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导论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导论

一、政治经济学及其研究对象

(一)政治经济学的含义

1、经济学的含义: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的总称。

它包括理论经济学(如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部门经济学(如工业经济学、旅游经济学等)、应用经济学(如会计学、技术经济学等)。

其中,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科的共同理论基础,有时也简称为经济学。

2、政治经济学的含义:广义地说,是研究一定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

3、关于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关系的不同理解

在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是通用的;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名称也是通用的。这是因为,政治经济学被最早使用时,其中的“政治”与我们现在一般使用的“政治”概念不同,它是指国家范围或社会范围的意思。当时,政治经济学,是指研究国家范围或社会范围的经济问题,突破了原来只局限于研究家庭经济或庄园经济,或只作为某一学说的组成部分的格局。后来许多经济学家都沿用这一概念。

目前,对于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关系的理解,我国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是同义语。如有学者说,虽然国内外都有人试图区分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但是都未见成功。我们这里仍然把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看作是同义语。(参见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有的学者则认为,虽然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在理论发展史上曾经是同义语,但今天已不宜用经济学取代政治经济学。理由是,政治经济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与其它经济学科相区别有自己特殊研究对象和任务的学科,政治经济学虽然也要拓宽研究对象,但与其它经济学科相比,它更加注重经济关系研究和理论抽象的特色不能变。

研究基本理论,以为其它经济学科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和工具是政治经济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政治经济学的优势,对此必须坚持。(逄锦聚:《论政治经济学的继承与发展》,2002年8月27日《光明日报》)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

生产:以一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生产工具改变劳动对象以适合自己需要的过程。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里讲的生产不仅涉及物质资料生产,也涉及服务领域提供的服务。生产不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涉及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不是生产的自然属性,而是生产的社会属性。

2、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生产关系:亦称“社会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相互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诸过程中的关系。生产关系是一个由多重关系组成的系统。就系统的组成要素看,既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相互关系,又包括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中的关系。生产关系还涉及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社会性质和人们在生产关系系统中的地位。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包含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的生产关系,就是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既要研究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要研究人们在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

3、研究生产关系必须同时研究生产力

生产力:亦称“社会生产力”。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力量)。它反映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生产力包含三要素,即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人的劳动是生产力的决定性要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会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的组织或制度安排也会形成生产力。

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也是使生产关系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政治经济学依据的是该社会占主导的生产力,并关注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先进社会生产力是指那些掌握和运用最新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先进社会生产力是一个动态概念。

4、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

我们知道,人类社会为了存在和发展,必须获得物质资料。这种获得物质资料的方式,称之为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它表示人类社会发展在一定阶段上的社会性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总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产生、发展、变化的。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生产方式。

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

以资本主义为对象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目的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阻碍作用,寻求改变这种生产关系的动力。除此以外,我们也要研究和借鉴资本主义在其制度允许的范围内缓解矛盾,避免社会矛盾激化而调整生产关系的措施,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所借鉴。以社会主义为对象的政治经济学也要分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但目的是寻求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途径,通过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当今世界的经济学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体系

经济学对某个经济体的分析可分两个层次:一是本质层次的分析,即对生产关系层次的分析;二是表层层次的分析,即对经济运行层次的分析。

(1)二者差别

西方经济学偏重于对经济现象的表层描述和分析。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偏重于对经济关系本质的分析,它研究物与物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研究经济制度的本质规定,特别是注重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性分析。

(2)我们对待二者的态度

对同一个经济现象和经济范畴,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层次。这两个理论体系有着重大的差异,但它们都依据各自的研究方法、层次作经济分析,都有不同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而不能简单地以一个代替另一个,也不宜将二者合二而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应该是我们进行经济分析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二、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一)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经济过程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的规律性,也就是揭示客观的经济规律。

(二)按经济规律办事

1、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客观的必然联系。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对经济规律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