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时事
伤心
使……惊 动
结构上以“感时”承上,感伤时局的动荡, “恨别”启下,怅恨离别之苦,起到承上 启下的作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使诗句对
仗工整。
什么是对偶?
是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 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 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 俗称对子,在诗词曲赋等韵文中称 为对仗。对偶独具艺术特色,看着 整齐醒目,听着铿锵悦耳,读来朗 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为人们 喜闻乐见。
烽火连三烽月火,连家三书月抵,万家金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白短头,搔浑更欲短不,胜浑簪欲不。胜簪。
➢ 通过刚才的阅读和翻译, 你联想到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试着跟同学描述出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都,指京城, 当时在长安
诗歌一开始“国破”二字点明时间, “山河在”三个字表明了诗人对祖国 山河的感情。一个“ 破 ”字写出了 国都战争离乱的残破之景,令人怵目 惊心;一个“深”字写出了长安城 满 眼是繁密的杂草 之景,令人满目萧然, 为全诗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 试概述文章的主题思想。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困居 长安时的所见、所闻、 所感,抒发了他触景伤 怀,忧国思家的情感。
“ 尔:这样。
这几句的意思是: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 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 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 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 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主旨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 得的归隐生活,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 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