制度规定:皇帝冕冠用十二旒,质为白玉,衣裳十二章;三公诸侯七旒,质为青玉,衣裳九章;卿大夫五旒,质为黑玉,衣裳七章;通天冠为皇帝的常服,其衣为深衣制。
秦汉帝王的服饰是沿袭战国时期的冕服,它成为中国历史上传统帝王的典型帝服,直到明代。
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礼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
冕冠的顶部,有一块前圆后方的长方形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旒”。
辽代服饰衣冠服制并不统一。
金代服饰初始也不甚完备,直到元代,服饰才日趋成熟,日渐华丽。
元代服
饰统称长袍,男女差异不大。
用华丽的织金布料及贵重的毛皮制成;但是由于民族性质,分为蒙制和汉制两种。
典型的蒙制冠服是以“姑姑冠”为主的袍夫,交领、左衽、长及膝,下着长裙,足着软皮靴,是元代皇后贵妃所
穿着的服饰。
汉制的妇女服饰一般沿用宋代的样式,以交领、右衽的大袖衫或窄袖衫为主,也常穿窄袖的长褙子
下穿百褶裙,内穿长裤,足穿浅底履,这类服饰是当时服饰的特点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