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导论-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2.40 MB
- 文档页数:73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导论第一章导论:政治经济学述要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经济的含义中国古代:经国济民、经邦济世(生计、理财)古希腊(色诺芬3000多年前,《经济论》):家庭生产活动、家庭财产管理现代含义:1、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以及相关的、分配、交换或消费活动。
如经济增长等2、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
如人的经济地位,人在经济关系中所处的地位。
3、社会再生产的各个部门的总和。
如国民经济4、经济办法——节约、合算、划算。
节约什么?5、指一个人、家庭、单位、地区的收入状况。
如:某某经济状况不错二、经济思想的产生西方古希腊的经济思想的产生:色诺芬的经济思想人类经济活动促进各种经济思想的产生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随着商品经济特别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成熟的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演变古希腊思想家姓名色诺芬重商主义重农主义亚当斯密李嘉图萨伊马尔萨斯卡尔马克思詹姆斯穆勒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三要素:人的劳动(主导要素)、劳动对象(两类)、劳动资料(生产工具和物质条件)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生产资料是客观物质条件,人的劳动是主观条件3、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过程(1)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现实生产力得以形成的过程生产力:人们征服、改造自然,使之适合人们需要的能力就是生产力。
生产力由三个实体性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组成。
其中最重要起决定作用的要素是劳动者。
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作为生产过程中的客体,其作用也不能忽视。
科学技术虽非生产力独立的实体性要素,但三个实体性要素作用的发挥受科学技术水平高低的制约(2)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也是生产关系得以形成的过程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既包含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也包括人与人的关系。
只有当人们按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才能与自然界发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