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近五年高考圆锥曲线大题上课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126.00 KB
- 文档页数:3
专题1 焦长与焦比体系】过椭圆的一个焦点的弦与另一个焦点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 .【例2】 过椭圆的一个焦点F 作弦AB ,若,,则 的数值为( ) A . B .C .D .与、斜率有关【例3】设直线与椭圆相交于A 、B 两个不同的点,与x 轴相交于点F .(1)证明:;(2)若F 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求椭圆的方程.【例4】设椭圆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轴上,一个顶点,离心率为. (1)求椭圆的方程;(2)若椭圆左焦点为,右焦点,过且斜率为1的直线交椭圆于,求的面积.秒杀秘籍:椭圆焦长以及焦比问题体:过椭圆的左焦点F 1的弦与右焦点F 2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4a ;焦长公式:A 是椭圆上一点,、是左、右焦点,为,过,c 是椭圆半焦距,则(1);(2);(3).体面积:,. 证明:(1)如图所示,,故; (2)设由余弦定理得 ;整理得 ;整理得则过焦点的弦长.(焦长公式)焦比定理:过椭圆的左焦点F 1的弦,,令,即,代入弦长公式可得.yO F 2AB xF 1【例5】已知椭圆C:的左右顶点为A,B,点P为椭圆C上不同于A,B,的一点,且直线P A,PB的斜率之积为;(1)求椭圆的离心率;(2)设为椭圆C的左焦点,直线l过点F与椭圆C交与不同的两点M,N,且求直线l的斜率.【例6】(2014•安徽)设F1,F2分别是椭圆E:的左、右焦点,过点F1的直线交椭圆E于A、B两点,若,轴,则椭圆E的方程为.【例7】(2011•浙江)设F1,F2分别为椭圆的焦点,点A,B在椭圆上,若,则点A的坐标是.【例8】(2014•安徽)设F1,F2分别是椭圆E:的左、右焦点,过点F1的直线交椭圆E于A,B两点,.(1)若,的周长为16,求;(2)若,求椭圆E的离心率._________.【例10】过双曲线的左焦点F 1作倾斜角为的直线交双曲线于A 、B 两点,则=________.【例11】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过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相交于,两点,若,若是以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 B .C .D .注意:关于这类型焦比双曲线求离心率的题目很多,通常需要利用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把拥有焦比的较长的那段用关于的式子表示出来,再利用(交一支)或者(交两支)得出离心率.证明:1. ;同理. 2..3.设O 到AB 的距离为,则 ,故. 4.,. 5.;;;.关于抛物线的焦长公式及定理(A 为直线与抛物线右交点,B 为左交点,为AB 倾斜角) 1.;2. 3.;4.设,则; 5.设AB 交准线于点P ,.【例12】已知抛物线C :的焦点为F ,直线与C 交于A ,B (A 在x 轴上方)两点,若,则m 的值为( ) A .B .C .D .【例13】已知抛物线的方程为,过其焦点F 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且,O 为坐标原点,则的面积和的面积之比为( ) A . B . C . D .【例14】过抛物线的焦点F 的直线l 交抛物线于点A 、B ,交其准线于点C ,若,且则此抛物线的方程为( )若交于两支时,,代入弦长公式可得.秒杀秘籍:抛物线焦长公式及性质 1..2..3..4.设,则.5.设AB 交准线于点P ,则;.秒杀秘籍:过焦点的弦与其中垂线的性质 1.设椭圆焦点弦的中垂线与长轴的交点为,则与之比是离心率的一半(如图)。
高中数学讲义圆锥曲线【知识图解】定义标准方程椭圆几何性质定义标准方程圆锥双曲线圆锥曲线应用曲线几何性质定义标准方程抛物线几何性质【方法点拨】分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连接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纽带。
而圆锥曲线是分析几何的重要内容,因此成为高考观察的要点。
研究圆锥曲线,无外乎抓住其方程和曲线两大特色。
它的方程形式拥有代数的特征,而它的图像拥有典型的几何特征,所以,它是代数与几何的完满联合。
高中阶段所学习和研究的圆锥曲线主要包含三类: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
圆锥曲线问题的基本特色是解题思路比较简单清楚,解题方法的规律性比较强,可是运算过程常常比较复杂,对学生运算能力,恒等变形能力,数形联合能力及综合运用各样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要求较高。
1.一要重视定义,这是学好圆锥曲线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二要数形联合,既娴熟掌握方程组理论,又关注图形的几何性质 .2.着力抓好运算关,提升运算与变形的能力,分析几何问题一般波及的变量多,计算量大,解决问题的思路剖析出来此后,常常因为运算可是关致使功亏一篑,所以要追求合理的运算方案,研究简化运算的基本门路与方法,并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加强解决复杂问题的信心,提升运算能力 .3.突出主体内容,重要紧环绕分析几何的两大任务来学习:一是依据已知条件求曲线方程,此中待定系数法是重要方法,二是经过方程研究圆锥曲线的性质,常常经过数形联合来表现,应惹起重视 .4.重视对数学思想如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数形联合思想的概括提炼,达到优化解题思想、简化解题过程第 1 课椭圆 A【考点导读】1. 掌握椭圆的第必定义和几何图形 , 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 , 会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 掌握椭圆简单的几何性质 ;2. 认识运用曲线方程研究曲线几何性质的思想方法; 能运用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办理一些简单的实质问题 .【基础练习】1.已知△ ABC 的极点 B 、C 在椭圆x 2 y2 1上,极点 A 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3外一个焦点在 BC 边上,则△ ABC 的周长是 ______2. 椭圆 x 24y 21的离心率为 ______3. 已知椭圆中心在原点,一个焦点为F (- 2 3 ,0),且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 倍,则该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______4. 已知椭圆x 2 y 21 的离心率 e 1 ,则 k 的值为 ______8 92k【典范导析】例 1. ( 1)求经过点 (3 , 5 ) ,且 9 x 24 y 2 45 与椭圆有共同焦点的椭圆方程。
北京近五年高考圆锥
曲线大题
北京近五年高考圆锥曲线大题
1.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 -=>>
3x = (Ⅰ)求双曲线C 的方程;
(Ⅱ)设直线l 是圆
22:2O x y +=上动点0000(,)(0)P x y x y ≠处的切线,l 与双曲线C 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证明AOB ∠的大小为定值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O y 中,点B 与点A (-1,1)关于原点O 对称,P 是动点,
且直线AP 与BP 的斜率之积等于13
-. (Ⅰ)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
(Ⅱ)设直线AP 和BP 分别与直线x=3交于点M,N ,问:是否存在点P 使得△
PAB 与△PMN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已知椭圆2
2:14
x G y +=.过点(m ,0)作圆221x y +=的切线I 交椭圆G 于A ,B 两点.
(I )求椭圆G 的焦点坐标和离心率;
(II )将AB 表示为m 的函数,并求AB 的最大值.
4.已知曲线C :22(5)(2)8m x m y -+-=()m ∈R .
(Ⅰ)若曲线C 是焦点在x 轴点上的椭圆,求m 的取值范围;
(Ⅱ)设4m =,曲线C 与y 轴的交点为A 、B (点A 位于点B 的上方),直线4y kx =+ 与曲线C 交于不同的两点M 、N ,直线1y =与直线BM 交于点G .
求证:,,A G N 三点共线.
5.已知,,
A B C是椭圆
2
2
:1
4
x
W y
+=上的三个点,O是坐标原点.
(Ⅰ)当点B是W的右顶点,且四边形OABC为菱形时,求此菱形的面积;
(Ⅱ)当点B不是W的顶点时,判断四边形OABC是否可能为菱形,并说明理由.。